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小徐,你想要咱們國內培育這啥和牛?“
幾分鍾後。
聽完徐雲的介紹。
老郭忍不住蹙起了眉頭,臉上的表情看起來有些動搖:
“小徐,你的想法靠譜嗎?我記得肉牛養殖也是需要技術的吧?”
“咱們總不能和霓虹人開口,叫他們把養殖技術也一起給咱們吧?”
“嗯,這確實是個問題。”
徐雲坦然的點了點頭,解釋道:
“不過咱們雖然沒法和他們索要養殖技術——姑且算他們有這玩意兒吧,但咱們完全可以堆數量嘛。”
“堆數量?”
老郭愣了愣,不過很快便理解了徐雲的想法:
“你是說那筆無息貸款?”
徐雲沒有說話,而是朝老郭豎起了一根大拇哥。
這年頭的霓虹說實話也沒啥養殖經驗,他們的黑毛和牛純粹是靠時間堆出來的:
在曆史上。
從奈良時代到明治維新之前的這一千多年,霓虹人是被禁止吃肉的,想吃肉隻能私下裏偷偷地飽口福。
直到明治維新,霓虹開始全麵地向西方學習,穿西服、學洋文、模仿西方的生活習慣。
上輩子是明治天皇的同學都知道。
1872年的時候。
明治天皇帶頭夾了一筷子牛肉,吃肉從此開始成為風潮。
天皇吃、軍隊吃,連普通民眾也開始追逐牛肉。
為了滿足霓虹人日益高漲的吃肉需求,明治政府引進了不少外國牛種,將它們與霓虹本土牛種進行雜交。
最終經過整整八十年的雜交,霓虹人總算培育出了黑毛和牛、褐毛和牛、短角和牛以及無角和牛這四個品種。
如今這些和牛的養殖方式還都是家庭養殖,也就是一戶養三到五頭的那種。
所以你要是說霓虹人手中有長期雜交積累下來的養殖經驗那徐雲是相信的,但成體係的養殖技術.這玩意兒的不確定性就和尺間螢火開新書時的小勾勾似的,誰都不知道它到底存不存在。
所以比起養殖技術,徐雲直接把想法放到了堆量上:
霓虹人不是給了咱們一筆隻能買他們國內物資的無息貸款嗎,直接用這筆貸款買和牛不就行了?
這年頭的和牛隻是一種肉牛,不在禁運名單裏頭,用國內喜歡和牛口感的理由進口個三五百頭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甚至如今的霓虹政府還在琢磨著怎麽出口和牛呢,畢竟如今霓虹那邊的和牛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有了這麽多的牛肉,一次培育失敗就可以繼續再搞,反正有徐雲未來視野的擔保,和牛的培育項目注定不會因為一兩次失敗就終止投入。
這也是徐雲穿越的優勢之一,隻要是被他選上的項目,就不用考慮腰斬的風險。
“.”
隨後徐雲又向老郭簡單介紹了一下和牛的經濟價值,雖然老郭是個理科生,但在聽到和牛數倍甚至十數倍的利潤率後,也瞬間理解了徐雲的想法。
“原來如此.”
聽完徐雲介紹的前因後果,老郭臉上的疑惑也總算消了下去:
“既然這樣.小徐,待會兒我就和首都那邊聯係吧,用另一批本土牛替代這些啥和牛。”
“對了,動物培育方麵的專家,你有沒有值得推薦的?”
“育種專家啊”
徐雲想了想,很快報出了幾個名字:
“童第周先生、張子儀先生、旭日幹同誌、還有吳常信先生都很值得信任。”
老郭頓時眼前一亮。
徐雲報出的這四個名字中,童第周的名氣最大,也是和他同年入選學部委員.也就是後來院士職稱的學者。
童第周出生於浙省的一個農民家庭,因為家境貧窮,童第周一度輟學。
17歲時,在哥哥的資助下,才得以進入中學,錄取成績是倒數第一。
後來他一路逆襲刻苦學習,最終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複旦大學哲學係,開創了華夏的胚胎研究,最後榮登學部委員。
童第周的故事還入選了後世的小學課本,名字叫做《一定要爭氣》。(現在還在不在我就不確定了)
但除了童第周外。
剩下的三個名字老郭就不怎麽熟悉了,直接點說老郭壓根沒聽過他們的名字
而能夠被徐雲提及名字的人,能力上最少都是未來的院士級精英!
