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提馬河東,望雒陽


    中平六年三月末,劉杲將並州所有部下,召回晉陽。晉陽,並州州牧、刺史治所所在。


    望著濟濟一堂的文官武將,劉杲麵露微笑:“入春以來,國家局勢好轉。劉幽州{劉虞}誘降烏桓,斬殺兩張{張純、張舉},幽州形勢將逐漸趨於安定。而鮮卑內亂加劇,也無暇南向。”


    “鑒於當前形勢,諸君職責,也要作出變動,有功者賞,無功者罰。”


    “首先,從事文醜在滿夷穀大破來襲鮮卑及叛逃匈奴,斬首四百八十級,故晉為武猛從事。爾後數月,文醜繼續鎮守河朔一帶,監察滿夷穀、高闕、雞鹿塞內外諸叛逆、外胡。郭淮,依舊為文醜副手。”


    “郭聞,我已經上書雒陽,欲以軍功舉薦你為雲中太守。爾後數月,你與文醜協防鮮卑,並負責購買鮮卑奴婢,內遷補充磚窯、石涅井所需人口。另外,我上月提議的由北輿、雲中,過定襄郡、雁門郡,至太原郡的官道,你也要著手勘查地形。”


    “張燕,遷都尉之職,統帥步騎三千,屯兵雁門,由郭聞掌轄。另,胡才,你為張燕副手。”


    “從事張楊,率步騎二千,駐守太原。楊奉、賈逵、郝昭、你們三人,為張楊副手。”


    “從事左政,鎮守離石城,轄製西河郡千裏山脈。王昶,你為左政副手。”


    “都尉韓暹,鎮守上黨郡,負責逆擊黑山賊。高順、李樂,你們兩人,為韓暹副手。”


    “華歆、衛凱、徐晃、孫資,你們四人暫歸我帳下。”


    諸人聽令一一退散後,劉杲盯著案牘上並州地理圖,眉頭緊鎖,唉聲歎氣。突然耳邊傳來腳步聲,劉杲連忙散去愁眉,換上一副笑臉,扭頭回望。


    來人是華歆。


    華歆小聲詢問:“伯興,可是要有大事發生?”


    劉杲搖搖頭:“能有什麽大事。”


    大事?自然有!


    下一月,正當壯年的靈帝劉宏便會突然死去。靈帝一死,雒京局勢如爆竹一番爆炸。先是宦官誅殺何進,繼而是袁紹、袁術誅殺宦官,再然後是董卓入雒陽……


    可謂說,自下一月起,雒陽內外,每一件事,都是足以影響漢帝國的大事!


    但是這些能說麽?


    華歆眉角抖了抖,又道:“伯興把親信調往河朔、雲中、離石、長子{上黨郡太守治所},又讓張楊、楊奉、賈逵、郝昭四人相持在太原。這是伯興欲遠行之痕跡。”


    “今時事不同往日,伯興也不會再次隱退。今日調動,分明是伯興擔憂並州為外界變故騷動,故而布下層層重兵,占據大城,以大軍統領並州。伯興,你在擔憂什麽?”


    劉杲行至地圖前,手指在並州太原郡、上黨郡來回摩挲,道:“黑山賊依仗地勢,來往冀、並、司隸三州,百姓不勝其掠奪。難道我不能率軍入山,剿滅黑山群賊?”


    華歆不動聲色的回答道:“以伯興今日勢力,剿滅黑山賊,得大於失。即便饒幸剿滅黑山賊,也難保黑山不會再次複起盜賊。”


    “今日大漢之弊端,不在黑山賊,而在於它不斷逼迫人去做黑山賊。這點,伯興也曾與我探討過。竊以為,伯興不會突然犯傻,冒著無數壓力,去剿滅黑山賊。若是伯興真去剿滅黑山賊,我華歆也不會在伯興之側。”


    劉杲卷起並州地形圖,尷尬的笑了笑,道:“隻是這幾月隱隱不安,覺得將有大事發生。為安心牧守並州,我才調動諸人。子魚無怪!”


    華歆從懷中摸出一封信,遞於劉杲:“此乃襄公數月前寄來書信。自第三列起,取分別相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字之字,可連成十字之句,曰‘大亂將至,子魚好自為之’。”


    “襄公素來敬佩伯興,認為伯興也能勘透未來迷霧,發覺危機。如若不錯,我以為,伯興此次調動,當為信中所言‘大亂’!”


    “我左右猜測不少,雒京雖然紛亂如麻,但是論及大亂,尚言及過早。順桓{漢順帝、漢桓帝}之間,大漢衰敗局勢,與如今相似。雖然危機重重,但談不上‘大亂’。我不知襄公勘透何事,但從伯興舉動來看,自入並州以來,似乎也隱隱為這個模糊的‘大亂’準備。伯興,對此事三緘其口,莫非是信不過我華歆?”


