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旭走進書房的時候,發覺書房裏沒有一本書,卻都掛著一張張畫,西洋畫。


    高旭以為自己走進了藝複興時期的小型博物館。


    滿眼都是那個高大少收集的西洋畫。


    不過,那個花花公子的品味著實讓人汗顏。他收集的除了少數的風景畫,大都是各類裸女圖。這些裸女有西方的,也有東方的。而且,高旭懷疑有部分的東方裸女圖都是出自那高大少的手筆,因為上麵記著某年某日某地畫,還有他的簽名。這些裸女圖都畫得極為逼真。看來那高大少的西方畫技頗為不俗。高氏做的是遠洋生意,經常與西洋人打交道。那高大少爺能夠學到西洋畫法,倒是不稀奇。隻要遇到那些流落東方的西洋畫匠,再加上那高大少不務正業的性子,想必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不得不說,中式畫法勝在大略和寫意,但在細節方麵,的確是西方技法更勝一籌。


    在數十副裸女畫之中,隻有一副美人畫是穿著衣服的。隻見那女子體態婀娜,容貌秀麗,微微皺著的柳眉下,一雙大眼睛裏似乎帶著淡淡的水霧,又帶著一絲莫名的輕愁,這使得她淡妝裹麵的容顏裏,有一股在顧盼之間油然而生的脫俗之氣。這女子身著淡青色的水袖紗衣,水藍色的細雨寒絲水裙,又用一條白色織錦腰還束住她的纖纖細腰。藍色的衣裙,白色的絲帶,再加上她眼底的那份無盡的落寥,生生地把一個骨子裏都散發著寂寞的女人畫得栩栩如生。


    看著這個女子的麵容,高旭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略一轉念,高旭便已恍然。這個女子可不就是在港口邂逅的那個女扮男裝的書生麽。


    高旭看了一下這副畫的落款,隻有二個字:沈潔。


    原來這個就是沈廷揚的女兒,高旭的未婚妻,那個一直不肯進門的媳婦。


    這時,身後突然傳來驚呼聲,高旭轉頭望著,隻見那湯娘子捂著眼,雙頰飛紅,嬌聲道:“官人,怎麽盡是這麽羞人的畫兒?”


    那湯娘子說罷,就逃出書房。那個隨後走進的湯嫣兒倒是落落大方,她瞪大的眼睛,看過一副副裸女畫,點評道:“這個嘴巴像一張血盤大口。……這個眼角有點吊,絕對是個短命相。……這個簡直長著一個豬鼻子。……這個……”


    高旭有點無語地望著這個年輕十三歲的小,這個小家夥難道沒有一絲羞赧之心麽?高旭不知道的是,這湯嫣兒在江陰萬花樓因為抵消父債而淪為樓婢,耳濡目染了三個月,不要說畫裏的裸女,見多了樓中那些動輒就脫衣解裳的妓女,早已見怪不怪了。她雖然仗著湯氏刀譜中學到的本領護住了身體的清白,但心靈早就給萬花樓這個環境汙染了。


    湯嫣兒看到了沈潔那副畫,又看了落款,知道這個就是高旭傳說中的未婚妻,沈家大少姐,隻得老老實實地道:“這個……很不錯,像仙子一樣。”


    湯嫣兒一轉眼,依著高旭膩聲道:“大少爺,你什麽時候給娘親和小奴家也畫一副,穿不穿衣服都成……”


    高旭拍了一下湯嫣兒的頭,還是有點受不了她那小奴家的膩稱,隻是笑道:“好,把這些畫都給我收起來。……嗯,除了這幅。”


    高旭指了指沈潔那張。


    ∶∶∶∶∶∶


    高旭在內城裏走馬觀花地參觀了一下將屬於他的房間,再把湯氏一家人安頓下來之後,便在老家夥的陪同下,直奔高氏工坊而去。由於少莊主的“失憶”,老家夥耐心地向高旭介紹著高老莊裏的人和事,企圖喚起他的回憶。高旭隻是裝聾作啞地應和著。


    高氏工坊位於高老莊的北部。北區是高氏的禁區,有著嚴密的守衛。因為這個區域是高氏海上武裝力量的補給基地。


    遠遠地聽到“轟”的一聲炸響從工坊中傳出,然後就是一股濃煙從工坊裏升起。老家夥見罷隻是苦笑道:“那個畢拐子大約又炸膛了。”


