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七十二章冬雪8


    京城再一次人心惶惶起來。


    自澶州傳來消息,據說北征的諸軍發生兵變,並且“脅迫”主帥郭威南下,意圖不明。京城官民百姓不得不再一次驚恐起來,因為僅僅是一個月前亂軍留下的創傷還未來得及撫平,一波再起,難道又要燒殺搶掠一次?


    人心惶惶之中,文武大臣們聚在一起討論應對事變之宜。義勇軍馬步都指揮使、權知開封府事韓奕重傷初愈,也第一次出現在朝會上。說是朝會,不管是聽政的李太後,宰相蘇禹珪、竇貞固,或是新任三司使李轂,真正話事的隻有王峻、王殷、郭崇威與韓奕四人。


    王峻位居樞密使,代表的是郭威,掌握著實際權力。王殷是侍衛司第一號人物,郭崇威在侍衛司中位居第二。至於韓奕,那就更不必提了。除了這四人,還有誰能稱得上郭威的心腹?


    所謂兵變,所為何故,文武大臣包括李太後也心知肚明。群臣們都看著這四人,他們說怎麽辦,那就怎麽辦,這才是眾人明了的唯一真相。


    王峻故意不說話,因為他認為自己是樞密使,雖然也位高權重,但蘇竇二相才應該拿主意。王殷與郭崇威二人更不開腔,因為他們是武將,宰執們若說要舉兵抵抗郭威,他們就立刻準備禦敵,當然這不可能發生。


    韓奕也不說話,因為他第一次參加朝會,是個“新人”。此地無銀三百兩!


    “諸卿,澶州兵變,事出突然,如何應對,還請諸卿提早拿個主意。”李太後開腔了。她不敢看王峻,乞憐的目光隻是投向蘇、竇二相。


    蘇、竇二人忽然覺得這年頭宰相當得實在沒有意思,在最不需要自己拿主意的時候,偏偏要自己首先發表意見。


    二人都指望著對方先說,一時間都沉默不語,大殿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大殿內響起了一陣咳嗽聲,打破了沉寂。眾臣尋聲望去,見韓奕正撫著胸口,似乎病未痊愈:


    “蘇公、竇公,澶州劇變,不可不警醒。兵貴神速,如若二公意欲舉兵迎擊,還需早下決心,我等將士,願為國朝革馬裹屍,萬死不辭。”


    蘇、竇二人哪敢應話。蘇禹珪靈機一動,反問道:“韓侯以為該如何處置呢?”


    他將問題推到了韓奕身上,希望韓奕說出他不願在眾目睽睽之下說出的話。見韓奕被蘇禹珪反將了一軍,王峻有想放聲大笑的衝動。


    韓奕並不覺得驚訝,說道:“郭公一向忠於國朝,剪除禍亂,功勳格天,此次南下,想來並非出自己意,而是被亂軍挾製所致。韓某一向欽佩郭公的為人,豈能坐視不管,今次大病初愈,我欲率軍北去,或許能解救郭公。倘若不幸戰死,請兩位相公為我立碑。假使僥幸成功,我便說這要歸功於二相,因為北軍兵力雄厚,別人心存顧盼之念,唯有二相立排眾議,主張決戰。”


    “不可!”


    “萬萬不可!”


    蘇、竇二人同時驚呼道。他們有一百顆腦袋,也不敢有主戰的念頭。


    “為何?難道二相準備和談嗎?”韓奕故作詫異。


    蘇禹珪連忙道:“以和為貴、以和為貴。”


    “北軍亂起,所為何故,我等並不知曉,如若刀兵一起,則天下又要大亂了。我等不如坐等北軍前來,也好辨明真相,或許能免去一場戰事哩。”竇貞固也道。


    在韓奕的逼迫之下,蘇、竇二人不得不表明了態度。王殷道:


    “既然如此,我等應提早做好準備。二相乃國之重臣,非二相不足以鎮懾亂軍,到時還請二相能出城撫慰諸軍才是啊。”


    蘇、竇二人唯唯諾諾,不敢說一個“不”字。王峻這時才開腔說話:


    “諸位都惦記著北軍洶洶,卻忘了新君已在途中。”


    到底還是劉家人,一提起劉贇,李太後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脫口問道:“劉贇已經到了何地?”


