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過年,家裏人較多,非常熱鬧,蝶蘭也想出去陪家人,但想到對大家的承諾,想到有更多的人沒有回家,蝶蘭決定拚命碼字。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祝新年快樂,順便求推薦。明天盡量更新,保底兩章6000+,但如果成績很好,不排除爆發。
龍尾洲大戰,是蒙古圍困襄樊以來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它的勝利不在於是否打破了元朝長久以來對襄樊的鋒利,它的勝利證明了隻要指揮有度,將士同心,無論是朝廷的精銳禁軍,還是地方的廂軍,還有各地的義勇,都能夠勇猛殺敵,他們在保家衛國名留青史思想意義的鼓舞下,在戰場嚴厲殘酷的軍紀監督下,他們發揮了最大的戰力,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從整個抗元戰爭的曆史看,龍尾洲大捷不是大仗,甚至在襄樊戰役的整體看來,龍尾洲大捷也算不上大戰,但它震動整個大宋,意義深遠。它是襄樊戰役中大宋軍隊最主動尋殲蒙古軍隊的第一個大勝仗,它是襄樊戰役中大宋禁軍、廂軍與義勇一次完美的配合,最大限度的牽製了蒙古軍隊對襄樊的圍困和進攻,打亂了蒙古軍隊的整體布局,使得大元朝隻能把更多的士卒投入到襄樊戰場,減輕了大宋帝國其他防線的壓力,為大宋帝國的生存獲得更多的機遇。
更重要的是龍尾洲大捷打擊了蒙古軍隊囂張的氣焰,振奮了大宋帝國的民心士氣,提高了大宋軍隊的聲威,特別是義勇軍的英勇戰鬥,為後來張貴立足均州,創建抗元基地奠定了廣泛的基礎,其政治上的意義遠遠大於軍事意義。
正如當時荊湖置大使李庭芝指出的那樣:“龍尾洲大捷的勝利告訴我們,蒙古韃子並非不可戰勝的敵人,他雖是訓練有素殺敵勇猛的軍隊,但是韃子軍隊仍有很多的弱點。蒙古水師的攻擊精神並不旺盛,他們的將領並不都是勇敢,特別是其中叛變的蒙古漢軍,他們雖然受到元朝嚴厲軍紀的約束,但隻要宋軍比他們更勇敢,他們也會怕,他們也會退縮;蒙古韃子向來看不起漢人,在他們輕敵的觀念下產生許多可乘之機;大宋帝國的軍隊,也並不是不可戰的軍隊,在有勇有謀的將領的率領下,在嚴厲的軍紀的約束之下,在保家衛國的高尚意義指導下,他們也會浴血奮戰,也敢浴血奮戰,特別是步兵作戰,以大宋軍隊勇敢犧牲的精神,獨有的裝備,最有可能給蒙古騎兵最大的打擊,甚至擊敗戰無不勝的騎兵。
龍尾洲大捷雖然沒有挫敗蒙古軍隊圍困襄樊的意圖,但挫傷了蒙古軍隊的銳氣,使之不敢貿然啟動戰爭,為大宋帝國部署襄樊戰役提供了時間和機遇。
鹹淳八年中的龍尾洲大捷,更是戰術上的一堂直觀教學課。過去,大宋帝國總是用“被動無益的簡單防禦”戰略來對付處於優勢的蒙古軍隊,即使偶有幾次的救援行動,也是敷衍應事,戰爭前既沒有做出詳細的計劃,又沒有行之有效的指揮。但龍尾洲大捷讓大宋軍隊認識到除了盡可能長時間守住關鍵地段外,更需要主動出擊,尋找戰機。
陣地戰或長線作戰,對於擁有騎兵的蒙古軍隊來說是有利的;而大宋帝**隊作為防禦者,可以選擇地形或作戰地點,把蒙古軍隊的騎兵優勢轉化為劣勢,再輔助於帝國特有的強有力的弩箭,對蒙古軍隊進行阻擊。
在淘灘,大宋軍隊找到了理想的作戰區域。蒙古水師在虎頭山大營主將阿裏海牙指揮下,是蒙古軍隊戰力可觀的部隊。這支部隊的騎兵,在完成歐洲戰役後信心十足地開進襄樊,沒有遭遇到士氣低落的大宋帝國的任何抵抗。
