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消逝的匈奴
《消逝的匈奴》
著作:金德(字正日)
校對:蘭成(字平和)
出版:太原書社
印刷:朔州朔方郡臨河縣博遠印刷分廠代工
版次:漢元六五七年四月第三版
作者簡介:
金德,字正日,匈州杭愛郡人,祖籍並州西河郡。少愛跋涉,行遍天下,知名宇內,年四十五,以博聞受聘省內,參議外事。
校對蘭成作序曰:
吾年十七,偶問匈州因何而得名。祖父答曰:匈州,即匈奴故地也。繼而祖父又長歎:汝玄祖彌留曾嗟歎,說吾家本是匈奴後裔,不想如今竟然久居南方。事過多年,偶逢金正日所著《消逝的匈奴》,多有感慨,遂為之校對,並私費出版數千本。
《消逝的匈奴》載:
秦末亂世,高祖倒提三尺青鋒,斬白蛇,初建大漢;至孝武皇帝,奮擊匈奴,並兩越,滅朝鮮,威武西州,開疆四野;王莽悖逆,世祖遂起於田間,靖除宵小群醜,遂有光武中興;又兩百年,聖祖出晉中,蕩掃衰世頹廢,奮大漢二十帝之餘烈,鐵蹄定國,內和民生,外開八州,自此普天之下,海西新洲,無不尊尚漢風。
漢之創基,年歲雖不如大周久遠,然威武倍於大周,強盛更非大周能比。自高祖立朔,漢兵征伐蠻夷萬千,或有反複,終難抵大漢一州數郡之力。唯有匈奴,曾雄霸漠南漠北、西州遠地,雖貴霜、安息,不敢與之交兵,竟能壓製大漢近百年。直至孝武皇帝橫空出世,集全國之力,任用衛霍之英才,方能屢破匈奴。自此以後,漢盛而匈奴衰。
對外交兵,能抗大漢百年者,四方蠻夷,唯有匈奴。故,欲通外事,不可不知匈奴。
…………
匈奴消逝於何時,諸博士、學者各有推測,結論不一。然史家皆公認,最後一位匈奴單於應為於扶羅。
十數年前,我秉從父命,回西河郡敬祖,路經離石,恰逢縣民野外祭祀。與鄉間野老談論間,得知當地原本有一座烈士園,為興武帝任職並州牧時所建。烈士園如今雖然已廢,然尚有些許痕跡可察。後數年,因友人提供經費,我遂又去西河郡,仔細考察烈士園內外遺跡。
挖掘半月,得一殘破石碑。這石碑,刻於二百多年前。
碑文言,中平六年九月,離石礦工暴亂,約有五百人礦工遇難(時,離石礦區總共兩千五百餘人,即五分之一死於暴亂)。碑文原本錄有五百餘人姓名,不過因石碑殘破,能準確辨認姓名,僅三百有餘。錄取三百餘人姓名時,我發現碑文所刻姓名,雖多冠漢民姓氏,但根據《五分匈奴表》所載匈奴改漢名方案,當知碑文所載姓名,至少有三分之一出自南匈奴部屬。
由此可以斷定,自興武帝任職匈奴中郎將至中平六年九月,匈奴風俗已經改變十之七八,最少他們大部分人已經開始使用中原姓名規則。繼續推論,南匈奴融入漢民的時間,應不是數十年漸進式,而是短短數年間跳躍式。興武帝曾言“三十年更改觀念?十年足矣!”,由此可見端倪。
…………
袁紹所遺留章書,以築壘京觀,斥責興武帝殘暴之言,依照各種證據推測,便是言中平六年十月這次小型暴亂。
考察碑文之後,我們可以簡單推測一下,離石礦區一共約三千人。死於礦難約六百人;烈士園遇難約五百人;從事左政破擊亂兵,斬首約七百人;幸運存活約三百人,合計兩千一百人。也即是說,即便興武帝築壘京觀,最多也不過斬殺九百人。
袁紹章書中,稱興武帝屠戮數千人。應是因為雙方當時戰略對抗,袁紹故意汙蔑興武帝。故,袁紹之文書,不能作為論證。
…………
碑文詳細能辨三百人姓名,漢民約七十,匈奴約一百二十,其他不能斷定是匈奴還是漢民。漢民七十,匈奴一百二十,由此可見,暴亂之中,匈奴、漢民曾並肩作戰,他們之間隔閡可以忽略不計。此次暴亂,性質絕非海西諸民族之間衝突。
追溯至司馬遷《史記》,言匈奴本為大夏後嗣。夏亡、商亡、周亡、秦亡,皆有遺民遷徙四方,以避時難。雖有博士言匈奴為大夏後裔不可考,但予私下以為,若非周邊蠻荒諸部族,皆出於三代遺民,豈能和諧共存,彼此之間,毫無隔膜?海西不過我大漢數州之大,竟存百數民族,且彼此攻伐不止,而我大漢東南西北縱橫數萬裏,卻能同一信仰。若非同出一流,根脈久遠,實難解釋其中緣由。
…………
