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匠戶衛所中,朱樉三令五申重複保密措施後才離開。


    回到王府,朱樉對跟在自己身後的諸葛正雄和劉璉問道。


    “你們都怎麽了?”


    朱樉一直注意到從進入匠戶衛,兩人就沒有說過一句話。


    如今回到王府,兩人還在沉默。以朱樉對兩人的了解,這可不是他們的風格。


    這兩人給朱樉的感覺就是冤家,有事沒事都喜歡鬥兩句嘴。曾經,朱樉還充當過兩人的和事佬。


    “恭喜大王,從此大道可期。”


    在朱樉連喊兩聲後,諸葛正雄反應過來後,立刻恭維朱樉。


    今天在匠戶衛所,給諸葛正雄的震撼太大。


    他沒有想到,在西安城內。朱樉竟然還藏著一隻雄兵。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火炮和火銃刷新了他的認知,他徹底顛覆了。


    他現在已經決定,必須緊跟朱樉的腳步。至於世家們要玩的腳踩幾隻船一事,諸葛正雄打算放棄了。


    沒有在匠戶衛親眼見過,直觀的感受工業散發的力量。外人根本不知道朱樉隱藏的實力有多強。


    而且,諸葛正雄還知道。藍田縣被朱樉安排了數萬匠戶。


    藍田縣裏又有多少力量,估估計耶隻有朱樉清楚。


    與諸葛正雄一樣,劉璉也沒有想到。秦王朱樉,凡事都高高掛起很難見他做事的情況下。盡然不聲不響在暗地裏組建了這樣的力量。


    劉璉與諸葛正雄一樣,以他們的智商,他們都能預見。匠戶衛在將來爆發的力量。


    看來自己通過推算命運,以性命下的賭注。終於高枕無憂了。


    奇門遁甲,通天教主。謝謝。


    內心裏,劉璉已經將自己得遇明主一事。歸根於道教聖人。


    “父親,兒子雖然違背您的意願。卻能如您一樣為大明的千秋萬代做出自己的貢獻。”


    內心裏,劉璉對自己的父親劉伯溫在懺悔,在禱告。


    至於為什麽劉伯溫會讓劉璉來西安輔助朱樉。應該也是他推算六甲的結果。


    不錯,劉璉能來西安。應該是劉伯溫死前的最後一次謀劃。


    劉伯溫臨終前,將六甲天書交給劉璉。卻告訴劉璉,書中內容驚世駭俗。讓他發誓不要翻看,交給朱元璋。


    以朱元璋當時對劉伯溫冷淡的態度,劉伯溫或許沒有怨言。可劉璉兄弟,想必在他麵前,是有發過牢騷的。


    處於這種情況下,劉伯溫讓劉璉發誓。不過是個由頭罷了。


    兒子對父親的誓言,父親能當真?


    神機妙算劉伯溫,果然名不虛傳。


    而劉璉自認為改命的事情,真是難以說的清楚。


    易經,八卦,包括六甲天書等等。後人很難將這些所謂聖人傳下的聖典,上麵記載的內容進行詮釋。


    說他是假,他又有真。說他是真,又不準確。


    反正朱樉自從看過兩片六甲天書後,腦袋裏依然無法理清上麵記載的內容,到底都說了些什麽。


    如果讓朱樉用一句話總結六甲天書。那麽他的回答是,看不懂。


    的確,六甲天書,奇門遁甲。給朱樉的感覺就是,書寫此書的人。故意將內容打斷記載的。朱樉讀起來,是前言不搭後語。真如讀天書。


    聽到諸葛正雄大道可期,朱樉隻是笑一笑。


    他聽懂了諸葛正雄的意思。這個繼承了先人諸葛亮基因的軍師,朱樉知道他其實一直在為自己考慮。


    隻是,過於執著了。與諸葛享一樣,應該是偏執。


    諸葛亮六出祁山,他的弟子薑維七伐中原。在朱樉看來,都是非常不明智的。


    朱樉如果回到三國,一定會告訴諸葛亮。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既然出山時,製定的計劃就是三分天下。那麽當目的達成以後,就該老老實實守住蜀漢才是。


    或許是因為蜀中的富庶,讓諸葛亮膨脹了。


    他不出兵中原,死守蜀漢。估計司馬也會被拖成死馬。


    老話說的好,人心不足蛇吞象。


    飄的高,摔得狠就在所難免了。


    對諸葛正雄,朱樉不止一次提醒過他。計劃趕不上變化快,此一時彼一時。


    可諸葛正雄還在堅守,當初他們共同製定的三分天下。


    “恭喜大王,有此利器在手。我大明無憂亦。”


    劉璉也是先祝賀朱樉,成功欺騙了所有人。


    自從劉璉通過六甲推算出自己的命運後。他來到西安,見到純真而善良的朱樉後。他有所懷疑自己給自己算命不準,可他從不小看朱樉。


    如今匠戶衛的一切,果然證明了。誰把朱樉當傻子,誰才是真的傻子。朱樉不是不理事,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匠戶身上。


    說的直白一點,朱樉就是裝豬吃象的典型。


    朱樉有兩件事,是劉璉肯定朱樉是個聰明人。


    一是五萬親兵,如今的五萬騎兵。其指揮權一直緊緊握在自己手裏。


    除了第一騎兵衛的董飛是指揮使,可以指揮六千騎兵。uu看書 .uukansu.om


    其他四萬多人,全部是以千戶為單位互不隸屬。能指揮五萬大軍的,隻有朱樉。


    趙敏也不行。趙敏可以指揮調動一兩個千戶,都是朱樉點頭過的。


    第二件事,就是匠戶衛。劉璉去了一趟匠戶衛後,立馬也想到藍田縣的匠戶們。


    朱樉是反其道而行之,提高匠戶待遇的同時。他還在匠戶子弟裏征集青壯,組建力量。


    劉璉看向諸葛正雄。諸葛正雄也看向他。兩人目視以後,諸葛正雄底下了頭。


    諸葛正雄低頭,這讓劉璉鬆了一口氣。


    他一人的力量,要與世家為敵。無疑是以卵擊石。


    如今從諸葛正雄的表現來看,有諸葛正雄與他聯手輔助朱樉。即使與天下為敵,他認為也可以爭上一爭。


    劉璉自信,也是因為自傲。他將諸葛正雄和他自己,比喻成東漢末年的臥龍鳳雛。


    這也能看出,所謂文無第一。文人都是高傲的。


    “兩位先生也知,我大明與北元都有這些武器,談不上得意。”


    受到兩人的恭維話,朱樉難得謙虛起來。


    但是,他的謙虛被諸葛正雄和劉璉看成是虛偽。


    朱樉是什麽德行,他們是一清二楚。


    他們當然知道元朝和明朝都有火炮和火銃。


    可,這一樣嗎?


    他們又不是沒有見過,與匠戶衛的火器相比。其他的火器,還是雞肋。


    “我們還是未雨綢繆,說一說日漸逼近的帖木兒帝國吧!你們對進駐到天山以西的帖木兒帝國有何看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身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身寶貝並收藏重生大明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