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十章自然的曆史進程(三)()


    脆敗。


    當郭威主陣巍然不動,郭崇威、何福進、王彥超、李榮等各率騎兵如同鐵鉗一般夾擊慕容彥超的衝擊鋒矢,慕容彥超終於知道,無論是駕馭諸將、統兵,還是臨陣觀察決斷、用兵指揮,自己都差得郭威太多太多。


    一次對衝下來,慕容彥超這個主將馬倒險些被擒,等到周圍親兵將他倉皇搶回,剛才出擊的先鋒騎兵已經狼狽萬分地逃了回來,隻在戰場上留下了一百多具屍體,而且幾乎是南軍單方麵的。


    打贏了前哨戰的郭威並未乘勝追擊,似乎他是真心在實踐“不與天子對陣”的原則,見慕容彥超已經無法重整旗鼓,鄴都行營軍隊居然就此收兵回營,留下少數警戒部隊之後,就統統休息去了。


    相比北軍的軍伍嚴整,這時候的南軍已經不成其為一支軍隊了,南軍的營地和列陣的地方,與其說軍營和戰場,還不如說是菜市場。


    整個南軍,除了慕容彥超的中軍和劉承祐所在的禦營,尚有數百親兵扈從努力保持著秩序,其他部隊已經陷入無所適從的境地。


    繼續主動進攻,慕容彥超已經實踐過了,那是送死;就地轉入防守,天知道北軍什麽時候發動總攻,大家其實找不到作戰的任何意義,防守既無意義又無信心,那是等死;轉身向背後的東京前進?不等北軍來了,慕容彥超打仗不行,執行軍法未必不行,這是找死。


    紛紛擾擾之中,終於有一部分南軍找到了一條明路,十個一群五個一夥地跑到北軍營地前投降,這個方向慕容彥超是不敢去執行軍法的。


    投降這種事情,唐末五代的軍人那是做得多了,或許一開始都還有些矜持,可是一旦有人開頭,而且又得不到有效的製止,那麽這種行為就會像瘟疫一樣擴散,直到形成一股潮流。


    現在就是這樣,投降北軍的南軍士卒從五個十個發展到一隊,又從一隊發展到一都,直到整個指揮整個指揮的向北投過去。


    到了後來,侯益、吳虔裕、張彥超、袁鳷、劉重進、焦繼勳等主將都走馬燈一般輪流去覲見郭威。不過,他們多少還顧點臉麵,並沒有公然率屬下投降,隻是混雜在亂軍當中,潛入北軍營地覲見下郭威,輸誠獻款而已。


    郭威也挺有意思,他並不接受這些大將的投降。這仗既然看著已經是打不起來了,那麽投降受降當然也就沒必要,諸位大可以回營等著,同時約束部下不要亂起來,事情的解決也就是這一兩天了,郭威如是說。


    而且郭威挺關心劉承祐的安危,因此特別找來宋延渥商議。宋延渥是劉承祐的姐夫啊,那算是近親,劉承祐應該信得過吧?所以郭威商量著要宋延渥帶著牙兵去禦營,這南軍眼看著要亂成一鍋粥啊,得有人保護好天子,然後恭請他到北軍營地來,這裏夠安全。


    可惜,南軍還真的就徹底亂了,宋延渥看著那副亂象,愣是沒敢過去。


    於是南軍要麽打起北軍的旗幟,要麽潰亂潰散。於是慕容彥超發現自己已經非常危險,當夜便率麾下十幾騎親兵跑回兗州去了。於是劉承祐和他帶出來勞軍的三個宰相及其他從官一夜間從禦營消失,就這麽在亂軍中暫時性失蹤。


    等郭威派人四處尋找,再找到的就是劉承祐和蘇逢吉、閻晉卿、郭允明、聶文進的屍體了,聶文進是被亂兵所殺,蘇逢吉等三人是自殺,而劉承祐一說死於亂兵,一說是被郭允明所弑,當然,這是後話了。


    誅殺大臣的另幾個主謀,李業脫身之後,奔往陝州投靠兄長保義節度使李洪信,這李洪信哪敢藏著這等要犯,給點金銀細軟打發李業去投奔晉陽的劉崇,結果半路上就被劫道了,死在了絳州;後匡讚昏了頭,跑去兗州投奔慕容彥超,結果被押解回京,成為慕容彥超向郭威服罪道歉的最佳禮物。當然,這也都是後話。