換而言之。
徐雲又給國家提供了三個頂尖人才的名單
倘若國家對他們重點培養提前給予信任,那麽最少都可以為他們個人與國家縮減十幾甚至二十年以上的時間!
想到這裏。
老郭心中已經充滿了立刻前去尋找李覺的衝動。
不過此時他還保持著基本的理智,知道信息必須要確定的足夠精準才行,於是他又對徐雲問道:
“小徐,你說的這三位同誌目前都在什麽單位工作?——如果記不清具體單位,也可以把工作的城市、年齡還有籍貫告訴我。”
徐雲聞言思索了幾秒鍾,緩緩說道:
“旭日幹同誌年紀是最小的,我記得他應該是內蒙人,現在在內蒙大學讀書吧,估計明年才剛畢業。”
“張子儀是歸國留學生,籍貫和工作單位我不記得了,不過他是從霓虹留學回來的。”
“所以如果要找的話,定位起來應該不難。”
“但吳常信同誌我就不太清楚了年齡大概接近三十歲吧”
旭日幹、張子儀、吳常信。
如果說童第周是我國動物育種的奠基人,那這三位大佬則是當之無愧的次代拓路者。
三人在後世都評選上了華夏院士,其中吳常信還是周善的老丈人呢。
不過另一方麵。
徐雲對於這三位大佬的認知也就僅此而已了,你要是問他們後世的工作單位和職務徐雲說不定能勉強回憶點信息,但這個時期的信息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徐雲能夠記起旭日幹的籍貫和學校,很大部分在於他是內蒙人,這種比較特殊的情況徐雲多多少少還是忘不掉的。
“沒事,能記得兩個人也夠了。”
看著有些為難的徐雲,老郭則很隨意的揮了揮手:
“找一個人要比找三個人容易不少,而且吳常信這個名字比什麽張建國黃愛軍可少見多了。”
“按你說的這年齡他不是已經畢業工作,就是在學校讀博,咱們按照畢業生名單找下去總是能找到的。”
徐雲想了想,也是。
畢竟這年頭國內大學生的數量要比後世少很多,畜牧係又不是什麽特別熱門的專業,找人的難度相對要小一點。
“行,小徐。”
老郭也是個行事果斷的人,在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後便拿起了公文包:
“我會把和牛還有育種人才的事情和上麵匯報的,要是沒其他事兒的話,我就先告辭了。”
徐雲對此自無異議:
“郭工,您慢走。”
待老郭離去後。
徐雲便又重新靠到了床上,開始看起了《本土驢的產後護理》。
不過徐雲還沒來得及看幾頁,病房門口便傳來了一陣響動聲。
徐雲順勢抬頭看了過去。
幾秒鍾後。
嘎吱——
房門被人從外麵推開,楊開渠坐著輪椅被人從屋外推了進來。
見此情形。
徐雲連忙放下書,朝楊開渠笑著說道:
“楊教授,您回來了。”
楊開渠從抵達基地的那天起便和徐雲成了“病友”,雖然沒有達到忘年交的程度,但對於彼此的存在都已經很習慣了。
例如最近楊開渠的情況好轉了不少,老郭他們遇到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兒的時候就會直接在病房裏當著楊開渠的麵交談。
楊開渠則會隔段時間就去進行一次紫杉醇的治療,注射完畢後就會返回病房。
有時候徐雲前一天忙的比較晚,楊開渠回來的時候他正在休息,被吵醒後也不會埋怨什麽。
這是後世醫院裏比較少見的情況,雙方都抱著很理解的態度進行著相處。
楊開渠聞言朝徐雲點了點頭,做動作期間輪椅也被從門外推進了屋內。
與此同時。
徐雲也看清了推著輪椅的人:
“咦,袁老.老師,周老師,怎麽是你們?”
