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幹啥?”


    徐雲身邊。


    張和光挑了挑眉,雙手無奈一攤,歎氣道:


    “在這種破地方我tmd還能幹啥?”


    “上午的時候打開電腦,接杯水,看文獻,敲代碼,被導師罵。”


    “然後中午吃飯,逗貓,午睡,看劇,下午再打開電腦,接杯水,看文獻,敲代碼,繼續被導師罵.......”


    “.......”


    看著一臉碎碎念的張和光,徐雲的臉上頓時浮現出一絲同情。


    說起天體物理這四個字,想必大多數人的腦海中可能都會冒出這樣一幅圖:


    廣袤深邃的暗藍色背景下,一顆巨大的星球在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周圍轉動著其他幾顆較小一些的星體。


    那些星體的尾部拖著一道道淺白色的軌跡,與中央的星球形成了一個轉動的漩渦.......


    但實際上。


    天體物理這個專業涉及最多的其實是海量的數學公式。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每天差不多就是在看文獻推公式,然後泡一杯枸杞茶感歎人生.......


    當然了。


    對於張和光這樣的在讀博士生來說,苦逼日子的間隙,多少也會參加一些其他大大小小的項目。


    所以在吐槽完畢後,張和光還是苦著臉,掰持著手指數了起來:


    “除了文獻之外,科大最近分包了一部分巡天數據分析,這活兒就落在了我身上,看得我自己都tmd快紅移了。”


    “還有就most和hxmt的一些項目,以及黑洞模型啦、x射線雙星係統之類的研究,反正無聊的很。”


    徐雲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隨後他飛快的瞥了眼張和光,發現對方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便又裝作好奇的問道:


    “x射線雙星係統?老張,我記得之前不是有報道說咱們的太陽係可能也是雙星係統,在太陽係的遠方有一顆恒星麽,現在有啥進度了不?”


    “那能有啥進度啊。”


    張和光不屑的冷哼一聲,雙手一攤:


    “都是一些營銷號在帶節奏而已,涅墨西斯星這會兒都涼的和吳簽差不多了。”


    “你上nasa搜一下就知道,最後一個探索涅墨西斯星的項目組在去年就因為缺乏經費解散了,項目導師現在天天在tiktok上彈吉他賣唱呢——這是真事兒。”


    徐雲:“......?”


    好家夥。


    自己隨口問的一句話,後續內容居然這麽刺激的嗎?


    也不知不是被徐雲的這番話勾起了興致,張和光便又繼續補充了:


    “不過比起虛無縹緲的太陽係第二顆恒星,目前第九大行星的研究到還是挺有熱度的。”


    徐雲微微一愣,回過神後連忙問道:


    “怎麽說?”


    張和光想了想,把手伸進褲兜,取出了手機。


    隻見他鼓搗了幾下後刷出一個頁麵,將它往徐雲麵前一遞:


    “喏,還是那個冥王星殺手麥克布朗,他們最近又發現了一顆軌道異常的小行星。”


    “並且這顆小行星的偏折軌跡要比原先的六個例子更高一些,很難用單純的偶然解釋,所以一下就把第九大行星的概率拔高了。”


    徐雲心緒有些微妙的接過手機,認真看了起來。


    果不其然。


    正如張和光所說的那樣,這些年和柯尹伯帶天體杠上的麥克布朗團隊,又宣布發現了一顆小行星的軌道異常。


    早先提及過。


    目前支撐第九大行星存在的最關鍵證據,就是塞德娜、2004 vn112,2007 tg422,2010 gb174,2012 vp113,2013 rfs98這六顆星體的移動軌跡。


    這六顆小行星的軌道有某些程度的相似之處,例如近日點方向具有向某個特定方向聚集的傾向等等,最終可以推導出一個共同的引力來源。


    但這隻是單純的數據分析,有其他一些說法可以解釋這個情況。


    因此一直以來,這個話題都很有爭議性。


    結果沒想到......


    麥克布朗這個冥王星殺手,居然又發現了一顆新的小行星。


    當然了。


    這顆小行星依舊不能算是實質性的證據,隻能說它讓第九大行星在數學計算上的可能性更高一些罷了。


    隨後徐雲將手機遞回給張和光,沉默片刻,問道:


    “老張,這是什麽時候公布的發現?”


