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十五章朕會重賞
皇帝發了話,眾人自然是一個個拜辭,兩個使團的任務匯報都已經進行完了,也確實沒有在宮中繼續逗留的道理。
當然,各人因為在皇帝麵前的表現不同,自身使命的完成狀況不一,以及從皇帝那邊感受到的反饋不太一樣,而且每個人的誌向大小也有差別,眾人的心情自然也是各異的。不過總的來說郭煒的這一次接見效果還是蠻不錯的,兩個使團的成員無論誌向如何,在拜辭的時候都是比較激動喜悅的,就是對奉命留下來的趙匡義多了一絲嫉妒。
趙匡義的遭際,郝崇信、王文寶這等勳臣子弟或者死於王事者的遺族當然是一清二楚的。他們對這個涉嫌逆案的禁軍子弟確實比較羨慕嫉妒恨,心知如果不是他的兄長曾任禁軍大將,如果趙匡義的夫人不是太後的妹妹,牽涉到逆案裏頭,就算是證據不足吧,再怎麽勳臣子弟都肯定是永世不得翻身了。
也就隻有趙匡義這等身份背景的人,才能在經受那麽大的挫折之後重新爬起來――當然,首先是他第一次跌下去的時候都沒有跌入深淵,盡管被發往偏遠軍州監管,但終究是一州的教練使,而不是一介白身,嗣後遇大赦,再因為背景關係而被重新起用,他的才不至於太低了。
現在倒好,經過這些年的磨勘,趙匡義本來就已經升回到了洛苑副使這等西班中品的軍職,再有幸經曆兩次出使,即便算不上什麽功勞,苦勞也能讓他再升個一兩級的,結果還被他在高麗這邊生生地做出來一點成績,那個毫無來由的“濟州島”居然被他找到了,這樣的功績就讓他一步躥升到西班高品的如京使、洛苑使都說不定了。
而看皇帝特別把趙匡義留了下來,顯然是看重了他的這一點作為,要特意單獨慰勉一番,這樣的待遇可真讓人眼紅呢……
與郝崇信、王文寶這些出身中原朝廷的武臣不同,從南唐那邊過來的文臣劉崇諒知道得就沒有那麽多了,對和自己處在不同升官線的趙匡義也沒有那麽嫉妒,所以恨意也就更加談不上了。不過皇帝在集體召見之後特別留下某個臣下敘話,這麽明顯的恩寵待遇卻也是誰都看得清楚的,劉崇諒自然也有一分嫉妒。
反倒是當事人趙匡義自己,在聽到了皇帝的這句話之後,並沒有因為自己在群臣之中得到了特殊待遇而欣喜萬分,卻是好一陣子心中忐忑,一時間竟然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廷宜,兩次出使,朕還以為你的功績隻會平平,卻沒想到最後在高麗一事上立了這麽一個大功勞。”
一直看著眾人走出殿門,郭煒這才將視線轉向了趙匡義,開口溫和地說道。
趙匡義還在那裏恍恍惚惚呢,驟然聽到皇帝對自己說話,慌忙俯身回道:“臣不敢居功。出使安南,臣隻是正常完成了使命,刺探安南的民情軍情卻都是王副使率人做的,臣在其中並無微末之功;出使高麗,使團固然以雷霆手段讓高麗國王折服,卻也是王副使力主並且率領部下做到的,臣不過是因人成事而已,豈敢自居大功?”
