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百零一章進軍揚州


    進入冬季以來,天氣並未想象中那麽寒冷,第一場落雪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不久便融化了。益州和荊州的戰事進展平穩,大軍逐步攻城穩步推進。


    前幾天,淩雲得到消息,劉備自新野出兵,率軍一萬攻打宛城,被守軍擊敗。此是鎮守宛城的兵馬已不止董君的兩萬人,李傕的三萬兵馬也派到了宛城。謀士賈詡也被派到了那裏,小小的宛城已有兵馬五萬,其實力比張繡在時尚有過之。


    劉備沒占到什麽便宜,乖乖地回到新野再無動靜。


    這一天淩雲在大帳中論事,休整了近半月,他考慮該從豫州出兵徹底剿滅袁術了。


    “主公,如今公孫瓚退守廬江,孫策兵回曲阿,袁術兵力大大折損。此日之袁術已不是當初之袁公路,其隻剩彈丸之地,不出三月必能將其一網成擒。”大帳中趙雲說道。


    淩雲點了點頭,“子龍,既如此,令你擇日起兵,覆滅袁術。”


    “末將得令。”趙雲欣然領令。


    “主公”旁邊的郭嘉插言道。


    “奉孝有話請講。”


    “主公,隻袁術一軍不必如此興師動眾,如今豫州已歸主公所有,東北乃是袁術,正東乃是劉繇。劉繇與袁術早年曾多有征戰,我軍進攻豫州之時,袁術數次聯絡劉繇欲一起對抗主公。那劉繇均未應允,但他乃是漢室宗親,思想迂腐,頑固不化,想必也不能歸降主公。若主公傾力進攻袁術,劉繇必會不甘主公再次坐大,必然會襲擾豫州之地,在下想請主公並分兩路,一路進攻袁術,一路進攻劉繇。”郭嘉說道。


    淩雲微笑道,“就依奉孝所言。趙雲聽令。”


    “末將將在。”趙雲施禮道。


    “令你率軍十萬,副將紀靈、郭汜、許褚、藏霸、李嚴、陳虎等,進攻袁術。”淩雲下令。


    所點到名字的人一起出列,躬身領令。


    “典韋聽令。”


    “末將在”


    “令你為主將,領軍十萬,副將張遼、高順、秦濤、陳前、張任、張生等進攻劉繇。本公與郭嘉隨軍。”淩雲再次下令。


    眾將躬身領令。


    “靡竺聽令”


    糜竺躬身施禮,“屬下在”


    “令你主管三軍糧草,及時調配,確保將士所需不得有誤。”


    糜竺大答應一聲,站回隊列。


    調遣完畢,淩雲退帳,眾將各自回去準備,出兵時間定於三日之後。


    趙雲與袁術對戰時間較長,對袁術的兵力情況非常熟悉,以他進攻袁術較為合適。


    淩雲與郭嘉帶著典韋等人進攻劉繇料想也不會有太大問題。現在的淩雲兵多將廣,許多名將都匯集在自己帳下,其中不乏獨當一麵的大將之才。此次進攻劉繇他勢在必得。


    至於劉芷和糜貞二人,淩雲將他們安置在安豐城,派大量護衛保護。劉芷如今小腹已經飽滿,實在不適合再隨軍顛簸。糜貞便也留在她身邊,二人剛好有個照應。


    三日之後,殺牛宰羊祭旗之後,兵分兩路,趙雲與典韋各自出發。


    且說淩雲帶領典韋這路兵馬,行軍不隻一日,抵達安豐郡南端,進入揚州廬江郡境內。


    劉繇為當今天子欽封的揚州刺史,但在亂世之中,劉繇守土不利,勢力逐漸所小。早幾年被袁術占據九江郡也就是淮南一帶,袁術自封揚州牧與劉繇爭奪地盤。


    而會稽郡太守王朗本為劉繇屬下,見劉勢弱,便自行占據會稽一帶,不聽從調派,儼然自立為王。


    另揚州境內,孫策與其舅舅吳景占據曲阿,嚴白虎占據吳郡,諸葛玄占據豫章,實際上揚州已被四分五裂。


    本來劉繇隻餘鄱陽、廬陵、建安三郡之地,但淩雲進攻袁術,袁術為抵擋淩雲,不得不從廬江郡抽調大部分兵力。劉繇了與袁術聯合的請求,趁機派大將樊能、張英收複了半個廬江郡,其地盤才有所擴大。


    淩雲進入廬江境內的第一件事,便是令軍士製作沙盤。沙盤一成,整個揚州之地一目了然,這在連地圖都不準確的東漢時代,不得不稱得上是一個奇跡。


    進入揚州,淩雲的大軍駐紮在石亭城外,城中有劉繇的大將樊能領兵五萬把守。與石亭相鄰的另一處城池——鴕縣,駐紮著張英的三萬大軍。


    出兵前淩雲查看過劉繇的詳細資料,得知他是漢朝皇室的遠親,齊悼惠王劉肥之孫牟平侯劉渫的後代。


    劉繇是東萊郡牟平人,在他十九歲時因為堂叔劉韙被盜匪所劫持為人質,劉繇為搭救其堂叔,結集十多人混進賊窩,趁隙將盜匪頭目斬首成功救出堂叔後而出名。由於其表現深受鄉民愛戴,因而推舉劉繇官拜郎中。