隻見此時此刻。
推著楊開渠輪椅的並不是他的警衛員安山(楊開渠是學部委員,正兒八經的高官級待遇,配有警衛員),而是
徐雲許久沒見的袁國糧和周開達二人。
實話實說。
在看到袁國糧那張消瘦而又憨厚的麵龐的刹那,徐雲的眼珠子便紅了。
這不是因為他有多矯情,而是因為這位大佬在後世華夏人心中的地位實在是太過崇高了.
聽到徐雲的這番話,袁國糧朝徐雲擺了擺手,做了個稍後再說的手勢。
接著他與周開達將楊開渠坐的輪椅推到了床邊,小心的扶著自己的老師回到病床,做完這些方才說道:
“小徐,上午好,今天是老師注射紫杉醇第三個療程的最後一天了,所以我和老周就過來陪護陪護。”
袁國糧話音剛落,床上的楊開渠便瞪了他一眼:
“假正經,不就是打一次點滴嗎,非要搞的這麽正式。”
“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哪需要你們來陪護?浪費時間!”
袁國糧聞言嘿嘿笑了兩聲,撓了撓頭,沒有說話。
無論楊開渠怎麽想,作為楊開渠的親傳弟子,這種階段袁國糧肯定是要親自陪同的。
一旁的徐雲則輕輕點了點頭:
“原來如此.”
與此同時。
他的目光不動聲色的在楊開渠身上掃了幾眼。
楊開渠剛到基地的時候徐雲剛好在場,對於楊開渠當時的狀態記憶猶新:
當時楊開渠連整個人虛弱的躺在輪椅上,眼睛全力睜開的情況下縫都沒嘴長的大,說起話來也是有氣無力的。
說句很直白的話。
當時楊開渠的生理狀態,已經和氣若遊絲這四個字相差不遠了。
更別說徐雲還和楊開渠做了很長時間的病友,對於楊開渠早期的身體情況很清楚。
另外如果徐雲沒記錯的話。
原本曆史中的楊開渠將在明年2月2號辭世,距離現在也就三個月左右,理論上也應該非常虛弱了。
但自從他前往羅布泊待了一段時間、楊開渠通過紫杉醇進行了三個周期的治療後,楊開渠的身體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別的不說。
光是剛剛朝袁國糧瞪眼的動作,三個多月前的楊開渠就絕對做不出來。
更別說此時他說話帶著很明顯的中氣,雖然喉嚨間依舊有些沙啞聲,但比起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換而言之.
紫杉醇的效果可謂是極其完美。
想到這裏,徐雲不由對袁國糧問道:
“袁老師,醫療小組那邊怎麽說?”
徐雲口中的醫療小組便是樓之岑和屠鹿鳴他們組成的紫杉醇臨床小組,治療的目標便是楊開渠這位肺癌晚期患者。
袁國糧聞言先是給楊開渠掖了掖被角,方才說道:
“情況比預期的樂觀很多,老師體內的癌細胞已經暫時被控製住了。”
“不過具體的治療還是要看後續也就是靶向藥的研發,根據劉有成主任的說法,大概明年二月份左右就能見到靶向藥問世了。”
徐雲臉色一鬆,微微點了點頭。
如今的221基地配備有一台ct機,影像學上對於轉移灶可以進行比較基礎的判斷——尤其是對於癌症晚期的情況。
再加上林宇這種經驗豐富的西醫的觸診,基本上可以對於癌細胞是否被暫時遏製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
當然了。
紫杉醇有效的原因很大部分在於這個時期的人對於這玩意兒沒多少耐受性,但它的有效期其實是比較不固定或者說不穩定的。
因此真正能夠保證楊開渠多活幾年的藥品,還是劉有成在研製的靶向藥。
如今基地的pcr技術已經初具雛形,二月份拿出靶向藥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如果楊開渠運氣好。
說不定他還能活到中子彈爆炸的那天呢.
而就在徐雲思緒發喪的同時,袁國糧又開口了:
“對了,小徐,還有一件事我要和你說一聲。”
徐雲聞言連忙回過神,說道:
“什麽事?”
