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撚了一顆,朱允炆品嚐著那久違的味道,被朱元璋傳進禦書房的花生,並不是如同後世油炸、醋泡、水煮製成,而好似把曬幹的帶殼花生用炭火慢慢烤熟,在烤製的過程中添加不同的香料,冷卻後在除去外殼和紅衣後,很細心的將每個花生仁都分開來,顯得尤為白皙,怪不得開始沒有認出來。
“皇祖父,這長生果味道真的不錯,不知道山東進貢的多嗎?孫兒想帶回去一些,給母親嚐一下。”不知道深淺,朱允炆小心的試探。
雖然是這樣說,朱元璋還是十分欣慰的看了他一眼,因為這才是他心目中那個乖巧孝順的孫兒。但卻是搖搖頭,卻把眼睛看往端花生上來的那個太監,心神領會,那太監磕了一個頭,隨即退出門外,急的往禦膳房而去。
“這長生果,孫兒倒是在一本書上見過,卻一直沒有口福……。”看見老朱那麽痛快,朱允炆也隻好沒話找話的說著,也不管說的對或者不對。
“此物又稱為花生,或者是金果。最是滋養補益,長期食用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才叫長生果。且長生果富含油脂,一石可以出油六十斤左右……。”絞盡腦汁的在心裏換算著自己那可憐的知識,朱允炆隻是想引起朱元璋的重視,至於換算的對不對,他不是農業大學的學生,所以也隻能靠猜測,反正在後世聽說花生出油率在百分之五十,而古代的一石等於大約一百二十斤左右。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果然,話沒有說完,朱元璋“咦”了一聲,注意力已經集中到皇太孫的話題上了。別看身為皇帝,卻對於民事比較關心,他知道就算是皇宮中品質最好的胡麻油,也不過是出油每石三十多斤的那個樣子,而這長生果竟然是胡麻的一倍,怎麽能不讓他有些關注呢?
但仔細一想,又有些失望,道:“能讓地方當做貢品的,產量必是極少稀罕之物,這長生果雖然是寶,但也無用。”
“不過孫兒卻從書中得知,長生果是可以人工栽培的,而且產量極高,且不擇土地,隻要侍弄的適合,可謂是大明新增之一寶。”
“哦”朱元璋饒有興趣的看著孫兒,說道:“允炆不是一向喜好詩書,什麽時候對農事也有所涉獵了?”
“孫兒不敢,隻是在蘇州時,得到皇祖父遣往的張宗浚的人提醒,知道百姓辛苦,所以一直記於心中。不敢有忘……。”
“其實,孫兒方才看到長生果,想起了一些關於種植桑棗、棉花的心得,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你說說看!”雖然讓朱允炆說,但是從語氣上能聽出,朱元璋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因為這個孫兒雖然不能說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吧,但從小生長在皇宮大內,沒有體驗過民間疾苦,單憑從書本上看來的那些東西,能有多少用。
“孫兒聽說,洪武三年,因大同糧儲要運至邊關,由於路程遙遠,被服役的民壯消耗竟然達到近三成。所以有人建議利用商人,於大同倉入米一石,太原倉入米一石三鬥,給淮鹽一小引,如此以來則轉運費省而邊儲充足……。”
朱元璋點了點頭,撚須回憶著當初的情況,當時為了北征,他答應了這個要求,召集商人運輸糧食而給予鹽引,謂之開中。其後各行省邊境為充足邊儲皆循序此例。不過按照道路遠近的不同,或者視情況的輕重緩急,分別從五石至一石有所不同。但是不知道和今日工部所奏之事有何關係。
有些疑惑,但是並沒有問,任由朱允炆說下去。
“孫兒剛才得見長生果,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麽朝廷不按照此舊例,將各地種植不同作物呢?然後再引導商人相互而走。因為孫兒在蘇州得知,百姓種植,都有習慣成自然的現象,什麽莊稼多產增收,什麽莊稼省時省力,他們就種什麽,多年的習慣,皇祖父想轉變,恐怕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大明既實行軍屯、民屯。然而卻是糧食滿倉廩卻罕見棉桑,要是強製棉桑卻會造成糧食的減產,難過災荒之年。且農作物還有奪地之嫌,諸如,北方之小麥和油菜籽,同一季節,百姓當然挑選產量高者種之。那樣的話,百姓糧食充足,卻是罕見油腥,還是不能達到各地自足,”
