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5月4日的中華日報上的評論對所有山東半島百姓產生了共鳴。不過這天報紙上刊登的文章並沒有出很多人的預料。
從5月1日起,就有很多人的家庭收到了征召令。
“鈴鈴鈴”
“有人嘛?王俊在家嗎?”
“在呢,啥事?”中午剛從工廠回到家,準備休息吃午飯的王俊打開了門。
“這是你的征召令,王俊先生。”
王俊身體微微一震,才退役不到一年,他自然明白征召令意味著什麽。
戰爭爆發了!
王俊喃喃自語,不過他並沒有多少驚慌。數年的兵役讓他深知自己所在的國防軍是多麽的強大,幾乎蠻橫到極點。
從那些打過南非戰爭的老兵口中,他很清楚的了解到,即使世界第一列強的大英帝**隊也不過如此,那麽其他國家的軍隊還會有問題嗎?
“華夏共和國榮譽公民:王俊,預備役編號ybhx0245970813g4219820216,茲命令你在收到征召令後24小時內前往本地武裝部報道,履行你所必須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信守承諾,護佑華夏子孫存續,綿延華夏文明傳承,鐵血精神銘記你我龍魂。
華夏共和國國防軍總參謀部中原軍區淄博軍分區第二參謀部預備役司令部,公元年5月1日。”
公元年即西元1902年,華夏共和國繼承的是華夏文明,自然不可能用西方紀元,因此采用黃帝誕辰年西元前2617年作為公元元年。這樣計算下來,西元1902年即公元年。
精致的信封裏,是這麽一張略小於信封的長18cm*寬9cm*厚0.99mm的硬質紙片,兩麵軍印著淺淺的血底金龍圖案。背麵是幾排征召令的軍規法令。
而在正麵,在最上麵一排是醒目的黑色篆體大字--征召令,下麵是簡簡單單的兩行字,平淡入水的兩句話說明了一切。
心中咚咚亂跳,王俊麵色激動地目送郵遞員前往下一家傳達郵件。
激動,的確,是激動。在一年前萬分不舍地離開了心愛的軍隊後,王俊每天的夢裏依舊是那嘹亮的軍號聲在不停的響起,部隊養成的習慣讓他每天早起都比普通人提前半個小時在自家的小院子裏晨練,並且練習的也還是在部隊裏的早操。
3年的軍旅生活已經徹底的改變了他,即使離開了部隊回到了社會上,他依舊按照在軍隊裏養成的習慣作息,包括早晨比平常人早起半個小時起來鍛煉,走起路來一板一眼的,包括平時舉動也同樣如此。甚至連每天的被子也依舊疊成四方的豆腐塊,牙刷等物件的擺放都是一個方向。
這種外人完全不理解的行為,卻是國防軍把一名社會普通平民訓練成機械一般的精銳士兵的看家法門之一。或許很多人說這種對戰鬥沒有作用的豆腐塊之類的訓練完全沒什麽必要,純粹是浪費時間。
但是,國防軍永遠堅持,隻有這種直板到極點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去除每一名士兵身上的那股子鬆懈、閑散的性格。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曆史上那麽多的優秀軍隊沒有延續下來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在享受了成功以後即開始放鬆。而軍隊是永遠不能放鬆的地方,放鬆的後果就是失敗,是死亡。
逐漸的,這種習慣也隨著三個月的軍訓,延伸到社會上,使得軍政府轄下的地區人民非常自然的遵守這種刻板的規矩,好處也是很明顯。社會風氣大為改觀,任何事情無不有條有理,百姓已經適應並享受這種氛圍。
這時王俊的新婚妻子周倩剛從外麵買菜回來,飄逸,秀麗,優美的漢服在她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精致。
手挎著一個精致的小竹籃並沒有顯得周倩土氣,反而散發出一種漢家女兒特有的風情味道。現在軍政府轄下的百姓,尤其是女人,無論老少,都非常的喜歡這種幾年前沒有見識過的漢服。
漂亮,即使再醜的女人,穿上漢服後都能平添三分色彩,再買上幾根發簪插起,更能動人無比。
而男人同樣,也非常喜好漢服的寬大,有氣勢。無論是豪邁的,還是文雅的都能穿出自己的特點出來。
而西方人的服裝,在軍政府治下基本上沒有什麽市場。僅有牛仔裝作為工作服,就算軍裝製服也是特殊式樣的。
服裝最能體現一個文明,崇尚華夏文明的軍政府利用一次次的潛移默化動作讓絕大部分的人都認同西裝是低賤的下等文明服裝,寬袍大袖才是傳承華夏文明的真正的華夏人所應該穿的,也是最適合生活或正式場合穿的服裝。
因此現在軍政府下轄百姓基本上人人都有幾套服裝,除了工作服之外,均想辦法置辦幾套各式漢服。
也因為現在軍政府轄下各地生活物資物價非常低廉,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基本上不算任何的負擔。
遠遠地看到自己丈夫手上拿著一封很不同的信,周倩心中一動,臉色微微一變,隱約明白了什麽事。
從4月初,軍政府一係列的平常動作裏,很多人都感覺到了一股山雨欲來的硝煙味道。自然這也讓很多人認識到可能過不了多久軍政府就會發動戰爭。
至於往哪裏打?誰都心裏有譜,除了打滿清韃子,還能往哪裏打?