袁國糧聞言與一旁的周開達對視一眼,臉上複現出了一抹激動:
“小徐,我和老周的任命下來了。”
(本章完)
幾分鍾後。
聽完徐雲的介紹。
老郭忍不住蹙起了眉頭,臉上的表情看起來有些動搖:
“小徐,你的想法靠譜嗎?我記得肉牛養殖也是需要技術的吧?”
“咱們總不能和霓虹人開口,叫他們把養殖技術也一起給咱們吧?”
“嗯,這確實是個問題。”
徐雲坦然的點了點頭,解釋道:
“不過咱們雖然沒法和他們索要養殖技術——姑且算他們有這玩意兒吧,但咱們完全可以堆數量嘛。”
“堆數量?”
老郭愣了愣,不過很快便理解了徐雲的想法:
“你是說那筆無息貸款?”
徐雲沒有說話,而是朝老郭豎起了一根大拇哥。
這年頭的霓虹說實話也沒啥養殖經驗,他們的黑毛和牛純粹是靠時間堆出來的:
在曆史上。
從奈良時代到明治維新之前的這一千多年,霓虹人是被禁止吃肉的,想吃肉隻能私下裏偷偷地飽口福。
直到明治維新,霓虹開始全麵地向西方學習,穿西服、學洋文、模仿西方的生活習慣。
上輩子是明治天皇的同學都知道。
1872年的時候。
明治天皇帶頭夾了一筷子牛肉,吃肉從此開始成為風潮。
天皇吃、軍隊吃,連普通民眾也開始追逐牛肉。
為了滿足霓虹人日益高漲的吃肉需求,明治政府引進了不少外國牛種,將它們與霓虹本土牛種進行雜交。
最終經過整整八十年的雜交,霓虹人總算培育出了黑毛和牛、褐毛和牛、短角和牛以及無角和牛這四個品種。
如今這些和牛的養殖方式還都是家庭養殖,也就是一戶養三到五頭的那種。
所以你要是說霓虹人手中有長期雜交積累下來的養殖經驗那徐雲是相信的,但成體係的養殖技術.這玩意兒的不確定性就和尺間螢火開新書時的小勾勾似的,誰都不知道它到底存不存在。
所以比起養殖技術,徐雲直接把想法放到了堆量上:
霓虹人不是給了咱們一筆隻能買他們國內物資的無息貸款嗎,直接用這筆貸款買和牛不就行了?
這年頭的和牛隻是一種肉牛,不在禁運名單裏頭,用國內喜歡和牛口感的理由進口個三五百頭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甚至如今的霓虹政府還在琢磨著怎麽出口和牛呢,畢竟如今霓虹那邊的和牛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有了這麽多的牛肉,一次培育失敗就可以繼續再搞,反正有徐雲未來視野的擔保,和牛的培育項目注定不會因為一兩次失敗就終止投入。
這也是徐雲穿越的優勢之一,隻要是被他選上的項目,就不用考慮腰斬的風險。
“.”
隨後徐雲又向老郭簡單介紹了一下和牛的經濟價值,雖然老郭是個理科生,但在聽到和牛數倍甚至十數倍的利潤率後,也瞬間理解了徐雲的想法。
“原來如此.”
聽完徐雲介紹的前因後果,老郭臉上的疑惑也總算消了下去:
“既然這樣.小徐,待會兒我就和首都那邊聯係吧,用另一批本土牛替代這些啥和牛。”
“對了,動物培育方麵的專家,你有沒有值得推薦的?”
“育種專家啊”
徐雲想了想,很快報出了幾個名字:
“童第周先生、張子儀先生、旭日幹同誌、還有吳常信先生都很值得信任。”
老郭頓時眼前一亮。
徐雲報出的這四個名字中,童第周的名氣最大,也是和他同年入選學部委員.也就是後來院士職稱的學者。
童第周出生於浙省的一個農民家庭,因為家境貧窮,童第周一度輟學。
17歲時,在哥哥的資助下,才得以進入中學,錄取成績是倒數第一。
後來他一路逆襲刻苦學習,最終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複旦大學哲學係,開創了華夏的胚胎研究,最後榮登學部委員。
童第周的故事還入選了後世的小學課本,名字叫做《一定要爭氣》。(現在還在不在我就不確定了)
但除了童第周外。
剩下的三個名字老郭就不怎麽熟悉了,直接點說老郭壓根沒聽過他們的名字
而能夠被徐雲提及名字的人,能力上最少都是未來的院士級精英!