聽到這兒,朱元璋不免真的有些失望,孫兒能提出這般疑問,已經是不錯了,可還是想著那些商賈的利益,不過也不想就此打消孫兒的積極性,隻能耐著性子聽下去。
“當然,要是各地物產齊全,諸事皆宜,又反而無所依賴,不利於朝廷控製。所以孫兒想,為什麽不讓遼東、西北等地種植於江南不同的作物,然後由官府引導相互交換,這樣以來,一則有利於朝廷稅收,二來,各地相互牽製,便於我大明江山穩固。”
“為何?”朱元璋明顯有些意動,但仍是冷靜的聽朱允炆分析。
“孫兒偶然得知,在西北邊陲,天山的南疆、北疆。由於得天獨厚的氣候,日照時間較長。而木棉是一種好熱喜光的作物,那裏長時間的日照,充足的積溫以及長無霜期給木棉的生長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因此,種植木棉一定十分高產。”
“而遼東,各種礦產豐厚,且有棒打麅子瓢舀魚,人參、貂皮、鹿茸角成為三寶,極為適合揚鞭天下,那裏的部落以放牧為生……。”
“江南號稱魚米之鄉,有話說“湖廣熟、天下足”,正是我大明的糧倉…….”
……。
“孫兒認為,不如利用各地的優勢,形成相互依賴之勢。那樣由朝廷居中調度,諸地各自為政,便於朝廷控製。”
“諸如新降之蒙古諸部、朵顏三衛、遼東女直等等,各部落不事農耕,長於放牧。朝廷以糧食換取他們的牛羊,他們就會不事生產。對朝廷的依賴性越強。如果將來他們一旦有了異心,朝廷隻要切斷相互貿易,在我們大肆的收購其牛羊後,恐怕無糧斷炊之下。縱有造反之心,也要擔心後繼之糧…….。”
朱允炆說的**裸,但是朱元璋卻也聽的有味,漸漸兩眼放出光來。
~~~~~~~~~~~~~~~~~~~~~~~~~~~~~~~~~
ps:大家一定在鄙視蟲子每章的字數,可是在沒有推薦的情況下,蟲子隻想多在頁麵上露臉一會,哪怕十分鍾,也會被多一個人看到,蟲子隻想多一個人支持,請大家原諒。多多支持蟲子。
“皇祖父,這長生果味道真的不錯,不知道山東進貢的多嗎?孫兒想帶回去一些,給母親嚐一下。”不知道深淺,朱允炆小心的試探。
雖然是這樣說,朱元璋還是十分欣慰的看了他一眼,因為這才是他心目中那個乖巧孝順的孫兒。但卻是搖搖頭,卻把眼睛看往端花生上來的那個太監,心神領會,那太監磕了一個頭,隨即退出門外,急的往禦膳房而去。
“這長生果,孫兒倒是在一本書上見過,卻一直沒有口福……。”看見老朱那麽痛快,朱允炆也隻好沒話找話的說著,也不管說的對或者不對。
“此物又稱為花生,或者是金果。最是滋養補益,長期食用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才叫長生果。且長生果富含油脂,一石可以出油六十斤左右……。”絞盡腦汁的在心裏換算著自己那可憐的知識,朱允炆隻是想引起朱元璋的重視,至於換算的對不對,他不是農業大學的學生,所以也隻能靠猜測,反正在後世聽說花生出油率在百分之五十,而古代的一石等於大約一百二十斤左右。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果然,話沒有說完,朱元璋“咦”了一聲,注意力已經集中到皇太孫的話題上了。別看身為皇帝,卻對於民事比較關心,他知道就算是皇宮中品質最好的胡麻油,也不過是出油每石三十多斤的那個樣子,而這長生果竟然是胡麻的一倍,怎麽能不讓他有些關注呢?
但仔細一想,又有些失望,道:“能讓地方當做貢品的,產量必是極少稀罕之物,這長生果雖然是寶,但也無用。”
“不過孫兒卻從書中得知,長生果是可以人工栽培的,而且產量極高,且不擇土地,隻要侍弄的適合,可謂是大明新增之一寶。”
“哦”朱元璋饒有興趣的看著孫兒,說道:“允炆不是一向喜好詩書,什麽時候對農事也有所涉獵了?”