因此,許多預備役官兵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俊,這是要去打仗了嗎?”周倩瞪大著眼睛,死死地盯著自己男人,咬著嘴唇,兩手緊緊地抓著手中的竹籃,兩腿有點發軟。
“嗯,這是征召令。主席要帶我們去打仗了。”王俊微笑地安慰著自己的妻子。
“那。。。。什麽時候走?”長期以來鐵血精神滲透到民間每一處,即使是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家人,周倩也是理解,她在之前的一個月時間裏,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
軍政府給所有人撐起了一片天空,而所有人就必須為軍政府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是牢記在所有人的心底。長期曆史教育下的每一個人都能熟知曆史上一次次國家滅亡百姓所遭受的苦難,因此要想保住自己現在得來不易的幸福生活,就必須為軍政府,為國家,為自己戰鬥。
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免費上學,人人有病能醫,有政府幫助養老,各種保險把大家的後顧之憂都解決了。沒有人欺壓自己,人人都能吃的飽飯,吃的上肉,人人都有活幹,有錢掙,有前途可奔。如此的盛世打有文字記載就從沒出現過,這一切都是軍政府帶來的,怎麽可能不去擁護?
華夏百姓的要求一向最低,隻要能吃飽飯,有日子過,不受欺壓,那政府就是一個好政府。何況軍政府提供的其他福利也遠遠超出大家的想象,這樣的政府,這樣的國家,如果不去為它拚命的話,那難道還要回到過去那種朝不保夕沒吃沒穿哪天就凍死餓死病死被打死的日子裏去嗎?
看了眼門前的這一小片草坪中那一棵小樹,那棵棗樹是兩人成親那天一起栽下的,代表了兩人對未來美好日子的期盼。
這也快算是軍政府轄下的一個不成文的習俗了,軍政府好種樹,保護環境,所有人都知道,也讚成。很多人就在自己家的草坪上或院子裏種上一棵或幾棵樹,有果樹,有其他的。
不但美觀,而且以後還能每年落些水果,盡管現在外麵的水果不貴,但是自家種的吃起來感覺都不一樣。
然而理解歸理解,真到這一刻,心中還是止不住的慌張。但是她也知道,軍政府的命令是不容更改。而且在自己男人征召走了後,自己也會被組織起來或當民兵預備役,或進工廠幹活,或是幫助那些缺乏人員的部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4小時內,但是實際上我今天下午就要動身。接到征召令的人太多,武裝部那裏肯定會耽誤不少時間。”
“還好,我剛買了點鹵豬蹄,中午好好的吃一頓。這一去軍隊,就不知道什麽時候再吃上了。”周倩眼睛有點紅紅的,心裏非常的不舍,
“放心吧,咱們政府對咱們還能差了麽?你又不是不知道,以前剛來時,就能給大家每天吃肉,還有水果。咱們軍政府缺啥也不會缺了咱們百姓的吃穿。”王俊笑著沒話找話的安慰。
“我知道,可心裏就是舍不得。”周倩兩眼開始泛光,淚水打著轉。
心疼地一把抱著自己的妻子,王俊低聲勸解道:“我是預備役,主要工作就是維持治安,不是參與前線主力作戰的。沒那麽多的危險。何況咱們國防軍多厲害咱們誰不知道啊?這天下,能打敗國防軍的軍隊還沒出世呢。別哭啊,小心肚子裏的孩子以後嘲笑他娘是個大淚包。”
“去你的。”周倩不由好笑地白了自己男人一眼,臉色緩和了下,從籃子裏拿出東西,又去了一旁櫃子裏拿出一瓶酒。
“你去了軍隊,就不能喝酒了,這走之前,多喝幾杯,萬一。。。萬一。。。也省的叨嘮。”周倩已經說不下去,淚水大把大把的往下掉。
“哪能呢,咱這輩子喝酒的日子還長著呢。今個就喝三杯,省的下午誤事。剩下的,等咱回來後繼續喝。”王俊心疼地摟著自己媳婦。
“那一定,不能不回來啊。不然,我和孩子會恨你一輩子的,你別讓我恨你,知道麽?”周倩淚汪汪地,似乎在賭氣似乎在期盼。
“當然,沒見到咱孩子叫聲爹,怎麽舍得不回來。”王俊和媳婦碰了個杯。
“我走了之後,你可能要被安排進工廠幹活,根據上麵的規定,一般較少全家都進入軍事崗位,同時你又有身孕,上麵肯定會讓你幹一些輕鬆點的活。”
“這我知道,政府不會虧了我們,咱這裏沒什麽危險,日子好過的很,但是你們、、、嗚嗚嗚。”周倩再也說不下去了,捂著嘴低聲嗚咽,眼淚大顆大顆的往下掉。
王俊心如刀割,低聲安慰:“放心,我這一次出去,最多半年時間就能回來,上級肯定會考慮到我們的實際情況。根據預備役法律,隻要戰事一停,我們有家室的預備役官兵最多隻需要再次服役三個月就可以回來了。”
“隻有沒家室,或者打申請得到批準的人,才會多服役一段時間。你想啊,政府也不是傻子,都不用打仗了,幹嘛還花那麽大價錢養咱們這麽多預備役部隊?難不成政府錢多的沒地方花了不成?是吧?”