    郭崇威回道:“稟太後,新君在馮太師的陪同下,自徐州西來,現在大概快抵達宋州地界。”


    “太後,禍亂將起,新君身邊護衛怕是太少,還需多派人手護衛才是。”韓奕建言道。


    “韓侯說的極是,有備無患。”王峻道,“事態不明,以免有壞人以為奇貨可居,害了新君,王某以為,不如特遣一大將,率軍前往宋州,以便就近保護新君。”


    李太後一介女流,既便是有智慧,也隻得順著王峻的話問道:“那依王卿之意,派誰去合適呢?”


    王峻還未說話,郭崇威“挺身而出”,向李太後請命道:“臣願往!”


    “那就如此吧,郭將軍看在老身的麵子上,對新君多多擔待。”李太後的語氣不免有哀求之意。


    “國不可一日無君。此番澶州兵變,正是因為沒有皇帝攝政的緣故。郭將軍去了宋州,萬萬不可懈怠,否則軍法無情。”王峻臉上掛著狠厲之色。


    “末將不敢!”郭崇威連忙受教。


    群臣目瞪口呆,見二王、郭、韓四人你一句我一句,就決定了所有的大事,像是演戲一般,按照劇本毫無拖遝地演下去,沒他們什麽事,全都成了陪襯。


    “太後聖明!”群臣齊呼道。在這洪亮的歌頌聲中,李太後黯然地退入內殿。


    散了朝,百官仍聚在皇城外,嘀咕著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的事。王峻衝著人群望了一眼,對王殷、韓奕等人說道:


    “關鍵時刻,這些人無補於時事,不過是屍位素餐罷了。將來我等柄政,萬萬不可學這些人。”


    王殷嘿嘿一笑:“當然!”


    王峻見韓奕麵無表情,不喜不悲,笑問道:“韓侯有何指教?”


    “王公當麵,韓某哪敢獻醜?”韓奕淡淡道。


    王峻臉上閃過一絲自負之色,道:“聽說你新覓了一區宅院,難道郭帥贈的宅子,你不太滿意?”


    那是一所“凶宅”,韓奕已經將它轉贈給了李昉,也算是宅歸原主,因為那原本就是李昉族叔李崧的宅子,這其實更是韓奕與李昉私交不錯的緣故。這樣一來,倒讓王峻有些不悅。


    “嗯,郭公所贈的宅院,自然是不錯的。隻是韓某不過是孤身一人,憑空占了偌大的一座宅院,太過奢侈,我將那宅院轉贈給了前秘書郎李昉,不曾深思熟慮過,駁了郭公的情麵。我至今方覺後悔,但送了別人,也就送了,哪裏還有收回的道理,就怕郭公返京後,會怪罪於我,到時還請王公代我說情。”韓奕道。


    韓奕的意思其實是說,既然是郭威送給了自己,那自己就有權處置,輪不著別人說三道四。但韓奕也給足了王峻麵子,隱然有甘願位居王峻之下的意思。韓奕也隻是最近一個月,才與王峻有真正交往,心知王峻極為自負,對權力極為熱衷,聯想到王峻伶人的出身,這也不難理解。


    王峻聽了韓奕的解釋,顯得有些高興,故作豪爽地說道:“正如韓侯方才所說,送了那就送了,何曾有收回的道理?此許小事,想必郭帥也不會放在心上。韓侯太看得起我了!”


    又衝著王殷道:“王帥以為如何?”


    “區區一座宅院,何足掛齒?”王殷道,“從今日起,我等就是開國功臣,何須談這些小事?”


