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傅友德和方明謙奉旨來到蘇州,正是江淮一帶梅雨肆虐之時。(.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兩個人站在皇太孫的臨時行宮內,臉上驚疑不定,不知道在想著什麽。
他們帶著皇命而來,是協助太孫殿下整肅水軍,可是當他們來到時,才知道朱允炆將十三萬水軍盡數派遣至鬆江府疏通水道去了。
原來梅雨季節的到來,因吳淞江淤淺嚴重,黃浦口淤塞不通。造成水患,直接要影響今年的收成。鬆江知府心裏有些慌,今年的田賦可是朝廷撥給皇太孫整肅水軍的糧餉,貽誤軍機之罪,他可是擔當不起,最後師爺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直接呈報蘇州,請太孫殿下定奪,到時間朝廷要是怪責,也好有個托詞。
朱允炆得到奏報後,命鐵鉉找了些當地官員和熟知地勢水利的人了解情況,才知道鬆江地處太湖流域碟型窪地的底部,地勢低平,東南較高,西北偏低。本來就是天災不斷,不旱則澇,最好的辦法就是疏浚鬆江南北兩岸支流,引太湖水入瀏河、白茆直注長江,再疏浚上海縣城東北的範家浜,使黃浦從今複興島向西北流至吳淞口入注長江。如此水利之後,可保鬆江乃至浙江百年不受洪澇之災。
但是工程所需人力、物力龐大,再則朝廷對於江南的政策有失偏頗,所以曆任官員都不敢輕言動工。這次鬆江知府之所以找到皇太孫,不過是想推卸點責任,把有些比如減少稅賦等話通過太孫殿下之口說出來而已。
誰找到朱允炆聽到如此,馬上就想起在太湖中無所事事的水軍來,當下命令召集諸水軍都督、指揮到蘇州府議事,議事的同時,命諸軍派遣本部斥候,迅做出鬆江一帶的沙盤出來。
沒有再往南京請示聖意,反正朱允炆有著全權整肅水軍之責。不到五天,就按照他後世分段包幹的做法,將蘇州河、鬆江和黃浦以及鬆江流域諸地分成若幹小段。然後抽簽決定去處,不到十天,太湖上除了留守官兵之外,其餘的都已經趕赴自己的責任地段完成任務去了。
待到傅友德和方明謙來到太湖,麵對空蕩蕩的大營,隻有守戍的巡邏隊伍。兩個人不由大驚失色,軍隊乃是國之利器,卻被太孫殿下調往去做徭役之事,要是被皇上知曉,不知道會對太孫殿下有何懲罰。於是就馬不停蹄的趕往蘇州城內,求見太孫殿下,希望能挽回一些什麽。
但是朱允炆卻是沒有絲毫擔心的樣子,作為後來人的他,十分明白朱元璋的心理底線。無論這個太祖皇帝在當政之時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多麽不好,殘忍、嗜殺、仇富……。但是有一條最為出色,就是朱元璋本出身農家,深知民間疾苦。當上皇帝後,除了自家天下外,最關心的便是百姓吃飯和溫飽問題。
地方官員往往揣測聖意,覺得皇上一向省民財力、節省工役,以圖減輕百姓負擔,所以不敢輕言大興工程,但是朱允炆卻是知道,隻要與百姓有利,莫說自己動的是在大明如今形同雞肋的水軍,就算是動用衛所之兵卒,他也絲毫不會放在心上。
看著臉色有些著急的傅友德和方明謙二人,朱允炆不由一笑,登時將行宮殿內的氣氛緩和不少,吩咐內侍為二人搬來椅子,招呼二人就坐。
不提調用水軍疏浚河道之事,而是和二人聊起日後整肅水軍的方略來。
看著太孫殿下一臉無事的樣子,不知究竟的二人還以為他已經得到了陛下的肯,隻是大家不知道罷了,心事稍定,情緒也好了很多。因為二人既然被奉旨協助皇太孫整肅水軍,那麽身上就打上了太孫殿下的烙印,萬一有個閃失,皇上對自己的孫兒無可奈何,可是要尋自己的毛病,那可是手到擒來。
心裏這樣想,卻不知他們的太孫殿下最近心情大好。
