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正文]重文輕武
------------
上次的一個問題,這裏交代一下。
有關宋朝重文輕武的原因節度使與藩鎮割據
節度使是唐代開始設置的地方軍政最高長官。因受職時由朝廷賜以旌節而得名。節度,意為節製調度。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持節都督出征時是一軍統帥,屯駐時是軍區首腦,對所統將領及州郡長吏都有節製以至生殺之權。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製,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鏇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資治通鑒》第二百一十卷唐紀二十六有載: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
至開元、天寶年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範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個節度使區,加嶺南、劍南共為十鎮,成為固定軍區,各有受其統屬之州、軍、鎮、城、守捉。節度使例兼管內調度軍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營田使。天寶後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采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二至三鎮,多者達四鎮,造成外重內輕之勢,釀成安史之亂。
安史亂起,唐廷為了平叛,內地相繼設置節鎮,增至二十餘道。節度使僚屬,都由節度使辟,所屬州縣長吏,實際亦聽命於節鎮。地方財政送使(即將中央政fu直接控製的各州賦稅的一部分輸送於節度使)部分常占最大份額。內地節度使轄區雖是藩衛朝廷的軍鎮,往往也對朝廷持不同程度的離心狀態。
唐末節度使林立,擁兵自重,互相兼並,相繼出現五代十國,其境內節度使亦多跋扈。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全國後,繼承周世宗柴榮政策,加強中央集權,逐步削奪節度使之軍、政、財權。宋太宗趙靈又詔令所有節度使屬下的支郡都直屬中央,以朝臣赴本州治理政事。此後,節度使成為加授的榮譽職銜。
遼、金分別於大州或節鎮諸州置節度使,掌管軍民兩政。元代廢。
來源
節度一詞出現甚早,意為節製調度。節度使有節製調度之意。東漢安帝永初二年(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軍事,為任命為諸軍節度使,這是節度使在曆史上的第一次出現。東漢末年,農民起義如火如荼,朝廷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開始任命大量的持節都督,使其成為一個軍區的統帥,其後這些持節都督開始擁兵自重,逐漸脫離了朝廷的控製,成為相對獨立的地方諸侯。三國時期,曹操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陸續在重要地區設立軍鎮,逐漸演化成都督區,魏晉年間因循舊製,都在重要地區設有持節都督,使其享有較高的軍政大權。所以這一時期的持節都督,可以看成是唐、五代節度使的前身。
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北周及隋改稱總管。唐代稱都督。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並多省罷,惟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鎮戍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比較分散,兵力單弱,故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派遣行軍總管統率出征或備禦。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置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
