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9袁術原大撤退(下)
第4o9袁術原大撤退(下)
袁術輕視曹操,小瞧兗州,不是沒有原因的。
青龍二年末,也即是曆史上初平三年末,西元9年末,揚州刺史陳溫突然病死。
陳溫雖遠在江南揚州,但是諸侯討董之際,他卻亦作出不少貢獻。譬如,曹操孤兵出擊滎陽,反被徐榮殲滅後,他與夏侯惇為再度聚集一支精兵,遂千裏迢迢趕赴揚州,尋求援助。那時,正是揚州刺史陳溫出麵,支援曹操四千精銳步卒。
漢世的揚州,地域包括後世的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蘇省南部、安徽省南部,麵積極大。漢世的揚州,雖然開度相對較低,人口相對薄弱,比不上氣候環境適宜農耕的原,但是,無論如何,揚州總歸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倘若陳溫不死,周邊軍閥顧忌其對揚州數年經營,自然不敢貿然侵犯揚州。不過,陳溫今日既然已死,誰不心動這數千裏轄域的揚州六郡?
因陳溫的陡然病逝,揚州的局勢陡然激蕩起來。
先,陳溫家族,有一位名曰陳禕的堂弟。嗬嗬,也是巧合,陳禕恰好與後世那位因《西遊記》而聞名於世的唐僧唐玄奘,同名同姓。
雖與唐僧同名同姓,但是陳禕可絕不是唐玄奘那種佛教高僧。陳禕此時壯懷激烈,一心要父傳子,兄傳弟,將揚州打造為陳氏軍閥私有。因是,陳溫才死,陳禕便高調宣布他將繼承陳溫的遺產,就任揚州刺史一職。
不過,陳禕想弟繼兄業,獨霸揚州,還得問問漢世其他各路軍閥同意不同意,承認不承認。
顯然,無論是袁紹,還是袁術、劉杲,皆不會容忍陳禕形成揚州軍閥。因此,他們不約而同的否認陳禕繼承揚州刺史的法理性——袁紹舉薦從兄袁遺就任揚州刺史;袁術舉薦陳瑀就任揚州刺史,劉杲則征辟劉繇為揚州刺史。
袁遺,字伯業,豫州汝南郡汝陽縣人,為袁紹族兄。早在諸侯討董之時,時任山陽太守的袁遺,就全麵投靠袁紹一脈,抵製袁術。
陳瑀,字公瑋,徐州下邳郡懷浦縣人。陳瑀家世不凡,其父乃是故太尉陳球。漢靈帝光和二年,時任永樂少府的陳球,與司徒劉頜、步兵校尉劉納、司隸校尉陽球,共謀誅殺宦官曹節時,因不慎走漏消息,反被曹節屠戮。唯待黃巾事,朝廷解除黨錮,陳瑀才因父親蔭功,依次被人舉薦為孝廉、征辟三公府,漸漸踏入朝政官場。
劉繇,字正禮,青州東萊郡牟{mu}平縣人。劉繇,出於齊王一脈,是故兗州刺史劉岱的親弟弟。
話說,揚州刺史陳溫病死消息傳至關西後,長安朝廷立即著手推薦合適人選。
劉杲本意是外放長安朝廷官員,安撫揚州六郡,結果,朝議時許多臣僚紛紛表示反對:“朝廷外放大臣,山東諸州郡則必起抵製之心。且,揚州相距千裏,雖有忠心陛下之臣,難逃形勢所迫,無助陛下一統**。與其引起徐州陶謙、荊州劉表顧忌關脅迫,不若就地征辟山東人為刺史,一可遠遠羈縻之,二可安撫劉表、陶謙之心。”
於是,劉杲遂令臣僚議論,當該征辟誰為揚州刺史。
長安朝廷臣僚連續推薦數人,劉杲皆不滿意。恰在那時,劉杲陡然想起曆史記載,遂主動向群臣詢問:“故兗州刺史劉岱之弟劉繇劉正禮,可否?”
臣僚認同劉杲提議之後,又提出些許疑問:“天下紛爭,諸侯紛紛自立為軍閥。劉繇為宗室之後,彼若攜揚州之勢,篡位稱帝,又該如何是好?”
