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十章遼國新君
蕭思溫的冷哼與問話充滿了譏誚和嚴重的質疑之情,再配合上千餘甲騎毫不遲疑地衝開宮衛軍的阻攔直入行宮的舉止,讓方才發出喝問的殿前都點檢耶律夷臘葛和左皮室詳穩蕭烏裏隻兩個人隻感到心中一顫,臉上登時就是一片慘然。
皇帝遇刺的消息已經泄漏了!
宮衛軍都是等到發覺皇帝的寢宮有人夤夜出逃才感到異常的,而等到驚動了外圍的皮室軍都沒有能夠抓獲逃奴的時候,耶律夷臘葛和蕭烏裏隻才感覺到有些不對頭。等到耶律夷臘葛仗著自己和皇帝的布衣之交,大著膽子蹭進寢宮去,這才發現裏麵出了驚天的大事——寢宮外麵一個奴仆橫死,而寢宮裏麵則是皇帝死在了床褥之間,六個近侍奴仆全都不見了。
耶律夷臘葛當時就是手足冰冷。
皇帝遇刺的事情,之前就隻有天授皇帝碰上了,那一次是泰寧王耶律察割勾結左皮室詳穩耶律盆都作亂,結果因為跑了右皮室詳穩耶律屋質和壽安王耶律述律,叛亂最終失敗了,耶律察割剛剛被誘捕,就遭到了壽安王手刃,耶律盆都時候被淩遲,諸子全部伏誅。
沒想到如今在自己的任上又碰到一樁!而且和十八年前的事情比起來,這一次的局麵更為糟糕——自己可不是弑君的與謀者!自己不是當年的左皮室詳穩耶律盆都那種事成就可以領功的人,卻又不是當年的右皮室詳穩耶律屋質那種平定叛亂並且站隊正確的人,眼下的局麵可真是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
這一次竟然隻是皇帝的六個近侍和奴仆作亂弑君,起碼耶律夷臘葛看不出來有那個大橫帳的子弟與謀了,但是他卻能夠立刻洞悉哪個大橫帳子弟會因此而得利!就是眼前被蕭思溫、高勳等人護著衝進行宮的耶律賢,盡管他還沒有被封任何王爵,但是論血脈親疏,除了被貶斥到西北邊戍的太平王罨撤葛,也就是這個耶律賢了,最最關鍵的就是當下人在春捺缽的就隻有耶律賢!
想要像當年的耶律屋質一樣依靠平定叛亂而戴罪立功?恐怕是沒什麽機會了……弑君的六個逃奴早就跑得沒了影子,宮衛軍和皮室軍一開頭不知道這些逃奴是弑君的罪人,追趕得不夠及時和耐心,此時早就追丟了,這也是他們圍在行宮周圍手足無措的根本原因。
想要像當年的耶律屋質一樣站好隊,迅速地和最有可能繼位的人選攀上關係?且不說自己是耶律述律的布衣之交,永興宮的宮分人出身就注定了自己和耶律賢是兩條道上的人物,那個飛龍使女裏才是耶律賢的自家人,而且看看事情剛剛發生半晚就有侍中和上京留守、知南院樞密事給耶律賢通風報信並且侍從左右,現在也輪不到自己去攀附了……
耶律賢的登基幾乎已經成為必然,是完全無法阻止的,事後自己不被別人算作弑君逆賊的同黨就要謝天謝地了,此時還能對蕭思溫等人的跋扈做些什麽抵抗動作呢?