唐高宗、武後時期,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征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置愈多,並逐漸製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節度使成為固定職銜是從睿宗景雲二年(711)四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開始的。
發展
在顯慶五年討伐百濟,總章二年平高麗,達到了顛峰狀態。在這段時間,征討是由行軍總管和大總管統領部隊臨時出征,事畢則解。所以杜佑說:……皆是卿相,率兵禦戎,戎平師還,並無久鎮緣邊都督其在邊疆,唯明烽燧,審斥候,立障塞,備不虞而已(參見《通典.兵典.總序》),和後來的緣邊重兵的節度使大不相同。
但是從高宗儀鳳年間開始,到景雲、開元之際,邊疆形勢就逐漸發生變化了。唐廷的目的變成了守住開拓的疆土。從七世紀時期,唐廷對吐蕃連續兩次慘敗,甚至在儀鳳三年時大將劉審禮葬身青海,損失摻重。從此時開始才少發兵募,且以備邊,且令大將鎮撫,蓄養將士。
到了武後時期,狄仁傑更提出邊兵謹守備,蓄銳以待敵。待其自至,然後擊之認為當今要者,莫若令邊城謹守備,遠斥候,聚軍實,蓄武威。定遠以及東中西受降城都是在此時設防的。在東北方麵,由於奚和契丹在679年受到突厥的煽動誘惑,侵襲州縣,唐廷於朔方置雲中守捉和大同軍鎮之。
特別是自奚和契丹號曰兩蕃之後,唐廷多次調發大軍與戰,卻是每戰皆北,於是更加緊的地方邊區的軍鎮建設。範陽的清來軍、威武軍以及平盧軍都是此時陸續設置的。這種變化的重要原因是由於當時唐朝內部宮廷政變此起彼伏,所以對外部軍事行動和外交政策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此外,就是都督府州製度促進了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長足發展,使他們勢力逐漸強大起來。
到了玄宗朝設立緣邊節度使,正是這一形勢的延伸。開元之際,大都護府實際上已經被八節度使所代替,緣邊駐紮數十萬鎮兵。而且由於四麵受敵,唐朝開始收縮戰線,對東北少數民族契丹和奚晉封為王並進行和親,以騰出兵力對付西麵北麵的吐蕃和突厥。
而從開元25年(737)到安祿山反叛,是唐朝最難堪的時期,與周邊各族四麵作戰:北有突騎馳和阿布思,東北有契丹、奚,西有吐蕃,南有南詔。雖然在唐廷與吐蕃激烈鏖戰之秋,曾企圖緩和與東北兩蕃的關係,並於天寶四年(745)再度和親,但契丹、奚竟殺公主而叛,盾廷始終未能騰出東北這隻拳頭,相反必須在那裏集結大批兵力,
屯集巨額軍費,故範陽軍能冠八鎮之首,清河糧倉號天下北庫。其餘邊疆形勢也孰不樂觀,因此自開元以來,邊軍城鎮日多,這些軍鎮設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行軍留鎮,一種是派兵鎮守。天寶元年時期,緣邊軍鎮八十餘處,以八節度使統之。同時,由於募兵製的抬頭,軍隊素質也隨之變化,軍隊對將領有了更多的依附性。唐初以防丁、行人為主,軍城鎮戍為輔的防禦體係,就是這逐漸演變,逐漸形成了節度使製度。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采訪使製度的設立和二使歸一。如果把緣邊節度使與安史之亂以後的藩鎮割據等量齊觀,簡單地看成邊疆節度使向內地的移植,就太淺薄了。
藩鎮
1.地方方麵長官。《三國誌.蜀誌.許靖傳》:﹝張子雲﹞今雖臨荒域,不能參與本朝,亦國家之藩鎮,足下之外援也。清昭連《嘯亭雜錄#8231;論三逆》:命吳三桂……等世守邊圉,以為藩鎮。
2.藩衛鎮撫。《三國誌#8231;吳誌#8231;陸凱傳》:願陛下簡文武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將,藩鎮方外,公卿尚書,務脩仁化。
(3)。唐代初年在重要各州設都督府,睿宗時設節度大使,玄宗時又在邊境設置十節度使,通稱藩鎮。各藩鎮掌管一個地區的軍政,後來權力逐漸擴大,兼管民政、財政,掌握全部軍政大權,形成地方割據,常與朝廷對抗。
1、唐初時道相當於現在的軍區,長官為大都督(戰時出征稱大總管),又以守捉、軍、城、鎮作為不同等級的邊防軍分區,其長官稱為”使”,有時一部分都督以欽差身份持節上任,至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以節度使為固定官職取代使時仍隻有統兵權;玄宗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藩鎮既指節度使及所部軍隊,首長由重臣出任,賜雙旌雙節、攬軍政大權,十鎮共擁兵486900人:
