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張梁入城,劉杲遷居封平之側後,劉杲就不曾遠離封平府上宅院。(.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即便是必須由劉杲處理的事務,也是由庶勇營士卒遞來交給劉杲簽發。之所以如此,劉杲一是為避免張梁挑起爭端,二是就近監視封平。


    然而,就在封平、劉杲剛得到董卓已經發函來贖還甘陵王劉忠、安平王劉續消息時,張角突然親自下榻封平寒舍。


    劉杲當時頓時大驚,甚至拔刀相向封平,若不是封平身腳敏銳,躲過劉杲突然襲擊,怕已成亡魂殘軀。在封平的百般解釋下,劉杲才勉強相信封平的無辜。隻是因為這一次刀兵之舉,兩人之間隔閡猛然化為鴻溝巨壑。兩人前幾日那般假意親密,也不複存在。


    如封平所料,張角所來並非為兩人,乃是為劉忠、劉續兩人。張角與劉忠、劉續兩人落落而談大半晌,以致最後劉續推辭道:“年老體弱,不便久坐,請恕老朽告退。”


    張角所來便為兩人,來意尚未說明,怎肯放兩人就此離去?張角連忙攔住劉續道:“稍停半刻,還有一事尚未告知王上。”


    “昔日流寇四起,角令屬下攜帶王上來此,本已不過是勸護兩王,免遭離難兵戈之禍。眼看今日戰局迷離,逐漸殘酷,若是一時乏心,以致兩王罹難,則角之罪大也!今聞安平、甘陵兩國安定,是以有意送兩王歸國。”張角一副為兩王有心操勞的樣子。張角根本不提官兵贖還,若是不明始末的人聽到張角言語,還以為張角真是一心為兩王勞碌奔波呐!


    “哦,如此,有勞大賢良師!大賢良師,世間聖人,又忠心為國,今遭漢兵絞殺,實有損漢之清明。(.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若老朽歸國之後,定向陛下奏明事情原委,以彌征戰,還大漢天下太平。”劉續也是似真似假,將這麽糊弄的話,返回張角。


    劉續這話說出來,便是劉杲這個穿越之人也知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黃巾叛亂,國之大事,一旦定策,便是錯誤也要堅持。朝局若沒有人員變革,豈能更改既定策略?東漢諸侯王皆薄弱,在朝局之中影響甚至有限,怎麽可能改變如今黃巾局勢?劉續這話,恐怕也就是應應景,順便暗諷一下張角。


    張角卻也不管劉續此言真假,又道:“如此,多謝王上。角自創太平之基至今,一心為國,所行之事,盡是勸善諸民,教化一方。今歲之所以舉兵,無非是不願忠烈之民,盡數受閹豎屠戮,乃至朝堂再掀黨錮。昔日,張符節,為避黨禁之捕,流竄天下,雖幸免遭捕戮,然其害名士何其多也!我不願如張符節者,害八州名士,又不願自縛就雒,使豎宦權勢再盛。前路不可走,故舉刀戟,以正世風。”


    “外界黨人盛傳,言我欲行大不逆之事,欲與高祖比肩。何其妄哉!角,一鄉間妄人,祖無三帝之厚,何敢謀大逆之事!昔日,張奐、段?初入京師,而豎宦以兩人不知雒京局勢,遂假傳軍令,令兩人捕殺陳蕃、竇武以及太學生千餘人[1]!張奐、段?非豎宦之餘黨也,然豎宦因兩人不知雒京遂利用兩人行狂妄之事。今日黨人捕殺我張角,亦如此類也!”


    “若今日,角被城外黨人誅死,則豎宦大慶之時也!還請兩王歸國之時,務必上書於陛下,言明事情真偽。”張角最後總結道。


    張符節,即張儉。第一次黨錮之難時,張儉不願自縛求死,遂流亡天下,當時不少名士因周濟張儉而身死。中平元年初,朝廷大赦黨禁,遂征用張儉,起家即拜少府。張儉辭朝廷之命,不應召書,為天下驚歎。當此之時,正是張儉名望最高時。


    張角此處,先是把自己擺在張儉同類,向甘陵、安平兩王訴苦,言自己隻是不願帶罪而死,又不願同張儉連累名士,這才起兵。而後,張角又舉張奐、段?因宦官之假傳旨意,才行誅殺之例,言如今皇甫嵩、朱?、盧植等一幹黨人,也是草草被征用,不明事情真相,所以才會肆意誅殺太平道。張角最後,又請劉續上書陛下,言明他張角並無反意。


    張角所此說罷,劉續、劉忠兩人接著張角語氣,連聲稱張角冤枉,如若歸國,定當傾力相助。隻是近在三人之側的劉杲,隻覺得三人都是披著一團和氣的灰太狼,張角這種招安的心思也甚是可疑!


