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不記得從那本書中看到過,但有兩個傳說讓朱允炆記憶猶新。(.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第一個傳說是朱元璋出了一道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要求對出下聯,朱允炆先對,卻對得很不高明,對的是:“雨打羊毛一片膻”,雖然勉強對得上,卻是不雅,而朱棣卻脫口而出所對的是:“日照龍鱗萬點金”,由此可以推算出朱棣比朱允炆的高明。
另一個傳說則是朱棣趁著四處無人,居然用手拍朱允炆的後背,說道:“不意兒乃有今日”。
然後就是朱允炆沒有想到叔叔居然敢如此放肆,一時不知所措,慌了手腳。不過正巧朱元璋看見如此情景,勃然大怒,狠狠地罵了朱棣一頓,但是朱允炆不但沒有向朱元璋告狀,反而幫朱棣說話,向皇祖父表示這是他們叔侄倆鬧著玩的。皇帝這才沒有追究。由此可推算出朱棣的無禮、不甘心和朱允炆的懦弱。
之所以說這兩個故事是傳說,因為朱允炆穿越回大明至今已將近五年,要不是從後世帶回的記憶,他還真的不知道羊長的什麽模樣,就算偶爾的吃一頓羊肉,也被禦廚們處理的幹幹淨淨,那裏來的一點膻味,既然如此,又那裏來的“雨打羊毛一片膻”。
而對於後一個傳說,則是朱允炆做夢都想要生的,因為他絕對不會像曆史中那個建文帝一樣替朱棣求情,而會借題揮,不說除掉燕王,但憑對儲君不敬,把朱棣圈禁在宗人府那是很輕鬆的事情。
可是在現實中,先不說皇城之內人數眾多,就說自己出行,那一次不是前呼後擁的,就連去廁所,門口都會守著兩個太監。朱棣想要和自己單獨相處,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說這麽笨的事情,如果朱棣做了,以這等城府以後想篡位成皇帝,那就是妄想。
九月十八夜,受皇命一向節儉的內廷此刻也是將乾清宮殿中燭火點的內外通明。太監和宮女更是來去如飛梭般的穿行在自己的任務區域之中。
平日空曠的大殿之上,此時擺滿了案幾桌椅,皇帝居中而坐,身後則是江山如畫的屏風,將乾清宮隱隱分成兩個部分。
由於是家宴,所以宮內的妃嬪也有幸能夠參加,不過在郭寧妃的主持下,在屏風後根據身份的不同依次而坐,下是諸王尚在京師中的正妃陪宴。有子嗣的妃嬪不斷透過屏風間的縫隙往外探望,當然什麽也看不到,所以雖然珍饈滿席,但也是食之無味。
而外側,則在新任宗人府令的晉王朱棡安排下,朱允炆在帝位下坐了。後諸王按照秩序依次坐下,往下是諸王世子,再往下,則是諸王從子。
戌時,在朱元璋的示意下,朱棡宣布宴席開始,先由諸子覲獻賀詞、賀禮,無非是萬歲長壽、福如東海之類的吉祥之語,然後再是秦王朱濟熺代表第三代皇室眾人獻詞,一切繁文縟節下來,半個時辰過去,在場諸人雖已餓的前胸貼後背,但竟然是還未連水都沒有喝上一口。
朱允炆則是心不在焉,情知道今天絕對不是簡單的家宴,但見到朱元璋隻是正襟危坐,在那裏享受著兒孫的賀詞。渾然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偶爾用眼瞟向諸人,但卻不知道內心在想著什麽。
這種猜測和等待的確不是一個很好的滋味,不過他什麽也不能做,隻好在那裏想著兩個傳說生的可能性,倒是忘了此時他身份的尷尬。
而皇太孫的端坐,在朱元璋的眼裏成了沉穩而心內暗暗讚許,落在新任的宗人府令朱棡眼裏卻如芒刺在背。
去年大哥死後,論資排輩這個宗人府令就落在了老三的身上,雖然朱棡自負才名,但是對於皇室中的諸多禮節還是感到頭痛,特別是就這次家宴,去請示父皇的時候,卻得到了一句:“你是宗人令,何須朕來安排。”
這種模棱兩可又帶有責備意思的話,讓朱棡回去之後煩惱了半天,最後還是長子朱濟熺說:“太孫既為儲君,當臨皇上之下,藩王之上。(.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幫他下定了決心,不過這個決心此時看來,不但侄兒沒有領情,而且眾弟弟都帶有不滿之色。
連自己也覺得有些拍侄兒馬屁之嫌,隻好裝作不覺,待到禮畢,父皇執箸,心才稍稍放下一點,剛要吩咐傳菜,宣布宴席開始。
可是剛張開嘴,還未出聲音,餘光過處,看見父皇又皺著眉頭將筷子放下,於是一口氣噎在喉嚨,差點沒有背過氣去。隻見朱元璋皺著眉頭拈起桌上的一個水果,朱棡識得是桃子,卻沒有想到九月已經過去了桃子的季節。
拿著桃子,卻沒有說話,在那裏翻來覆去的看了一會,突然沉聲道:“允炆,難道你就沒有禮物送給朕嗎?”
