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戰爭轉移法


    對大宋,孫陽一直采取的都是柔和的手段,更像是一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反正在名義上咱們是一家,西北自治區,就是一個特區,而且還是有獨立軍權的特區。


    現在在大宋方麵的輿論攻勢之下,使得內部的少部分人終於出現了反彈,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轉移視線的機會,而戰爭無疑就是最好的手段,李平先把後勤方麵的物資之類的計算出來,至於倒底要派出哪支軍隊,就不是她說了算的了。


    這事,孫陽說的算,但是他仍然召集了參謀部的軍官進行開會,參謀部多數都是前線一些受傷的校級軍官,無法再加入前線做戰,於是轉職成了行政級別的軍官,成為參謀,而他們則是最了解前線部隊戰鬥力的軍官。


    參謀的擁有一定的決策權,但是卻沒有前線部隊的調動權,想要調動軍隊,需要有孫陽親筆書寫的手令才行,否則的話,任何人都無法調兵,就算是前線的四大戰鬥級的少將,都沒有調兵的權利,當然,卻擁有主動防禦的權利,畢竟通訊仍然不便,前線的軍官必須要擁有一定的決策權,而這種決策權,還要經過副職的允許,畢竟副職主管的是士兵的思想方麵,雖然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其威力絲毫不比主官差。


    特別是當主官對士兵的獎懲權力被收回之後,主官對軍隊的控製能力變得更低了,戰時聽主官的,平時聽副官的,這是自治區軍隊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是孫陽從對軍隊控製極嚴的黨那邊學來的,行之有效。


    經過參謀部三天的研究,終於敲定了下來,決定要派出騎兵,由北方出擊,直入草原,對蒙元從西域調回來的主力部隊進行劫擊,不求大勝,積小勝為大勝,打擊他們的士氣,最好能把他們拖到北方的草原上,大部隊一停,破壞的並不僅僅是草場,還有北地的蒙古部落,增加北地對自治區比較親近的蒙古部落對蒙元的惡感。


    這事孫陽沒有摻和,隻是靜靜的聽著,一人計短,多人計長,古人,特別是宋朝這個時代的古人,可絲毫不比現代人差,甚至比現代隻知模仿的國人要強太多了,人家的成績可實打實的自己做出來的,一點假都不帶摻的。


    五十多名校官參謀是專門配合孫陽處理軍隊事務的,要是光靠他自己的話,非把他累死不可,這些參謀聚在一起,大聲的爭吵著,孫陽不緊不慢的喝著茶水,最終由一名缺了一隻手臂的上校將整理的意見交給了孫陽,並且做出了詳細的說明。


    向北打,為什麽不向南?不向東?不向西,偏偏要向北呢?做戰計劃書當中給了詳細的解釋。


    向南打的話,直接入蜀,蜀地地形複雜,不適合騎兵快速展開,步兵倒是合適,但是做戰的時間必然會更長,而且蜀地以宋人為主的軍隊仍然在不停的抵抗著,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自治區的大部隊向南打,會引起大宋方麵極大的反應,這與自治區目前的政策不附。


    向西打更不行了,西部的蒙軍將領格勒圖已經相當於一個大軍閥了,而且極為貪婪,與自治區的關係甚好,暫時還是不動的話,把他打掉了,換來一個仇視的,不貪的,隻會給自治區帶來無窮的麻煩,牛羊鹽等物資,多數都要靠這裏。


    而向東打也不合適,剛剛在太行山關口取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捷,前線直推到太行山東部邊緣,成為自治區黃河之外的另一道重要關口,再向東,可就是一片大平原了,而且縣城眾多,適合步騎配合推行,不適合單獨的部隊展開行動,有了城牆相隔,騎兵的作用大打折扣,所以剩下的隻有北方了。


    而西域調來的部隊都是從這裏通過的,甚至上一次,就是從五星城北部直接呼嘯而過的,為了這事,鎮守北部的老狐沒少發牢騷。


    而且向北出擊也有著極大的好處,北部與自治區最龐大也是最完善的軍工城市八星城極近,而八星城至五星城也有著完善的交通,兩城都有駐軍,雖然一個是軍事重鎮,一個是紡織大城,但是兩者都有著最完善的軍事防禦設施,哪怕是被圍上個一兩年都沒有任何的問題,以兩城為後盾,可以使得騎兵擁有更加強大的戰鬥力。


    至於派哪支部隊,若不是有孫陽在會議室裏坐鎮,這些參謀們早就動手開戰用拳頭論輸勝了,畢竟這其中牽涉到他們曾經服役的部隊,軍人對自己的部隊都是有感情的,哪怕是在宋朝這個對軍事壓製到了極點的朝代也是如此,那是一起並肩戰鬥過,流過血的兄弟們呐。


