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軍營,朱樉便直接命人敲響聚將鼓。


    朱樉是這支軍隊的直接領導人,若以現在的官職來看。他是陝西都指揮使司,正二品的指揮使。


    陝西都指揮使司是朱元璋設立的。這是在各省都會設立的,簡稱“都司”。


    都司為一省之軍事總機構。明朝在全國設十六都司。


    都指揮使(正二品),都指揮同知(從二品),都指揮僉事(正三品)等官。


    都司之下,便在各地設衛所,每個衛有5600人。衛下轄千戶所,千戶所有1100人,千戶所下轄百戶所。各衛,所皆統屬於都司。都司又分隸於大都督府。


    而在地方軍務,都指揮使司有很高的處置權。其中包括練兵,漕運,屯田,巡撫、以及軍隊內的刑獄等。


    很快近五萬人馬便聚集在朱樉麵前的一大片空地上。


    這時候的朱樉,真是感受到了,人過一萬便一眼望不到邊。


    好在西安城現在人口少,地方還足夠。要不然還真沒辦法安頓這數萬人。


    兩萬軍隊這個數目,是他的實際戰兵數量。多出來的這三萬人。這是輔兵,屬於後勤保障。


    但是朱樉的輔兵與其他部隊不同,他的這些輔兵也都是精壯男子組成,有著強大的戰鬥力的。


    因為朱樉的這支嫡係軍隊,是朱元璋特意為他組建的。在朱元璋內心裏,不僅希望朱樉能守好關陝。最好還能夠向北方推進,建立功勳。


    朱樉親眼看過自己的嫡係後,卻在在內心裏暗暗搖頭。


    “從明日起,全軍開始恢複三日一訓。”


    他下這個三日一訓練的命令,是因為這支軍隊是隨他從南京一路跋山涉水而來。


    到了西安,朱樉便讓他們修整。從三日一訓改為十日。


    聽到朱樉的命令後,下麵有著無數傳令兵重複朱樉的話。畢竟幾萬人在一起,沒有高音喇叭的情況下。多數人都聽不見朱樉的話。


    朱樉靜靜等待,直到傳令兵的聲音消失。他才接著說道:


    “所有人,非戰時。三月可休一月假期回鄉探親。”


    傳令兵繼續重複朱樉的話。原本安靜無比的軍隊突然嘈雜起來。


    隻因朱樉這個命令,簡直就是他們最大的福利。


    朱樉隻是微微一笑,他的這數萬人馬,大多都是南方子弟。思鄉之情人人有之嗎!作為統帥,當然要愛兵如子了。


    其實真實的目的,是如今的朱樉,其實更願意全部換成關陝之地的士兵。


    他的潛在對手是北方草原,和西域之地。無論西域或者草原,他們的身體素質都比自己這所謂的嫡係部隊要高。


    換成關陝之人便不同,畢竟西北,關中大漢的身體優勢,是南方人無法比擬。


    而朱樉做出這個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他看到了關陝人口有600萬時,便想到自己再從中募集兩三萬人親兵並沒有任何問題。


    而他這個讓人看似荒唐的決定,相信朱元璋很快就會過問。畢竟這是嫡係部隊,對朱樉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朱樉卻不這樣想,自己又不是帶著關中男兒去送死,而是帶他們建功立業。未必他們還會對自己反戈一擊不成。


    打定主意,到時候,隻要朱元璋過問,自己便開口將這些南方士兵全部退回去另行招募。


    交代下麵將領按部就班後,朱樉便向著城中,陝西都指揮使司的駐地而去。


    兩月時間了,他早該接過自己都指揮使的權利。


    真不知道之前的朱樉在想什麽。要知道這可是實打實的兵權。也是擁兵最多的一個都司。陝西現在可是管理著33個衛所居大明之最。


    如果朱樉操縱得當,他手中將會掌握著20多萬軍隊。還是經曆過戰火洗禮的士兵。


    與以後的朱棣相比,簡直要甩他好幾條街。朱棣北平起兵時,也就不過五萬人馬。


    朱元璋這點好,他非常放心的將兵權下放給自己的兒子。一點都不擔心兒子會造他的反。


    事實也的確如此,朱元璋身前真沒有那個兒子敢對他說不字。


    隻是因為朱樉換人後,恐怕要擊碎朱元璋的自信心。


    朱樉對朱元璋兩年後的一些做法,比如胡惟庸一案是持反對意見的。到時候說不得要跟他洪武大帝唱一唱反調。


    來到都指揮使司,整個都指揮使司的大小官員便已經列隊正等待迎接他了。


    作為大明朝的親王,朱樉上任還是要高調一些。所以他提前便讓親兵前去通知。


    “秦王千歲。”


    在現任都指揮使王克功的帶領下,大小官員跪了一地。


    如今不是軍營,所有武官也沒有帶甲,跪拜禮便不可少。


    “平身。”


    朱樉對所有官員說了一句後,便上前扶起王克功,這個朱元璋的心腹兼同鄉。算起來還是他朱樉的長輩。


    “王爺,看書 w.uukanhu末將可算終於等來您了。”


    王克功身有皇命,在交割權利之後便要趕回南京大都督府任職。


    說起來,他王克功算是升職了。可以回去享一享清福。南京可不像陝西,雖隨時都會有戰事發生。加之他南方人的習慣,並不願意呆在這西北之地。


    朱樉來到西安兩個月時間裏,王克功都有過數次想法。想催促朱樉趕快接任。


    但是他又怕朱樉會對他不滿,因此一直拖到現在。


    朱樉是朱元璋非常喜歡和看重的王子,要是讓朱樉記恨自己。豈不是比竇娥還冤。


    “讓王將軍費心了。”


    朱樉客套一句,便直奔主題。


    好在王克功早已做好準備,隻等朱樉一來便可短時間交接清楚。


    對於整個陝西都指揮使司的官員,他們的頂頭上司從將軍換成朝廷的親王,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因為他們都知道朱樉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不低。


    有朱樉坐鎮,在他們想來,他們的日子會比以前更好過。


    再加上陝西都指揮使如今的戰略位置,朝廷的資源必然會適當的向著陝西傾斜。


    的確如所有官員想的一樣,朱樉不顧朱元璋定下的規矩。一上任便宣布升職加薪。


    生活在朱元璋時期的所有官員,是曆代王朝中最窮的。大多數官員的工資隻能夠解決一家人溫飽的問題。想做點其他事情,卻是拿不出錢來。往往都是入不敷出的狀態。


    至於為什麽朱元璋會做這樣的低薪養廉政策?想必和他的人生有著莫大的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身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身寶貝並收藏重生大明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