    郭威還未做上皇帝,王峻與王殷二人已經當仁不讓地以大功臣自居。


    天有些陰沉,自上月初雪後,冬日熒熒了好長一段日子,眼看著又要變天了。


    韓奕帶著鄭寶與從人,穿過幾條街道,直奔開封府署。自從權知開封府以來,韓奕一直在養病,今天卻是頭一回入府問事。


    聽聞韓奕駕到,府署中大小官吏聞風而動,齊齊地站在門外,個個恨不得自己第一個向韓奕自報名姓。


    剛從洛陽調來的昝居潤、沈義倫及掌書記李昉,陪著一人姍姍來遲,正是前西京判官薛居正。


    “薛兄,我們又見麵了。”韓奕麵帶玩味之色。


    韓奕在洛陽任上,薛居正是判官,大小官吏之中,唯有薛居正自恃法官身份,常常讓韓奕下不來台。韓奕表麵上常常當著別人麵罵薛居正不識好歹,但實際上韓奕對薛居正極為推崇。這次韓奕主持開封府,正好缺一個判官,第一個便想到了薛居正。


    “薛某參見韓侯。”薛居正拜道。


    昝居潤笑道:“韓侯有所不知,薛判官今日剛來赴任,便急於要看案卷呢!”


    “薛某不過是為了一份俸祿罷了,昝兄見笑了。”薛居正道。


    “那薛判官的意思是說,我應該給薛兄再加一份俸祿?”韓奕雙手一攤,故作為難道,“這就難辦了,朝廷俸課,本有製度,薛兄這個小小的要求,怕是難以滿足,要不薛兄就勉為其難,拿多少俸祿,就辦多少差事吧?”


    “韓侯還是愛拿薛某取笑。”薛居正苦笑道。


    “我可不敢取笑薛判官。西京留守高老令公特意遣人來向我問罪,說韓某既調了昝居潤,又要走了沈義倫,奈何不留下薛判官給他?”韓奕搖頭道,“為了要回薛兄,我得罪了高老令公啊。”


    高行周遣人來問罪,不過是一個玩笑話,沒有人會當真。高行周與韓奕是忘年交,韓奕大病了一場,高行周當然要遣人來探望。這一個月之內,各路藩臣,甭管與韓奕有無交情,均打著各種名義前來慰問韓奕,也借此探查京城風聲。


    高行周身曆數朝,累封至王侯,榮華不衰,並非浪得虛名之輩。正是通過韓奕,高行周也向郭威暗表心跡,郭威當然求之不得,落得個皆大歡喜。


    順帶的,韓奕也要回了自己的私人昝居潤與沈義倫,再加上西京判官薛居正。在這一點上,高行周倒有些舍不得。想當初,韓奕自洛陽移鎮鄆州,正是因為看在高行周的麵子上,韓奕才留下昝、沈二人幫助高行周處理公事,高行周一生戎馬,對庶務從不敢興趣,也樂得做甩手掌櫃。不過,高行周當然不會阻止這事,因為他明白,如今跟著韓奕總比跟著自己有前途。


    愛之切,責之心切。若說薛居正在洛陽任上,專喜與韓奕作對,那就大錯特錯了。韓奕主持洛陽的短暫時日內,正是薛居正最有幹勁的一段時日,雖然高行周待他也不錯,但薛居正總覺得韓奕才是最得自己尊敬的人。


    薛居正再一次回到了京城,又重新做了開封府的判官。京城早已是物是人非,想當初將他趕到洛陽的主事者,已經成了曆史,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還能重回京城。至少,他可以在家中悍妻麵前,掙了不少麵子。


    韓奕站在府署門口,看著自己一手栽培起來的助手,指著陰沉沉的的天道:“天要變了,不管是下雨還是降雪,總歸有拔雲見天之時。”


    一騎飛奔而來,馳至府署門前,正是部下李威。


    “軍上,陳橋外已經發現了北軍前鋒。”李威來不及施禮,大聲稟報道。


    “速去稟報王公知曉。”韓奕命道。


    “遵命!”李威掉轉馬頭,飛奔而去。


    “天果然要變了!”沈義倫沉吟道。


    郭威南下的極快,但一逼近封丘縣,他又如上次那樣放慢了行軍的速度。如果說上次南下向闕,部下跟著他是為了大發國難財,那麽這次就是為了升官。這年頭如果想升官發財,那就是選一個人,向他高呼萬歲。


    受部下擁護並且黃袍加身的,郭威絕不是第一個成功的。在他之前的短短數十年間,早有人如此做過,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更多的人反受其害。一個月以前,郭威也完全可以性急地自稱“朕”,但他沒有,他有足夠的耐心,也有足夠的權謀與智慧。


    郭威率軍在陳橋宿了一晚,直到隔天才抵達七裏店,在皋門村安營紮寨,大梁城近在眼前。他的心反而更加沉靜。


    鄭寶率領自己部下十八騎,踏著刺骨寒風,首先謁見郭威。


    “冠侯的部下十八騎,可有名號?”