匈奴之“奴”,當為貶義。朝廷置有匈州,鄉間俗民偶爾鬥嘴時,或以“匈奴”嘲諷匈州人。今提起匈奴,俗民皆以為辱罵匈州人之詞匯,而無視數百年前匈奴國。
…………
匈奴既出於夏後,且已經消逝,朝廷不妨將漢初匈奴國,改稱為北夏,去除蔑稱,以示大家同源同流,不使匈州人、鮮州人,以為自己生活在古時野蠻之地,乃至於心不合聖朝。
-------------------------------------
並州,西河郡,離石城外。
紀念因為此次匈奴反叛而“犧牲”數百人的烈士園,大概雛形規劃完畢後,劉杲前去視察一番。行走烈士園間,劉杲細心囑咐孫資道:“刻碑文時,能少言之處,不必多言。……另,刻匈奴人姓名時,姓全部冠以漢姓,名則采用音譯。”
“碑文建起之後,凡是關於匈奴此次叛亂的章書,全部燒毀。傳首四方,震懾其他奴工時,言斬殺虛數而不載實錄,務必既達到預定效果,又不給別人留下手柄。似京觀之類,盡量控製在各匈奴奴工聚集地,以及內遷匈奴、美稷匈奴等地。”
談話間,離石礦區的主人太原礦商,愁眉哭臉的迎向劉杲:“州牧大人,若不是我不習慣住在山間,怕也難逃此劫。眼下礦區幾成廢墟,卻不知該如何是好?”
劉杲揉揉眉頭,安慰礦商道:“此節事故,是我考慮疏漏。以後但凡邊疆群體經營者,皆或多或少各自建立武裝兵卒,直接由你們統率,負責礦區、冶鐵廠安全保障,嗯……簡稱安保吧!”
“雖然此次損失慘重,但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你莫要灰心喪氣。”
礦商立刻信誓旦旦保證:“隻要州牧用我一日,我縱然是散盡家財,也絕不後退半步。不過,礦難、叛亂接連發生,三千人一時俱死。這些……”
劉杲伸手止住礦商話語:“除撫恤金必須由你負責外,似礦場設備、礦工等等,皆不用你操心。嗯……郭聞為修建馳道,已經屯積不少奴工。稍後幾日,我從雁門郡調來三千人,為你這礦區補充齊備,毋需你多花費一文一錢。”
“你放心,我這人,能共富貴,亦能共患難。”
《消逝的匈奴》
著作:金德(字正日)
校對:蘭成(字平和)
出版:太原書社
印刷:朔州朔方郡臨河縣博遠印刷分廠代工
版次:漢元六五七年四月第三版
作者簡介:
金德,字正日,匈州杭愛郡人,祖籍並州西河郡。少愛跋涉,行遍天下,知名宇內,年四十五,以博聞受聘省內,參議外事。
校對蘭成作序曰:
吾年十七,偶問匈州因何而得名。祖父答曰:匈州,即匈奴故地也。繼而祖父又長歎:汝玄祖彌留曾嗟歎,說吾家本是匈奴後裔,不想如今竟然久居南方。事過多年,偶逢金正日所著《消逝的匈奴》,多有感慨,遂為之校對,並私費出版數千本。
《消逝的匈奴》載:
秦末亂世,高祖倒提三尺青鋒,斬白蛇,初建大漢;至孝武皇帝,奮擊匈奴,並兩越,滅朝鮮,威武西州,開疆四野;王莽悖逆,世祖遂起於田間,靖除宵小群醜,遂有光武中興;又兩百年,聖祖出晉中,蕩掃衰世頹廢,奮大漢二十帝之餘烈,鐵蹄定國,內和民生,外開八州,自此普天之下,海西新洲,無不尊尚漢風。
漢之創基,年歲雖不如大周久遠,然威武倍於大周,強盛更非大周能比。自高祖立朔,漢兵征伐蠻夷萬千,或有反複,終難抵大漢一州數郡之力。唯有匈奴,曾雄霸漠南漠北、西州遠地,雖貴霜、安息,不敢與之交兵,竟能壓製大漢近百年。直至孝武皇帝橫空出世,集全國之力,任用衛霍之英才,方能屢破匈奴。自此以後,漢盛而匈奴衰。
對外交兵,能抗大漢百年者,四方蠻夷,唯有匈奴。故,欲通外事,不可不知匈奴。
…………
匈奴消逝於何時,諸博士、學者各有推測,結論不一。然史家皆公認,最後一位匈奴單於應為於扶羅。
十數年前,我秉從父命,回西河郡敬祖,路經離石,恰逢縣民野外祭祀。與鄉間野老談論間,得知當地原本有一座烈士園,為興武帝任職並州牧時所建。烈士園如今雖然已廢,然尚有些許痕跡可察。後數年,因友人提供經費,我遂又去西河郡,仔細考察烈士園內外遺跡。
挖掘半月,得一殘破石碑。這石碑,刻於二百多年前。