聽到喊自己的名字,朱允炆一抖,從遐想中驚醒過來,知道老朱的真實用意要露出了,忙離座跪下,奏道:“孫兒早準備了禮物,已經送至宮中,隻待宴散後皇祖父就可以看到。”
“為什麽要等宴散?朕倒是想先看看孫兒到底送的是什麽禮物。”朱元璋說話時將眼睛瞟了朱棡一眼,仿佛有些不滿。
“家宴之上,皇祖父如月中天,叔叔們以星擁之,孫兒不敢僭越祖宗家法,所以一直未敢出聲,還請皇祖父恕罪。”
這句話說出來,朱棡的臉都黑了。皇太孫說的是沒有錯,大殿之中按輩分是小輩,在同輩中又以朱濟熺為年長,怎麽排也輪不到朱允炆說話,可是為什麽偏偏說出來就不是那個味道呢。
心裏想到,我可沒有怠慢你啊,要不是你以皇太孫之尊,怎麽可能會坐在父皇的下?隻是唱禮的時候,按照規矩,應該是由第三代最年長者代表,否則,大殿之上,光是直係就有一百多人,一個一個的獻禮要等到什麽時候,所以就選擇了自己的兒子朱濟熺。
此時看來,倒是像自己故意不給皇太孫機會一般。朱棡不由擔心的望著自己的父皇,朱元璋神色倒是沒有什麽變化,隻是淡然的說道:“孫兒是什麽賀禮,不妨拿上來讓朕的這些兒子也看看。”
且不說朱允炆吩咐太監將禮物抬上來,聽到這句話,凡是有些心計的藩王心裏皆是“咯噔”一下,朱元璋這次強調“朕的這些兒子”,而不是說“叔叔們”,其中意味就十分明顯了。
“孫兒恭賀皇祖父壽誕……!”朱允炆的話聲將眾人從思考中拉回,於是開始注意皇太孫到底送的是什麽禮物。
隻看見由八個太監分別抬上四個大紅托盤,上麵用皇綢蓋了,放置於殿中帝座前約八尺左右的距離上,由朱允炆走上前去一一揭開,頓時,一陣油墨芳香撲滿整個乾清宮。
朱允炆心裏暗自得意,他讓工匠特地在油墨之中加入了香劑,果然達到的效果非同一般,揭開後,又跪下朗聲道:“上天得知皇祖父體恤萬民,心係百姓,所以垂憐鍾山皇莊,自農書編撰以來,皇莊風調雨順,各種農物試驗暢順,是以《大明百農》正值皇祖父壽誕編撰完成,共計十二目,一百三十餘卷,一千五百餘篇,所以孫兒借花獻佛,用此來恭賀皇祖父萬壽無疆、福澤萬民。”
心想當初要編撰農書時老朱那急切的模樣,而此時在乾清宮內,諸王所送的那些珍寶古玩,那裏能是自己的對手,朱允炆正在得意,突然覺大殿中一片寂靜,卻沒有聽到自己期望的褒獎聲,偷著抬頭一看。
老朱麵沉如水,看不到一絲波瀾,他不表態,諸王互相對視,也不敢輕易出聲,心裏不由狐疑起來,難道這份賀禮老朱不喜歡?
朱元璋凝視著托盤上厚厚的書籍,過了半晌,好像舒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此書即成,乃是於國於民之幸事,應該在朝堂之上昭告天下的,用來作為賀禮,朕心難安啊!!!”