換而言之。
徐雲又給國家提供了三個頂尖人才的名單
倘若國家對他們重點培養提前給予信任,那麽最少都可以為他們個人與國家縮減十幾甚至二十年以上的時間!
想到這裏。
老郭心中已經充滿了立刻前去尋找李覺的衝動。
不過此時他還保持著基本的理智,知道信息必須要確定的足夠精準才行,於是他又對徐雲問道:
“小徐,你說的這三位同誌目前都在什麽單位工作?——如果記不清具體單位,也可以把工作的城市、年齡還有籍貫告訴我。”
徐雲聞言思索了幾秒鍾,緩緩說道:
“旭日幹同誌年紀是最小的,我記得他應該是內蒙人,現在在內蒙大學讀書吧,估計明年才剛畢業。”
“張子儀是歸國留學生,籍貫和工作單位我不記得了,不過他是從霓虹留學回來的。”
“所以如果要找的話,定位起來應該不難。”
“但吳常信同誌我就不太清楚了年齡大概接近三十歲吧”
旭日幹、張子儀、吳常信。
如果說童第周是我國動物育種的奠基人,那這三位大佬則是當之無愧的次代拓路者。
三人在後世都評選上了華夏院士,其中吳常信還是周善的老丈人呢。
不過另一方麵。
徐雲對於這三位大佬的認知也就僅此而已了,你要是問他們後世的工作單位和職務徐雲說不定能勉強回憶點信息,但這個時期的信息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徐雲能夠記起旭日幹的籍貫和學校,很大部分在於他是內蒙人,這種比較特殊的情況徐雲多多少少還是忘不掉的。
“沒事,能記得兩個人也夠了。”
看著有些為難的徐雲,老郭則很隨意的揮了揮手:
“找一個人要比找三個人容易不少,而且吳常信這個名字比什麽張建國黃愛軍可少見多了。”
“按你說的這年齡他不是已經畢業工作,就是在學校讀博,咱們按照畢業生名單找下去總是能找到的。”
徐雲想了想,也是。
畢竟這年頭國內大學生的數量要比後世少很多,畜牧係又不是什麽特別熱門的專業,找人的難度相對要小一點。
“行,小徐。”
老郭也是個行事果斷的人,在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後便拿起了公文包:
“我會把和牛還有育種人才的事情和上麵匯報的,要是沒其他事兒的話,我就先告辭了。”
徐雲對此自無異議:
“郭工,您慢走。”
待老郭離去後。
徐雲便又重新靠到了床上,開始看起了《本土驢的產後護理》。
不過徐雲還沒來得及看幾頁,病房門口便傳來了一陣響動聲。
徐雲順勢抬頭看了過去。
幾秒鍾後。
嘎吱——
房門被人從外麵推開,楊開渠坐著輪椅被人從屋外推了進來。
見此情形。
徐雲連忙放下書,朝楊開渠笑著說道:
“楊教授,您回來了。”
楊開渠從抵達基地的那天起便和徐雲成了“病友”,雖然沒有達到忘年交的程度,但對於彼此的存在都已經很習慣了。
例如最近楊開渠的情況好轉了不少,老郭他們遇到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兒的時候就會直接在病房裏當著楊開渠的麵交談。
楊開渠則會隔段時間就去進行一次紫杉醇的治療,注射完畢後就會返回病房。
有時候徐雲前一天忙的比較晚,楊開渠回來的時候他正在休息,被吵醒後也不會埋怨什麽。
這是後世醫院裏比較少見的情況,雙方都抱著很理解的態度進行著相處。
楊開渠聞言朝徐雲點了點頭,做動作期間輪椅也被從門外推進了屋內。
與此同時。
徐雲也看清了推著輪椅的人:
“咦,袁老.老師,周老師,怎麽是你們?”