碑文言,中平六年九月,離石礦工暴亂,約有五百人礦工遇難(時,離石礦區總共兩千五百餘人,即五分之一死於暴亂)。碑文原本錄有五百餘人姓名,不過因石碑殘破,能準確辨認姓名,僅三百有餘。錄取三百餘人姓名時,我發現碑文所刻姓名,雖多冠漢民姓氏,但根據《五分匈奴表》所載匈奴改漢名方案,當知碑文所載姓名,至少有三分之一出自南匈奴部屬。
由此可以斷定,自興武帝任職匈奴中郎將至中平六年九月,匈奴風俗已經改變十之七八,最少他們大部分人已經開始使用中原姓名規則。繼續推論,南匈奴融入漢民的時間,應不是數十年漸進式,而是短短數年間跳躍式。興武帝曾言“三十年更改觀念?十年足矣!”,由此可見端倪。
…………
袁紹所遺留章書,以築壘京觀,斥責興武帝殘暴之言,依照各種證據推測,便是言中平六年十月這次小型暴亂。
考察碑文之後,我們可以簡單推測一下,離石礦區一共約三千人。死於礦難約六百人;烈士園遇難約五百人;從事左政破擊亂兵,斬首約七百人;幸運存活約三百人,合計兩千一百人。也即是說,即便興武帝築壘京觀,最多也不過斬殺九百人。
袁紹章書中,稱興武帝屠戮數千人。應是因為雙方當時戰略對抗,袁紹故意汙蔑興武帝。故,袁紹之文書,不能作為論證。
…………
碑文詳細能辨三百人姓名,漢民約七十,匈奴約一百二十,其他不能斷定是匈奴還是漢民。漢民七十,匈奴一百二十,由此可見,暴亂之中,匈奴、漢民曾並肩作戰,他們之間隔閡可以忽略不計。此次暴亂,性質絕非海西諸民族之間衝突。
追溯至司馬遷《史記》,言匈奴本為大夏後嗣。夏亡、商亡、周亡、秦亡,皆有遺民遷徙四方,以避時難。雖有博士言匈奴為大夏後裔不可考,但予私下以為,若非周邊蠻荒諸部族,皆出於三代遺民,豈能和諧共存,彼此之間,毫無隔膜?海西不過我大漢數州之大,竟存百數民族,且彼此攻伐不止,而我大漢東南西北縱橫數萬裏,卻能同一信仰。若非同出一流,根脈久遠,實難解釋其中緣由。
…………
匈奴之“奴”,當為貶義。朝廷置有匈州,鄉間俗民偶爾鬥嘴時,或以“匈奴”嘲諷匈州人。今提起匈奴,俗民皆以為辱罵匈州人之詞匯,而無視數百年前匈奴國。
…………
匈奴既出於夏後,且已經消逝,朝廷不妨將漢初匈奴國,改稱為北夏,去除蔑稱,以示大家同源同流,不使匈州人、鮮州人,以為自己生活在古時野蠻之地,乃至於心不合聖朝。
-------------------------------------
並州,西河郡,離石城外。
紀念因為此次匈奴反叛而“犧牲”數百人的烈士園,大概雛形規劃完畢後,劉杲前去視察一番。行走烈士園間,劉杲細心囑咐孫資道:“刻碑文時,能少言之處,不必多言。……另,刻匈奴人姓名時,姓全部冠以漢姓,名則采用音譯。”
“碑文建起之後,凡是關於匈奴此次叛亂的章書,全部燒毀。傳首四方,震懾其他奴工時,言斬殺虛數而不載實錄,務必既達到預定效果,又不給別人留下手柄。似京觀之類,盡量控製在各匈奴奴工聚集地,以及內遷匈奴、美稷匈奴等地。”
談話間,離石礦區的主人太原礦商,愁眉哭臉的迎向劉杲:“州牧大人,若不是我不習慣住在山間,怕也難逃此劫。眼下礦區幾成廢墟,卻不知該如何是好?”
劉杲揉揉眉頭,安慰礦商道:“此節事故,是我考慮疏漏。以後但凡邊疆群體經營者,皆或多或少各自建立武裝兵卒,直接由你們統率,負責礦區、冶鐵廠安全保障,嗯……簡稱安保吧!”
“雖然此次損失慘重,但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你莫要灰心喪氣。”
礦商立刻信誓旦旦保證:“隻要州牧用我一日,我縱然是散盡家財,也絕不後退半步。不過,礦難、叛亂接連發生,三千人一時俱死。這些……”
劉杲伸手止住礦商話語:“除撫恤金必須由你負責外,似礦場設備、礦工等等,皆不用你操心。嗯……郭聞為修建馳道,已經屯積不少奴工。稍後幾日,我從雁門郡調來三千人,為你這礦區補充齊備,毋需你多花費一文一錢。”
“你放心,我這人,能共富貴,亦能共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