耶律夷臘葛認命地放棄了任何抵抗與阻撓的想法,暗中歎了一口氣,上馬緊隨著耶律賢和他帶來的上千甲騎奔入行宮。
蕭烏裏隻倒是沒有像耶律夷臘葛那樣在一瞬間轉過了這麽多的心思,他作為國舅帳的人,一向是比較偏中立的,這些年也就是盡著皮室軍統領的職責而已。不過在自己的任內碰到弑君這種大事,心神不寧總是難免的,特別是想到已經回到行宮帳落卻被勒令閉門思過的右皮室詳穩耶律賢適,蕭烏裏隻就不得不感歎一聲對方的運氣當真不錯。
眾人默不作聲地奔近寢宮,蕭思溫等人帶過來的上千甲騎立即散開將寢宮團團圍住,把宮衛軍都隔在了外麵——即便對方就沒有跟過來幾個人,來的隻是耶律夷臘葛和蕭烏裏隻的親兵。
耶律夷臘葛和蕭烏裏隻自然是戰戰兢兢地下馬跟隨耶律賢一行進了寢宮,此時的他們已經沒有什麽僥幸幻想了,隻望耶律賢等人不把他們算作弑君逆賊的同黨,不罪及家人,就已經是萬幸了。
一行人匆匆的來到寢宮門外,看著一具奴仆的屍首陳於門口,身下的血漬早已幹涸,軀殼多半也已經僵硬,隻是奇形怪狀地橫在大帳外麵,耶律賢皺了皺眉頭,一腳就將其踹到了旁邊,然後手扶刀柄衝了進去。
蕭思溫、高勳、女裏和蕭斡裏等人並沒有跟進,而是全副武裝地守住了帳門口,臨時充當起門衛來,耶律夷臘葛和蕭烏裏隻自然也被擋在了門外。
“陛下……皇叔……你怎麽……怎麽就這樣去了?”
大帳內傳出來耶律賢的驚呼聲,音調自然,毫無做作,其中充滿了震驚、惶惑和難以置信等諸多複雜情緒,接著就是年輕人的嘶聲慟哭,哭聲之感情真摯真的是催人淚下,一時間守在帳外的諸人無不是眼眶通紅淚如雨下。
不愧是同出於太祖一脈的大橫帳子弟,這血濃於水可不是說假的,當年的壽安王對天授皇帝遇刺是何等的傷心痛心,現在的明扆王子就是何等的傷心痛心,想來更早的時候,嗣聖皇帝暴卒於南朝的欒城殺胡林,那時候的永康王也是一般的傷心痛心吧,這樣的皇位交替倒似乎是上天的安排。
耶律夷臘葛一時為耶律賢的慟哭聲所感,倒是暫時忘記了為自己將來的命運擔憂,感動了一陣子,陪著揮灑了一下熱淚,然後才繼續自怨自艾起來,想著自己那莫測的命運,聽著帳內和周圍的各種哭泣聲,臉上是一片惘然,心中則是止不住的忐忑難安。
等到神經最為粗大的蕭烏裏隻都被場中的氣氛感染,忍不住嗚嗚咽咽地抹了一把淚水的時候,整個行宮帳落的重臣也就差不多到齊了——北院樞密使蕭護思、北府宰相蕭幹、上京留守知南院樞密事高勳、侍中蕭思溫,再加上飛龍使女裏,還有殿前都點檢耶律夷臘葛和左皮室詳穩蕭烏裏隻,甚至包括被大行皇帝勒令閉門思過的乙室大王耶律撒合、右皮室詳穩耶律賢適、五院部詳穩耶律奚底……在這種時候就沒人能夠置身事外。
帳外哭聲一片淚雨成河,帳中的哭聲卻逐漸止歇了,隨著帳簾一響,耶律賢從裏麵鑽了出來,臉色鐵青神情嚴峻地說道:“在大遼皇帝的春捺缽地竟然會有惡奴弑君,而且這些惡奴還能全身而逃,此事一定要嚴查徹查!不給大行皇帝報仇斷然不能罷休!”
帳外的哭聲一頓,幾個重臣互相望了望,然後蕭思溫就站前一步,向耶律賢說道:“這等大事卻不是我們這些臣子能夠作主的……嚴查宮衛軍和皮室軍的失職,非皇帝而不能為;號令樞密院、兩府以及各部族嚴查徹查,同樣非皇帝不能為;南北兩院大王和南府宰相剛剛在西南戰歿,更是非皇帝不能任命補缺。所以在給大行皇帝出殯、報仇之前,在議定應對南朝的策略之前,及早議立新君才是第一要務!”
“議立新君?”耶律賢皺了皺眉頭,麵露不豫之色,“大行皇帝屍骨未寒,我等臣子不待複君仇,卻去忙著以新君代舊主,不可謂忠孝!”