劉杲想起劉繇曆史上的表現,哂笑道:“劉繇之才,與劉岱相仿,能為治世之臣,不能做亂世之主。莫說篡位稱帝,便是令他遏製住揚州諸山賊水寇,已是千難萬難他若冒然稱帝,隻須三萬精銳巡視荊揚,將立時剿殺其人。”
想起劉繇,劉杲又不禁想起有小霸王稱呼的孫策,不禁有些猶豫:“劉繇固然無害,孫策卻是值得擔憂。單憑劉繇的能力,卻是抵擋不住孫策。若是郭嘉攻略冀州進展不順利,孫策一如曆史上席卷江左,卻是大大不妙。還須另尋一位大將,遏製孫策。”
仔細回憶一番曆史典故,劉杲遂特意尋來劉曄:“揚州是你家鄉,你肯定熟悉當地地理人情。此次征辟劉繇之事,便你全權主持。嗯,你去揚州之後,就暫以監軍身份,長時間留在揚州,輔佐劉繇成事。另外,詔書我準備兩份,一份征辟劉繇為揚州刺史,一份是征辟太史慈為安東將軍。太史慈,字子義,與劉繇同郡,為東萊郡黃縣人。”
“另外,聽聞你與魯肅關係頗近,那麽,你務必請他為你副2。總之,你此去揚州,不求牢牢控製揚州六郡郡郡恭順朝廷,但求不使揚州出現巨盜大寇。南陽不是久留之地,袁術或將轉戰揚州;江左孫策、孫賁,帳下百戰將領無數,彼若起兵,亦是心腹大患。你去揚州,要任務就是遏製孫策、袁術,令其不能一統江左,禍害揚州。”
魯肅,字子敬,下邳郡東城人。後世,魯肅與周瑜、6遜、呂蒙,四人並稱為東吳四英傑,名頭頗大。
不過,此時此刻,魯肅的諷喻可著實不妙。魯肅是富家子弟,但卻不治家事,隨意四散家財,販賣祖傳良田。在外人眼,魯肅可謂是一個活脫脫的坐吃等死的敗家無良富二代。然而,這位尋常人眼的敗家無良富二代,劉曄見過之後,卻是大為歎服,並與他結交為好友。
劉曄肅然伏拜於昆明池,斬釘截鐵的回複劉杲:“臣去揚州,必不負陛下厚望!”
就這樣,袁紹、袁術、劉杲三方,各自舉薦一位揚州刺史,爭奪揚州名義直轄權。
揚州還未實際到手,袁術已經先與袁紹火並起來。
袁術壓根不念袁遺是他從兄之情,竟趁著曹操尚與青州黃巾賊對峙期間,果斷出軍掩襲袁遺。不意袁術竟陡然引軍攻來的袁遺,意料之的被袁術瞬間擊潰,兵卒散去大半。不過,袁遺並沒有灰心——隻要他能安全抵達揚州,就能借助袁家聲望,袁紹勢力,再度拉起一批能戰精兵。於是,袁遺遂率領一幫潰兵,加緊趕路,準備經沛郡,間道奔往揚州。
奈何,也是袁遺黴星高照。袁遺在前往揚州路上,竟然被他帳下一群亂兵就地斬殺
袁遺窩囊的死於亂兵之手,致使袁紹謀取的揚州計劃,瞬間擱淺。
趁著袁遺被害,劉繇未來時,被袁術舉薦的陳瑀,在汝南袁氏的隱性援助下,順勢登上揚州刺史之位,贏得諸郡太守的效忠。
陳溫雖在揚州經營許多年,卻不曾將揚州打造成陳家私有的鐵桶江山。陳溫之所以能安穩主持揚州事務,根本原因是昔日雒陽朝廷舉薦的一州之主,象征著大漢朝廷。
賴朝廷威名所興,必將因朝廷威名所衰。
陳溫既死,朝廷又不曾正式任命他為揚州刺史,陳禕憑什麽繼承揚州刺史之位?於是,口口聲聲要弟繼兄業的陳禕,卻陡然現,除了陳溫帳下個別親信,揚州諸官吏基本上沒人理會他。
待陳瑀攜帶袁術舉薦書,前來揚州後,無數官吏在袁氏門生影響下,自然紛紛示好陳瑀。
陳禕所謂的弟繼兄業,瞬間成為一個荒誕的笑話。
不過,令陳禕稍稍安慰的是:為抵製袁術,袁紹又及時遣來侍者,一改前時態度,竟然認可陳禕接替袁遺為揚州刺史。
是的,是接替袁遺為揚州刺史,而不是接替陳溫為揚州刺史。如若接替袁遺為揚州刺史,則意味著陳禕放棄自立之心,名義上歸順袁紹一派。仔細斟酌一番後,陳禕果斷選擇歸順袁紹,並依借袁紹係勢力,對抗由袁術舉薦的陳瑀。
