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接著李秀成率部東進蘇錫常逼近上海。太平天國回光返照。


    英法侵略軍也加緊了侵略行動。186o年春格蘭特、孟托班分別率英、法艦隊駛達上海集結隨後即開始第三次北犯。4月21日聯軍占領舟山。5月27日英軍占領大連灣6月8日法軍占領煙台完成了對渤海灣的封鎖。此後聯軍即以大連灣和煙台兩處作為進攻大沽口的前進基地。


    186o年7月9日和11日額爾金和葛羅分別乘軍艦抵達大連灣和煙台。美使華若翰和新任俄使伊格納切夫也隨同北上再一次打出“調停者”的旗號企圖從中漁利。7月19日英、法公使和兩國侵華陸海軍司令等在法旗艦上召開作戰會議根據賀布的建議3和俄使伊格納切夫提供的關於北塘毫無戒備的情報決定從北塘登陸並決定兩國艦隊於7月28日在北塘河左岸入口處宜於停泊的地方集結經過現地偵察再決定登陸和入侵的方式。7月26日英、法艦隊於渤海灣會齊後向北塘方向開進。英軍出動各種艦船一百七十三艘兵力一萬零五百人其中有裝備精良的騎兵一千人和炮兵兩個中隊。法軍有艦船三十三艘兵力六千三百人。29日聯軍艦隊在大沽口與北塘口之間距海岸約十三公裏的海麵集結並完成了對北塘海口的偵察以及登陸地點的選擇。


    從清軍大沽獲勝到聯軍第三次北犯渤海灣有近一年的時間清廷既不了解英法侵略者的動向也不認真加強防務隻顧致力於鎮壓太平天國。在英法聯軍已經封鎖渤海灣的嚴峻形勢下鹹豐帝仍認為海口布置周密聯軍上年進攻受創“未必不心存畏忌”此次再來“實則以兵脅和”而已。因此諭令僧格林沁、恒福等“總須以撫局為要”“不可因海口設防嚴密仍存先戰後和之意”以免“雖圖快於目前而貽患於將來”。1對海口設防盲目樂觀到了極其愚昧的程度僧格林沁在取得大沽反擊作戰勝利後同樣產生了驕傲輕敵情緒。他認為侵略軍遭此挫敗“非處萬全必不肯輕動”“即使該夷舍命報複現在營壘培厚加高密布大炮各營官兵無不奮勇足資抵禦”。2為了讓英、法等國公使從北塘登陸進京他竟撤掉北塘的守備專守大沽口。狂妄是愚昧的一種表現形式。信夫。


    欽差大臣、副都統勝保被清廷調回北京統帥八旗軍京營部隊5ooo人屯駐齊化門(朝陽門)以東參加防禦。有去歲在大沽口擊退英法俄美四國海軍進犯的勝利清廷此刻仍然不是太把這次來犯的英法聯軍太放在心上。在對待我們中華軍方麵更是為妄自尊大。談判以來他們似乎“赦免我們的大罪”就是極大的天恩了。到後來讓步也就是給我和陳浩一個副將裁撤我軍而已。直到7月份。毛昶熙(以前誤為盛更正vip章節解禁後才能編輯修正)好像給了好大麵子似的許給了我們一個總兵的職位。但是軍隊必須裁撤而且今後要聽從清廷統一調遣地位可以比照湘、淮軍等。清廷方麵針對我方的公文語氣均極為傲慢多申斥之言。


    不知死活的清廷。沒什麽本來就是權宜之計。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目標已經初步達到了。我們現在麵對清廷已經完全有了自保的能力。(.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包括湘淮軍一起來圍攻的極端情況。可是麵對西方列強呢?應該說我們還是脆弱的還需要展的時間。可是現在英法聯軍就要打進北京了。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土地正麵臨一場浩劫。我們能做些什麽?王平在去年的時候就提出我們出兵幹預的設想現在我們經過了一年展壯大已經與當初不可同日而語了。難道上天把我們遣送到這個時空不是要讓我們有所作為的嗎?清初不是有傳言他們的統治中原隻有二百年現在已經過了他們的氣數該盡了。可是洪秀全們用不倫不類的邪教作號召不代表正義與進步才讓曾胡李左這些個所謂的“中興名臣”延緩了這個腐朽軀體的壽命也讓這片偉大的土地和偉大的人民經曆了更多的苦難和屈辱。