正是他們的驕橫,給了大宋軍隊一次良好的機會。
宋軍水師正麵強攻龍尾洲蒙古水師,同時使用步兵有力支援了水師的戰鬥,但蒙古軍隊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騎兵已經受到了宋軍步兵的強有力阻擊,仍然沿著漢水追擊佯退的宋軍水師,結果遭到了宋軍數量巨大的火船截擊。大宋水師把驕橫的蒙古水師引誘到一個水淺道窄的地方,然後用火船破壞他們的戰船,最後在岸邊設下伏擊。
龍尾洲大捷,是大宋軍隊水師、步兵的一次典型配合,是大宋禁軍、廂軍與義勇的第一次配合,這是一次英勇的戰鬥,這是一次團結的戰鬥,從荊湖置大使李庭芝、殿前禁軍副指揮使範文虎到驍勇軍指揮使範天順的禁軍,到潭州的範友信、嶽州的劉義廂軍,再到鄂州杜滸,均州張貴率領的義勇軍,甚至還有更多的漢江漁民,他們為這次戰鬥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大宋帝國,他們給了大宋百姓以崇高偉大的模範。
漢人決不是一群綿羊,而是富於民族自尊心與人類正義心的偉大民族,他們的熱血是不會白流。
在蒙古軍隊以逸待勞、將士人數占有絕對優勢、並擁有強大的騎兵的條件下,大宋軍隊尚有取得大捷,除依賴士氣高漲、作戰英勇外,更主要原因是基本上采用了步兵防禦的作戰方針和水師誘敵深入的相互配合,堅守陣地,打擊和消耗日軍兵力,誘敵深入,伏擊和殲滅敵人。
龍尾洲大捷也為大宋軍隊後來的戰鬥取得了部分戰略主動權,縱觀龍尾洲大捷的過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的規律,誰若對襄樊的戰略地位在思想上認識的清楚、行動上做得堅決,誰就能夠取得戰略主動權,獲得不俗的戰果。反之,將受到戰爭無情的懲罰。
依托襄樊的有利地形,不僅便利於防禦和遲緩蒙古軍隊的前進速度,且利於大宋軍隊部分消滅蒙古軍隊,蒙古軍隊之所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憑借的就是其擁有大量機動力的騎兵,襄樊以漢水為防線,使得蒙古水師僅能以漢軍為主力,而以堅固的城牆為依托,也大大減少了蒙古軍隊的機動力,甚至使其失去作用。
龍尾洲大捷,也為大宋軍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戰爭是最好的課堂,敵人是最好的老師,在戰爭中學習,在戰爭中進步。
龍尾洲大捷證明了抗元戰爭需要有堅強的統一指揮,並且嚴格的軍隊作戰紀律,軍隊間應有堅強的互信心,以求作戰中切實協同與配合。抗元軍隊應在忠誠於帝國前提下去執行自己的戰鬥任務,一方麵保障每一個命令的完成,同時又需要能夠見機而動,不失每一個能夠打擊敵人的機會。高級指揮機關應給前線指揮員以機動的可能,對其機動處置所得的勝利,加以表揚,稍有過失則不應責之過甚。
在龍尾洲大捷之前,荊湖置大使李庭芝與福州觀察使範文虎相互推搪,相互排斥,沒有統一的指揮,來自均州義勇張貴,以自己的威信參與了整場戰爭,範文虎方麵的主力驍勇軍指揮使是張貴義弟,來自鄂州的義勇杜滸,為其個人信譽所折服,還有荊湖置大使李庭芝,也給予了張貴權宜行事的權力,使得整個龍尾洲戰場暫時統一了指揮,這也是獲得勝利的關鍵。
襄樊戰役雖然取得了龍尾洲大捷,但不少親曆龍尾洲大捷的將士認為,這一仗仍然是對敵人估計不足。阿裏海牙除了四千騎兵主力之外,在漢水與宋軍水師短兵交戰的蒙古水師並不是很強的主力,而是以蒙古漢軍為主,居然都這麽難打,碰上真正的強敵怎麽辦?