如此一來,圍繞著揚州刺史之位,袁術係陳瑀、袁紹係陳禕、劉杲係劉繇,頓時形成三方互爭之局。
後來有人笑稱,袁紹、袁術、劉杲,是天下大三角之爭;陳瑀、陳禕、劉繇,乃是揚州小三角之爭。
這句話,可謂一語道盡揚州如今局勢。
勝敗本是兵家常事,袁遺被袁術擊潰沒甚奇怪,奇怪的是袁遺竟然被潰兵就地斬殺。
亂兵斬殺主將,往往是政權失控的外現之一。袁術之所以看輕兗州,認為兗州一片混亂,不堪一擊,便是因此。
平二年十二月末,承受不住荊州劉表、關西劉杲脅迫壓力的袁術,遂選擇東征兗州,準備“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破局於兗州。
誠然,曹操自繼任兗州牧以來,且不說軍事方麵,數十萬青州黃巾賊時時威脅兗州安危;單是政治方麵,外有袁紹製約,內有張邈牽製,便足以令曹操鬱悶異常。
不但如此,此時兗州政局,簡直是混亂如麻。曹操、袁紹、張邈這三方主要勢力之外,還活躍著王匡、韓馥、藏洪等等勢力。
王匡,字公節,兗州泰山郡人。諸侯討董之時,王匡為河內太守,兵強馬壯,可謂是袁紹等山東聯軍的支柱人物。可惜,王匡時運不濟,遇上防守雒陽東線的徐榮。那一年,徐榮正是人生最華麗時,他先在滎陽大破曹操數千兗州兵,而後又在河內聚殲王匡數千泰山精銳,將其這位山東聯軍支柱,打殘成一位光杆司令。
軍閥時代,沒有軍權,你就說不上話。
一如曹操協同夏侯惇,前去揚州募兵那樣,王匡也悄然回到泰山老家募集兵馬。可惜,兗州沒有類如揚州刺史陳溫那樣的人物,能夠輕鬆贈送王匡數千精銳。於是,沒兵權的王匡,就此成為漢末爭霸的犧牲品,漸漸被人遺忘。前兩年的光輝,與今日的寒酸,深深刺激著王匡,令他無時無刻不期望著再次複出。
藏洪,字子源,徐州廣陵郡人。藏洪先被袁紹推舉為青州刺史,而後又被袁紹遷至東郡太守。不過,因為彼此理念不合,藏洪雖被世人歸為袁紹係,但是藏洪心思顯然不會那麽純潔。
韓馥,字節,豫州潁川郡人。韓馥被袁紹強行奪走冀州牧,自然對袁紹又懼又怨。與此同時,陳留太守張邈也懷有其他心思,遂大度的收留韓馥,隱然對抗袁紹。
袁紹係、曹操係、張邈係,故河內太守王匡、故青州刺史藏洪、故冀州牧韓馥,等等……
兗州局勢的混亂,可想而知。
袁術大軍進逼兗州,在戰略上,其實沒有什麽大錯誤。
可是,袁術絕不會想到,曹操那可是身攜主角光環人物,金手指開起來,一個接一個這不,就在兗州危機重重,即將轟然倒塌之時,曹操、袁紹皆不能徹底聚殲的數十萬青州黃巾軍,卻突然選擇主動向曹操投降。
數十萬青州黃巾軍,其單是青壯戰士,就足足有三十萬人。
亂世征伐,拚的不就是這些青壯,能戰之士麽?青州黃巾軍投降後,曹操遂果斷聚集這三十萬青壯,挑出一批精銳,組建一支號為“青州兵”的軍伍。
隨著數十萬青州黃巾軍的歸順,兗州局勢的天平,幾乎是瞬間傾斜向曹操這一方。
卻說。
這邊,袁術移軍陳留郡封丘城。那邊,數十萬青州黃巾向曹操無條件投降。
這邊,袁術以封丘為基地,勒令帳下別將劉祥,沿著濮河,一路向東,攻略匡城、蒲城,擴展勢力;那邊,曹操一邊上書請求袁紹派來援兵,一邊匆匆聚集才組建起來的青州兵,組織兗州防線,逆擊袁術。
剛形成建製的青州兵,立刻在紛紛亂世,閃現出屬於自己的光輝。
青州黃巾本來就是戰爭好手。
以前吃不飽飯時,青州黃巾還能如意擊退袁紹、曹操精兵,況乎今日吃飽飯時?待青州黃巾們熟悉曹操兵作戰方式後,他們的戰鬥力,蹭蹭的向上漲。