“孫兒不敢,隻是在蘇州時,得到皇祖父遣往的張宗浚的人提醒,知道百姓辛苦,所以一直記於心中。不敢有忘……。”
“其實,孫兒方才看到長生果,想起了一些關於種植桑棗、棉花的心得,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你說說看!”雖然讓朱允炆說,但是從語氣上能聽出,朱元璋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因為這個孫兒雖然不能說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吧,但從小生長在皇宮大內,沒有體驗過民間疾苦,單憑從書本上看來的那些東西,能有多少用。
“孫兒聽說,洪武三年,因大同糧儲要運至邊關,由於路程遙遠,被服役的民壯消耗竟然達到近三成。所以有人建議利用商人,於大同倉入米一石,太原倉入米一石三鬥,給淮鹽一小引,如此以來則轉運費省而邊儲充足……。”
朱元璋點了點頭,撚須回憶著當初的情況,當時為了北征,他答應了這個要求,召集商人運輸糧食而給予鹽引,謂之開中。其後各行省邊境為充足邊儲皆循序此例。不過按照道路遠近的不同,或者視情況的輕重緩急,分別從五石至一石有所不同。但是不知道和今日工部所奏之事有何關係。
有些疑惑,但是並沒有問,任由朱允炆說下去。
“孫兒剛才得見長生果,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麽朝廷不按照此舊例,將各地種植不同作物呢?然後再引導商人相互而走。因為孫兒在蘇州得知,百姓種植,都有習慣成自然的現象,什麽莊稼多產增收,什麽莊稼省時省力,他們就種什麽,多年的習慣,皇祖父想轉變,恐怕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大明既實行軍屯、民屯。然而卻是糧食滿倉廩卻罕見棉桑,要是強製棉桑卻會造成糧食的減產,難過災荒之年。且農作物還有奪地之嫌,諸如,北方之小麥和油菜籽,同一季節,百姓當然挑選產量高者種之。那樣的話,百姓糧食充足,卻是罕見油腥,還是不能達到各地自足,”
聽到這兒,朱元璋不免真的有些失望,孫兒能提出這般疑問,已經是不錯了,可還是想著那些商賈的利益,不過也不想就此打消孫兒的積極性,隻能耐著性子聽下去。
“當然,要是各地物產齊全,諸事皆宜,又反而無所依賴,不利於朝廷控製。所以孫兒想,為什麽不讓遼東、西北等地種植於江南不同的作物,然後由官府引導相互交換,這樣以來,一則有利於朝廷稅收,二來,各地相互牽製,便於我大明江山穩固。”
“為何?”朱元璋明顯有些意動,但仍是冷靜的聽朱允炆分析。
“孫兒偶然得知,在西北邊陲,天山的南疆、北疆。由於得天獨厚的氣候,日照時間較長。而木棉是一種好熱喜光的作物,那裏長時間的日照,充足的積溫以及長無霜期給木棉的生長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因此,種植木棉一定十分高產。”
“而遼東,各種礦產豐厚,且有棒打麅子瓢舀魚,人參、貂皮、鹿茸角成為三寶,極為適合揚鞭天下,那裏的部落以放牧為生……。”
“江南號稱魚米之鄉,有話說“湖廣熟、天下足”,正是我大明的糧倉…….”
……。
“孫兒認為,不如利用各地的優勢,形成相互依賴之勢。那樣由朝廷居中調度,諸地各自為政,便於朝廷控製。”
“諸如新降之蒙古諸部、朵顏三衛、遼東女直等等,各部落不事農耕,長於放牧。朝廷以糧食換取他們的牛羊,他們就會不事生產。對朝廷的依賴性越強。如果將來他們一旦有了異心,朝廷隻要切斷相互貿易,在我們大肆的收購其牛羊後,恐怕無糧斷炊之下。縱有造反之心,也要擔心後繼之糧…….。”
朱允炆說的**裸,但是朱元璋卻也聽的有味,漸漸兩眼放出光來。
~~~~~~~~~~~~~~~~~~~~~~~~~~~~~~~~~
ps:大家一定在鄙視蟲子每章的字數,可是在沒有推薦的情況下,蟲子隻想多在頁麵上露臉一會,哪怕十分鍾,也會被多一個人看到,蟲子隻想多一個人支持,請大家原諒。多多支持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