“還有哇,我們預備役管的治安,活不大,每天就是來回的巡邏,就跟咱天天看到的警察一樣。還有大量的錢拿,這活可比在工廠忙乎要輕鬆多了,對不?”
吃完飯後,兩人開始收拾行禮。雖然並沒有什麽可收拾的,軍隊禁止攜帶大件私人物品。因此也就裝了幾本書,外加一張兩人的合照。還有路上的一點零食。
眼看著自己的男人越走越遠,周倩緊抓著門框的手似乎失去了所有力氣,癱坐在地板上嚎啕大哭。
隱約的,王俊似乎聽到自己的媳婦在喊著一定要回來。
“回來,我一定會回來,而且帶著榮耀回來。再和你過一輩子,以後再也不出去了。”王俊心中發狠,下定決定默念道。
類似的情況出現在一個個的家庭中。出征的士兵或激動,或彷徨,或平靜,或開心;而他們的家人則是擔心,害怕,憂慮,甚至恐懼。
無論平時的宣揚如何,但是戰爭終究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更加不可避免的則是戰爭帶來的傷亡。盡管他們明知道國防軍是那麽的強大,但依舊害怕可能出現最恐懼的噩耗降臨到自己家中。
可能唯一讓他們感到安慰的是,軍政府對於戰爭撫恤是那麽的優厚,對於自己治下的百姓是那麽的優待,軍政府也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做好了善後計劃再把自己士兵送上戰場的政府,讓這些士兵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在戰場上衝殺拚搏。
就衝這一點,就沒幾個人對軍政府抱有怨言,是啊,這麽好的政府怎麽還能怨的起來,這是為大家,為以後,為下一代打仗的。
在政府一聲號令下,整個山東半島就猶如一台強勁運行的發動機,在這一瞬間把輸出功率開到最大,精準,無誤地跑著。
這在全世界也隻有最善良最有忍耐力的華夏百姓才能做的到,可以說,華夏共和國擁有者全世界最好的子民,這是華夏共和國的幸運,更是華夏人的幸運。
戰爭誰也不想的,但是戰爭無論如何也無法避免的。隻有把滿清打敗,隻有軍政府統一了國家,才能保證自己以後的生活安全,否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直窩在這裏,遲早會被滿清韃虜和那些異族人打上門來。
路上同樣有著大量的青年男子,都穿著同樣的預備役軍裝,背著同樣的軍用背包走著。逐漸的,人越來越多,並且自發的排成兩隊,邁著整齊的步子向城外的武裝部兵營走去。
而幾乎家家門口都同樣的站滿了軍屬,無不眼中含淚。沒過多久,這些人的家門口的柱子上都掛起了一麵小型的血底金龍旗,不同的是旗杆上係著一條黑紗帶。
這算是一個民政部聯合各地武裝部創立的一種軍民聯係的習俗,門口掛著血底金龍旗,意味著家中有人參軍入伍了,或出征,或正規服役,而一根黑色紗帶就表明家中有一個人服兵役,兩根黑紗帶表明兩個人,以此類推。
直到家人全部歸來,這片旗子才會收起來,否則就一直掛在門口。
家中有人服役,代表著一種社會的認可,所有人都知道,沒有軍政府的軍隊,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一旦進入軍隊,意味著這家屬於軍屬家庭,享受著一定的優惠福利待遇,比如說逢年過節,當地政府機構必須派人上門問候禮節,並詢問這戶家庭是否需要幫助等等。
而且進入軍隊,更意味著這家庭已經出了一名人才,軍隊隻需要人才,哪怕是塊廢鐵進去,也能磨練成百煉鋼。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心願,被軍隊承認自己孩子是人才,意味著自己的孩子已經成龍,這是莫大的榮耀。
同樣,這種旗子還有著一種招魂期盼的意味,一旦服役,就有可能上戰場,就有可能犧牲,對於這種說法大家都非常的接受。但是套用一些人的話說,就是萬一這些兵犧牲了,在外麵至少也知道回家的路,跟著這麵旗子就到家了。這是一種期盼。
而且戰爭結束後,哪家萬一有人犧牲在戰場上,也能讓周圍的人知道,這是烈士家屬,而去安慰幫助。