聽到皇帝的溫言,趙匡義卻是有些驚惶,連忙遜謝不已。
自從和趙普密謀敗露之後,趙匡義對這個皇帝就有了一種莫名的恐懼,那等隱秘的行跡都能被查探出來,最後幸賴趙普將罪名全力攬了過去,咬緊牙關護住了自己,這才沒有被剛登基的皇帝把趙家一網打盡,那時候的趙匡義就怕上了這個比自己小了兩歲的皇帝。
那次密謀可以說是趙家最好的機會,結果精心編織的行動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無聲地寂滅,讓趙匡義第一次感受到了對抗天命的滋味。後麵發生的一係列事情,這個皇帝的百戰百勝穩固軍心,這個皇帝力推多項政務折服大臣,這個皇帝不聲不響地從節度使手中收權,一件件一樁樁都似乎在警示著趙匡義,什麽叫作天命所歸。
當然,最讓趙匡義震動的,還是母親杜氏亡故那件事,母親在彌留之際的牽掛神情與憂懼眼神,對符氏近乎哀懇的遺言,都讓趙匡義自覺羞慚無力。而這個皇帝竟然趁著自己兄弟丁憂,就那麽幹脆地讓身居高位的阿兄都回家賦閑,而不是像對待其他重臣那樣立即奪情起複,其中的淡然和堅決更是讓趙匡義心中顫栗。
也就是在那一次以後,禁軍中的將領才漸漸地和阿兄疏遠了,甚至就連阿兄在軍中的義社兄弟都慢慢地不和阿兄往來了,趙家父子兩代在禁軍當中積累的人脈就此幾乎化為烏有。
等到三年孝滿起複,禁軍的四個軍司顯然已經沒有了阿兄的位置,更不要提趙匡義自己那等小軍官了,阿兄最後也隻能默默地接受皇帝的安排,去靈州做了朔方軍節度使,再也做不到在軍鎮方麵挑挑揀揀。
十多年時間過去,趙家這邊勢力星散、人脈淡漠,卻又根本沒法對皇帝的做法說三道四,因為皇帝的所有應對都是合情合理的,甚至是非常平和寬厚的。而同樣的這十多年,皇帝的地位卻是越來越穩固,聲望日益高漲,時至今日已經想象不到還有誰敢於窺伺大位。
如今的趙匡義已經是人前寡言、房中軟縮,在皇帝座前固然是戰戰兢兢,在符氏麵前也是壓根就抬不起頭來,所以高麗人一送上那個崔氏,趙匡義根本就顧不上這人容貌僅僅是中上就欣然笑納了――他這時候哪裏還追求什麽絕色哦,能夠讓他在房中占據心理優勢從而大展雄風就已經很好了,事實上在開京的那些天趙匡義的確是十年來難得地大展雄風了。
趙匡義的這些心路曆程,郭煒自然是不知道的,趙匡義和符六娘的閨中難言之隱,其實郭煒也會從太後宮中偶然聽到那麽一耳朵,但是他從來就沒有往心裏麵去。
歸根到底,郭煒從錦衣衛巡檢司破獲趙普等人的密謀之後,就已經有了足夠的自信,確定自己已經充分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掌握住了國家大勢,自身地位再不是小小的陰謀可以撼動的。所以對於趙家,郭煒也就不在意他們的存亡去留了,之所以不將其趕盡殺絕而是給予他們正常生活的機會,一方麵固然是因為符氏姐妹的懇求,另一方麵則是為了讓旁人和曆史都看到他的寬宏大量。
寬宏大量演得太久,到了現在麵對趙匡義時,郭煒都已經調不出其他的不良情緒來了,聽著趙匡義的謙遜推功之言,看著他那種誠惶誠恐的樣子,郭煒不由得就是寬厚地一笑。
“廷宜無需過謙,朕對於臣下從來都是不枉不縱的,不掩過、不虛美。臣下有過,朕麵責之,依法懲治;臣下有功,朕也會不吝厚賞。高麗此番向朝廷輸誠,朕確實知道主要是禮賓副使及其屬下敢作敢為,廷宜多為因人成事,故而朕不會因此而特賞你。不過有關濟州島一事,顯然是廷宜以一人之力查清楚的,而這件事在朕看來並不會比高麗輸誠小很多,所以廷宜當然是立了大功的。”