一時之間,誰也摸不清皇帝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不褒不貶。隻是說時機不當,也沒有說不喜歡,朱允炆心裏隻想罵娘,臉上卻是誠惶誠恐的模樣,回道:“《大明百農》乃是皇上下旨玉成,沒有得到皇上諭旨,不敢多印,而今隻得這一套,是請皇祖父禦覽,還要請皇上題字做序,才能行天下,以彰顯皇上的愛民之意。”
還是不可置否,朱元璋點點頭,示意太監將書抬下去,晉王朱棡宣布家宴開始,朱允炆這才行禮回到座位後坐下,心裏七上八下的,因為他也不知道老朱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酒過三巡、菜動三箸,按照禮製,應由長子開始祝酒,現在朱標早逝,秦王暴斃。大家都放下筷子把眼光集中在晉王朱棡的身上,鑒於剛才父皇對於皇太孫的態度,又看見諸王注視自己的眼神,朱棡無可奈何之下,隻得起身,舉起酒杯,遙遙向朱元璋一禮,大聲道:“父皇萬壽,舉國同慶,兒臣率諸弟祝父皇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說完將自己杯中酒一飲而盡,再次行禮,然後緊盯著朱元璋的反應。
當聽到“仙福永享、壽與天齊”這八字熟悉的台詞,正在偷著樂的朱允炆突然聽到自己的上傳來朱元璋說:“允炆,朕不勝酒力,你替皇祖父將這杯酒喝了吧!!!”
~~~~~~~~~~~~~~~~~~~
ps:祝各位大大“仙福永享、壽與天齊”,請原諒蟲子的詞窮,借用了洪教主的專享詞匯,有人說,蟲子不知道從哪裏看了一部是是而非的明史,加上自己的主觀意願篡改的,先謝謝他老人家的抬舉。朱元璋晚年曆史上所記載很少,就算是太祖實錄也是寥寥數語。寫穿越,作者的主觀意願是少不了的。
家宴寫的囉嗦一些,不過蟲子隻是想突出朱元璋將要棄權時的矛盾和不甘心,可能表達的不太好,還有一章,明天請關注啊,最後,還是那句老話,請大大們收藏養著,為蟲子增加一些數據哈,再次拜謝。
第一個傳說是朱元璋出了一道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要求對出下聯,朱允炆先對,卻對得很不高明,對的是:“雨打羊毛一片膻”,雖然勉強對得上,卻是不雅,而朱棣卻脫口而出所對的是:“日照龍鱗萬點金”,由此可以推算出朱棣比朱允炆的高明。
另一個傳說則是朱棣趁著四處無人,居然用手拍朱允炆的後背,說道:“不意兒乃有今日”。
然後就是朱允炆沒有想到叔叔居然敢如此放肆,一時不知所措,慌了手腳。不過正巧朱元璋看見如此情景,勃然大怒,狠狠地罵了朱棣一頓,但是朱允炆不但沒有向朱元璋告狀,反而幫朱棣說話,向皇祖父表示這是他們叔侄倆鬧著玩的。皇帝這才沒有追究。由此可推算出朱棣的無禮、不甘心和朱允炆的懦弱。
之所以說這兩個故事是傳說,因為朱允炆穿越回大明至今已將近五年,要不是從後世帶回的記憶,他還真的不知道羊長的什麽模樣,就算偶爾的吃一頓羊肉,也被禦廚們處理的幹幹淨淨,那裏來的一點膻味,既然如此,又那裏來的“雨打羊毛一片膻”。
而對於後一個傳說,則是朱允炆做夢都想要生的,因為他絕對不會像曆史中那個建文帝一樣替朱棣求情,而會借題揮,不說除掉燕王,但憑對儲君不敬,把朱棣圈禁在宗人府那是很輕鬆的事情。
可是在現實中,先不說皇城之內人數眾多,就說自己出行,那一次不是前呼後擁的,就連去廁所,門口都會守著兩個太監。朱棣想要和自己單獨相處,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說這麽笨的事情,如果朱棣做了,以這等城府以後想篡位成皇帝,那就是妄想。