隻見此時此刻。
推著楊開渠輪椅的並不是他的警衛員安山(楊開渠是學部委員,正兒八經的高官級待遇,配有警衛員),而是
徐雲許久沒見的袁國糧和周開達二人。
實話實說。
在看到袁國糧那張消瘦而又憨厚的麵龐的刹那,徐雲的眼珠子便紅了。
這不是因為他有多矯情,而是因為這位大佬在後世華夏人心中的地位實在是太過崇高了.
聽到徐雲的這番話,袁國糧朝徐雲擺了擺手,做了個稍後再說的手勢。
接著他與周開達將楊開渠坐的輪椅推到了床邊,小心的扶著自己的老師回到病床,做完這些方才說道:
“小徐,上午好,今天是老師注射紫杉醇第三個療程的最後一天了,所以我和老周就過來陪護陪護。”
袁國糧話音剛落,床上的楊開渠便瞪了他一眼:
“假正經,不就是打一次點滴嗎,非要搞的這麽正式。”
“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哪需要你們來陪護?浪費時間!”
袁國糧聞言嘿嘿笑了兩聲,撓了撓頭,沒有說話。
無論楊開渠怎麽想,作為楊開渠的親傳弟子,這種階段袁國糧肯定是要親自陪同的。
一旁的徐雲則輕輕點了點頭:
“原來如此.”
與此同時。
他的目光不動聲色的在楊開渠身上掃了幾眼。
楊開渠剛到基地的時候徐雲剛好在場,對於楊開渠當時的狀態記憶猶新:
當時楊開渠連整個人虛弱的躺在輪椅上,眼睛全力睜開的情況下縫都沒嘴長的大,說起話來也是有氣無力的。
說句很直白的話。
當時楊開渠的生理狀態,已經和氣若遊絲這四個字相差不遠了。
更別說徐雲還和楊開渠做了很長時間的病友,對於楊開渠早期的身體情況很清楚。
另外如果徐雲沒記錯的話。
原本曆史中的楊開渠將在明年2月2號辭世,距離現在也就三個月左右,理論上也應該非常虛弱了。
但自從他前往羅布泊待了一段時間、楊開渠通過紫杉醇進行了三個周期的治療後,楊開渠的身體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別的不說。
光是剛剛朝袁國糧瞪眼的動作,三個多月前的楊開渠就絕對做不出來。
更別說此時他說話帶著很明顯的中氣,雖然喉嚨間依舊有些沙啞聲,但比起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換而言之.
紫杉醇的效果可謂是極其完美。
想到這裏,徐雲不由對袁國糧問道:
“袁老師,醫療小組那邊怎麽說?”
徐雲口中的醫療小組便是樓之岑和屠鹿鳴他們組成的紫杉醇臨床小組,治療的目標便是楊開渠這位肺癌晚期患者。
袁國糧聞言先是給楊開渠掖了掖被角,方才說道:
“情況比預期的樂觀很多,老師體內的癌細胞已經暫時被控製住了。”
“不過具體的治療還是要看後續也就是靶向藥的研發,根據劉有成主任的說法,大概明年二月份左右就能見到靶向藥問世了。”
徐雲臉色一鬆,微微點了點頭。
如今的221基地配備有一台ct機,影像學上對於轉移灶可以進行比較基礎的判斷——尤其是對於癌症晚期的情況。
再加上林宇這種經驗豐富的西醫的觸診,基本上可以對於癌細胞是否被暫時遏製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
當然了。
紫杉醇有效的原因很大部分在於這個時期的人對於這玩意兒沒多少耐受性,但它的有效期其實是比較不固定或者說不穩定的。
因此真正能夠保證楊開渠多活幾年的藥品,還是劉有成在研製的靶向藥。
如今基地的pcr技術已經初具雛形,二月份拿出靶向藥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如果楊開渠運氣好。
說不定他還能活到中子彈爆炸的那天呢.
而就在徐雲思緒發喪的同時,袁國糧又開口了:
“對了,小徐,還有一件事我要和你說一聲。”
徐雲聞言連忙回過神,說道:
“什麽事?”
袁國糧聞言與一旁的周開達對視一眼,臉上複現出了一抹激動:
“小徐,我和老周的任命下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