    高旭是第二次聽到畢拐子。第一次是史戰的口裏,他的那些自生火手銃就是畢拐子製造了。


    老家夥見高旭不明所以的樣子,隻得又道:“畢拐子是高氏工坊的管事之一,他負責火槍火炮的鑄造。他的脾氣不太好,呆會你要是見著他,千萬別看他的腳。”


    高旭沒說什麽,別看他的腳,或許這是作為拐子的禁忌吧。


    在黑火藥的濃煙中,有十數個工匠捂著鼻子衝出工坊,大聲叫道:“炸膛了!……炸膛了!……又炸膛了!”


    隨後,有幾個工匠學徒急急地攙扶著一個半邊臉都是陳年燒傷疤痕的拐子從工坊裏出來。那拐子掙紮著地罵道:“你們這些兔崽子,一點點危險就要跑,真是膽小如鼠,登不得大堂,成不了大器。”


    那畢拐子見到高老莊總管老家夥領著一個年輕人走來,不由停下掙紮。那畢拐子被高老頭請來主持工坊的火器鑄造的時間還不過三個月,也從來也沒見過高大少,自然認不得眼前這個年輕人就是少莊主。他隻是衝過來朝著老家夥嚷道:“總管,上次你答應從閩南運來的一萬斤生鐵呢?怎麽還沒有到?沒有優質的生鐵怎麽鑄炮造槍?工坊裏庫存的鐵料都是用煤炭練出來的,質地太脆了,動不動就炸膛。本匠要閩南福建的用木炭煉出來的優質生鐵!”


    老家夥陪著笑臉道:“馬上就到,馬上就到。畢師傅再等數日便成。”


    這時,高旭走上前去,向畢拐子笑笑,拱手致禮道:“畢師傅您好,我是高旭。”


    “高旭?哪個高旭?”


    畢拐子本是一臉的不高興,聽了高旭自報姓名,不由又細看了他一眼,又道:“取得江陰大捷的那個高旭?創建同盟會的那個高旭?”


    高旭點點頭,道:“正是。”


    畢拐子的臉色頓時一整,朝高旭道:“原來是少莊主駕到,老朽有禮了。”


    如今在崇明,高旭的大名可是人所皆知。畢拐子自然也不例外。或許江陰大捷的聲威,再加上同盟會的創建,使得高旭身上的光環太過耀眼,連平日見到高老頭也敢給以臉色的怪僻工匠畢拐子,都不由得打起精神應付。畢拐子道:“少莊主可有什麽吩咐?”


    “吩咐不敢當。”高旭一邊極盡禮數地應著畢拐子,一邊從身邊親衛的手中接過一支鳥槍,遞到畢拐子麵前,道:“畢師傅,您看,如果把這支鳥槍改成自生火槍,得要多少時間?”


    明代火銃的點火裝置直到明末才發展到燧發。崇禎八年,畢懋康的《軍器圖說》中記載了使用了燧發槍機的“自生火銃”。其實就是所謂的燧發槍。自生火銃與一般的火銃在構造與性能上差別不大,所不同的隻是發火裝置的改進。將鳥槍上過去一直使用火繩的龍頭,改製為安設火石,扣扳機時,龍頭落下的同時與安設的燧石磨擦發火。由火繩到燧石,這個改進是極為重大的革新。


    高旭的如意打算就是,他想把從君山大營繳獲的一萬多支火繩槍之中,挑出三千支質量過關的,直接把火繩點火改進成燧石撞擊發火,這樣就能組建一個燧發槍營。


    現在高旭不知道的是,這個計劃有沒有可行性?如果有,把一支火繩槍的點火裝置改進成燧發槍機,需要的時間是多少?


    畢拐子隻是拿著鳥槍沉默著,心中估算著所需要的工時。


    而高旭眼巴巴望著畢拐子,希望他給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案。


    (嗯,老高不是很清楚,想問問大能的兄弟們,把一支火繩槍的點火裝置改進成燧發槍機,這個有沒有可行性?)


    (另,初看明香的兄弟別忘了收藏本書。紅票再砸得給力點,今日已二更6,明天15號試著想爆爆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時代之死人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路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路華並收藏大明時代之死人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