郭煒緊緊地盯著趙匡義的神色,口中緩緩地道出了預備獎賞對方的理由。
這個理由的確不是假的。
借用江華島獲得成功,那隻是有利於將來的駐軍監控高麗國王,讓高麗始終和大周站在一條線上,至於能不能將高麗王國化為大周郡縣,能不能最終消化這塊地方,郭煒可是一點底都沒有的――半島南部這塊三韓之地可不同於北方,和華夏之間的語言、風俗差異確實挺大的,並不是那麽好融為一體的,至少郭煒不覺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得到。
駐軍高麗北境,這件事情倒是做得很不錯。隻要大周繼續保持這樣蒸蒸日上的勢頭,那麽依靠駐軍和商戶、農莊客戶等移民,加上半島北部上溯到商周、延續到漢唐與中原的淵源,大同江以北從此穩定地成為大周的郡縣還是極有可能的,甚至有可能在郭煒的任內成功。
而且周軍在半島北部獲得了這麽好的一個立足點之後,對生活在鴨綠江兩岸的生女真就更好感召與控製了,今後要經略起遼河流域來也能多一個進軍的方向,這事委實幹得不賴。
至於高麗方麵完全免除江華島的租金,以及承諾為駐紮北境的周軍供應糧餉,那實在是小事一樁。糧食問題似乎還算比較大,因為從登州等地向高麗運送軍糧的負擔不輕,有可能吃掉太多的海船運力,不過高麗應該有足夠的餘糧供應,在郭煒的原計劃當中,海運糧食之外的備用方案就是直接從高麗購買軍糧,現在隻不過是省下了一大筆錢而已。錢這種事情,對於一般剛剛複蘇的中原王朝來說或許不是小事,但是對於手中掌握著大量優質貿易品的郭煒來說,還真不是什麽大事,當然,高麗方麵願意承擔一部分開支,對郭煒來說那也是何樂而不為的。
而說到宮中多了兩個高麗的貴女,在郭煒而言更是微末之事,他歡迎,但是並不看重。
趙匡義對濟州島狀況的調查,卻事關一個優良馬場和一個國家戰略發展方向,郭煒是一定要獎賞的。
~《》~
~《》~第十五章朕會重賞
皇帝發了話,眾人自然是一個個拜辭,兩個使團的任務匯報都已經進行完了,也確實沒有在宮中繼續逗留的道理。
當然,各人因為在皇帝麵前的表現不同,自身使命的完成狀況不一,以及從皇帝那邊感受到的反饋不太一樣,而且每個人的誌向大小也有差別,眾人的心情自然也是各異的。不過總的來說郭煒的這一次接見效果還是蠻不錯的,兩個使團的成員無論誌向如何,在拜辭的時候都是比較激動喜悅的,就是對奉命留下來的趙匡義多了一絲嫉妒。
趙匡義的遭際,郝崇信、王文寶這等勳臣子弟或者死於王事者的遺族當然是一清二楚的。他們對這個涉嫌逆案的禁軍子弟確實比較羨慕嫉妒恨,心知如果不是他的兄長曾任禁軍大將,如果趙匡義的夫人不是太後的妹妹,牽涉到逆案裏頭,就算是證據不足吧,再怎麽勳臣子弟都肯定是永世不得翻身了。
也就隻有趙匡義這等身份背景的人,才能在經受那麽大的挫折之後重新爬起來――當然,首先是他第一次跌下去的時候都沒有跌入深淵,盡管被發往偏遠軍州監管,但終究是一州的教練使,而不是一介白身,嗣後遇大赦,再因為背景關係而被重新起用,他的才不至於太低了。
現在倒好,經過這些年的磨勘,趙匡義本來就已經升回到了洛苑副使這等西班中品的軍職,再有幸經曆兩次出使,即便算不上什麽功勞,苦勞也能讓他再升個一兩級的,結果還被他在高麗這邊生生地做出來一點成績,那個毫無來由的“濟州島”居然被他找到了,這樣的功績就讓他一步躥升到西班高品的如京使、洛苑使都說不定了。