為了這次戰爭,山東半島幾乎抽調了能抽調的所有青壯男子,家家都有男丁被征召進軍隊。
大量的工人從工作崗位離開。隨之的是大量的婦女進入這些崗位,盡可能的恢複因為大量青壯勞動力離開而導致的生產能力下降的問題。
總計,軍政府淄博軍區在山東半島下發了超過100萬份征召令,這還是征召民間的預備役,不包括現役的百萬大軍以及二十萬武警部隊。
這種情況也給軍政府的工農業生產帶來巨大壓力,即使大量的婦女進入工廠做工,但是山東半島的農業必然急劇的下降。
好在軍政府事先已經儲備了大量的物資,且南洋方麵並沒有征召,南洋,現在已經成了軍政府最不可或缺的農產品基地。
預備役官兵還有機會和家人說再見,而現役官兵則沒這個時間了,早在4月初,所有現役部隊就從三級戒備進入二級戒備了。完全可以用風聲鶴唳來形容軍隊的緊張氣氛。
從1日起,很多地方的百姓就看到大量的軍隊開始集結,在寬闊的公路上行進著。
幾乎所有的列車這天的任務都變成了運兵,大量的軍隊乘坐電力機車前往西線前線。而長長的列車拖車上則是大量的火炮,一節車廂不過25米長,隻能擺放不到5門重炮,而數千門的各種大炮則幾乎讓所有的旁觀百姓震撼。
這些人在經曆過初步軍事訓練後已經不再是對軍事茫然了,至少一些淺顯的軍事知識還是知道的。
而百萬大軍也從一個個訓練營,兵營,和沿海防線出來,進入大家的視野。
每名士兵都是身穿迷彩服裝,身高馬大,顯得特別的魁梧。山東兵員的身體素質的確極優,所以選出來的士兵最低身高都能達到170公分左右,這在全國都是很難辦得到的。
這個時候江南百姓的平均身高不過160公分,主要是發育期的營養供應不足使得無法盡可能的躥個子,還有就是南方百姓的身體素質本就不如北方。不僅僅是飲食習慣,還有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要想徹底的改變,至少要一代以上的時間才能扭轉恢複。
高昂的士氣,嚴肅的紀律,精良的裝備,如果是一個人或者幾十個人大家還不覺得怎麽樣,但是幾萬人,幾十萬人都這樣,那就隻能用恐怖來形容了。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係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況乃國威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矜。
一呼同誌於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
齊從軍,淨胡塵,誓掃不平不顧身。。。。”
高昂的戰歌在咆哮這,這首從軍歌是王紹楓創作出來的(當然,是剽竊後世孫將軍的傑作)。
歌詞無不表達了對於大漢豪情的追求,對於鐵血精神的崇拜。
這極大的符合了軍政府一直宣揚的習武強身,磨練意誌,鐵血政策,強硬對外的種種現狀。
從一出來就受到所有軍方人士的追求,當然,政界也是同樣如此。
這首歌更是被軍方直接定為華夏共和國國防軍軍歌。
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官方都幾乎每天傳唱。尤其是在軍隊裏,每天升國旗,注視著那血底金龍旗的時候,更是響徹雲霄。
朗朗上口,兼且不顧一切的豪邁氣概,是對現在國內普遍的萎靡,迷惘,麻木的民族精神一種莫大的刺激。
看到一群群宛如人形機器般的軍隊高歌齊步前進,所有的百姓都歡呼,同時也跟隨著一起怒吼,尤其是那些熱血人士。
“華夏威武,大漢威武。”
“天朝大軍啊。”
“威武之師啊。”
“無敵鐵軍,我大漢的無敵鐵軍啊。”
“天軍啊,這是我大漢天軍啊。”
ef=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5月4日的中華日報上的評論對所有山東半島百姓產生了共鳴。不過這天報紙上刊登的文章並沒有出很多人的預料。
從5月1日起,就有很多人的家庭收到了征召令。
“鈴鈴鈴”
“有人嘛?王俊在家嗎?”