九月十八夜,受皇命一向節儉的內廷此刻也是將乾清宮殿中燭火點的內外通明。太監和宮女更是來去如飛梭般的穿行在自己的任務區域之中。
平日空曠的大殿之上,此時擺滿了案幾桌椅,皇帝居中而坐,身後則是江山如畫的屏風,將乾清宮隱隱分成兩個部分。
由於是家宴,所以宮內的妃嬪也有幸能夠參加,不過在郭寧妃的主持下,在屏風後根據身份的不同依次而坐,下是諸王尚在京師中的正妃陪宴。有子嗣的妃嬪不斷透過屏風間的縫隙往外探望,當然什麽也看不到,所以雖然珍饈滿席,但也是食之無味。
而外側,則在新任宗人府令的晉王朱棡安排下,朱允炆在帝位下坐了。後諸王按照秩序依次坐下,往下是諸王世子,再往下,則是諸王從子。
戌時,在朱元璋的示意下,朱棡宣布宴席開始,先由諸子覲獻賀詞、賀禮,無非是萬歲長壽、福如東海之類的吉祥之語,然後再是秦王朱濟熺代表第三代皇室眾人獻詞,一切繁文縟節下來,半個時辰過去,在場諸人雖已餓的前胸貼後背,但竟然是還未連水都沒有喝上一口。
朱允炆則是心不在焉,情知道今天絕對不是簡單的家宴,但見到朱元璋隻是正襟危坐,在那裏享受著兒孫的賀詞。渾然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偶爾用眼瞟向諸人,但卻不知道內心在想著什麽。
這種猜測和等待的確不是一個很好的滋味,不過他什麽也不能做,隻好在那裏想著兩個傳說生的可能性,倒是忘了此時他身份的尷尬。
而皇太孫的端坐,在朱元璋的眼裏成了沉穩而心內暗暗讚許,落在新任的宗人府令朱棡眼裏卻如芒刺在背。
去年大哥死後,論資排輩這個宗人府令就落在了老三的身上,雖然朱棡自負才名,但是對於皇室中的諸多禮節還是感到頭痛,特別是就這次家宴,去請示父皇的時候,卻得到了一句:“你是宗人令,何須朕來安排。”
這種模棱兩可又帶有責備意思的話,讓朱棡回去之後煩惱了半天,最後還是長子朱濟熺說:“太孫既為儲君,當臨皇上之下,藩王之上。(.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幫他下定了決心,不過這個決心此時看來,不但侄兒沒有領情,而且眾弟弟都帶有不滿之色。
連自己也覺得有些拍侄兒馬屁之嫌,隻好裝作不覺,待到禮畢,父皇執箸,心才稍稍放下一點,剛要吩咐傳菜,宣布宴席開始。
可是剛張開嘴,還未出聲音,餘光過處,看見父皇又皺著眉頭將筷子放下,於是一口氣噎在喉嚨,差點沒有背過氣去。隻見朱元璋皺著眉頭拈起桌上的一個水果,朱棡識得是桃子,卻沒有想到九月已經過去了桃子的季節。
拿著桃子,卻沒有說話,在那裏翻來覆去的看了一會,突然沉聲道:“允炆,難道你就沒有禮物送給朕嗎?”
聽到喊自己的名字,朱允炆一抖,從遐想中驚醒過來,知道老朱的真實用意要露出了,忙離座跪下,奏道:“孫兒早準備了禮物,已經送至宮中,隻待宴散後皇祖父就可以看到。”
“為什麽要等宴散?朕倒是想先看看孫兒到底送的是什麽禮物。”朱元璋說話時將眼睛瞟了朱棡一眼,仿佛有些不滿。
“家宴之上,皇祖父如月中天,叔叔們以星擁之,孫兒不敢僭越祖宗家法,所以一直未敢出聲,還請皇祖父恕罪。”
這句話說出來,朱棡的臉都黑了。皇太孫說的是沒有錯,大殿之中按輩分是小輩,在同輩中又以朱濟熺為年長,怎麽排也輪不到朱允炆說話,可是為什麽偏偏說出來就不是那個味道呢。
心裏想到,我可沒有怠慢你啊,要不是你以皇太孫之尊,怎麽可能會坐在父皇的下?隻是唱禮的時候,按照規矩,應該是由第三代最年長者代表,否則,大殿之上,光是直係就有一百多人,一個一個的獻禮要等到什麽時候,所以就選擇了自己的兒子朱濟熺。
此時看來,倒是像自己故意不給皇太孫機會一般。朱棡不由擔心的望著自己的父皇,朱元璋神色倒是沒有什麽變化,隻是淡然的說道:“孫兒是什麽賀禮,不妨拿上來讓朕的這些兒子也看看。”