    不過騎兵一共就三支部隊,一支是最為龐大的主力騎兵部隊,人馬皆披甲,雖然這種全甲不算厚,隻能在百步外防箭,卻也相當於重騎部隊了,兩個師足足四萬人,兩個騎兵師都是當年曾縱橫漠北,傷亡數倍一路打出來的最精銳的部隊,也是自治區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一支是主要的輕騎部隊,皮甲偵察部隊,當然,為了防禦,這些輕騎部隊的皮甲外也嵌了一層薄鐵片,屬於半身輕甲,主職雖然是偵察,可真要是打起來,實力一樣不弱,甚至可以與蒙元的騎兵部隊拉平,人數也不是太多,隻有一個不滿編的師一萬五千餘人,其中三分之一還是剛剛補充的新兵。


    最後一支就是戰鬥力最為強悍,但是人數也最少,隻有五百餘人的遊騎兵,遊騎兵上馬能拉弓,下馬能輪刀,而且還是狙擊類的精弩的主要使用者,就連孫陽身邊的侍衛,都有一半是從遊騎兵當中挑出來的,而且在太行山之戰當中,遊騎兵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幾乎被他們掃清了所有的斥候。


    漠北做戰,要靈活機動,主戰部隊屬於重甲部隊,而且又承擔著防禦責任,所以暫時是不能動的,所以能動的隻有輕騎部隊,直接從輕騎部隊調出兩個團來,主力騎兵部隊調一個團,三個團湊齊了,不過遊騎兵仍然要派出一個中隊一百八十人參與到此次行動當中。


    孫陽最後拍板決定了,這事就算是定下來了,接著就是軍令傳達了,使用飛鴿進行傳書,但是飛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還需要通過騎兵進行加快軍令傳達,沿途飛奔,隻用兩天,就可以將軍令傳達到各部隊。


    現在的部隊分配不再像從前那樣,老狐領輕騎,劉基、韓老根領重騎,郭破虜領輕騎的方式了,而是進行了戰術類的混編,部隊以團為規模被搭配在一起,分守各部,將兵進行了分離,這樣的搭配也最為合適了。


    軍令一調,各部立刻就動了起來,輕騎的一個團從八星城出,重騎的一個團從劉基的東部部隊調集,另一個團的輕騎則從南部郭破虜的南部部隊調集,而遊騎兵,則由狗子親自帶領一個中隊,用最快的速度趣味往北地。


    哪怕是在自治區內部趕路,也采用了防禦式的趕路方式,部隊以營為單位,拉開至少五百米的距離,一旦哪支部隊遇襲,餘部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增援或是放棄,避免被一鍋端了。


    部隊從各基地開出,馬蹄踏地,發出轟轟的巨響聲,沿著主幹路一路奔行,前導的兩名騎兵馬鞍旁插著兩杆碩大的鐵血大旗,騎行起來,這些被敵人鮮血染紅的有些質硬的大旗烈烈做響,每騎都是黑衣黑甲,背弩按刀,奔行之時,血腥之氣撲麵而來,讓那些在公路上趕路的商隊忙不迭的將車子停靠在路邊,甚至一些胡商更是麵露驚懼之色。


    部隊擁有優先通過權,兩名前導騎兵所過之處,道路必須要被清開,否則的話,將會被火藥硬生生的炸開。


    一支支的部隊舉著鐵血大旗呼嘯而過,部隊現在隻打鐵血大旗,黑字的宋旗也隻有在長安才會懸掛,部隊是國防軍,不是一家一姓的部隊,他們負責的是保家衛國,是華夏百姓,至於姓什麽,誰當皇帝,與他們無關,忠君的君在自治區,特別是在軍方給予了新的涵義,代表國家,而不是君王,就這一點,才讓大宋方麵相當的不滿。


    部隊一動,報紙就得談了,隨軍的記者不停的發回新的消息,部隊走到哪啦,遇到了什麽事啦,受到什麽樣的歡迎啦之類的,而五十九騎出漠北的段子更是成為了酒樓茶館說書先生的經典橋段,一時之間,衝淡了大宋方麵的輿論宣傳。


    “且說搏古將軍,躍馬揚刀,一百零八斤陌刀一揮,單人獨騎,直撲蒙軍陣前,烏椎馬嘩拉拉奔行,且看搏古將軍一勒馬韁,駿馬前蹄揚起,噅噅烈嘯,搏古將軍陌刀一展,高聲大喝,對麵的韃子,可敢與我孫某一戰”說書先生說著,驚堂木啪的一拍,“欲知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下麵發出了籲聲,賞錢不斷,催著說書先生接著往下說,孫陽和李平對視了一眼,也扔了十幾個銅子的賞錢。


    “扯蛋,我什麽時候掄過一百零八斤的陌刀了?我用過最重的武器就是八星城圍戰的時候,厚背大砍刀,身上三層重甲,我算算,呀,也差不多有一百零八斤了,不過那要算上甲胄才行啊”孫陽向身邊的李平低聲說道。


    “聽著吧,一個說書先生,你還當真的啊”李平白了他一眼,遞給他一塊精致的小糕點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八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魄小書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魄小書童並收藏大宋八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