對十四歲的柏靈和二十歲的柏奕來說,最困擾又最好笑的事情,大概是婚事了。


    女孩子的十四歲,在這兩人的印象裏,多半還是大人們嚴防死守,生怕孩子們搞早戀影響學習的年紀。


    然而在這裏,十四歲便已經半隻腳踏進了老姑娘的行列。


    更不要說柏奕二十歲了也不成親的事情。


    不過對男子,眾人一向是更寬容一些的。


    這幾年裏,柏世鈞和柏奕是實實在在體會到了,什麽叫“一家有女百家求”。


    有些人家說親說得比較含蓄,這邊柏世鈞和柏奕說“孩子還沒準備好”,那邊就懂了,有的則直接開始擺形勢講道理——


    十四歲真的不小了,這十裏八鄉,但凡是有點臉麵的人家,誰家裏姑娘過了十六還沒給說親事,那是要被左鄰右舍戳脊梁骨的呀。


    柏奕聽得滿頭問號——這套說辭之前宋訥來的時候他就已經領教過一遍了,沒想到之後還要反反複複,領教一遍一遍又一遍。


    普通媒人到這時候基本也能讀懂臉色,但遇到一些不識數的,往往又會繼續說那十五六歲還嫁不出去的,肯定是有毛病——不是八字太硬,就是性子太虎,要麽就是容貌磕磣,或者身上帶著什麽隱疾……


    反正,好人家的姑娘,除了要往高處走——比如往宮裏送的,那絕對沒有過了十五還不定親的。


    一般說到這種地步,柏奕就直接上後院拿掃帚去了。


    在這三年間,宮中也已經推過了兩次後妃的采選。


    朝廷上下,誰都記得啟泰帝登基不到一個月即駕崩的事。


    他們也都還記得,升明帝即位之時,登基大典上他近乎形銷骨立——那個時候,大家心裏都有些犯嘀咕,這個少年皇帝又能撐多久呢?


    不過後來最艱辛的日子裏,少年挺了過來。


    升明帝登基後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內閣改組,正式拜孫北吉為首輔大臣兼吏部尚書,張守中為次輔兼兵部尚書。


    從前宋黨專權時二人韜光養晦,如今局勢退無可退,二人再無忌諱。


    新的人員任命帶來了新的風氣,對外,君臣一心,主戰派的雄心鋒芒畢露,再無掣肘;對內,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了陳翊琮空空蕩蕩的後宮——陛下您還是要早點留下龍嗣才好啊。


    不過陳翊琮自己完全不著急,那些經過重重篩選,終是被送進宮中的美人,他一位也沒有留下。


    ——“金賊未滅,何以家為。”


    陳翊琮是這麽說的,眾臣也挑不出錯。


    不過內宮的宦官還是一絲不苟地履行著他們的責任,觀察著皇帝的喜好——在采選時他對哪位美人態度冷淡,又對哪位美人態度溫和,甚至還露出過笑臉……宦官們全部記錄在冊。


    有賴於這些細致入微的觀察,升明一朝的民間審美也旋即改變。


    當年建熙帝偏愛騎射俱佳、一身英氣的美人,他在位期間,女子騎射的風潮席卷各地;


    而如今陳翊琮則相反,隻有那些帶著書卷氣的女孩子能得他的青眼,若是談吐自如,清秀之中又帶幾分大氣的,他即便不留宮中,會額外給些賞賜;


    於是各地的名門閨秀,對日課的要求便很快從“識文斷字”抬到了“飽讀詩書”,甚至偶爾還要和男子一樣學習策論。


    這當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過就算出不起也沒關係,升明帝還有一個癢處。


    宦官們曾經留下過一次這樣的記載——那是一個並不怎麽讀書的女孩子,但她的指甲很好看,於是陳翊琮望著那雙手,出神了好一會兒。


    最後他雖然什麽也沒有和那個女孩子說,但也還是讓人留了好大一通賞賜。


    所以隻要把指甲養好,說不定也能博皇帝歡心的。


    在這三年裏,柏靈大部分時間還是每天按時進宮,按時回家,偶爾遇上大雨,遇上刮風,也會在宮裏的那間院子裏暫時住上一晚。


    按照建熙帝的遺旨,柏靈這三年間,將那本心理講義拆成了若幹個主題的小課,原原本本地講給了陳翊琮聽。


    在升明二年春,陳翊琮曾不顧朝臣反對,執意北巡——這一次北巡曆時七個月,柏靈沒有跟從,反而是柏奕被指派伴駕出行,他試圖將已經在平京地區推廣開來的消毒手段和護理常識帶去其他地方。


    但很可惜的是,當他跟隨著皇帝的車馬一走,所有他留下的那些規則和圖紙就被束之高閣,各地的軍醫有自己的一套規則,沒有人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京中大夫的話放在心上。


    在北巡結束之後,柏靈又銜接先前的進度,繼續了她的課程。


    課程至今仍在繼續,隻是,從她開始教授陳翊琮到現在,從來也沒有出現過什麽伴讀。


    從頭到尾就隻有陳翊琮一人而已。


    陳翊琮學得很好,這一半是因為他真的很聰明,另一半則是對柏靈說的話,他幾乎不會漏聽。


    他和柏靈為一些事情有過爭論,有幾次還惹得柏靈麵色有些陰沉。


    鬧得最厲害的一次和課業內容完全無關——是他連著好幾天追問柏靈,為什麽不用自己送的鯨蠟,柏靈被問得煩了,往後整整三四天都沒有理他。


    不過現在的陳翊琮,已經不會像三年前一樣不知所措了。


    某些時刻,他甚至覺得柏靈因為生氣而不說話的樣子,比尋常的時候還要可愛一點。


    三年了,那間院子依舊沒有名字,隻有建熙帝當年賞賜的“貞善流芳”還掛在正廳的中央,uu看書ww.kanshu無言地俯瞰一切。


    ……


    升明三年的十一月。


    清晨時透著潮冷的陰天,實在讓人凍得有些受不了。


    不過柏家的三人都還是按著時間起來,柏奕和柏靈兩人在廚房裏忙,兩人還是像從前一樣配合著生火做飯,而柏世鈞則一個人在屋子裏,開始例行檢查他和柏奕今日的藥箱。


    吃過飯以後,三人一道出門。


    柏世鈞和柏奕去太醫院,柏靈進宮。


    日子又恢複了規律。


    朝臣們也起了個大早,進宮參加今日的早朝。


    太和殿外,所有等候著進殿的大臣都緊繃著臉——因為今日升明帝要討論的事情,非同小可。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禦前心理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遙4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遙42並收藏禦前心理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