“在呢,啥事?”中午剛從工廠回到家,準備休息吃午飯的王俊打開了門。
“這是你的征召令,王俊先生。”
王俊身體微微一震,才退役不到一年,他自然明白征召令意味著什麽。
戰爭爆發了!
王俊喃喃自語,不過他並沒有多少驚慌。數年的兵役讓他深知自己所在的國防軍是多麽的強大,幾乎蠻橫到極點。
從那些打過南非戰爭的老兵口中,他很清楚的了解到,即使世界第一列強的大英帝**隊也不過如此,那麽其他國家的軍隊還會有問題嗎?
“華夏共和國榮譽公民:王俊,預備役編號ybhx0245970813g4219820216,茲命令你在收到征召令後24小時內前往本地武裝部報道,履行你所必須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信守承諾,護佑華夏子孫存續,綿延華夏文明傳承,鐵血精神銘記你我龍魂。
華夏共和國國防軍總參謀部中原軍區淄博軍分區第二參謀部預備役司令部,公元年5月1日。”
公元年即西元1902年,華夏共和國繼承的是華夏文明,自然不可能用西方紀元,因此采用黃帝誕辰年西元前2617年作為公元元年。這樣計算下來,西元1902年即公元年。
精致的信封裏,是這麽一張略小於信封的長18cm*寬9cm*厚0.99mm的硬質紙片,兩麵軍印著淺淺的血底金龍圖案。背麵是幾排征召令的軍規法令。
而在正麵,在最上麵一排是醒目的黑色篆體大字--征召令,下麵是簡簡單單的兩行字,平淡入水的兩句話說明了一切。
心中咚咚亂跳,王俊麵色激動地目送郵遞員前往下一家傳達郵件。
激動,的確,是激動。在一年前萬分不舍地離開了心愛的軍隊後,王俊每天的夢裏依舊是那嘹亮的軍號聲在不停的響起,部隊養成的習慣讓他每天早起都比普通人提前半個小時在自家的小院子裏晨練,並且練習的也還是在部隊裏的早操。
3年的軍旅生活已經徹底的改變了他,即使離開了部隊回到了社會上,他依舊按照在軍隊裏養成的習慣作息,包括早晨比平常人早起半個小時起來鍛煉,走起路來一板一眼的,包括平時舉動也同樣如此。甚至連每天的被子也依舊疊成四方的豆腐塊,牙刷等物件的擺放都是一個方向。
這種外人完全不理解的行為,卻是國防軍把一名社會普通平民訓練成機械一般的精銳士兵的看家法門之一。或許很多人說這種對戰鬥沒有作用的豆腐塊之類的訓練完全沒什麽必要,純粹是浪費時間。
但是,國防軍永遠堅持,隻有這種直板到極點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去除每一名士兵身上的那股子鬆懈、閑散的性格。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曆史上那麽多的優秀軍隊沒有延續下來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在享受了成功以後即開始放鬆。而軍隊是永遠不能放鬆的地方,放鬆的後果就是失敗,是死亡。
逐漸的,這種習慣也隨著三個月的軍訓,延伸到社會上,使得軍政府轄下的地區人民非常自然的遵守這種刻板的規矩,好處也是很明顯。社會風氣大為改觀,任何事情無不有條有理,百姓已經適應並享受這種氛圍。
這時王俊的新婚妻子周倩剛從外麵買菜回來,飄逸,秀麗,優美的漢服在她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精致。
手挎著一個精致的小竹籃並沒有顯得周倩土氣,反而散發出一種漢家女兒特有的風情味道。現在軍政府轄下的百姓,尤其是女人,無論老少,都非常的喜歡這種幾年前沒有見識過的漢服。
漂亮,即使再醜的女人,穿上漢服後都能平添三分色彩,再買上幾根發簪插起,更能動人無比。
而男人同樣,也非常喜好漢服的寬大,有氣勢。無論是豪邁的,還是文雅的都能穿出自己的特點出來。
而西方人的服裝,在軍政府治下基本上沒有什麽市場。僅有牛仔裝作為工作服,就算軍裝製服也是特殊式樣的。
服裝最能體現一個文明,崇尚華夏文明的軍政府利用一次次的潛移默化動作讓絕大部分的人都認同西裝是低賤的下等文明服裝,寬袍大袖才是傳承華夏文明的真正的華夏人所應該穿的,也是最適合生活或正式場合穿的服裝。
因此現在軍政府下轄百姓基本上人人都有幾套服裝,除了工作服之外,均想辦法置辦幾套各式漢服。
也因為現在軍政府轄下各地生活物資物價非常低廉,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基本上不算任何的負擔。
遠遠地看到自己丈夫手上拿著一封很不同的信,周倩心中一動,臉色微微一變,隱約明白了什麽事。
從4月初,軍政府一係列的平常動作裏,很多人都感覺到了一股山雨欲來的硝煙味道。自然這也讓很多人認識到可能過不了多久軍政府就會發動戰爭。
至於往哪裏打?誰都心裏有譜,除了打滿清韃子,還能往哪裏打?