袁術派遣來攻略濮水的先鋒劉祥,遂悲催的成為青州兵立威的犧牲品。
待劉祥兵敗,為曹操圍困於匡亭,袁術覺得不妙,匆忙統帥大軍前來救援劉祥孤軍時,大勝的青州兵,已經被曹操成功訓練成一群野狼。
前麵說過,青州黃巾本就是一群能打勝仗,不能打敗仗的主
越打勝仗,青州兵的戰鬥力越強由是,青州兵士氣爆棚,戰鬥力更是瞬間翻倍,輕鬆擊敗前來增援劉祥的袁術軍主力。
接下來,曹操率領青州兵,協同袁紹援軍,又與袁術快大戰數場。
封丘之戰,曹操勝
雍丘之戰,曹操勝
襄邑之戰,曹操勝
寧陵之戰,曹操勝
青州兵越打越瘋,越打越狂,越打越猛,令連戰連敗的袁術不住的跳腳罵娘。
不過,失敗就是失敗,袁術再跳腳罵娘,也改變不了殘酷的事實。
麵對殘酷的現實,袁術不得不放棄一口吞下兗州的美好夢想,轉而尋求活命退路:“我家在汝南,且揚州刺史陳瑀為我所辟。諸位可隨我暫且退避九江郡”
自寧陵撤往汝南郡、九江郡最近的道路,無疑是直線通過陳郡,前去九江郡、廬江郡。可惜,屯兵陽夏的陳王劉寵,卻搖手拒絕袁術所請,令帳下兵卒嚴陣以待,堅決不許袁術借路陳郡。
形勢比人強,袁術領著一支連戰連敗的潰兵,哪敢敢挑戰陳王劉寵這位原小霸主。袁術再恨陳王劉寵斷他後路,也不得不乖乖選擇繞路,繞過梁郡、沛郡,丟盔落甲的狼狽趕往九江郡。
正所謂,落魄之人,人人嫌棄。
袁術萬萬沒有想到,想痛打落水狗的不僅有陳王劉寵,更有揚州刺史陳瑀、九江太守周昂、廬江太守6康
袁術兵敗封丘消息剛傳至揚州,他一手舉薦起來的揚州刺史陳瑀,便已背叛他:“袁術先敗於劉表,後敗於曹操,衰勢已定。今世之勢,不但君擇賢臣,臣亦當擇君而侍袁術,非明主也”
於是,揚州刺史陳瑀遂聚集諸官吏,高調宣布其將自稱為揚州牧,從此與袁術一刀兩斷:揚州非但不供給袁術糧草;更不許袁術踏入廬江、九江一步。
聽聞陳瑀逆兵守城,不願接納自己,袁術黑著臉引軍後撤,一邊收攏潰兵,一邊集結部隊:“不殺陳瑀老狗,我袁術誓不為人”
袁術的性格,重武輕,喜猛將厭儒生。因此,袁紹在士大夫為主體的漢世官僚群體裏的名聲,相當不好。
陳瑀這邊宣布脫離袁術,廬江太守6康那邊已經響應陳瑀號召。廬江太守6康做的比揚州刺史陳瑀還絕,6康不但不接納袁術,更令兵卒嚴守淮河,配合陳瑀死守壽春,截斷袁術與汝南郡老家勢力的聯合。
九江太守周昂,雖與陳瑀、6康不同心,但他亦絕不會支持袁術——因為他是袁紹安插至揚州的棋子。
此周昂,不是別人,正是周昕之弟,周喁之兄。
第4o9袁術原大撤退(下)
袁術輕視曹操,小瞧兗州,不是沒有原因的。
青龍二年末,也即是曆史上初平三年末,西元9年末,揚州刺史陳溫突然病死。
陳溫雖遠在江南揚州,但是諸侯討董之際,他卻亦作出不少貢獻。譬如,曹操孤兵出擊滎陽,反被徐榮殲滅後,他與夏侯惇為再度聚集一支精兵,遂千裏迢迢趕赴揚州,尋求援助。那時,正是揚州刺史陳溫出麵,支援曹操四千精銳步卒。
漢世的揚州,地域包括後世的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蘇省南部、安徽省南部,麵積極大。漢世的揚州,雖然開度相對較低,人口相對薄弱,比不上氣候環境適宜農耕的原,但是,無論如何,揚州總歸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倘若陳溫不死,周邊軍閥顧忌其對揚州數年經營,自然不敢貿然侵犯揚州。不過,陳溫今日既然已死,誰不心動這數千裏轄域的揚州六郡?
