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和傾月走到一旁後,朱樉開口問傾月。


    “西安發生了什麽事?”


    傾月搖頭,說道:“西安發生的具體事情我們不清楚。隻知道王府下令西北所有駐軍,進入戰事準備。除邊防的衛所官兵以外,其他駐軍全部開拔到潼關和武關集結待命。”


    傾月將她所知道的消息全部告訴朱樉。


    朱樉聽後點頭。


    她們不知道王府中發生了什麽事,很正常。


    畢竟自徐小菲離開王府,回到峨眉後。峨眉就沒有一個人留在王府。


    或許,就算峨眉有人留在王府也是無用。


    趙敏如今的所作所為,在沒有自己隨身攜帶的金虎符情況下。以西安文武聽命的態度來看。恐怕王府成了她的一言堂。


    然而對趙敏調動大軍,和文武大臣支持的行為看去。朱樉已經明白趙敏要做什麽了。


    看來自己必須要盡快趕回西安,阻止趙敏以及大臣們將自己架在火上烤。


    造反!這個想法,被朱樉早已否定。


    之所以否定造反,那是因為他在西北高度自主。朱元璋並沒有阻止他改革創新的道路。


    況且,朱樉發現自己缺少真心實意跟著自己的人。


    準確的說,忠心朱樉的人並不少。隻是他們大都是平民階級。


    而大臣官員們,朱樉認定。他們多數都是牆頭草兩邊倒而已。


    自己如果一帆風順,想必錦上添花之人會絡繹不絕。


    然而,當逆境之時。都不用想,臨陣倒戈者,想必也是數不勝數。


    西北這個偏安一隅之地,朱樉可以在這裏隨心所欲。


    真正涉及到整個天下,朱樉還怕自己無法駕馭。


    想自己的初衷,是繼承蒙古帝國坍塌時,留在全世界的福利。從而為整個世界的發展,做出指導性意見。


    揮軍西進,才是自己需要去完成的使命。


    當自己走在為全世界謀福利的道路上時,大明?如果還是按照史書記載中前行。自己完全可以來一個回馬槍,何必現在冒天下之大不韙。造朱元璋的反?


    畢竟,朱樉要為全世界的發展做貢獻。恐怕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因為就算是一路橫推到天邊,時間也是無法減少的。


    “本王知道了,感謝你們救下李三。你們也跟隨本王回西安吧!”


    朱樉對傾月說完,雙腿一夾馬腹朝著朱標走去。


    “大王。”


    傾月出口叫住朱樉,說道。


    “大王,李將軍不是我們救下的。是西安的追兵主動退去的。”


    傾月將事情的經過,對朱樉一一言明。


    追殺李三的西安官軍有數百人之多。憑她們峨眉劍派的十幾個人,卻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數百官軍手中,搶下李三的。


    雖然她們的個人武功都要高於官軍。然而官軍的協同作戰,在團隊作戰的情況下。是江湖中人遠遠不及的。


    軍人,與其他人都不一樣。正如朱樉在西北要求的一樣。


    不拋棄,不放棄。


    軍人的背靠背,是可以托付性命的袍澤。是情比金堅的生死兄弟。


    況且,就算她們峨眉劍派有勝算。能從官軍手中搶下李三。她們也不會這樣去做。


    當然,這不止峨眉會如此選擇。任何一個江湖門派,都不願意與官軍產生衝突。


    在李三的事情上更是如此。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的情況下,貿然與官軍對立,無疑於造反。


    原本就俠以武犯禁,這結果將會是門派的災難。


    “主動退去?”


    朱樉聽後重複一句,喃喃自語。


    傾月道:“是的,民女見到有一個江湖中人。攔住官軍的道路後,官軍就放棄了近在咫尺的李將軍。”


    “原來如此。”


    朱樉聽後點頭。


    他已經明白,傾月口中的江湖中人。必定是趙敏手下的花滿樓之人。


    畢竟花滿樓,是趙敏散布在天下各地的情報係統之一。


    為什麽趙敏在最後,會故意放李三來給自己報信?


    是不想把事情做絕?還是行亡羊補牢?


    然而在朱樉心裏,無論趙敏是出於何種目的。她都已經越過了朱樉內心的紅線。


    不在猶豫,朱樉拍馬前行。


    留在原地的傾月,看著明悟後的朱樉幹脆離去,理都不理自己。連轉頭說聲謝謝都沒有後,不免心中有氣。


    是理所應當?還是看不起自己?


    麵帶冷意的傾月還是決定,跟隨朱樉的腳步。


    因為無論如何,保護朱樉都是她的使命。


    然後,傾月的行為無疑是非常不理智的。


    她的任務是暗中保護朱樉。一旦她跟隨朱樉,大搖大擺進入西安。這就是由暗轉明,那麽她的任務,已經宣告失敗。


    這就是所謂的好奇心害死貓。


    朱樉一行很快出了藍田縣城。稍微等待後,匠戶衛的官兵攜帶著裝備後接踵而至。


    朱樉下令道。


    “急行軍,目標西安。”


    匠戶衛屬於步兵,官兵的行程全部依靠自己的兩條腿。


    隊伍中的戰馬以及大水牛,都是用以拉運青銅大炮和彈藥所用。


    朱樉命令下達後,匠戶衛便開始有節奏的小跑起來。


    這時,跟隨在朱樉身邊的胡惟庸開口。對朱樉說道。


    “大王,老臣以為當務之急,應該立刻趕往潼關。避免西北官軍出潼關,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麵。”


    胡惟庸說完,uu看書 ww.uknshu 聽了胡惟庸建議的朱標。緊接著開口。


    “二弟,大哥也認為應該趕往潼關。禁止西北官軍出關,才是如今的重中之重。”


    朱標能聽從胡惟庸的建議,無疑不是胡惟庸的分析,讓朱標認可。


    以胡惟庸對朱標的分析。西北官軍,在趙敏的命令下。很有可能是東出潼關,形成事實上的造反。


    一旦造成這樣的形勢。南京的父皇必然雷霆震怒,出兵討伐。從而一場兵力將超過百萬的巨大內戰將不可避免。


    身為大明太子的朱標,必須將可能發生的災難阻止。


    雖然朱標知道,這不是朱樉的本意。也不是朱樉下的命令。


    但是,南京的父皇和大臣們。可不管是不是朱樉的命令,因為朱樉才是西北王。


    所有的責任,也隻能是朱樉這個秦王來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身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身寶貝並收藏重生大明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