    張角後來似乎覺得在此在此語兩王長篇大論,甚是沒有必要,於是與兩王商定離去之日,便起身告辭。


    抹去眉頭細汗,劉杲暗下長舒一口氣:“終於走了!你們再這麽虛偽下去,我可真要崩潰!”


    不料,就在這時,張角似乎想起什麽事來,又回頭詢問劉杲,這幾日為何不入軍營。劉杲早就想好借口,張口便道:“城門一戰,暴露我統軍之欠缺很多,這幾日正在反省。以待下次率軍之時,務必抹去這些缺點。”


    “好!好!學而不倦,一日三省其身。似你這般少年便懷有大才的,最應該如此。我與子羽,真是相逢恨晚!”張角聽到劉杲解釋,嗬嗬長笑,甚是欣慰。


    張角與劉杲交談幾句後,又回到原來話題:“我上次所言,意欲讓你獨領一軍,現在子羽以為如何?庶勇營北城門一戰,震驚諸將,若不是子羽練軍太過殘酷,怕是我廣宗一日之間要出四五個庶勇營。如今,子羽可不能再以威望不足作為藉口,若是子羽尚言威望不足,怕是廣宗城再無大將!”


    劉杲聽到張角這句話,心中猛的一咯噔。劉杲稍稍平穩內心後,才不露聲色的緩聲道:“承蒙大將軍寄托厚望,如今我已單領左軍校尉,兼領城門三侯三萬勁卒,此何異於單率一軍?”左軍校尉是戰時之官職,平素不轄諸軍,城門校尉雖轄三城門侯。但是稱門侯之下,各自成伍,劉杲雖掛其統帥,但諸部之間也由不得劉杲肆意指手畫腳。


    “不,不。我所說的單率一軍,是指讓你獨鎮一方,便如昔日宛城曼成一般。”張角搖頭道。曼成,便是指曾自稱過“神上使”的張曼成。


    張角提起張曼成,劉杲的心髒又是不爭氣的劇烈跳動。當日在會議後,張角向眾人傳達“張曼成為秦頡所殺”時,眾將神情各異,劉杲早已注意,而後劉杲又詢問封平,才了解事情起末。


    原來,波才大戰長社時,張角曾暗下布置一張大網,準備一舉破滅官軍,進而威逼雒陽八都尉。但是命令傳達給張曼成後,張曼成卻想經營宛城,不欲與波才等合軍,並間接的阻擾卜己等黃巾將軍的援助,以致波才在長社孤軍奮戰。


    當時,張角布置在張曼成軍中的暗諜,傳來消息稱:“曼成欲學淮陰侯韓信[2],攜軍稱王。不如因勢利導,封其為宛王。”張角知道後,大罵道:“我尚為大將軍,小兒豈能為王?”而後張曼成守宛城而不出兵,導致皇甫嵩改變行軍之路,回救宛城。是以,聽聞秦頡利用黃巾內部矛盾斬殺張曼成後,張角不怒反喜。


    劉杲從封平處,聽來張曼成敗亡始末,尚未感覺如何。此刻聽張角將自己比於張曼成,劉杲當即是一頭冷汗,心思這張角的暗諜已經查出自己根底,準備肉體消滅自己?


    注[1]:建寧元年(西元168),竇太後臨朝,大將軍竇武與大傅陳蕃謀誅宦官,事泄,中常侍遭節等於中作亂,以張奐新征,不知本謀,矯製使奐與少府周靖率五營士圍武。武自殺,蕃因見害。


    熹平元年(西元172),宦官諷司隸校尉段?捕係太學諸生千餘人。


    注[2]:韓信定河北,與劉邦書,言齊地不穩,請封假王。劉邦於是封韓信為齊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東皇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傅戍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傅戍己並收藏大漢東皇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