因陳溫的陡然病逝,揚州的局勢陡然激蕩起來。
先,陳溫家族,有一位名曰陳禕的堂弟。嗬嗬,也是巧合,陳禕恰好與後世那位因《西遊記》而聞名於世的唐僧唐玄奘,同名同姓。
雖與唐僧同名同姓,但是陳禕可絕不是唐玄奘那種佛教高僧。陳禕此時壯懷激烈,一心要父傳子,兄傳弟,將揚州打造為陳氏軍閥私有。因是,陳溫才死,陳禕便高調宣布他將繼承陳溫的遺產,就任揚州刺史一職。
不過,陳禕想弟繼兄業,獨霸揚州,還得問問漢世其他各路軍閥同意不同意,承認不承認。
顯然,無論是袁紹,還是袁術、劉杲,皆不會容忍陳禕形成揚州軍閥。因此,他們不約而同的否認陳禕繼承揚州刺史的法理性——袁紹舉薦從兄袁遺就任揚州刺史;袁術舉薦陳瑀就任揚州刺史,劉杲則征辟劉繇為揚州刺史。
袁遺,字伯業,豫州汝南郡汝陽縣人,為袁紹族兄。早在諸侯討董之時,時任山陽太守的袁遺,就全麵投靠袁紹一脈,抵製袁術。
陳瑀,字公瑋,徐州下邳郡懷浦縣人。陳瑀家世不凡,其父乃是故太尉陳球。漢靈帝光和二年,時任永樂少府的陳球,與司徒劉頜、步兵校尉劉納、司隸校尉陽球,共謀誅殺宦官曹節時,因不慎走漏消息,反被曹節屠戮。唯待黃巾事,朝廷解除黨錮,陳瑀才因父親蔭功,依次被人舉薦為孝廉、征辟三公府,漸漸踏入朝政官場。
劉繇,字正禮,青州東萊郡牟{mu}平縣人。劉繇,出於齊王一脈,是故兗州刺史劉岱的親弟弟。
話說,揚州刺史陳溫病死消息傳至關西後,長安朝廷立即著手推薦合適人選。
劉杲本意是外放長安朝廷官員,安撫揚州六郡,結果,朝議時許多臣僚紛紛表示反對:“朝廷外放大臣,山東諸州郡則必起抵製之心。且,揚州相距千裏,雖有忠心陛下之臣,難逃形勢所迫,無助陛下一統**。與其引起徐州陶謙、荊州劉表顧忌關脅迫,不若就地征辟山東人為刺史,一可遠遠羈縻之,二可安撫劉表、陶謙之心。”
於是,劉杲遂令臣僚議論,當該征辟誰為揚州刺史。
長安朝廷臣僚連續推薦數人,劉杲皆不滿意。恰在那時,劉杲陡然想起曆史記載,遂主動向群臣詢問:“故兗州刺史劉岱之弟劉繇劉正禮,可否?”
臣僚認同劉杲提議之後,又提出些許疑問:“天下紛爭,諸侯紛紛自立為軍閥。劉繇為宗室之後,彼若攜揚州之勢,篡位稱帝,又該如何是好?”