劉義在反思。打掃戰場時,發現蒙古屍體雖有幾千人,但其中真正的蒙古韃子隻有不到千人,而劉義自己所率領的三千精銳,也死傷過半,事後劉義越想越感到後怕:要不是預先占據有利地形,出奇不意,攻其不備,以逸待勞迅猛攻擊,那後果會是個什麽樣子呢?
劉義在反思,張貴也在反思,大宋軍隊的軍事技術,特別是將領和基層的指揮等技術與戰術的訓練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大宋帝國將士雖然不乏決一死戰的勇氣,但他們往往力不從心,來自臨安朝廷驕慢的禁軍,來自地方缺乏訓練的廂軍,來自各地缺少訓練和缺乏武器的義勇,他們的訓練都需要進一步的加強,他們的戰術需要進一步的培養。
但自己時間不多,留給大宋的時間也不多,張貴並沒有信心,取得最後的勝利。
李庭芝也在思索。他知道大宋朝廷上,多數相公都認為蒙古軍隊來自荒蠻的北原,認為大宋有足夠的實力防禦自己的領土,保衛自己的家園,甚至能夠戰勝他們,把這些蠻子趕回遙遠的北方,這絕對是無可厚非的錯誤,這種錯誤來自於對蒙古軍隊戰鬥力的認識不足,從龍尾洲大捷看來,大宋軍隊雖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這個成績卻是在犧牲更大的前提之下取得。
兩萬廂軍,傷亡過半,三千精銳,也傷亡過半,強攻蒙古水師的驍勇軍主力,更是傷亡超過六千餘人。
龍尾洲大戰打破了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激揚了大宋軍隊抗元的勇氣,至此以後,不戰而降的大宋將士越來越少。
此時的張貴,疲倦的看著朝霞緩緩的從漢水中升起,很美,很美。他曾經以為自己再也看不到這個世界的美麗,他從來沒想到,朝霞竟然會是如此之美好。
“停一下。”張貴突然看著眼前俘虜的蒙古漢軍,不敢相信的看著那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麵孔:“是你!”
[]
龍尾洲大戰,是蒙古圍困襄樊以來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它的勝利不在於是否打破了元朝長久以來對襄樊的鋒利,它的勝利證明了隻要指揮有度,將士同心,無論是朝廷的精銳禁軍,還是地方的廂軍,還有各地的義勇,都能夠勇猛殺敵,他們在保家衛國名留青史思想意義的鼓舞下,在戰場嚴厲殘酷的軍紀監督下,他們發揮了最大的戰力,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從整個抗元戰爭的曆史看,龍尾洲大捷不是大仗,甚至在襄樊戰役的整體看來,龍尾洲大捷也算不上大戰,但它震動整個大宋,意義深遠。它是襄樊戰役中大宋軍隊最主動尋殲蒙古軍隊的第一個大勝仗,它是襄樊戰役中大宋禁軍、廂軍與義勇一次完美的配合,最大限度的牽製了蒙古軍隊對襄樊的圍困和進攻,打亂了蒙古軍隊的整體布局,使得大元朝隻能把更多的士卒投入到襄樊戰場,減輕了大宋帝國其他防線的壓力,為大宋帝國的生存獲得更多的機遇。
更重要的是龍尾洲大捷打擊了蒙古軍隊囂張的氣焰,振奮了大宋帝國的民心士氣,提高了大宋軍隊的聲威,特別是義勇軍的英勇戰鬥,為後來張貴立足均州,創建抗元基地奠定了廣泛的基礎,其政治上的意義遠遠大於軍事意義。