因此,許多預備役官兵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俊,這是要去打仗了嗎?”周倩瞪大著眼睛,死死地盯著自己男人,咬著嘴唇,兩手緊緊地抓著手中的竹籃,兩腿有點發軟。
“嗯,這是征召令。主席要帶我們去打仗了。”王俊微笑地安慰著自己的妻子。
“那。。。。什麽時候走?”長期以來鐵血精神滲透到民間每一處,即使是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家人,周倩也是理解,她在之前的一個月時間裏,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
軍政府給所有人撐起了一片天空,而所有人就必須為軍政府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是牢記在所有人的心底。長期曆史教育下的每一個人都能熟知曆史上一次次國家滅亡百姓所遭受的苦難,因此要想保住自己現在得來不易的幸福生活,就必須為軍政府,為國家,為自己戰鬥。
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免費上學,人人有病能醫,有政府幫助養老,各種保險把大家的後顧之憂都解決了。沒有人欺壓自己,人人都能吃的飽飯,吃的上肉,人人都有活幹,有錢掙,有前途可奔。如此的盛世打有文字記載就從沒出現過,這一切都是軍政府帶來的,怎麽可能不去擁護?
華夏百姓的要求一向最低,隻要能吃飽飯,有日子過,不受欺壓,那政府就是一個好政府。何況軍政府提供的其他福利也遠遠超出大家的想象,這樣的政府,這樣的國家,如果不去為它拚命的話,那難道還要回到過去那種朝不保夕沒吃沒穿哪天就凍死餓死病死被打死的日子裏去嗎?
看了眼門前的這一小片草坪中那一棵小樹,那棵棗樹是兩人成親那天一起栽下的,代表了兩人對未來美好日子的期盼。
這也快算是軍政府轄下的一個不成文的習俗了,軍政府好種樹,保護環境,所有人都知道,也讚成。很多人就在自己家的草坪上或院子裏種上一棵或幾棵樹,有果樹,有其他的。
不但美觀,而且以後還能每年落些水果,盡管現在外麵的水果不貴,但是自家種的吃起來感覺都不一樣。
然而理解歸理解,真到這一刻,心中還是止不住的慌張。但是她也知道,軍政府的命令是不容更改。而且在自己男人征召走了後,自己也會被組織起來或當民兵預備役,或進工廠幹活,或是幫助那些缺乏人員的部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4小時內,但是實際上我今天下午就要動身。接到征召令的人太多,武裝部那裏肯定會耽誤不少時間。”
“還好,我剛買了點鹵豬蹄,中午好好的吃一頓。這一去軍隊,就不知道什麽時候再吃上了。”周倩眼睛有點紅紅的,心裏非常的不舍,
“放心吧,咱們政府對咱們還能差了麽?你又不是不知道,以前剛來時,就能給大家每天吃肉,還有水果。咱們軍政府缺啥也不會缺了咱們百姓的吃穿。”王俊笑著沒話找話的安慰。
“我知道,可心裏就是舍不得。”周倩兩眼開始泛光,淚水打著轉。
心疼地一把抱著自己的妻子,王俊低聲勸解道:“我是預備役,主要工作就是維持治安,不是參與前線主力作戰的。沒那麽多的危險。何況咱們國防軍多厲害咱們誰不知道啊?這天下,能打敗國防軍的軍隊還沒出世呢。別哭啊,小心肚子裏的孩子以後嘲笑他娘是個大淚包。”
“去你的。”周倩不由好笑地白了自己男人一眼,臉色緩和了下,從籃子裏拿出東西,又去了一旁櫃子裏拿出一瓶酒。
“你去了軍隊,就不能喝酒了,這走之前,多喝幾杯,萬一。。。萬一。。。也省的叨嘮。”周倩已經說不下去,淚水大把大把的往下掉。
“哪能呢,咱這輩子喝酒的日子還長著呢。今個就喝三杯,省的下午誤事。剩下的,等咱回來後繼續喝。”王俊心疼地摟著自己媳婦。
“那一定,不能不回來啊。不然,我和孩子會恨你一輩子的,你別讓我恨你,知道麽?”周倩淚汪汪地,似乎在賭氣似乎在期盼。
“當然,沒見到咱孩子叫聲爹,怎麽舍得不回來。”王俊和媳婦碰了個杯。
“我走了之後,你可能要被安排進工廠幹活,根據上麵的規定,一般較少全家都進入軍事崗位,同時你又有身孕,上麵肯定會讓你幹一些輕鬆點的活。”
“這我知道,政府不會虧了我們,咱這裏沒什麽危險,日子好過的很,但是你們、、、嗚嗚嗚。”周倩再也說不下去了,捂著嘴低聲嗚咽,眼淚大顆大顆的往下掉。
王俊心如刀割,低聲安慰:“放心,我這一次出去,最多半年時間就能回來,上級肯定會考慮到我們的實際情況。根據預備役法律,隻要戰事一停,我們有家室的預備役官兵最多隻需要再次服役三個月就可以回來了。”
“隻有沒家室,或者打申請得到批準的人,才會多服役一段時間。你想啊,政府也不是傻子,都不用打仗了,幹嘛還花那麽大價錢養咱們這麽多預備役部隊?難不成政府錢多的沒地方花了不成?是吧?”