“明扆王子,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大遼剛逢大敗,又遭國喪,正是眾心不定之際,隻有盡快議立新君,方能安定國人、鎮綏四方,太祖奠定的基業才不會毀於一旦,三代四朝經營出來的大遼蒸蒸日上的局麵才不會中途崩毀……明扆王子,你是天授皇帝僅存的嫡子,是太祖皇帝的嫡脈,值此危難之際,正應挺身而出麵對時艱。請明扆王子盡早即皇帝位!”
出乎意料的,首先跪倒勸進的卻是北府宰相蕭幹,這個並非耶律賢小圈子裏麵的一方重臣大將。
北院樞密使蕭護思的反應也就是比蕭幹慢了半拍,同樣是跪伏在地高聲勸進:“是啊,國不可一日無君,請明扆王子即皇帝位!”
“請明扆王子早日即皇帝位!”
緊隨著前麵的兩個大臣,其他人都是紛紛跪倒,齊聲向耶律賢勸進,還沒有真正登基的明扆王子,此時倒是已經有了皇帝的威儀。
有了北院樞密使和北府宰相這兩個重臣勸進,侍中蕭思溫和上京留守、知南院樞密事高勳又明顯是和耶律賢在一起的,再加上一個飛龍使女裏,何況還有圍著寢宮的上千甲騎,並且在春捺缽中的大橫帳子弟當中確實除了耶律賢之外已經無可選擇,剩下來的人還能作何想?
“這個……”耶律賢仍然在那裏皺著眉頭猶豫著,“大行皇帝才剛剛駕崩,不必如此倉促吧?”
“明扆王子,北府宰相說得很對,我大遼剛在西南遭逢慘敗,又在這裏突遇國喪,正是民心不定之際,不盡早立新君以繼國統,怎麽維持這些年大遼蒸蒸日上的國勢?又怎麽給大行皇帝報仇?而大橫帳子弟當中適合為君者,非明扆王子莫屬!”
有了蕭幹和蕭護思的明確支持,蕭思溫的這番話說得是鏗鏘有力。
……
第十章遼國新君
蕭思溫的冷哼與問話充滿了譏誚和嚴重的質疑之情,再配合上千餘甲騎毫不遲疑地衝開宮衛軍的阻攔直入行宮的舉止,讓方才發出喝問的殿前都點檢耶律夷臘葛和左皮室詳穩蕭烏裏隻兩個人隻感到心中一顫,臉上登時就是一片慘然。
皇帝遇刺的消息已經泄漏了!
宮衛軍都是等到發覺皇帝的寢宮有人夤夜出逃才感到異常的,而等到驚動了外圍的皮室軍都沒有能夠抓獲逃奴的時候,耶律夷臘葛和蕭烏裏隻才感覺到有些不對頭。等到耶律夷臘葛仗著自己和皇帝的布衣之交,大著膽子蹭進寢宮去,這才發現裏麵出了驚天的大事——寢宮外麵一個奴仆橫死,而寢宮裏麵則是皇帝死在了床褥之間,六個近侍奴仆全都不見了。
耶律夷臘葛當時就是手足冰冷。
皇帝遇刺的事情,之前就隻有天授皇帝碰上了,那一次是泰寧王耶律察割勾結左皮室詳穩耶律盆都作亂,結果因為跑了右皮室詳穩耶律屋質和壽安王耶律述律,叛亂最終失敗了,耶律察割剛剛被誘捕,就遭到了壽安王手刃,耶律盆都時候被淩遲,諸子全部伏誅。
沒想到如今在自己的任上又碰到一樁!而且和十八年前的事情比起來,這一次的局麵更為糟糕——自己可不是弑君的與謀者!自己不是當年的左皮室詳穩耶律盆都那種事成就可以領功的人,卻又不是當年的右皮室詳穩耶律屋質那種平定叛亂並且站隊正確的人,眼下的局麵可真是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
這一次竟然隻是皇帝的六個近侍和奴仆作亂弑君,起碼耶律夷臘葛看不出來有那個大橫帳的子弟與謀了,但是他卻能夠立刻洞悉哪個大橫帳子弟會因此而得利!就是眼前被蕭思溫、高勳等人護著衝進行宮的耶律賢,盡管他還沒有被封任何王爵,但是論血脈親疏,除了被貶斥到西北邊戍的太平王罨撤葛,也就是這個耶律賢了,最最關鍵的就是當下人在春捺缽的就隻有耶律賢!