    張和光接過手機,息屏完順手插回褲兜,回憶道:


    “有一段時間了吧,大概....三四個月?”


    徐雲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思色。


    此時距離自己回歸現實隻過去了兩個月不到,也就是說麥克布朗團隊的發現,應該是和光環任務無關的。


    隻是由於專業壁壘問題,徐雲此前一直沒注意到這個信息罷了。


    那看來就是個純正的巧合了......


    而另一邊,張和光的聲音依舊在悠悠傳來:


    “所以在過去這幾個月的時間裏,國內外很多實驗室都重新研究起了這個課題。”


    “比如海對麵光nasa下屬的項目組就有三個,歐空局的也有五個,算上各個天文台和高校,數量應該不會太少。”


    “國內這邊的項目組大概也有六七個吧,當然了,數量看起來多,實際上批下來的經費都相對有限——說到底都隻是一種概率嘛。”


    徐雲理解的點了點頭。


    這是一個很好理解的情況——因為宇宙中的天文現象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在浩瀚星空中,比某個小行星軌道偏移更驚人的例子不勝枚舉。


    諸如塔比星異變、木星大紅斑、永恒之光群峰等等,無一不是玄奇到令人震驚的景象。


    某個星體的異常或許可以寫出一篇很優秀的論文,但想要以此獲得高額的科研經費,那可能性就很低很低了。


    接著徐雲沉默片刻,繼續裝作若無其事的拋出了一個問題:


    “嘖嘖,太陽係的第九大行星啊....老張,你們實驗室有啥結果了不?”


    中科大天文係雖然在校內沒啥名氣,但在行業內卻是威名赫赫。


    比如紫金山天文台,它的研究生部已經劃歸到了科大名下,國內天文機構有半數和科大有關。


    因此徐雲的這個問題在張和光聽來相當正常——國際上不確定,但如果說國內有哪所院校最可能在第九大行星這塊產出結果,那麽科大顯然是個最佳答桉:


    “還沒呢most那邊剛傳來了兩期圖像,目前已出的那部分結果不太樂觀。”


    徐雲微微一愣:


    most?”


    “咋了?”


    看到徐雲的這幅表情,張和光飛快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你要是敢most,別怪我揍你啊。”


    徐雲連忙擺了擺手:


    “沒有沒有,我隻是好久沒聽most罷了,別想太多。”


    說起華夏的知名望遠鏡,大多數人的腦海中可能都會冒出一個詞:


    貴州天眼。


    也就是500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


    但除了fast之外,華夏還有幾架很有名的望遠鏡。


    比如說魔都25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啦、


    紫金山天文台青海德令哈13.7米綜合口徑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啦、


    以及......


    毀譽參半的大天區麵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most。


    most立項於1997年,2001年動工,2009年6月通過國家驗收。


    2010年4月被冠名為“郭守敬望遠鏡”,2012年9月啟動正式巡天。


    它是我國投入極高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然而在運行後,它暴露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她在效果上沒有達到既定目標,河外...也就是銀河係外部的巡天幾乎完全失敗了。


    因為河外星係要比恒星暗的多most設計星等是20.5等,most的實際巡天星等隻能達到18等——此前提及過,星等這玩意兒很特殊,越低才越亮。


    可要知道。


    亮於17.7等的星係,已經被sdss觀測完備了。


    也就是說most發現的新星體頂多就是在17.7-18.0之間。


    截至2017年6月。


    most實際共觀測了超過三百萬個河外天體,但最終僅獲得了15萬個星係和5萬個類星體有效光譜,僅為原定千萬河外天體光譜的2%。


    所以從既定目標來說,它是比較失敗的。


    但另一方麵。


    毀譽參半的毀有了,譽又是啥情況呢?


    那就most雖然在河外星係拉胯了,但河內的效果卻達到了世界頂尖。


    嗯,不僅是一流,還是頂尖。


    most在銀河係科學方麵可以和世界上其他的恒星巡天,如sdss四期中的apogee相媲美。


    對特殊恒星,銀河係稱量,太陽領域暗物質等方麵的研究有著極其出色的貢獻。


    所以一直以來。


    有most的爭議都從未消散。


    diss它的一方表示宇宙那麽廣袤,銀河係隻是很小很小的一個角落,頂多就是家裏的玄關。


    投入這麽多成本卻看不到家門之外,那就是一次無可辯駁的重大失敗。


    支持它的則認為咱們本來想去打兔子,結果兔子沒打準,打到了一隻野雞,這其實也沒啥區別——銀河係對於人類來說已經夠大了,能夠研究係內星體不也挺好的嗎?