辦學之事,有了皇帝的禦筆題字,等於為那些正在觀望的豪門大戶吃了一個定心丸,之後的一個月內,皇太孫的賬上又多了三十多萬兩的銀子。為了表示恩澤,朱允炆返還了一些園林給以前的故主,並允許他們請人打掃看護。
這一切都是好的開始,朱允炆在召見這些豪門大戶的同時,也暗示他們,朝廷將容許江南之地貿易的可能,也就是解開海禁的征兆。
言下之意,就是讓他們各自招攬現在流亡在海外為寇的族人,或者就是讓一些和海盜有牽連的豪門收手,等待朝廷的諭示。
陸家、吳家、顧家、張家、範家、王家、朱家、錢家、彭家、宋家、潘家、韓家、汪家、程家、孔家、費家、貝家、雷家、席家、嚴家、尤家、袁家、施家、曹家、楊家等等蘇州二十五個大豪門。但凡是主事之人,那個不精明似鬼。
在私下紛紛交出族內的長男嫡孫表示誠意,或入賓為幕僚,或充當宿衛。這些豪門也許當初全力支持過張士誠,但是幾十年過去,主事之人也換了幾撥,誰還會為了上輩的事情為難自己呢。
更何況,現在的太孫殿下是他們大多數豪門回歸故裏的希望,對於故鄉的希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就光是為了這個目的,他們付出再多的代價也不會心痛一點,更何況,太孫殿下還說朝廷或許會再開海禁。對於他們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朱允炆不費吹灰之力,就盡得許多人才。他知道,隻要是有共同的利益所在,這些豪門大族就會緊緊的團結在他的身邊,那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或許他們手裏沒有武裝力量,或許也他們在朝中也沒有根基。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對於今後控製江南局勢有很大的助益。
這又是一股新興的力量,朱允炆想到這兒,卻猛然現殿內一片寂靜,才知道自己和傅友德、方明謙二人談話的時候跑神了。
歉然一笑,突然想起些什麽,喚來內侍,讓他從鐵鉉那裏取過一件物事來,珍重地交與傅友德。
他們帶著皇命而來,是協助太孫殿下整肅水軍,可是當他們來到時,才知道朱允炆將十三萬水軍盡數派遣至鬆江府疏通水道去了。
原來梅雨季節的到來,因吳淞江淤淺嚴重,黃浦口淤塞不通。造成水患,直接要影響今年的收成。鬆江知府心裏有些慌,今年的田賦可是朝廷撥給皇太孫整肅水軍的糧餉,貽誤軍機之罪,他可是擔當不起,最後師爺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直接呈報蘇州,請太孫殿下定奪,到時間朝廷要是怪責,也好有個托詞。
朱允炆得到奏報後,命鐵鉉找了些當地官員和熟知地勢水利的人了解情況,才知道鬆江地處太湖流域碟型窪地的底部,地勢低平,東南較高,西北偏低。本來就是天災不斷,不旱則澇,最好的辦法就是疏浚鬆江南北兩岸支流,引太湖水入瀏河、白茆直注長江,再疏浚上海縣城東北的範家浜,使黃浦從今複興島向西北流至吳淞口入注長江。如此水利之後,可保鬆江乃至浙江百年不受洪澇之災。
但是工程所需人力、物力龐大,再則朝廷對於江南的政策有失偏頗,所以曆任官員都不敢輕言動工。這次鬆江知府之所以找到皇太孫,不過是想推卸點責任,把有些比如減少稅賦等話通過太孫殿下之口說出來而已。
誰找到朱允炆聽到如此,馬上就想起在太湖中無所事事的水軍來,當下命令召集諸水軍都督、指揮到蘇州府議事,議事的同時,命諸軍派遣本部斥候,迅做出鬆江一帶的沙盤出來。
沒有再往南京請示聖意,反正朱允炆有著全權整肅水軍之責。不到五天,就按照他後世分段包幹的做法,將蘇州河、鬆江和黃浦以及鬆江流域諸地分成若幹小段。然後抽簽決定去處,不到十天,太湖上除了留守官兵之外,其餘的都已經趕赴自己的責任地段完成任務去了。