想要像當年的耶律屋質一樣依靠平定叛亂而戴罪立功?恐怕是沒什麽機會了……弑君的六個逃奴早就跑得沒了影子,宮衛軍和皮室軍一開頭不知道這些逃奴是弑君的罪人,追趕得不夠及時和耐心,此時早就追丟了,這也是他們圍在行宮周圍手足無措的根本原因。
想要像當年的耶律屋質一樣站好隊,迅速地和最有可能繼位的人選攀上關係?且不說自己是耶律述律的布衣之交,永興宮的宮分人出身就注定了自己和耶律賢是兩條道上的人物,那個飛龍使女裏才是耶律賢的自家人,而且看看事情剛剛發生半晚就有侍中和上京留守、知南院樞密事給耶律賢通風報信並且侍從左右,現在也輪不到自己去攀附了……
耶律賢的登基幾乎已經成為必然,是完全無法阻止的,事後自己不被別人算作弑君逆賊的同黨就要謝天謝地了,此時還能對蕭思溫等人的跋扈做些什麽抵抗動作呢?
耶律夷臘葛認命地放棄了任何抵抗與阻撓的想法,暗中歎了一口氣,上馬緊隨著耶律賢和他帶來的上千甲騎奔入行宮。
蕭烏裏隻倒是沒有像耶律夷臘葛那樣在一瞬間轉過了這麽多的心思,他作為國舅帳的人,一向是比較偏中立的,這些年也就是盡著皮室軍統領的職責而已。不過在自己的任內碰到弑君這種大事,心神不寧總是難免的,特別是想到已經回到行宮帳落卻被勒令閉門思過的右皮室詳穩耶律賢適,蕭烏裏隻就不得不感歎一聲對方的運氣當真不錯。
眾人默不作聲地奔近寢宮,蕭思溫等人帶過來的上千甲騎立即散開將寢宮團團圍住,把宮衛軍都隔在了外麵——即便對方就沒有跟過來幾個人,來的隻是耶律夷臘葛和蕭烏裏隻的親兵。
耶律夷臘葛和蕭烏裏隻自然是戰戰兢兢地下馬跟隨耶律賢一行進了寢宮,此時的他們已經沒有什麽僥幸幻想了,隻望耶律賢等人不把他們算作弑君逆賊的同黨,不罪及家人,就已經是萬幸了。
一行人匆匆的來到寢宮門外,看著一具奴仆的屍首陳於門口,身下的血漬早已幹涸,軀殼多半也已經僵硬,隻是奇形怪狀地橫在大帳外麵,耶律賢皺了皺眉頭,一腳就將其踹到了旁邊,然後手扶刀柄衝了進去。
蕭思溫、高勳、女裏和蕭斡裏等人並沒有跟進,而是全副武裝地守住了帳門口,臨時充當起門衛來,耶律夷臘葛和蕭烏裏隻自然也被擋在了門外。
“陛下……皇叔……你怎麽……怎麽就這樣去了?”