正如當時荊湖置大使李庭芝指出的那樣:“龍尾洲大捷的勝利告訴我們,蒙古韃子並非不可戰勝的敵人,他雖是訓練有素殺敵勇猛的軍隊,但是韃子軍隊仍有很多的弱點。蒙古水師的攻擊精神並不旺盛,他們的將領並不都是勇敢,特別是其中叛變的蒙古漢軍,他們雖然受到元朝嚴厲軍紀的約束,但隻要宋軍比他們更勇敢,他們也會怕,他們也會退縮;蒙古韃子向來看不起漢人,在他們輕敵的觀念下產生許多可乘之機;大宋帝國的軍隊,也並不是不可戰的軍隊,在有勇有謀的將領的率領下,在嚴厲的軍紀的約束之下,在保家衛國的高尚意義指導下,他們也會浴血奮戰,也敢浴血奮戰,特別是步兵作戰,以大宋軍隊勇敢犧牲的精神,獨有的裝備,最有可能給蒙古騎兵最大的打擊,甚至擊敗戰無不勝的騎兵。
龍尾洲大捷雖然沒有挫敗蒙古軍隊圍困襄樊的意圖,但挫傷了蒙古軍隊的銳氣,使之不敢貿然啟動戰爭,為大宋帝國部署襄樊戰役提供了時間和機遇。
鹹淳八年中的龍尾洲大捷,更是戰術上的一堂直觀教學課。過去,大宋帝國總是用“被動無益的簡單防禦”戰略來對付處於優勢的蒙古軍隊,即使偶有幾次的救援行動,也是敷衍應事,戰爭前既沒有做出詳細的計劃,又沒有行之有效的指揮。但龍尾洲大捷讓大宋軍隊認識到除了盡可能長時間守住關鍵地段外,更需要主動出擊,尋找戰機。
陣地戰或長線作戰,對於擁有騎兵的蒙古軍隊來說是有利的;而大宋帝**隊作為防禦者,可以選擇地形或作戰地點,把蒙古軍隊的騎兵優勢轉化為劣勢,再輔助於帝國特有的強有力的弩箭,對蒙古軍隊進行阻擊。
在淘灘,大宋軍隊找到了理想的作戰區域。蒙古水師在虎頭山大營主將阿裏海牙指揮下,是蒙古軍隊戰力可觀的部隊。這支部隊的騎兵,在完成歐洲戰役後信心十足地開進襄樊,沒有遭遇到士氣低落的大宋帝國的任何抵抗。
正是他們的驕橫,給了大宋軍隊一次良好的機會。
宋軍水師正麵強攻龍尾洲蒙古水師,同時使用步兵有力支援了水師的戰鬥,但蒙古軍隊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騎兵已經受到了宋軍步兵的強有力阻擊,仍然沿著漢水追擊佯退的宋軍水師,結果遭到了宋軍數量巨大的火船截擊。大宋水師把驕橫的蒙古水師引誘到一個水淺道窄的地方,然後用火船破壞他們的戰船,最後在岸邊設下伏擊。
龍尾洲大捷,是大宋軍隊水師、步兵的一次典型配合,是大宋禁軍、廂軍與義勇的第一次配合,這是一次英勇的戰鬥,這是一次團結的戰鬥,從荊湖置大使李庭芝、殿前禁軍副指揮使範文虎到驍勇軍指揮使範天順的禁軍,到潭州的範友信、嶽州的劉義廂軍,再到鄂州杜滸,均州張貴率領的義勇軍,甚至還有更多的漢江漁民,他們為這次戰鬥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大宋帝國,他們給了大宋百姓以崇高偉大的模範。
漢人決不是一群綿羊,而是富於民族自尊心與人類正義心的偉大民族,他們的熱血是不會白流。
在蒙古軍隊以逸待勞、將士人數占有絕對優勢、並擁有強大的騎兵的條件下,大宋軍隊尚有取得大捷,除依賴士氣高漲、作戰英勇外,更主要原因是基本上采用了步兵防禦的作戰方針和水師誘敵深入的相互配合,堅守陣地,打擊和消耗日軍兵力,誘敵深入,伏擊和殲滅敵人。
龍尾洲大捷也為大宋軍隊後來的戰鬥取得了部分戰略主動權,縱觀龍尾洲大捷的過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的規律,誰若對襄樊的戰略地位在思想上認識的清楚、行動上做得堅決,誰就能夠取得戰略主動權,獲得不俗的戰果。反之,將受到戰爭無情的懲罰。
依托襄樊的有利地形,不僅便利於防禦和遲緩蒙古軍隊的前進速度,且利於大宋軍隊部分消滅蒙古軍隊,蒙古軍隊之所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憑借的就是其擁有大量機動力的騎兵,襄樊以漢水為防線,使得蒙古水師僅能以漢軍為主力,而以堅固的城牆為依托,也大大減少了蒙古軍隊的機動力,甚至使其失去作用。