待到傅友德和方明謙來到太湖,麵對空蕩蕩的大營,隻有守戍的巡邏隊伍。兩個人不由大驚失色,軍隊乃是國之利器,卻被太孫殿下調往去做徭役之事,要是被皇上知曉,不知道會對太孫殿下有何懲罰。於是就馬不停蹄的趕往蘇州城內,求見太孫殿下,希望能挽回一些什麽。
但是朱允炆卻是沒有絲毫擔心的樣子,作為後來人的他,十分明白朱元璋的心理底線。無論這個太祖皇帝在當政之時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多麽不好,殘忍、嗜殺、仇富……。但是有一條最為出色,就是朱元璋本出身農家,深知民間疾苦。當上皇帝後,除了自家天下外,最關心的便是百姓吃飯和溫飽問題。
地方官員往往揣測聖意,覺得皇上一向省民財力、節省工役,以圖減輕百姓負擔,所以不敢輕言大興工程,但是朱允炆卻是知道,隻要與百姓有利,莫說自己動的是在大明如今形同雞肋的水軍,就算是動用衛所之兵卒,他也絲毫不會放在心上。
看著臉色有些著急的傅友德和方明謙二人,朱允炆不由一笑,登時將行宮殿內的氣氛緩和不少,吩咐內侍為二人搬來椅子,招呼二人就坐。
不提調用水軍疏浚河道之事,而是和二人聊起日後整肅水軍的方略來。
看著太孫殿下一臉無事的樣子,不知究竟的二人還以為他已經得到了陛下的肯,隻是大家不知道罷了,心事稍定,情緒也好了很多。因為二人既然被奉旨協助皇太孫整肅水軍,那麽身上就打上了太孫殿下的烙印,萬一有個閃失,皇上對自己的孫兒無可奈何,可是要尋自己的毛病,那可是手到擒來。
心裏這樣想,卻不知他們的太孫殿下最近心情大好。
辦學之事,有了皇帝的禦筆題字,等於為那些正在觀望的豪門大戶吃了一個定心丸,之後的一個月內,皇太孫的賬上又多了三十多萬兩的銀子。為了表示恩澤,朱允炆返還了一些園林給以前的故主,並允許他們請人打掃看護。
這一切都是好的開始,朱允炆在召見這些豪門大戶的同時,也暗示他們,朝廷將容許江南之地貿易的可能,也就是解開海禁的征兆。
言下之意,就是讓他們各自招攬現在流亡在海外為寇的族人,或者就是讓一些和海盜有牽連的豪門收手,等待朝廷的諭示。
陸家、吳家、顧家、張家、範家、王家、朱家、錢家、彭家、宋家、潘家、韓家、汪家、程家、孔家、費家、貝家、雷家、席家、嚴家、尤家、袁家、施家、曹家、楊家等等蘇州二十五個大豪門。但凡是主事之人,那個不精明似鬼。
在私下紛紛交出族內的長男嫡孫表示誠意,或入賓為幕僚,或充當宿衛。這些豪門也許當初全力支持過張士誠,但是幾十年過去,主事之人也換了幾撥,誰還會為了上輩的事情為難自己呢。
更何況,現在的太孫殿下是他們大多數豪門回歸故裏的希望,對於故鄉的希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就光是為了這個目的,他們付出再多的代價也不會心痛一點,更何況,太孫殿下還說朝廷或許會再開海禁。對於他們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朱允炆不費吹灰之力,就盡得許多人才。他知道,隻要是有共同的利益所在,這些豪門大族就會緊緊的團結在他的身邊,那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或許他們手裏沒有武裝力量,或許也他們在朝中也沒有根基。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對於今後控製江南局勢有很大的助益。
這又是一股新興的力量,朱允炆想到這兒,卻猛然現殿內一片寂靜,才知道自己和傅友德、方明謙二人談話的時候跑神了。
歉然一笑,突然想起些什麽,喚來內侍,讓他從鐵鉉那裏取過一件物事來,珍重地交與傅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