大帳內傳出來耶律賢的驚呼聲,音調自然,毫無做作,其中充滿了震驚、惶惑和難以置信等諸多複雜情緒,接著就是年輕人的嘶聲慟哭,哭聲之感情真摯真的是催人淚下,一時間守在帳外的諸人無不是眼眶通紅淚如雨下。
不愧是同出於太祖一脈的大橫帳子弟,這血濃於水可不是說假的,當年的壽安王對天授皇帝遇刺是何等的傷心痛心,現在的明扆王子就是何等的傷心痛心,想來更早的時候,嗣聖皇帝暴卒於南朝的欒城殺胡林,那時候的永康王也是一般的傷心痛心吧,這樣的皇位交替倒似乎是上天的安排。
耶律夷臘葛一時為耶律賢的慟哭聲所感,倒是暫時忘記了為自己將來的命運擔憂,感動了一陣子,陪著揮灑了一下熱淚,然後才繼續自怨自艾起來,想著自己那莫測的命運,聽著帳內和周圍的各種哭泣聲,臉上是一片惘然,心中則是止不住的忐忑難安。
等到神經最為粗大的蕭烏裏隻都被場中的氣氛感染,忍不住嗚嗚咽咽地抹了一把淚水的時候,整個行宮帳落的重臣也就差不多到齊了——北院樞密使蕭護思、北府宰相蕭幹、上京留守知南院樞密事高勳、侍中蕭思溫,再加上飛龍使女裏,還有殿前都點檢耶律夷臘葛和左皮室詳穩蕭烏裏隻,甚至包括被大行皇帝勒令閉門思過的乙室大王耶律撒合、右皮室詳穩耶律賢適、五院部詳穩耶律奚底……在這種時候就沒人能夠置身事外。
帳外哭聲一片淚雨成河,帳中的哭聲卻逐漸止歇了,隨著帳簾一響,耶律賢從裏麵鑽了出來,臉色鐵青神情嚴峻地說道:“在大遼皇帝的春捺缽地竟然會有惡奴弑君,而且這些惡奴還能全身而逃,此事一定要嚴查徹查!不給大行皇帝報仇斷然不能罷休!”
帳外的哭聲一頓,幾個重臣互相望了望,然後蕭思溫就站前一步,向耶律賢說道:“這等大事卻不是我們這些臣子能夠作主的……嚴查宮衛軍和皮室軍的失職,非皇帝而不能為;號令樞密院、兩府以及各部族嚴查徹查,同樣非皇帝不能為;南北兩院大王和南府宰相剛剛在西南戰歿,更是非皇帝不能任命補缺。所以在給大行皇帝出殯、報仇之前,在議定應對南朝的策略之前,及早議立新君才是第一要務!”
“議立新君?”耶律賢皺了皺眉頭,麵露不豫之色,“大行皇帝屍骨未寒,我等臣子不待複君仇,卻去忙著以新君代舊主,不可謂忠孝!”
“明扆王子,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大遼剛逢大敗,又遭國喪,正是眾心不定之際,隻有盡快議立新君,方能安定國人、鎮綏四方,太祖奠定的基業才不會毀於一旦,三代四朝經營出來的大遼蒸蒸日上的局麵才不會中途崩毀……明扆王子,你是天授皇帝僅存的嫡子,是太祖皇帝的嫡脈,值此危難之際,正應挺身而出麵對時艱。請明扆王子盡早即皇帝位!”
出乎意料的,首先跪倒勸進的卻是北府宰相蕭幹,這個並非耶律賢小圈子裏麵的一方重臣大將。
北院樞密使蕭護思的反應也就是比蕭幹慢了半拍,同樣是跪伏在地高聲勸進:“是啊,國不可一日無君,請明扆王子即皇帝位!”
“請明扆王子早日即皇帝位!”
緊隨著前麵的兩個大臣,其他人都是紛紛跪倒,齊聲向耶律賢勸進,還沒有真正登基的明扆王子,此時倒是已經有了皇帝的威儀。
有了北院樞密使和北府宰相這兩個重臣勸進,侍中蕭思溫和上京留守、知南院樞密事高勳又明顯是和耶律賢在一起的,再加上一個飛龍使女裏,何況還有圍著寢宮的上千甲騎,並且在春捺缽中的大橫帳子弟當中確實除了耶律賢之外已經無可選擇,剩下來的人還能作何想?
“這個……”耶律賢仍然在那裏皺著眉頭猶豫著,“大行皇帝才剛剛駕崩,不必如此倉促吧?”
“明扆王子,北府宰相說得很對,我大遼剛在西南遭逢慘敗,又在這裏突遇國喪,正是民心不定之際,不盡早立新君以繼國統,怎麽維持這些年大遼蒸蒸日上的國勢?又怎麽給大行皇帝報仇?而大橫帳子弟當中適合為君者,非明扆王子莫屬!”
有了蕭幹和蕭護思的明確支持,蕭思溫的這番話說得是鏗鏘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