而看皇帝特別把趙匡義留了下來,顯然是看重了他的這一點作為,要特意單獨慰勉一番,這樣的待遇可真讓人眼紅呢……
與郝崇信、王文寶這些出身中原朝廷的武臣不同,從南唐那邊過來的文臣劉崇諒知道得就沒有那麽多了,對和自己處在不同升官線的趙匡義也沒有那麽嫉妒,所以恨意也就更加談不上了。不過皇帝在集體召見之後特別留下某個臣下敘話,這麽明顯的恩寵待遇卻也是誰都看得清楚的,劉崇諒自然也有一分嫉妒。
反倒是當事人趙匡義自己,在聽到了皇帝的這句話之後,並沒有因為自己在群臣之中得到了特殊待遇而欣喜萬分,卻是好一陣子心中忐忑,一時間竟然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廷宜,兩次出使,朕還以為你的功績隻會平平,卻沒想到最後在高麗一事上立了這麽一個大功勞。”
一直看著眾人走出殿門,郭煒這才將視線轉向了趙匡義,開口溫和地說道。
趙匡義還在那裏恍恍惚惚呢,驟然聽到皇帝對自己說話,慌忙俯身回道:“臣不敢居功。出使安南,臣隻是正常完成了使命,刺探安南的民情軍情卻都是王副使率人做的,臣在其中並無微末之功;出使高麗,使團固然以雷霆手段讓高麗國王折服,卻也是王副使力主並且率領部下做到的,臣不過是因人成事而已,豈敢自居大功?”
聽到皇帝的溫言,趙匡義卻是有些驚惶,連忙遜謝不已。
自從和趙普密謀敗露之後,趙匡義對這個皇帝就有了一種莫名的恐懼,那等隱秘的行跡都能被查探出來,最後幸賴趙普將罪名全力攬了過去,咬緊牙關護住了自己,這才沒有被剛登基的皇帝把趙家一網打盡,那時候的趙匡義就怕上了這個比自己小了兩歲的皇帝。
那次密謀可以說是趙家最好的機會,結果精心編織的行動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無聲地寂滅,讓趙匡義第一次感受到了對抗天命的滋味。後麵發生的一係列事情,這個皇帝的百戰百勝穩固軍心,這個皇帝力推多項政務折服大臣,這個皇帝不聲不響地從節度使手中收權,一件件一樁樁都似乎在警示著趙匡義,什麽叫作天命所歸。
當然,最讓趙匡義震動的,還是母親杜氏亡故那件事,母親在彌留之際的牽掛神情與憂懼眼神,對符氏近乎哀懇的遺言,都讓趙匡義自覺羞慚無力。而這個皇帝竟然趁著自己兄弟丁憂,就那麽幹脆地讓身居高位的阿兄都回家賦閑,而不是像對待其他重臣那樣立即奪情起複,其中的淡然和堅決更是讓趙匡義心中顫栗。
也就是在那一次以後,禁軍中的將領才漸漸地和阿兄疏遠了,甚至就連阿兄在軍中的義社兄弟都慢慢地不和阿兄往來了,趙家父子兩代在禁軍當中積累的人脈就此幾乎化為烏有。
等到三年孝滿起複,禁軍的四個軍司顯然已經沒有了阿兄的位置,更不要提趙匡義自己那等小軍官了,阿兄最後也隻能默默地接受皇帝的安排,去靈州做了朔方軍節度使,再也做不到在軍鎮方麵挑挑揀揀。
十多年時間過去,趙家這邊勢力星散、人脈淡漠,卻又根本沒法對皇帝的做法說三道四,因為皇帝的所有應對都是合情合理的,甚至是非常平和寬厚的。而同樣的這十多年,皇帝的地位卻是越來越穩固,聲望日益高漲,時至今日已經想象不到還有誰敢於窺伺大位。
如今的趙匡義已經是人前寡言、房中軟縮,在皇帝座前固然是戰戰兢兢,在符氏麵前也是壓根就抬不起頭來,所以高麗人一送上那個崔氏,趙匡義根本就顧不上這人容貌僅僅是中上就欣然笑納了――他這時候哪裏還追求什麽絕色哦,能夠讓他在房中占據心理優勢從而大展雄風就已經很好了,事實上在開京的那些天趙匡義的確是十年來難得地大展雄風了。
