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朝廷罷撤李景隆一切職爵,任平安為主帥,又令魏國公徐輝祖、駙馬梅殷率兵二十萬相助!敵軍共計三十五萬,目前正在整備糧草,不日將兵發濟南!”


    軍情萬急,傳令兵加急趕路,到了燕王麵前又邊跑邊報,剛一報完,便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鄭和以中指探查此人鼻息,發現尚有餘溫,吩咐從人道:“還有救,快抬回去,讓軍醫救治。再讓他好好休息一下,給他弄點吃的。”


    “是!大人!”兩名衛士立即將傳令兵抬走。


    鄭和回到座位上,對燕王道:“大王,接下來該如何行止,宜速速決斷!”


    燕王略一沉吟,道:“我軍士卒稀少之時,尚不畏他數十萬大軍,如今平安人少乏糧,我軍人多糧盛,更無須懼怕。那平安必待大軍齊集,軍糧征全之時,方敢來犯。他少說也得準備四五個月,且先將此輩置之度外。”


    張信道:“正是如此,咱們把李景隆的糧食搶走一百萬石,帶不走的都燒了,一粒兒也沒給他剩。朝廷光是給他三十萬大軍征齊糧草,都得個小半年。”


    “對,正是這般。”燕王又和眾人商議幾句,然後突然想到一事,轉頭對朱高煦說:“咦,對了!老二,派人去趟北平,把陳軍師的兩個侍從接到身邊來伺候他。他隨我征戰勞苦,身邊又沒個體己人伺候。”


    陳義楓的兩個忠心耿耿的家仆,王大年和張三才,此刻正在北平城中,任職內務府中雜差。雖然地位極其低賤,但好在處理後勤事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傷亡。這是陳義楓保護他們的一番苦心,二人心知肚明,感激之至。平時天天燒香拜佛,求各位神仙保佑他們的家主一定要在刀槍無眼的戰場上活下來。


    “好,我馬上去辦。”朱高煦答應的特別痛快。好像能為陳軍師辦事,本身就是一件特別榮幸的事。


    陳義楓起身相謝:“大王,真是讓您費心了。義楓多謝燕王掛懷。”


    燕王朝下撣了下手掌,笑吟吟的示意他坐下,回顧眾人道:“你們幾個,名義上是本王的手下,實際上,在本王眼裏,你們和高熾、高煦、高燧沒啥兩樣。”


    燕王天生一顆七竅玲瓏心,那收買人心的本事,真是天下第一。


    眾人聽了這話,全都高興壞了。尤其是張信、紀綱這倆大老粗,被燕王這句一文不值、甘甜不墊饑的便宜話感動的熱淚盈眶,當即搶著發誓,非要為燕王肝腦塗地不可。


    氣氛大好,燕王和大家共飲一杯,然後說出最後的計劃:“平安一時半會來不了。我撥五萬人給陳軍師,在我回來之前,務必守住濟南。我趁這個空檔,吞並周邊城池,把這幾個產糧大區全部拿下。然後,咱們一舉蕩掉平安的三十五萬大軍!”


    燕王看了看大家,又指著大家,故作神秘的微笑著補充道:“晚上,我給你們幾個新官職。你們一向對我最忠誠,我要讓你們個個人前顯貴!”


    紀綱道:“啥新官職?現在做大將不是挺好的嗎?”


    燕王衝他笑道:“大將這官兒,太小了,不足以回報你們對本王的功勞。”


    燕王不但打仗大膽,敢趁此時間差打其它城池,搶奪產糧區,還別出心裁的準備了一項官職任命。其實這些想法,他早就有,隻是以前沒機會實施而已。


    自他舉兵靖難以來,朝廷兵以正討逆,個個也都以正統自居。


    燕兵無論是被敵人主動唾罵,還是自家的自知之明,都是相當的一致:反賊!