    至於受命殺郭威、王峻和王殷全家的劉銖、李洪建,也在郭威入城之後被捕。這兩人是留守東京的,劉銖在玄化門用箭雨堵住了一切試圖入城者,包括劉承祐與郭威,最終導致劉承祐走投無路而死亡,卻堵不住郭威進城的腳步,因為東京城門很多。


    劉銖將郭威、王峻兩家滅門,手段極為殘毒,自然是要被處死的,不過郭威並未一報還一報,隻誅首惡,放過了劉銖的家屬;李洪建事實上並沒有殺王殷全家,而且算得上保護得力,不過既然算在了清君側的名單中在,自然是要殺的,王殷百般求情也是無用。


    鄴都行營軍隊入城之後,王峻在滑州代表郭威答應的“剽掠十天”就需要兌現了。


    唐末五代的軍隊那就是生意人,賣戰鬥力,賣將帥,賣皇帝,賣國家……隻要能來錢那就沒什麽不能賣的,所以他們打仗都需要額外犒賞。既然前麵劉承祐已經把國庫徹底用光了,那麽允許士卒剽掠攻下的城池,本來就是軍頭和士兵之間默認的補償條款,更何況之前已經形成了口頭合同?


    當然,所謂“剽掠十天”這個天數是可以打折扣的,隻要讓士兵們過足了剽掠的癮,卻是可以在恰當時候收一收。但是想在士兵們正激情萬分地預備剽掠活動的時候堵住?那是萬萬不能的,郭威所能做的也就是派何福進領兵守住明德門,使皇宮不至於遭殃,自己則回到已經空無一人的私第,以免這裏也遭遇兵災。


    剽掠整整持續了一天多,一直到第二天。一方麵郭崇威王殷等人反映再不製止東京就將變成空城死城,另一方麵大多數士兵的獸性也發作得差不多了,於是郭威發布了一條命令,分派諸將在城內斬了幾個違令的,東京的一場浩劫便在十一月二十三晡時結束。其間發生了太多的悲劇,不過也有一些正劇、喜劇和諷刺劇。


    剩下的事情就是老套的行政宮廷戲了。


    小皇帝劉承祐已經死了,這純屬意外。


    郭威和眾多將領是激於義憤前來清君側的,本意就是除掉挾持天子擅殺大臣的幾個佞幸,結果奸黨走投無路之餘居然還弑君,真是罪大惡極啊……


    不過現實是劉承祐確實死了,而國不可一日無君,那麽就得立嗣君,人選當然就是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河東節度使劉崇、許州節度使劉信和子侄徐州節度使劉贇、開封府尹劉承勳了。


    當然,劉崇和劉信年紀大了,又是剛死的小皇帝劉承祐的叔叔,肯定不合適繼位,群臣眾將自然屬意劉知遠的小兒子劉承勳。不過劉承勳雖然被封了開封府尹,卻還沒有出閣,又是纏綿病榻,李太後都說了小兒子繼位是不行的,但是眾將不肯信啊。一直到李太後抬出臥病的劉承勳給諸將確認,大家才不得不承認,現在隻剩下了一個合適的人選,那就是劉崇的兒子、被劉知遠視如親子的徐州節度使劉贇。


    皇帝缺位,準備繼位的那個還遠在徐州,需要派太師馮道去接來,這宮中暫時要人做決定啊,那麽李太後就暫時臨朝聽政吧。


    朝廷連續兩場大亂,前麵是群小擅殺大臣,後麵是朝廷柱石清君側,不管怎麽樣,死的重要官員足夠多了。朝廷要想正常運轉,那就需要一個個坑裏麵填上蘿卜,至少有些缺之不可的坑裏麵必須及時填上。於是任前鄴都行營監軍、宣徽南院使王峻為樞密使,右神武統軍袁鳷為宣徽南院使,陳州刺史李穀權判三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王殷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護聖軍左廂都指揮使郭崇威為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奉**左廂都指揮使曹威為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


    就在一切似乎塵埃落定的時候,鎮州、邢州馳奏,契丹寇洺州,陷內丘縣。十一月二十八,河北諸州紛紛馳報,契丹深入國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五代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保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保裔並收藏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