藩鎮名所在地職責軍力安西節度使今新疆庫車管理西域二萬四、北庭節度使今吐魯番防禦突騎施、堅昆二萬、河西節度使今甘肅武威隔離吐蕃、突厥七萬三、朔方節度使今寧夏靈武防禦突厥六萬七千四百、隴右節度使今青海樂都防禦吐蕃七萬五、劍南節度使今成都防禦吐蕃、綏靖南夷三萬九、嶺南五府經略使今廣州綏靖南夷一萬五千四、河東節度使今山西太原防禦突厥五萬五千、範陽節度使今北京防禦契丹、奚九萬一千四百、平盧節度使今遼寧錦州招撫室韋、靺鞨三萬七千五百。
2、藩鎮軍中按兵源分有以前分番服役的健兒、罷諸州團練使後新組建的團結兵和地方鄉兵;按構成劃分有隻領的外鎮兵、屬下州的郡兵、屯於藩鎮帥府內宅的內院兵;最重要的是牙兵,又稱衙兵,藩鎮之最親兵,極為精銳,負責保衛衙城和藩帥,是藩鎮軍的核心力量。
3、節度使權限過大,亦有身兼數鎮者,終至釀成安史之亂。亂平後,以前為平叛新設的和歸附的藩鎮林立,兵將久鎮一處導致節度使出現世襲現象、尾大不掉,朝廷無力節製;而一些忠於王事的藩鎮因宦官監軍掣肘、國家糧秣供應不及時也倍受箝製。噫,藩鎮!軍製之毒瘤也。
滅亡
唐朝初年,也曾設有都督,貞觀十三年(639年),全國共有四十一個都督府,分統天下州縣,但後期除少數軍事活動頻繁地區仍然保留外,絕大多數則被省罷。貞觀年間曾按名山大川的走勢,將天下分成十道,分別是河南、河北、河東、關內、嶺南、劍南、江南、隴右(六盤山──隴山以西)、淮南、山南(長江以北、秦嶺以南),但這十道僅為地理區域,沒有行政級別,朝廷偶然會向諸道分派觀風、巡察等使,但不常設。
直到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朝廷出於禦邊的需要,逐漸在邊防一線設置了平盧、範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劍南、嶺南等十個軍鎮,其長官則被正式任命為節度使(實為九節度,一經略,嶺南五府為經略使)。
安史之亂後,朝廷出於平叛的目的,在內地相繼設立軍鎮,直接增至二十餘道,重要軍鎮設節度使,賜旌節,領數州之地。次要軍鎮則設防禦使或觀察使,不賜旌節,多以采訪使兼領。其後隨著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力越來越弱,軍鎮數量也越來越多,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賈耽上《十道錄》稱:國內凡三十一節度,十一觀察軍鎮數量已經大幅增加。至憲宗元和二年(807年)李吉甫上《元和國計簿》,稱:總計天下方鎮四十八,州府二百九十五。至此大唐國內軍鎮劃分基本成型,並一直保持至唐末。
唐朝節度使權力極大,受命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上馬官軍,下馬管民,集軍、民、財三政大權於一身,殺官可至刺史,其僚佐有副使、支使、行軍司馬、判官、推官等,將佐有押衙、虞侯、兵馬使等,文武具備,儼然就是一個小的獨立王國,將其稱之為諸侯絕不為過。當然,並非所有的節度使都有割據能力,近代有學者提出唐朝藩鎮可以劃分為河朔割據型、中原防遏型、邊疆禦邊型、東南財源型或是長期割據型、一度割據型、京東防內型、西北防邊型、南方財源型等幾種類型,都有道理。但總得來說,在黃巢起義前,唐朝國內藩鎮都是服從朝廷管理的,而且除了河北魏博、成德等少數幾個藩鎮外,朝廷都有能力決定藩鎮節度使的任免。但在黃巢起義結束後,藩鎮勢力變得急劇膨脹,朝廷就再也無法對其控製了。
節度使權力過大,是唐朝滅亡及五代**之源。五代十國中,絕大多數朝代及國家的建立者,都是以節度使的身份起家,僅有南唐的開國皇帝李是在中央掌權,可見節度使在當時影響力之大。
直到北宋建立後,趙匡胤吸取了前代人的慘痛教訓,於乾德三年(965),下令將地方賦稅全部運送中央,僅留一小部分維持日常開支,這就剝奪了節度使的財權。同年又下令諸州府甄選精兵送往中央,又削弱了節度使的兵權。到宋太宗時期,又詔令節度使所屬支郡直屬中央,其後又委派朝臣出任知州、知府,使節度使的權限大幅降低,最後隻是作為一種榮譽性的虛銜,授予宗室、外戚和有功的文武大臣,節度使這才算是真正的退出了曆史舞台。
感想:想必有看過宋朝相關曆史,還是小說電影的人都知道宋朝的重文輕武相當嚴重,也不能怪罪朝庭,為什嶽飛不能救國、這是從以前小時候就有的疑問,但其實看看唐中葉到後期的曆史,就能發現其實宋太祖也是靠藩鎮勢力才能稱帝的。
就能知道皇帝對於藩鎮的感冒,基本上到了後期,唐朝的皇帝沒有任何的控製力,藩鎮的節度使或戰或降也拿他們沒有辦法,所以才有後來宋朝兵馬,矯往過正的緣故,兵不識將、將不懂軍。最大的原因就是皇帝的私心,怕有任何利用地方勢力反抗。
*******************************************************************************************這個問題一直想交代下,本想放在正文裏交代下,但想想,恐怕各位書友們不樂意,這裏小景專門整理了一下,讓各位看起來要清爽一些,同時也看清來更正規一些!內容多為百度,但略加了一點小景的感想,還望各位書友們見諒!