    此時此刻,郭威不問其它,卻問起了不相幹的事,恰似閑庭信步。因為他自信,天底下已經沒有什麽可以阻止得了他。


    “我等都是孤兒,平時也就是在軍中舞槍弄棒,並無名號。”鄭寶畢恭畢敬地答道。


    “爾等善騎射,那就叫‘追風十八騎’吧,要有在大漠追逐風沙的膽氣與毅力,為國殺敵,征討四方!”郭威的心情極佳,更是愛屋及烏的緣故。


    “謝郭公賜名!”鄭寶等齊齊拜伏。


    魏仁浦見郭威似乎忘了大事,又見天色將晚,在旁問道:“敢問侍中下一步行止?不如就此入城吧?”


    “老夫既已經等了一個月,何必在乎這一時呢?我就在這大梁城外辭舊迎新!”


    蘇、竇二相次日率領百官出城謁見郭威,並且奉上早就在懷中捂了半天的勸進表。郭威口口聲聲要以母事李太後,未得太後誥敕,不敢擅專。這純屬掩耳盜鈴。


    二相無奈,半推半就地返城入宮,不知使了什麽手段,得了李太後的一道誥文,其詞雲:


    樞密使侍中郭威,以英武之才,兼內外之任,翦除禍亂,宏濟艱難,功業格天,人望冠世。今則軍民愛戴,朝野推崇,宜總萬機,以允群議。可即監國,中外庶事,並取監國處分……


    郭威拜受誥敕,便稱孤道寡起來,次日頒下一道教令,傳示吏民。略雲:


    寡人出自軍戎,並無德望,因緣際會,叨竊寵靈。


    高祖皇帝甫在經綸,待之心腹,洎登大位,尋付重權。當顧命之時,受忍死之寄,與諸勳舊,輔立嗣君。


    旋屬三叛連衡,四郊多壘,謬膺朝旨,委以專征,兼守重藩,俾當勁敵,敢不橫身戮力,竭節盡心,冀肅靜於疆埸,用保安於宗社!不謂奸邪構亂,將相連誅,偶脫鋒铓,克平患難。誌安劉氏,順報漢恩,推擇長君以紹丕構,遂奏太後,請立徐州相公,奉迎已在於道途,行李未及於都輦。


    尋以北麵事急,寇騎深侵,遂領師徒,徑往掩襲。行次近鎮,已渡洪河,十二月二十日,將登澶州,軍情忽變,旌旗倒指,喊叫連天,引袂牽襟,迫請為主。環繞而逃避無所,紛紜而逼脅愈堅。頃刻之間,安危不保。事不獲已,須至徇從,於是馬步諸軍,擁至京闕。


    今奉太後誥旨,以時運艱危,機務難曠,傳令監國,遜避無由,黽勉遵承。夙夜憂愧,所望內外文武百官,共鑒微忱,匡予不逮,則寡人有深幸焉!布教四方,鹹使聞知……


    陰沉了好幾天的天空,終於忍不住降下一場大雪,萬千江山又變了顏色。


    就在郭威稱孤道寡聲中,就在文武百官的齊聲歌頌聲中,乾祐三年結束了。新的一年已經悄然而至,它將過去埋葬,迎來了新的一段曆史。驀然回首,人們隻記得一些事,一次又一次重複著,年長的人則感歎不知今夕是何朝。


    立在柳絮般的大雪中,微醉的韓奕不覺絲毫的寒冷,他相信這注定將會是一個銘刻上自己名字的新時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末年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肖申克11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肖申克117並收藏五代末年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