劉杲想起劉繇曆史上的表現,哂笑道:“劉繇之才,與劉岱相仿,能為治世之臣,不能做亂世之主。莫說篡位稱帝,便是令他遏製住揚州諸山賊水寇,已是千難萬難他若冒然稱帝,隻須三萬精銳巡視荊揚,將立時剿殺其人。”
想起劉繇,劉杲又不禁想起有小霸王稱呼的孫策,不禁有些猶豫:“劉繇固然無害,孫策卻是值得擔憂。單憑劉繇的能力,卻是抵擋不住孫策。若是郭嘉攻略冀州進展不順利,孫策一如曆史上席卷江左,卻是大大不妙。還須另尋一位大將,遏製孫策。”
仔細回憶一番曆史典故,劉杲遂特意尋來劉曄:“揚州是你家鄉,你肯定熟悉當地地理人情。此次征辟劉繇之事,便你全權主持。嗯,你去揚州之後,就暫以監軍身份,長時間留在揚州,輔佐劉繇成事。另外,詔書我準備兩份,一份征辟劉繇為揚州刺史,一份是征辟太史慈為安東將軍。太史慈,字子義,與劉繇同郡,為東萊郡黃縣人。”
“另外,聽聞你與魯肅關係頗近,那麽,你務必請他為你副2。總之,你此去揚州,不求牢牢控製揚州六郡郡郡恭順朝廷,但求不使揚州出現巨盜大寇。南陽不是久留之地,袁術或將轉戰揚州;江左孫策、孫賁,帳下百戰將領無數,彼若起兵,亦是心腹大患。你去揚州,要任務就是遏製孫策、袁術,令其不能一統江左,禍害揚州。”
魯肅,字子敬,下邳郡東城人。後世,魯肅與周瑜、6遜、呂蒙,四人並稱為東吳四英傑,名頭頗大。
不過,此時此刻,魯肅的諷喻可著實不妙。魯肅是富家子弟,但卻不治家事,隨意四散家財,販賣祖傳良田。在外人眼,魯肅可謂是一個活脫脫的坐吃等死的敗家無良富二代。然而,這位尋常人眼的敗家無良富二代,劉曄見過之後,卻是大為歎服,並與他結交為好友。
劉曄肅然伏拜於昆明池,斬釘截鐵的回複劉杲:“臣去揚州,必不負陛下厚望!”
就這樣,袁紹、袁術、劉杲三方,各自舉薦一位揚州刺史,爭奪揚州名義直轄權。
揚州還未實際到手,袁術已經先與袁紹火並起來。
袁術壓根不念袁遺是他從兄之情,竟趁著曹操尚與青州黃巾賊對峙期間,果斷出軍掩襲袁遺。不意袁術竟陡然引軍攻來的袁遺,意料之的被袁術瞬間擊潰,兵卒散去大半。不過,袁遺並沒有灰心——隻要他能安全抵達揚州,就能借助袁家聲望,袁紹勢力,再度拉起一批能戰精兵。於是,袁遺遂率領一幫潰兵,加緊趕路,準備經沛郡,間道奔往揚州。
奈何,也是袁遺黴星高照。袁遺在前往揚州路上,竟然被他帳下一群亂兵就地斬殺
袁遺窩囊的死於亂兵之手,致使袁紹謀取的揚州計劃,瞬間擱淺。
趁著袁遺被害,劉繇未來時,被袁術舉薦的陳瑀,在汝南袁氏的隱性援助下,順勢登上揚州刺史之位,贏得諸郡太守的效忠。
陳溫雖在揚州經營許多年,卻不曾將揚州打造成陳家私有的鐵桶江山。陳溫之所以能安穩主持揚州事務,根本原因是昔日雒陽朝廷舉薦的一州之主,象征著大漢朝廷。
賴朝廷威名所興,必將因朝廷威名所衰。
陳溫既死,朝廷又不曾正式任命他為揚州刺史,陳禕憑什麽繼承揚州刺史之位?於是,口口聲聲要弟繼兄業的陳禕,卻陡然現,除了陳溫帳下個別親信,揚州諸官吏基本上沒人理會他。
待陳瑀攜帶袁術舉薦書,前來揚州後,無數官吏在袁氏門生影響下,自然紛紛示好陳瑀。
陳禕所謂的弟繼兄業,瞬間成為一個荒誕的笑話。