[正文]重文輕武
------------
上次的一個問題,這裏交代一下。
有關宋朝重文輕武的原因節度使與藩鎮割據
節度使是唐代開始設置的地方軍政最高長官。因受職時由朝廷賜以旌節而得名。節度,意為節製調度。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持節都督出征時是一軍統帥,屯駐時是軍區首腦,對所統將領及州郡長吏都有節製以至生殺之權。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製,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鏇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資治通鑒》第二百一十卷唐紀二十六有載: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
至開元、天寶年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範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個節度使區,加嶺南、劍南共為十鎮,成為固定軍區,各有受其統屬之州、軍、鎮、城、守捉。節度使例兼管內調度軍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營田使。天寶後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采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二至三鎮,多者達四鎮,造成外重內輕之勢,釀成安史之亂。
安史亂起,唐廷為了平叛,內地相繼設置節鎮,增至二十餘道。節度使僚屬,都由節度使辟,所屬州縣長吏,實際亦聽命於節鎮。地方財政送使(即將中央政fu直接控製的各州賦稅的一部分輸送於節度使)部分常占最大份額。內地節度使轄區雖是藩衛朝廷的軍鎮,往往也對朝廷持不同程度的離心狀態。
唐末節度使林立,擁兵自重,互相兼並,相繼出現五代十國,其境內節度使亦多跋扈。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全國後,繼承周世宗柴榮政策,加強中央集權,逐步削奪節度使之軍、政、財權。宋太宗趙靈又詔令所有節度使屬下的支郡都直屬中央,以朝臣赴本州治理政事。此後,節度使成為加授的榮譽職銜。
遼、金分別於大州或節鎮諸州置節度使,掌管軍民兩政。元代廢。
來源
節度一詞出現甚早,意為節製調度。節度使有節製調度之意。東漢安帝永初二年(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軍事,為任命為諸軍節度使,這是節度使在曆史上的第一次出現。東漢末年,農民起義如火如荼,朝廷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開始任命大量的持節都督,使其成為一個軍區的統帥,其後這些持節都督開始擁兵自重,逐漸脫離了朝廷的控製,成為相對獨立的地方諸侯。三國時期,曹操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陸續在重要地區設立軍鎮,逐漸演化成都督區,魏晉年間因循舊製,都在重要地區設有持節都督,使其享有較高的軍政大權。所以這一時期的持節都督,可以看成是唐、五代節度使的前身。
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北周及隋改稱總管。唐代稱都督。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並多省罷,惟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鎮戍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比較分散,兵力單弱,故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派遣行軍總管統率出征或備禦。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置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
唐高宗、武後時期,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征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置愈多,並逐漸製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節度使成為固定職銜是從睿宗景雲二年(711)四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開始的。