且不說朱允炆吩咐太監將禮物抬上來,聽到這句話,凡是有些心計的藩王心裏皆是“咯噔”一下,朱元璋這次強調“朕的這些兒子”,而不是說“叔叔們”,其中意味就十分明顯了。
“孫兒恭賀皇祖父壽誕……!”朱允炆的話聲將眾人從思考中拉回,於是開始注意皇太孫到底送的是什麽禮物。
隻看見由八個太監分別抬上四個大紅托盤,上麵用皇綢蓋了,放置於殿中帝座前約八尺左右的距離上,由朱允炆走上前去一一揭開,頓時,一陣油墨芳香撲滿整個乾清宮。
朱允炆心裏暗自得意,他讓工匠特地在油墨之中加入了香劑,果然達到的效果非同一般,揭開後,又跪下朗聲道:“上天得知皇祖父體恤萬民,心係百姓,所以垂憐鍾山皇莊,自農書編撰以來,皇莊風調雨順,各種農物試驗暢順,是以《大明百農》正值皇祖父壽誕編撰完成,共計十二目,一百三十餘卷,一千五百餘篇,所以孫兒借花獻佛,用此來恭賀皇祖父萬壽無疆、福澤萬民。”
心想當初要編撰農書時老朱那急切的模樣,而此時在乾清宮內,諸王所送的那些珍寶古玩,那裏能是自己的對手,朱允炆正在得意,突然覺大殿中一片寂靜,卻沒有聽到自己期望的褒獎聲,偷著抬頭一看。
老朱麵沉如水,看不到一絲波瀾,他不表態,諸王互相對視,也不敢輕易出聲,心裏不由狐疑起來,難道這份賀禮老朱不喜歡?
朱元璋凝視著托盤上厚厚的書籍,過了半晌,好像舒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此書即成,乃是於國於民之幸事,應該在朝堂之上昭告天下的,用來作為賀禮,朕心難安啊!!!”
一時之間,誰也摸不清皇帝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不褒不貶。隻是說時機不當,也沒有說不喜歡,朱允炆心裏隻想罵娘,臉上卻是誠惶誠恐的模樣,回道:“《大明百農》乃是皇上下旨玉成,沒有得到皇上諭旨,不敢多印,而今隻得這一套,是請皇祖父禦覽,還要請皇上題字做序,才能行天下,以彰顯皇上的愛民之意。”
還是不可置否,朱元璋點點頭,示意太監將書抬下去,晉王朱棡宣布家宴開始,朱允炆這才行禮回到座位後坐下,心裏七上八下的,因為他也不知道老朱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酒過三巡、菜動三箸,按照禮製,應由長子開始祝酒,現在朱標早逝,秦王暴斃。大家都放下筷子把眼光集中在晉王朱棡的身上,鑒於剛才父皇對於皇太孫的態度,又看見諸王注視自己的眼神,朱棡無可奈何之下,隻得起身,舉起酒杯,遙遙向朱元璋一禮,大聲道:“父皇萬壽,舉國同慶,兒臣率諸弟祝父皇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說完將自己杯中酒一飲而盡,再次行禮,然後緊盯著朱元璋的反應。
當聽到“仙福永享、壽與天齊”這八字熟悉的台詞,正在偷著樂的朱允炆突然聽到自己的上傳來朱元璋說:“允炆,朕不勝酒力,你替皇祖父將這杯酒喝了吧!!!”
~~~~~~~~~~~~~~~~~~~
ps:祝各位大大“仙福永享、壽與天齊”,請原諒蟲子的詞窮,借用了洪教主的專享詞匯,有人說,蟲子不知道從哪裏看了一部是是而非的明史,加上自己的主觀意願篡改的,先謝謝他老人家的抬舉。朱元璋晚年曆史上所記載很少,就算是太祖實錄也是寥寥數語。寫穿越,作者的主觀意願是少不了的。
家宴寫的囉嗦一些,不過蟲子隻是想突出朱元璋將要棄權時的矛盾和不甘心,可能表達的不太好,還有一章,明天請關注啊,最後,還是那句老話,請大大們收藏養著,為蟲子增加一些數據哈,再次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