“還有哇,我們預備役管的治安,活不大,每天就是來回的巡邏,就跟咱天天看到的警察一樣。還有大量的錢拿,這活可比在工廠忙乎要輕鬆多了,對不?”
吃完飯後,兩人開始收拾行禮。雖然並沒有什麽可收拾的,軍隊禁止攜帶大件私人物品。因此也就裝了幾本書,外加一張兩人的合照。還有路上的一點零食。
眼看著自己的男人越走越遠,周倩緊抓著門框的手似乎失去了所有力氣,癱坐在地板上嚎啕大哭。
隱約的,王俊似乎聽到自己的媳婦在喊著一定要回來。
“回來,我一定會回來,而且帶著榮耀回來。再和你過一輩子,以後再也不出去了。”王俊心中發狠,下定決定默念道。
類似的情況出現在一個個的家庭中。出征的士兵或激動,或彷徨,或平靜,或開心;而他們的家人則是擔心,害怕,憂慮,甚至恐懼。
無論平時的宣揚如何,但是戰爭終究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更加不可避免的則是戰爭帶來的傷亡。盡管他們明知道國防軍是那麽的強大,但依舊害怕可能出現最恐懼的噩耗降臨到自己家中。
可能唯一讓他們感到安慰的是,軍政府對於戰爭撫恤是那麽的優厚,對於自己治下的百姓是那麽的優待,軍政府也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做好了善後計劃再把自己士兵送上戰場的政府,讓這些士兵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在戰場上衝殺拚搏。
就衝這一點,就沒幾個人對軍政府抱有怨言,是啊,這麽好的政府怎麽還能怨的起來,這是為大家,為以後,為下一代打仗的。
在政府一聲號令下,整個山東半島就猶如一台強勁運行的發動機,在這一瞬間把輸出功率開到最大,精準,無誤地跑著。
這在全世界也隻有最善良最有忍耐力的華夏百姓才能做的到,可以說,華夏共和國擁有者全世界最好的子民,這是華夏共和國的幸運,更是華夏人的幸運。
戰爭誰也不想的,但是戰爭無論如何也無法避免的。隻有把滿清打敗,隻有軍政府統一了國家,才能保證自己以後的生活安全,否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直窩在這裏,遲早會被滿清韃虜和那些異族人打上門來。
路上同樣有著大量的青年男子,都穿著同樣的預備役軍裝,背著同樣的軍用背包走著。逐漸的,人越來越多,並且自發的排成兩隊,邁著整齊的步子向城外的武裝部兵營走去。
而幾乎家家門口都同樣的站滿了軍屬,無不眼中含淚。沒過多久,這些人的家門口的柱子上都掛起了一麵小型的血底金龍旗,不同的是旗杆上係著一條黑紗帶。
這算是一個民政部聯合各地武裝部創立的一種軍民聯係的習俗,門口掛著血底金龍旗,意味著家中有人參軍入伍了,或出征,或正規服役,而一根黑色紗帶就表明家中有一個人服兵役,兩根黑紗帶表明兩個人,以此類推。
直到家人全部歸來,這片旗子才會收起來,否則就一直掛在門口。
家中有人服役,代表著一種社會的認可,所有人都知道,沒有軍政府的軍隊,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一旦進入軍隊,意味著這家屬於軍屬家庭,享受著一定的優惠福利待遇,比如說逢年過節,當地政府機構必須派人上門問候禮節,並詢問這戶家庭是否需要幫助等等。
而且進入軍隊,更意味著這家庭已經出了一名人才,軍隊隻需要人才,哪怕是塊廢鐵進去,也能磨練成百煉鋼。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心願,被軍隊承認自己孩子是人才,意味著自己的孩子已經成龍,這是莫大的榮耀。
同樣,這種旗子還有著一種招魂期盼的意味,一旦服役,就有可能上戰場,就有可能犧牲,對於這種說法大家都非常的接受。但是套用一些人的話說,就是萬一這些兵犧牲了,在外麵至少也知道回家的路,跟著這麵旗子就到家了。這是一種期盼。