不過,令陳禕稍稍安慰的是:為抵製袁術,袁紹又及時遣來侍者,一改前時態度,竟然認可陳禕接替袁遺為揚州刺史。
是的,是接替袁遺為揚州刺史,而不是接替陳溫為揚州刺史。如若接替袁遺為揚州刺史,則意味著陳禕放棄自立之心,名義上歸順袁紹一派。仔細斟酌一番後,陳禕果斷選擇歸順袁紹,並依借袁紹係勢力,對抗由袁術舉薦的陳瑀。
如此一來,圍繞著揚州刺史之位,袁術係陳瑀、袁紹係陳禕、劉杲係劉繇,頓時形成三方互爭之局。
後來有人笑稱,袁紹、袁術、劉杲,是天下大三角之爭;陳瑀、陳禕、劉繇,乃是揚州小三角之爭。
這句話,可謂一語道盡揚州如今局勢。
勝敗本是兵家常事,袁遺被袁術擊潰沒甚奇怪,奇怪的是袁遺竟然被潰兵就地斬殺。
亂兵斬殺主將,往往是政權失控的外現之一。袁術之所以看輕兗州,認為兗州一片混亂,不堪一擊,便是因此。
平二年十二月末,承受不住荊州劉表、關西劉杲脅迫壓力的袁術,遂選擇東征兗州,準備“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破局於兗州。
誠然,曹操自繼任兗州牧以來,且不說軍事方麵,數十萬青州黃巾賊時時威脅兗州安危;單是政治方麵,外有袁紹製約,內有張邈牽製,便足以令曹操鬱悶異常。
不但如此,此時兗州政局,簡直是混亂如麻。曹操、袁紹、張邈這三方主要勢力之外,還活躍著王匡、韓馥、藏洪等等勢力。
王匡,字公節,兗州泰山郡人。諸侯討董之時,王匡為河內太守,兵強馬壯,可謂是袁紹等山東聯軍的支柱人物。可惜,王匡時運不濟,遇上防守雒陽東線的徐榮。那一年,徐榮正是人生最華麗時,他先在滎陽大破曹操數千兗州兵,而後又在河內聚殲王匡數千泰山精銳,將其這位山東聯軍支柱,打殘成一位光杆司令。
軍閥時代,沒有軍權,你就說不上話。
一如曹操協同夏侯惇,前去揚州募兵那樣,王匡也悄然回到泰山老家募集兵馬。可惜,兗州沒有類如揚州刺史陳溫那樣的人物,能夠輕鬆贈送王匡數千精銳。於是,沒兵權的王匡,就此成為漢末爭霸的犧牲品,漸漸被人遺忘。前兩年的光輝,與今日的寒酸,深深刺激著王匡,令他無時無刻不期望著再次複出。
藏洪,字子源,徐州廣陵郡人。藏洪先被袁紹推舉為青州刺史,而後又被袁紹遷至東郡太守。不過,因為彼此理念不合,藏洪雖被世人歸為袁紹係,但是藏洪心思顯然不會那麽純潔。
韓馥,字節,豫州潁川郡人。韓馥被袁紹強行奪走冀州牧,自然對袁紹又懼又怨。與此同時,陳留太守張邈也懷有其他心思,遂大度的收留韓馥,隱然對抗袁紹。
袁紹係、曹操係、張邈係,故河內太守王匡、故青州刺史藏洪、故冀州牧韓馥,等等……
兗州局勢的混亂,可想而知。
袁術大軍進逼兗州,在戰略上,其實沒有什麽大錯誤。
可是,袁術絕不會想到,曹操那可是身攜主角光環人物,金手指開起來,一個接一個這不,就在兗州危機重重,即將轟然倒塌之時,曹操、袁紹皆不能徹底聚殲的數十萬青州黃巾軍,卻突然選擇主動向曹操投降。
數十萬青州黃巾軍,其單是青壯戰士,就足足有三十萬人。
亂世征伐,拚的不就是這些青壯,能戰之士麽?青州黃巾軍投降後,曹操遂果斷聚集這三十萬青壯,挑出一批精銳,組建一支號為“青州兵”的軍伍。
隨著數十萬青州黃巾軍的歸順,兗州局勢的天平,幾乎是瞬間傾斜向曹操這一方。