    洛陽東周天子的故都大唐帝國的東都漢光武中興大漢朝的京城。現在像一個熟透的桃子一樣等著我們去采摘。我軍186o年夏秋攻勢就要開始了。第一階段就是攻取洛陽極其周邊地區。以占領洛陽為主要目標。第二階段則是要幹預英法與清廷之間的戰爭了。要在英法與清廷雙方激戰之後我軍突然出擊幹預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最低的目標要保住圓明園另外還要阻止英法聯軍占領安定門進入北京城。如果我沒有記錯安定門是在1o月13日被清廷的那些愚昧無能的家夥們交給侵略軍的。


    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的都城經過曆朝特別是明、清兩朝的不斷修建已成為一座堅城。當時城上安設大小火炮數千門外城、內城均挖有較為寬深的護城河。城內尚有八旗驍騎營、護軍營、左右兩翼前鋒營、步軍營、內火器營等滿漢軍十三萬三千餘人倉穀錢糧均有儲積。城外又有由勝保統率的各省已經趕來的勤王之師六千五百餘人及都統綿勳、伊勒東阿統帶的馬步萬餘人。同時內地諸省的勤王之師還在陸續趕來。盡管事先缺乏防禦準備但隻要文武大員具有誓死堅守的決心認真籌劃戰守之策激揚士氣穩定人心是可以據城一戰的。侵略軍指揮官孟托班也承認:“對這樣的城市進行圍困特別是在全然沒有攻城大炮的情況下就很可能曠日持久。”1無奈留守京城的大臣們均以為“城不可守”完全喪失了抵抗的信心根本不進行抗擊準備。於是英法侵略者乘戰勝之餘威照會清廷限令於1o月13日中午將安定門交給聯軍把守否則即行攻城。城內的清廷大臣們不敢違抗如期開門揖盜。英法聯軍遂不折一矢不損一兵安然進入北京外城。


    這時侵略中國的英法聯軍陸海軍總兵力也就2萬5千人左右自8月1日登陸北塘起進攻到此時已經兩個半月無論如何也是有些傷亡的而且傷亡的兵力很難補充在北京城下又失去了艦炮支援物資補給也成了一個嚴峻的問題。這**的清廷居然如此不顧國家人民的利益這個政權真的一點合法性也沒有了。不過。我軍的兵力如何輸送到北京附近展開倒也是個問題。還有我們也不可能不顧根據地安危傾巢而出吧。沿途遭遇清廷武裝阻擊怎麽辦?還有這秘密性和突然性如何達到?這樣的作戰我們也是無後方補給作戰甚至還不如可以從天津得到海上補給的英法聯軍。還有北京城內外的清軍怯於外戰可是勇於內戰的到時候清廷為了討好侵略軍或者說在侵略軍的壓力下下令全力圍攻我們那情況也是相當不妙的。


    可是我無論如何很難打消與英法聯軍在北京城一戰的想法。更何況我清楚地知道不久之後那個鹹豐皇帝就要翹辮子了。年輕陰險的葉赫那拉氏就要挾6歲的同治小皇帝垂簾聽政了。這本是這個垂死的帝國最虛弱的時候如果趁此機會控製了中央政權或者僅僅是影響一下它的走向也對我們未來的展局用莫大的利益。可是具體怎樣實施?看來要好好籌劃一番了。


    當務之急是盡快攻占洛陽。也許在此之後清廷對我們的“招撫”會有大的讓步?僅僅出於穩住我們不再繼續進攻的目的?如果那樣隻要給我們一個名義我們就可以打著“勤王”的旗號堂而皇之地在北京即將陷落前夕出手幹預了。而且後來清廷的政局我們也就有了充分的言權。上演一出清代版的董卓進京?不不怎麽是董卓?曹孟德挾天子令諸侯?好像也不恰當管他隻要對我們中華複興的事業有利就成。


    還是先布置洛陽戰役吧。7月下旬我軍收複了先前放棄的扶溝、尉氏、鄭縣、伊川四縣。府庫中未及轉運的夏糧悉數為我軍所獲。四縣縣令均被我軍俘獲。這樣地方被派來的縣令均是無後台不得誌的官員經查均無大的過惡於是全部釋放。其中扶溝令堅決不願返回開封要求加入我方工作於是將其送許昌交李守業教育量才擇機錄用。與毛昶熙方麵的談判也表現出了強硬態度。直接指責清廷的條件太低無法接受。對對方的談判代表則是一如既往優禮有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火中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人並收藏水火中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