    而科大天文係most中曾經出過不小的力,因此對於科大天文係的學生來說most自然是帶著自家人的濾鏡。


    話題再回歸現實。


    眼見徐雲確實沒什麽嘲諷的表情,張和光方才點了點頭:


    most雖然在河外星係上的效果一般,但銀河係內能超過它的即便是國際上也沒多少。”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第九大行星短期內依舊不會有什麽新發現。”


    說著他忽然想到了什麽,半開玩笑的對徐雲道:


    “要不老徐,你也來我組裏幫忙吧,好幾千萬張的照片要解析呢。”


    張和光所說的“照片”和現實概念中的照片略有不同,它是由波段構成的的觀測記錄。


    2022年的科學技術可不同於小麥副本的1850年,副本中全球所有天文台拍攝一年才能收集到三萬張觀測記錄,但2022年卻可以做到近乎無限的量級。


    在2022年。


    一般天文望遠鏡的模式是這樣的:


    拍攝一大堆的照片,然後先去宇宙線,接著減本底、減暗流、除平場,就可以得到波段的黑白照。


    最後把多波段的照片給個偽彩色再合成,就可以看到大家網上見到的那些照片了。


    所以你別看哈勃每周隻傳輸120g的信息,實際上都是波段內容,解析後的數量難以想象——隻是大多都是無用的罷了。


    而張和光他們的任務,便是通過這些圖片去篩選移動的天體。


    例如照片的間隔是20分鍾一張,那麽就需要用算法去篩選照片裏是否有星球以xx角秒的速度發生位移——因為恒星是不動的。


    會動的要麽是小行星,要麽是係內外的大行星,要麽是彗星,要麽就是.....


    外星人。


    隻是宇宙的尺度太大了,加之太陽係內時常有彗星或者隕石出現。


    因此這種篩查工作即便有超算協助,卻也依舊很困難。


    觀測台邊。


    聽到張和光的這番話,徐雲又是一愣。


    隨後他認真的看了張和光幾秒鍾,確認道:


    “老張,你沒開玩笑?——我跟你說,這事兒哥們兒還真挺感興趣的。”


    “開啥玩笑啊,這又不是啥高機密度的研究。”


    張和光白了他一眼,解釋道:


    “這活兒說開了就是用電腦算力去分析圖片,我們係雖然小,但承擔的項目卻很多,所以留給我的算力也不多。”


    “像上個禮拜,我分到手的隻有5000個核時你敢信?”


    “如果你願意幫把手,稍後......算了今天太晚了,明天吧,明天我就把你加進組裏。”


    “不瞞你說,我的幾個學弟的電腦都被我借....咳咳,都主動提供出來幫忙了。”


    “高低隻是一個分析程序而已,對外還是開源的,去科院網站下載一下就行——別說你個搞物理的,搞地理的都能參加。”


    看著信誓旦旦的張和光,徐雲臉上的表情依舊平靜,不過心緒卻隱約有些微妙。


    這算是......


    想睡覺的時候有人送來了楓花戀?


    要知道。


    今天他看似是帶隊來天文台參觀,實際上的目的則是為了打探神王星的消息。


    按照徐雲原先的計劃。


    如果目前天文界對太陽係第九大行星的研究相對遲緩,那麽一切就得從長計議。


    不過如果近期它的熱度中等,那麽自己就可以找機會插上一手。


    結果沒想到......


    由於麥克布朗的新發現,這個研究方向重新擁有了熱度,就連科大也參與其中了。


    如此一來......


    徐雲身上的隱蔽色一下達到了最高。


    因此短短不過幾秒鍾,徐雲便在心中有了定數。


    隻見他看著張和光,認真說道:


    “兒子,帶爸爸一個唄。”


    ..........


    注:


    心力憔悴,能不能求點月票支持一下,真的太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進不科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手釣魚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手釣魚人並收藏走進不科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