卻說。
這邊,袁術移軍陳留郡封丘城。那邊,數十萬青州黃巾向曹操無條件投降。
這邊,袁術以封丘為基地,勒令帳下別將劉祥,沿著濮河,一路向東,攻略匡城、蒲城,擴展勢力;那邊,曹操一邊上書請求袁紹派來援兵,一邊匆匆聚集才組建起來的青州兵,組織兗州防線,逆擊袁術。
剛形成建製的青州兵,立刻在紛紛亂世,閃現出屬於自己的光輝。
青州黃巾本來就是戰爭好手。
以前吃不飽飯時,青州黃巾還能如意擊退袁紹、曹操精兵,況乎今日吃飽飯時?待青州黃巾們熟悉曹操兵作戰方式後,他們的戰鬥力,蹭蹭的向上漲。
袁術派遣來攻略濮水的先鋒劉祥,遂悲催的成為青州兵立威的犧牲品。
待劉祥兵敗,為曹操圍困於匡亭,袁術覺得不妙,匆忙統帥大軍前來救援劉祥孤軍時,大勝的青州兵,已經被曹操成功訓練成一群野狼。
前麵說過,青州黃巾本就是一群能打勝仗,不能打敗仗的主
越打勝仗,青州兵的戰鬥力越強由是,青州兵士氣爆棚,戰鬥力更是瞬間翻倍,輕鬆擊敗前來增援劉祥的袁術軍主力。
接下來,曹操率領青州兵,協同袁紹援軍,又與袁術快大戰數場。
封丘之戰,曹操勝
雍丘之戰,曹操勝
襄邑之戰,曹操勝
寧陵之戰,曹操勝
青州兵越打越瘋,越打越狂,越打越猛,令連戰連敗的袁術不住的跳腳罵娘。
不過,失敗就是失敗,袁術再跳腳罵娘,也改變不了殘酷的事實。
麵對殘酷的現實,袁術不得不放棄一口吞下兗州的美好夢想,轉而尋求活命退路:“我家在汝南,且揚州刺史陳瑀為我所辟。諸位可隨我暫且退避九江郡”
自寧陵撤往汝南郡、九江郡最近的道路,無疑是直線通過陳郡,前去九江郡、廬江郡。可惜,屯兵陽夏的陳王劉寵,卻搖手拒絕袁術所請,令帳下兵卒嚴陣以待,堅決不許袁術借路陳郡。
形勢比人強,袁術領著一支連戰連敗的潰兵,哪敢敢挑戰陳王劉寵這位原小霸主。袁術再恨陳王劉寵斷他後路,也不得不乖乖選擇繞路,繞過梁郡、沛郡,丟盔落甲的狼狽趕往九江郡。
正所謂,落魄之人,人人嫌棄。
袁術萬萬沒有想到,想痛打落水狗的不僅有陳王劉寵,更有揚州刺史陳瑀、九江太守周昂、廬江太守6康
袁術兵敗封丘消息剛傳至揚州,他一手舉薦起來的揚州刺史陳瑀,便已背叛他:“袁術先敗於劉表,後敗於曹操,衰勢已定。今世之勢,不但君擇賢臣,臣亦當擇君而侍袁術,非明主也”
於是,揚州刺史陳瑀遂聚集諸官吏,高調宣布其將自稱為揚州牧,從此與袁術一刀兩斷:揚州非但不供給袁術糧草;更不許袁術踏入廬江、九江一步。
聽聞陳瑀逆兵守城,不願接納自己,袁術黑著臉引軍後撤,一邊收攏潰兵,一邊集結部隊:“不殺陳瑀老狗,我袁術誓不為人”
袁術的性格,重武輕,喜猛將厭儒生。因此,袁紹在士大夫為主體的漢世官僚群體裏的名聲,相當不好。
陳瑀這邊宣布脫離袁術,廬江太守6康那邊已經響應陳瑀號召。廬江太守6康做的比揚州刺史陳瑀還絕,6康不但不接納袁術,更令兵卒嚴守淮河,配合陳瑀死守壽春,截斷袁術與汝南郡老家勢力的聯合。
九江太守周昂,雖與陳瑀、6康不同心,但他亦絕不會支持袁術——因為他是袁紹安插至揚州的棋子。
此周昂,不是別人,正是周昕之弟,周喁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