    劉杲長吐一口氣,心中哀歎:“果然。我一些行事還是落在華歆眼角。雖說曆史上,華歆支持曹魏建國,但是卻不能揣摩他此時究竟是何心思。”


    劉杲搖搖頭,依舊嘴硬:“子魚多慮了。禮曰‘預則立,不預則廢’我所作所為,不過是有備無患而已。”


    華歆沉默良久,又道:“事無不可對人言。天下大局,非伯興一人之力,所能肩扛。自古成大事者,非智謀絕佳,英勇善戰之徒,而是諸如始皇帝、高祖、世祖{光武帝劉秀}這類善於用人之偉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秦用武安君白起,坑殺三晉,屠戮六國,三軍之權皆由白起調遣。秦庭既疑白起,立刻誅殺於督郵,不留後患。高祖用淮陰侯韓信,亦如此也!”


    “今漢庭衰敗,漢民人人痛心,卻不能挽救將傾之大廈。伯興出自趙王一脈,與高祖、世祖,同出一流,若真逢大亂,效仿光武,亦是尋常事。天子重位,且可謀劃,何況其他?”


    “如若伯興信我,大事豈能不告知一二?若是伯興不信我,可立即誅殺我華歆。”


    初聽華歆之語,劉杲寒毛聳起,一手已經悄悄按在腰間匕首上。


    待聽到華歆提及“秦始皇”“高祖劉邦”“世祖劉秀”等人作例時,劉杲已經眯起雙眼。


    華歆也是發現劉杲異狀,才最後說:若是劉杲不信他,可立即誅殺他!


    華歆最後這句話,背水一戰,稍稍解除劉杲戒心。


    許久。


    劉杲放在腰間的右手,緩緩垂下。


    而這時,華歆也趁勢走上前來,重新打開並州地圖,指著河東區域,道:“伯興將徐晃、衛凱調為親隨,想必是要謀劃河東。衛凱其曾祖雖為大儒,然兩代經商,根脈尚且不深,徐晃也是出於尋常士族。伯興率衛凱、徐晃兩人,卻將出身名門的賈逵,留在晉陽,充當隱性人質。”


    “非是伯興謀劃河東,我卻想不出還能有其他籌劃。然而,伯興驟為一方州牧,已為多方關注,怎能驟然前去河東?我卻始終想不透此節。”


    劉杲仔仔細細考慮後,選擇相信華歆真心,於是稍稍透漏點自己計劃。


    劉杲走至地圖前,提筆在雒陽城,劃了一個x。將毛筆丟在硯台裏,劉杲用低沉的聲音說道:“我之籌劃,乃是……”


    “提馬河東,望雒陽。以此窺朝廷諸公之弊。”


    《第三卷完》


    ========================================================


    ps:以此做第三卷的結尾吧。


    再照例做個總結。


    這一卷碼的很累,很煩躁。


    預期是這卷為二十萬字,前麵寫攫取名聲,中間種田,然後打打匈奴,調戲調戲鮮卑。。


    但是,咱顯然不適合碼種田文,連種名望,都碼不出。


    至於匈奴,曆史上此時,它太弱小了,根本不經打。曆史上,於扶羅千裏迢迢,跑向雒陽,準備向靈帝哭訴國中老王殺他父親行為,但是卻恰逢雒陽之亂。而後於扶羅就成為各方打手,誰招呼一聲,於扶羅就屁顛屁顛跑去。至於於扶羅真正單獨打仗,場場被虐!


    至於鮮卑,此時正大亂。鮮卑,和連死後,各方大人,都是彼此政權奪利。他們這會也沒時間,跑來漢帝國鬧騰。曆史上,這段時間,就沒鮮卑的事!


    咱也不想刻意豎立敵人,所以這戰爭也打不起來鳥!


    最後這卷碼出不倫不類的。


    算了。。。咱還是按照自己風格來寫文吧。。


    所以這卷草草結束。。。開始下一卷!


    下一卷為《天子》


    放棄種田流派……等。


    繼續寫政治、軍事、謀略。


    ps:


    再多感歎一句。


    開書碼曆史文時,額最想碼的其實是清末,但是我把一段數千字的書籍資料,碼成文字,暫時保存在博客時,發現:博客禁止。。。連資料都禁止,我那文……


    而後又想碼的,有四個時間點。


    一是南北朝,東晉滅亡,劉宋崛起那段時間。


    二是大唐崩潰後,後唐後晉交接那段時間。


    三是南宋末期,蒙古攻打西夏那段時間。


    四是明末,萬曆末年那段時間。


    至於三國,這是我最後的選擇。


    因為《三國演義》影響太大,許多人把演義當成曆史。


    所以碼三國文,那些曆史上真正風雲人物,卻一定要掩蓋在武將爭鬥之下。


    很多朋友心中,收服護軍大能的郭淮,恐怕比不得黃巾之中一管亥。


    白手起家,強奪荊州,壓製劉備數年的劉表,因為無稱帝心思,被人當作傻x。


    ……


    以額的稚弱文筆,很難兼容諸多故事,所以就悲劇了!


    不過開弓無回頭箭,《大漢》這文還是要繼續行走下去的。


    以上為絮叨。可無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東皇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傅戍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傅戍己並收藏大漢東皇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