    現在燕王決定從官職上玩個把戲,在一定程度上抵銷掉將士們心中那些憂心忡忡的負麵情緒。


    這天晚上,他召開了全軍會議,濟南城所有大小官吏全部與會。


    “鄭和!傳達王令!”燕王把那封鑲了黃布邊的文書遞給鄭和,讓他當眾宣讀。


    “即刻起,令陳義楓督師西北,道衍大師督師東南!任張玉為山東總督,譚淵為山西總督……李彬為巡撫……鐵鉉為濟南太守……”


    這個名單很長。


    鄭和讀完後,眾人聽著這些古往今來從未有過的新奇官職,絕大多數人(不包括陳義楓)都覺得甚是驚奇。


    而燕王則狡黠一笑,心中暗自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這些新官職能夠把朝廷的現有官職全給比下去,甚至能把他們比成渣,足以讓燕軍所有將士引以為傲!但是這些官職再怎麽顯赫,也全是戰時官職,待大戰結束後,你們是要上繳所有權力的。我朱棣穩賺不虧!”


    鄭和見眾人都是滿頭霧水的表情,於是按照燕王提前教他的意思,一一解釋,眾人這才明白這些新官職的“威力”。


    你李景隆再怎麽背景精深,再怎麽權勢熏天,也不過就是個所謂的朝廷兵馬大元帥。


    而這回,燕王要從官職上徹底壓死你們!


    明代地方官製,為三司製。分別是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三司各司其職,分管軍事、行政、司法。


    然而遇到大事後,這三司意見不統一,還極有可能互相踢皮球,於是朝廷就要派出一個更大的官來同時管他們仨。這個大官就是巡撫,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欽差大臣。


    這個職位夠威風吧。


    不過巡撫的權力還是不夠大,遇到跨區大事件,他又沒有權力幹涉非自己直接管轄區的地方內政,於是朱棣就設置總督的官職來管巡撫。


    總督可以一下子管一個行省1,也可以同時管兩個以上的行省。


    但是問題到這裏仍然沒結束。


    各個總督之間意見還是有可能不一樣,況且一般來說有資格混到這個位子的人,豈止是祖墳上得冒青煙,還必須要得到朱棣的絕對信任!所以說這人絕對不可能是廢物,更不可能是泛泛之輩!


    那麽事情壞就壞在這裏,大家彼此之間都是牛氣衝天的人,個人能力、功勞、聲望、氣勢,以及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也都極重,那麽,憑什麽讓這省總督聽那省總督的?


    中國人向來喜歡擺資曆,搞排場,遇到超級大事,這些總督之間又互相為了麵子和權力鬥來鬥去,豈不是啥事都給耽誤了?


    於是中國曆史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地方官應運而生:督師!


    你不得不佩服朱棣的精明。


    這督師是專門用來管總督的,權力大到令人發指的地步!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甚至有生殺予奪,先斬後奏之特權,其一切行為直接向君主本人負責。


    換言之,除了君主之外,他的權力不受任何限製。


    當聽到自己被任命為督師的時候,陳義楓嘴上連連遜謝,u看書.uuanshu.om 心裏卻萬分得意,他一吐心中濁氣:“地獄級難度的穿越之旅,一盤萬死一生的超級險棋,總算被我走活了!今天終於搖身一變,完成了從朝廷欽犯--燕軍特級反賊--封疆大吏的轉變!以後就連堂堂總督,見了老子都得下跪!更別說民間那些所謂的有錢有勢者!”


    按照原本軌跡,這些牛到爆炸的官職本應該是朱棣在十幾年之後以及更長的時間後逐漸設置的。而如今,陳義楓改寫了曆史,燕軍非但沒有“一夜回到公元前”,反而占下了濟南這個天下第一戰略要地。從此進可攻,退可守,吞下半壁江山,指日可待!


    地盤一大,為了盡最大可能調動諸位反賊的積極性,燕王可謂下了血本!


    手下所有文武皆有封賞,就連小兵的俸祿也加了!每十天還多賞三次酒肉!


    隻要你們願意為俺朱棣送命,俺有啥賞啥!把褲衩當了都無所謂!


    戰時官職,打完仗即刻撤銷,這是自明朝建立那天起就有的規矩,到時誰也不敢多說什麽。所以官位再大,燕王也不怕他們分權,何況掌大權柄的無一不是他的心腹。


    而酒肉的賞賜,那可就真是實打實的讓燕王出血了。一百萬壇美酒,分到諸營,很快就分光了。燕王嘴裏不說什麽,心裏卻肉痛到了極點。


    ---------------------------------------------------


    1行省是元朝的說法,明朝的官方正式說法叫承宣布政使司,但很多明朝人習慣上仍稱之為行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義門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神鐮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神鐮刀並收藏義門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