    當官之後的劉繇由於鐵麵清廉而深受好評,甚至當時的鄉親之間亦流傳隻要能得到劉岱(劉繇的親兄長)與劉繇,就等同得到了龍與麒麟一樣。


    基於劉繇的聲名還不錯,淩雲開始並未打算現在就對他發動進攻。但郭嘉著眼於大局,欲想取得天下,劉繇必然不能繞過去。


    因此,淩雲才決定出兵,但他並不想對劉繇所動兵戈過甚,故而他親自跟來,以便適當掌握尺度。


    這些他都未與人提及,他雖然對張繡所部大肆殺戮,但那是出於大局利益,震懾其他諸侯。而對劉繇他卻有著自己的想法。畢竟他所治下的地區,百姓生活還算過得去。他又是漢室的遠親,談不上有多忠於漢室,可以將此人留下。


    十萬大軍駐紮在石亭城外,第二日,淩雲帶軍到石亭城外向範能挑戰。


    淩雲在後世所見的熱兵器時代,根本沒有單挑這一說。甚至當初他在燕山起兵時,部將也很少與人單打獨鬥。


    但後來這樣的場景多了,他也就理解了。


    東漢時代的武將極注重個人聲譽,換句話說有兩把刷子的人誰都不服誰。若是誰指著鼻子要和你戰,你若是畏首畏尾地不肯出戰必定會被人恥笑。所以一般自信能應付過去的陣仗都會有人應戰。


    但的確打不過人家,出去就是個死的情況,誰都不會太執拗於聲譽,或者從大局出發,或者為了保全性命,那些武將可以高掛免戰牌。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方可能會極盡侮辱之詞,進行強行挑戰,若一直不出戰,軍心肯定會受到影響,士氣低落,畢竟不敢出戰的直接原因就是打不過人家,這誰心裏都清楚。


    淩雲帶軍來到石亭城前,高順奉令前去挑戰。


    果然不出淩雲所料,樊能打開城門前來迎戰。


    兩軍很快列開對形,遙遙對峙。高順手提長槍,在陣中翹首以待。


    樊能是個虎背熊腰的大將,他戰在本軍陣前遙望對方的陣營,隻見對方軍中旌旗招展,軍士排列整齊,一看就是久經訓練的精兵。


    一杆大纛旗下,一位乘坐火紅戰馬的白袍將軍儼然是一軍之主。那名主將的相貌看不清楚,但他身後的大旗上的字卻看得清清楚楚,正是一個鬥大淩字。


    樊能前些日子得到稟報,淩雲親自帶軍來攻,今日一見,想必此人定是傳說中的淩雲。


    若是淩雲憑借人多勢眾,不分青紅皂白就攻城,樊能或許還有些忌諱。但若論單打獨鬥,他的確很自負。


    淩雲率軍出征,主將為典韋,這二人都是重量級人物,眼前在陣中挑戰的大將充其量隻是副將而已。樊能自然不肯自貶身份親自出去接戰。


    他轉頭環顧左右大將,朗聲問道,“哪為將軍願接此陣。”


    話聲剛落,旁邊一員大將高聲應道,“樊將軍,末將願往。”


    樊能點了點頭,露出滿意的笑容,“於將軍多加小心本將軍為你擂鼓助威。”


    “多謝樊將軍。”那姓於的將軍道了聲謝,催馬拖刀奔向陣中。


    “對麵何人?本將軍刀下不死無名之鬼。”距離高順五六丈的距離,那姓於的大將勒住戰馬,高聲喝問。


    “本將軍乃高順是也,來將通名。”高順用長槍指點著那人道。


    “我乃揚州劉刺史駕下大將於麋是也,高將軍到了陰曹地府莫忘了是我把你送了去。”那名將軍哈哈一笑說道。


    高順神色不動,冷笑一聲,“那你看你的本事了。”


    他久經沙場,戰鬥經驗豐富,知道對方是想用話觸怒自己,讓自己失去冷靜而貿然進攻,而使對方有機可乘。他豈會上這個當。


    於麋說完,催動戰馬向高順衝去,單臂平平舉起手中大刀,當靠近高順之時,驟然用力。大刀帶著尖銳的破風之聲向高順砍去。


    高順用槍一挑,架開大刀,而後快速兜轉戰馬,挺槍向於麋刺去。於麋錯馬而過之後,也是快速調頭與高順戰到了一起。


    如此真刀真槍的陣仗委實凶險無比,二人俱各展所長全神應戰,轉眼間十餘回合,仍然不分勝負。


    淩雲在後麵看得暗暗點頭,高順的本事如何他心裏非常清楚,雖然在《三國演義》裏此人名不見經傳,但其本事與張遼不相上下。


    能與高順打到這個程度,可以說於麋也不簡單,看到劉繇手下的確有些能人。


    不過,高順終究是高順,又打了四五回合,他瞧準了一個空當,趁於麋心浮氣躁之時,一槍快如閃電般刺出。於麋慌忙躲閃,卻未能完全躲開,高順的長槍正刺中肩頭。


    於麋強忍疼痛,揮舞大刀劈向高順,趁高順躲閃之機,他催馬回到本軍陣前。


    高順暗叫一聲可惜,此時再追也來不及了,如果方才再偏一些,那於麋真的就去了陰曹地府了。


    好在傷了來人,也算勝了一場。


    他振作精神,挺槍看向對方陣營,“還有誰敢與我一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超級霸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儒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儒刀並收藏三國之超級霸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