發展
在顯慶五年討伐百濟,總章二年平高麗,達到了顛峰狀態。在這段時間,征討是由行軍總管和大總管統領部隊臨時出征,事畢則解。所以杜佑說:……皆是卿相,率兵禦戎,戎平師還,並無久鎮緣邊都督其在邊疆,唯明烽燧,審斥候,立障塞,備不虞而已(參見《通典.兵典.總序》),和後來的緣邊重兵的節度使大不相同。
但是從高宗儀鳳年間開始,到景雲、開元之際,邊疆形勢就逐漸發生變化了。唐廷的目的變成了守住開拓的疆土。從七世紀時期,唐廷對吐蕃連續兩次慘敗,甚至在儀鳳三年時大將劉審禮葬身青海,損失摻重。從此時開始才少發兵募,且以備邊,且令大將鎮撫,蓄養將士。
到了武後時期,狄仁傑更提出邊兵謹守備,蓄銳以待敵。待其自至,然後擊之認為當今要者,莫若令邊城謹守備,遠斥候,聚軍實,蓄武威。定遠以及東中西受降城都是在此時設防的。在東北方麵,由於奚和契丹在679年受到突厥的煽動誘惑,侵襲州縣,唐廷於朔方置雲中守捉和大同軍鎮之。
特別是自奚和契丹號曰兩蕃之後,唐廷多次調發大軍與戰,卻是每戰皆北,於是更加緊的地方邊區的軍鎮建設。範陽的清來軍、威武軍以及平盧軍都是此時陸續設置的。這種變化的重要原因是由於當時唐朝內部宮廷政變此起彼伏,所以對外部軍事行動和外交政策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此外,就是都督府州製度促進了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長足發展,使他們勢力逐漸強大起來。
到了玄宗朝設立緣邊節度使,正是這一形勢的延伸。開元之際,大都護府實際上已經被八節度使所代替,緣邊駐紮數十萬鎮兵。而且由於四麵受敵,唐朝開始收縮戰線,對東北少數民族契丹和奚晉封為王並進行和親,以騰出兵力對付西麵北麵的吐蕃和突厥。
而從開元25年(737)到安祿山反叛,是唐朝最難堪的時期,與周邊各族四麵作戰:北有突騎馳和阿布思,東北有契丹、奚,西有吐蕃,南有南詔。雖然在唐廷與吐蕃激烈鏖戰之秋,曾企圖緩和與東北兩蕃的關係,並於天寶四年(745)再度和親,但契丹、奚竟殺公主而叛,盾廷始終未能騰出東北這隻拳頭,相反必須在那裏集結大批兵力,
屯集巨額軍費,故範陽軍能冠八鎮之首,清河糧倉號天下北庫。其餘邊疆形勢也孰不樂觀,因此自開元以來,邊軍城鎮日多,這些軍鎮設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行軍留鎮,一種是派兵鎮守。天寶元年時期,緣邊軍鎮八十餘處,以八節度使統之。同時,由於募兵製的抬頭,軍隊素質也隨之變化,軍隊對將領有了更多的依附性。唐初以防丁、行人為主,軍城鎮戍為輔的防禦體係,就是這逐漸演變,逐漸形成了節度使製度。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采訪使製度的設立和二使歸一。如果把緣邊節度使與安史之亂以後的藩鎮割據等量齊觀,簡單地看成邊疆節度使向內地的移植,就太淺薄了。
藩鎮
1.地方方麵長官。《三國誌.蜀誌.許靖傳》:﹝張子雲﹞今雖臨荒域,不能參與本朝,亦國家之藩鎮,足下之外援也。清昭連《嘯亭雜錄#8231;論三逆》:命吳三桂……等世守邊圉,以為藩鎮。
2.藩衛鎮撫。《三國誌#8231;吳誌#8231;陸凱傳》:願陛下簡文武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將,藩鎮方外,公卿尚書,務脩仁化。
(3)。唐代初年在重要各州設都督府,睿宗時設節度大使,玄宗時又在邊境設置十節度使,通稱藩鎮。各藩鎮掌管一個地區的軍政,後來權力逐漸擴大,兼管民政、財政,掌握全部軍政大權,形成地方割據,常與朝廷對抗。
1、唐初時道相當於現在的軍區,長官為大都督(戰時出征稱大總管),又以守捉、軍、城、鎮作為不同等級的邊防軍分區,其長官稱為”使”,有時一部分都督以欽差身份持節上任,至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以節度使為固定官職取代使時仍隻有統兵權;玄宗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藩鎮既指節度使及所部軍隊,首長由重臣出任,賜雙旌雙節、攬軍政大權,十鎮共擁兵486900人:
藩鎮名所在地職責軍力安西節度使今新疆庫車管理西域二萬四、北庭節度使今吐魯番防禦突騎施、堅昆二萬、河西節度使今甘肅武威隔離吐蕃、突厥七萬三、朔方節度使今寧夏靈武防禦突厥六萬七千四百、隴右節度使今青海樂都防禦吐蕃七萬五、劍南節度使今成都防禦吐蕃、綏靖南夷三萬九、嶺南五府經略使今廣州綏靖南夷一萬五千四、河東節度使今山西太原防禦突厥五萬五千、範陽節度使今北京防禦契丹、奚九萬一千四百、平盧節度使今遼寧錦州招撫室韋、靺鞨三萬七千五百。