而且戰爭結束後,哪家萬一有人犧牲在戰場上,也能讓周圍的人知道,這是烈士家屬,而去安慰幫助。
為了這次戰爭,山東半島幾乎抽調了能抽調的所有青壯男子,家家都有男丁被征召進軍隊。
大量的工人從工作崗位離開。隨之的是大量的婦女進入這些崗位,盡可能的恢複因為大量青壯勞動力離開而導致的生產能力下降的問題。
總計,軍政府淄博軍區在山東半島下發了超過100萬份征召令,這還是征召民間的預備役,不包括現役的百萬大軍以及二十萬武警部隊。
這種情況也給軍政府的工農業生產帶來巨大壓力,即使大量的婦女進入工廠做工,但是山東半島的農業必然急劇的下降。
好在軍政府事先已經儲備了大量的物資,且南洋方麵並沒有征召,南洋,現在已經成了軍政府最不可或缺的農產品基地。
預備役官兵還有機會和家人說再見,而現役官兵則沒這個時間了,早在4月初,所有現役部隊就從三級戒備進入二級戒備了。完全可以用風聲鶴唳來形容軍隊的緊張氣氛。
從1日起,很多地方的百姓就看到大量的軍隊開始集結,在寬闊的公路上行進著。
幾乎所有的列車這天的任務都變成了運兵,大量的軍隊乘坐電力機車前往西線前線。而長長的列車拖車上則是大量的火炮,一節車廂不過25米長,隻能擺放不到5門重炮,而數千門的各種大炮則幾乎讓所有的旁觀百姓震撼。
這些人在經曆過初步軍事訓練後已經不再是對軍事茫然了,至少一些淺顯的軍事知識還是知道的。
而百萬大軍也從一個個訓練營,兵營,和沿海防線出來,進入大家的視野。
每名士兵都是身穿迷彩服裝,身高馬大,顯得特別的魁梧。山東兵員的身體素質的確極優,所以選出來的士兵最低身高都能達到170公分左右,這在全國都是很難辦得到的。
這個時候江南百姓的平均身高不過160公分,主要是發育期的營養供應不足使得無法盡可能的躥個子,還有就是南方百姓的身體素質本就不如北方。不僅僅是飲食習慣,還有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要想徹底的改變,至少要一代以上的時間才能扭轉恢複。
高昂的士氣,嚴肅的紀律,精良的裝備,如果是一個人或者幾十個人大家還不覺得怎麽樣,但是幾萬人,幾十萬人都這樣,那就隻能用恐怖來形容了。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係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況乃國威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矜。
一呼同誌於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
齊從軍,淨胡塵,誓掃不平不顧身。。。。”
高昂的戰歌在咆哮這,這首從軍歌是王紹楓創作出來的(當然,是剽竊後世孫將軍的傑作)。
歌詞無不表達了對於大漢豪情的追求,對於鐵血精神的崇拜。
這極大的符合了軍政府一直宣揚的習武強身,磨練意誌,鐵血政策,強硬對外的種種現狀。
從一出來就受到所有軍方人士的追求,當然,政界也是同樣如此。
這首歌更是被軍方直接定為華夏共和國國防軍軍歌。
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官方都幾乎每天傳唱。尤其是在軍隊裏,每天升國旗,注視著那血底金龍旗的時候,更是響徹雲霄。
朗朗上口,兼且不顧一切的豪邁氣概,是對現在國內普遍的萎靡,迷惘,麻木的民族精神一種莫大的刺激。
看到一群群宛如人形機器般的軍隊高歌齊步前進,所有的百姓都歡呼,同時也跟隨著一起怒吼,尤其是那些熱血人士。
“華夏威武,大漢威武。”
“天朝大軍啊。”
“威武之師啊。”
“無敵鐵軍,我大漢的無敵鐵軍啊。”
“天軍啊,這是我大漢天軍啊。”
ef=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