趙匡義的這些心路曆程,郭煒自然是不知道的,趙匡義和符六娘的閨中難言之隱,其實郭煒也會從太後宮中偶然聽到那麽一耳朵,但是他從來就沒有往心裏麵去。
歸根到底,郭煒從錦衣衛巡檢司破獲趙普等人的密謀之後,就已經有了足夠的自信,確定自己已經充分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掌握住了國家大勢,自身地位再不是小小的陰謀可以撼動的。所以對於趙家,郭煒也就不在意他們的存亡去留了,之所以不將其趕盡殺絕而是給予他們正常生活的機會,一方麵固然是因為符氏姐妹的懇求,另一方麵則是為了讓旁人和曆史都看到他的寬宏大量。
寬宏大量演得太久,到了現在麵對趙匡義時,郭煒都已經調不出其他的不良情緒來了,聽著趙匡義的謙遜推功之言,看著他那種誠惶誠恐的樣子,郭煒不由得就是寬厚地一笑。
“廷宜無需過謙,朕對於臣下從來都是不枉不縱的,不掩過、不虛美。臣下有過,朕麵責之,依法懲治;臣下有功,朕也會不吝厚賞。高麗此番向朝廷輸誠,朕確實知道主要是禮賓副使及其屬下敢作敢為,廷宜多為因人成事,故而朕不會因此而特賞你。不過有關濟州島一事,顯然是廷宜以一人之力查清楚的,而這件事在朕看來並不會比高麗輸誠小很多,所以廷宜當然是立了大功的。”
郭煒緊緊地盯著趙匡義的神色,口中緩緩地道出了預備獎賞對方的理由。
這個理由的確不是假的。
借用江華島獲得成功,那隻是有利於將來的駐軍監控高麗國王,讓高麗始終和大周站在一條線上,至於能不能將高麗王國化為大周郡縣,能不能最終消化這塊地方,郭煒可是一點底都沒有的――半島南部這塊三韓之地可不同於北方,和華夏之間的語言、風俗差異確實挺大的,並不是那麽好融為一體的,至少郭煒不覺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得到。
駐軍高麗北境,這件事情倒是做得很不錯。隻要大周繼續保持這樣蒸蒸日上的勢頭,那麽依靠駐軍和商戶、農莊客戶等移民,加上半島北部上溯到商周、延續到漢唐與中原的淵源,大同江以北從此穩定地成為大周的郡縣還是極有可能的,甚至有可能在郭煒的任內成功。
而且周軍在半島北部獲得了這麽好的一個立足點之後,對生活在鴨綠江兩岸的生女真就更好感召與控製了,今後要經略起遼河流域來也能多一個進軍的方向,這事委實幹得不賴。
至於高麗方麵完全免除江華島的租金,以及承諾為駐紮北境的周軍供應糧餉,那實在是小事一樁。糧食問題似乎還算比較大,因為從登州等地向高麗運送軍糧的負擔不輕,有可能吃掉太多的海船運力,不過高麗應該有足夠的餘糧供應,在郭煒的原計劃當中,海運糧食之外的備用方案就是直接從高麗購買軍糧,現在隻不過是省下了一大筆錢而已。錢這種事情,對於一般剛剛複蘇的中原王朝來說或許不是小事,但是對於手中掌握著大量優質貿易品的郭煒來說,還真不是什麽大事,當然,高麗方麵願意承擔一部分開支,對郭煒來說那也是何樂而不為的。
而說到宮中多了兩個高麗的貴女,在郭煒而言更是微末之事,他歡迎,但是並不看重。
趙匡義對濟州島狀況的調查,卻事關一個優良馬場和一個國家戰略發展方向,郭煒是一定要獎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