龍尾洲大捷,也為大宋軍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戰爭是最好的課堂,敵人是最好的老師,在戰爭中學習,在戰爭中進步。
龍尾洲大捷證明了抗元戰爭需要有堅強的統一指揮,並且嚴格的軍隊作戰紀律,軍隊間應有堅強的互信心,以求作戰中切實協同與配合。抗元軍隊應在忠誠於帝國前提下去執行自己的戰鬥任務,一方麵保障每一個命令的完成,同時又需要能夠見機而動,不失每一個能夠打擊敵人的機會。高級指揮機關應給前線指揮員以機動的可能,對其機動處置所得的勝利,加以表揚,稍有過失則不應責之過甚。
在龍尾洲大捷之前,荊湖置大使李庭芝與福州觀察使範文虎相互推搪,相互排斥,沒有統一的指揮,來自均州義勇張貴,以自己的威信參與了整場戰爭,範文虎方麵的主力驍勇軍指揮使是張貴義弟,來自鄂州的義勇杜滸,為其個人信譽所折服,還有荊湖置大使李庭芝,也給予了張貴權宜行事的權力,使得整個龍尾洲戰場暫時統一了指揮,這也是獲得勝利的關鍵。
襄樊戰役雖然取得了龍尾洲大捷,但不少親曆龍尾洲大捷的將士認為,這一仗仍然是對敵人估計不足。阿裏海牙除了四千騎兵主力之外,在漢水與宋軍水師短兵交戰的蒙古水師並不是很強的主力,而是以蒙古漢軍為主,居然都這麽難打,碰上真正的強敵怎麽辦?
劉義在反思。打掃戰場時,發現蒙古屍體雖有幾千人,但其中真正的蒙古韃子隻有不到千人,而劉義自己所率領的三千精銳,也死傷過半,事後劉義越想越感到後怕:要不是預先占據有利地形,出奇不意,攻其不備,以逸待勞迅猛攻擊,那後果會是個什麽樣子呢?
劉義在反思,張貴也在反思,大宋軍隊的軍事技術,特別是將領和基層的指揮等技術與戰術的訓練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大宋帝國將士雖然不乏決一死戰的勇氣,但他們往往力不從心,來自臨安朝廷驕慢的禁軍,來自地方缺乏訓練的廂軍,來自各地缺少訓練和缺乏武器的義勇,他們的訓練都需要進一步的加強,他們的戰術需要進一步的培養。
但自己時間不多,留給大宋的時間也不多,張貴並沒有信心,取得最後的勝利。
李庭芝也在思索。他知道大宋朝廷上,多數相公都認為蒙古軍隊來自荒蠻的北原,認為大宋有足夠的實力防禦自己的領土,保衛自己的家園,甚至能夠戰勝他們,把這些蠻子趕回遙遠的北方,這絕對是無可厚非的錯誤,這種錯誤來自於對蒙古軍隊戰鬥力的認識不足,從龍尾洲大捷看來,大宋軍隊雖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這個成績卻是在犧牲更大的前提之下取得。
兩萬廂軍,傷亡過半,三千精銳,也傷亡過半,強攻蒙古水師的驍勇軍主力,更是傷亡超過六千餘人。
龍尾洲大戰打破了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激揚了大宋軍隊抗元的勇氣,至此以後,不戰而降的大宋將士越來越少。
此時的張貴,疲倦的看著朝霞緩緩的從漢水中升起,很美,很美。他曾經以為自己再也看不到這個世界的美麗,他從來沒想到,朝霞竟然會是如此之美好。
“停一下。”張貴突然看著眼前俘虜的蒙古漢軍,不敢相信的看著那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麵孔:“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