2、藩鎮軍中按兵源分有以前分番服役的健兒、罷諸州團練使後新組建的團結兵和地方鄉兵;按構成劃分有隻領的外鎮兵、屬下州的郡兵、屯於藩鎮帥府內宅的內院兵;最重要的是牙兵,又稱衙兵,藩鎮之最親兵,極為精銳,負責保衛衙城和藩帥,是藩鎮軍的核心力量。
3、節度使權限過大,亦有身兼數鎮者,終至釀成安史之亂。亂平後,以前為平叛新設的和歸附的藩鎮林立,兵將久鎮一處導致節度使出現世襲現象、尾大不掉,朝廷無力節製;而一些忠於王事的藩鎮因宦官監軍掣肘、國家糧秣供應不及時也倍受箝製。噫,藩鎮!軍製之毒瘤也。
滅亡
唐朝初年,也曾設有都督,貞觀十三年(639年),全國共有四十一個都督府,分統天下州縣,但後期除少數軍事活動頻繁地區仍然保留外,絕大多數則被省罷。貞觀年間曾按名山大川的走勢,將天下分成十道,分別是河南、河北、河東、關內、嶺南、劍南、江南、隴右(六盤山──隴山以西)、淮南、山南(長江以北、秦嶺以南),但這十道僅為地理區域,沒有行政級別,朝廷偶然會向諸道分派觀風、巡察等使,但不常設。
直到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朝廷出於禦邊的需要,逐漸在邊防一線設置了平盧、範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劍南、嶺南等十個軍鎮,其長官則被正式任命為節度使(實為九節度,一經略,嶺南五府為經略使)。
安史之亂後,朝廷出於平叛的目的,在內地相繼設立軍鎮,直接增至二十餘道,重要軍鎮設節度使,賜旌節,領數州之地。次要軍鎮則設防禦使或觀察使,不賜旌節,多以采訪使兼領。其後隨著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力越來越弱,軍鎮數量也越來越多,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賈耽上《十道錄》稱:國內凡三十一節度,十一觀察軍鎮數量已經大幅增加。至憲宗元和二年(807年)李吉甫上《元和國計簿》,稱:總計天下方鎮四十八,州府二百九十五。至此大唐國內軍鎮劃分基本成型,並一直保持至唐末。
唐朝節度使權力極大,受命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上馬官軍,下馬管民,集軍、民、財三政大權於一身,殺官可至刺史,其僚佐有副使、支使、行軍司馬、判官、推官等,將佐有押衙、虞侯、兵馬使等,文武具備,儼然就是一個小的獨立王國,將其稱之為諸侯絕不為過。當然,並非所有的節度使都有割據能力,近代有學者提出唐朝藩鎮可以劃分為河朔割據型、中原防遏型、邊疆禦邊型、東南財源型或是長期割據型、一度割據型、京東防內型、西北防邊型、南方財源型等幾種類型,都有道理。但總得來說,在黃巢起義前,唐朝國內藩鎮都是服從朝廷管理的,而且除了河北魏博、成德等少數幾個藩鎮外,朝廷都有能力決定藩鎮節度使的任免。但在黃巢起義結束後,藩鎮勢力變得急劇膨脹,朝廷就再也無法對其控製了。
節度使權力過大,是唐朝滅亡及五代**之源。五代十國中,絕大多數朝代及國家的建立者,都是以節度使的身份起家,僅有南唐的開國皇帝李是在中央掌權,可見節度使在當時影響力之大。
直到北宋建立後,趙匡胤吸取了前代人的慘痛教訓,於乾德三年(965),下令將地方賦稅全部運送中央,僅留一小部分維持日常開支,這就剝奪了節度使的財權。同年又下令諸州府甄選精兵送往中央,又削弱了節度使的兵權。到宋太宗時期,又詔令節度使所屬支郡直屬中央,其後又委派朝臣出任知州、知府,使節度使的權限大幅降低,最後隻是作為一種榮譽性的虛銜,授予宗室、外戚和有功的文武大臣,節度使這才算是真正的退出了曆史舞台。
感想:想必有看過宋朝相關曆史,還是小說電影的人都知道宋朝的重文輕武相當嚴重,也不能怪罪朝庭,為什嶽飛不能救國、這是從以前小時候就有的疑問,但其實看看唐中葉到後期的曆史,就能發現其實宋太祖也是靠藩鎮勢力才能稱帝的。
就能知道皇帝對於藩鎮的感冒,基本上到了後期,唐朝的皇帝沒有任何的控製力,藩鎮的節度使或戰或降也拿他們沒有辦法,所以才有後來宋朝兵馬,矯往過正的緣故,兵不識將、將不懂軍。最大的原因就是皇帝的私心,怕有任何利用地方勢力反抗。
*******************************************************************************************這個問題一直想交代下,本想放在正文裏交代下,但想想,恐怕各位書友們不樂意,這裏小景專門整理了一下,讓各位看起來要清爽一些,同時也看清來更正規一些!內容多為百度,但略加了一點小景的感想,還望各位書友們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