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我在上海還有些黨務要處理,振華兄也有許多公務,就不叨擾啦~!”宋教仁和徐天寶握手道別
看著宋教仁有些落寞的神色,又想到一個月後他就要死在自己同誌的槍下,徐天寶不知道哪根筋搭錯,脫口而出道:“遁初留步,我還有些話要和你說!”
“哦?”宋教仁詫異道:“有什麽話?”
徐天寶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隻是笑道:“哦,沒什麽,隻是想說祝遁初兄一路順風。”
“多謝~!”宋教仁很瀟灑地揮了揮手
●●●●●●
且說發生在民國二年3月的宋教仁被刺案,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袁世凱下的手。也有人說是趙秉鈞在袁世凱默許的情況下下的手。因為從青幫頭目應夔丞,到動手的刺客武士英這一條線來看,最後牽扯到袁世凱是順理成章的。可是,順著這條線,還能牽出另一個人來,那就是陳英士。
宋教仁與黨魁孫中山之間不願合作卻又不得不陽奉陰違、架空虛置地進行合作的內心分裂,可以一直追溯到1907年2月28日。他在當天日記中介紹說,黃興因為不同意孫中山把陸皓東生前所設計的青天白日旗充當未來的新國旗,兩人之間發生激烈衝突。這場衝突的更加內在的原因,其實是孫中山“素日不能開誠布公、虛心坦懷以待人,作事近於**跋扈,有令人難堪處故也”。
在日本外務省政務局跟蹤宋教仁的秘密檔案中,保存有宋教仁對於孫中山更加激烈也更加徹底的否定意見。1908年11月23日,宋教仁表示說:“像孫逸仙那樣的野心家做領導人,中國革命要達目的,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的。我們相信,在真正的大首領出現之前,努力鑽研有關的政治的書籍是得體的。”
隨後在評論《每日新聞》所刊登日本著名經濟學家根津一的東亞同文會演說時,宋教仁進一步表示,無論是孫中山的勢力還是康有為的勢力,都難望得到永遠存續。“到國會終於開設時,肯定會有新人物出現,代表漢族抵製滿族,這是必須的趨勢”。
在1910年12月與日本朋友串戶真左樹的談話中,宋教仁再一次表示說:“孫逸仙已是落後於時代的人物,不足以指導革命運動。”
正是基於這樣的立場判斷,1911年7月31日,宋教仁與他的前輩同鄉譚人鳳(石屏)聯絡陳其美(英士)、於右任、潘祖彝、楊譜笙等人,在上海成立不再承認孫中山為總理的同盟會中部總會,並且致力於在長江流域開展革命活動。
1913年1月8日,宋教仁從常德來到長沙,當天下午在由湖南都督譚延闓出麵主持的國民黨湖南支部歡迎會上發表演說。據《長沙日報》在《國民黨湘支部歡迎宋教仁先生大會紀事》中報道,宋教仁談到了自己與譚人鳳(石屏)、陳其美(英士)、黃興、孫武、居正、黎元洪、袁世凱對於辛亥革命的貢獻,卻絕口不提與辛亥革命幾乎沒有直接關係的孫中山。
1913年3月,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選舉基本結束,在宋教仁的主持經營下,國民黨取得重大勝利。眾議院議員596人,國民黨得269議席,共和黨得120議席,統一黨得18議席,民主黨得16議席,跨黨者得147議席,無黨派26席。參議院議員274人,國民黨得123席,共和黨得55席,統一黨得6席,民主黨得8席,跨黨者38席,無黨派44席。國民黨在參、眾兩院870議席中占有392席,雖然沒有超過半數,由於共和、民主、統一三黨加起來隻有223席,國民黨依然可以憑借其絕對優勢影響操縱參、眾兩院。國民黨的選舉勝利,進一步抬高了宋教仁的政權預期和政治熱情。到處演講自己理想中的議會政黨責任內閣的宋教仁,實際上是在從事著一生中的最後衝刺,等待他的是1913年3月20日滬寧火車站的一場血腥謀殺。
依據當時多家報刊的公開報道,急於充當“太平宰輔”式的第二號人物的宋教仁,是被流落上海的兵痞武士英開槍殺害的;而現場指揮武士英槍殺宋教仁的吳乃文,卻是應夔丞任滬軍都督陳其美的諜報科長時的一級科員。應夔丞被租界巡捕抓捕歸案,又是吳乃文安排自己在武漢結識的老朋友王阿法出麵舉報的結果。雷厲風行地把應夔丞、武士英抓捕歸案的陳其美等人,卻始終沒有把租界巡捕明令通緝的吳乃文抓捕歸案。與吳乃文一起現場指揮武士英的陳玉生,在鎮江被捕後始終沒有出現在宋教仁案的審判席上。這些疑點所指向的主使操縱宋教仁血案的幕後真凶,並不是遠在北京的袁世凱,而是在上海地區擁有最大軍政實力、情報係統以及黑社會勢力的前滬軍都督、青幫“大”字輩大佬陳英士等人,甚至是孫文。
宋教仁一麵想架空孫文派係,一麵想架空袁世凱的北洋,兩麵得罪了,想不死也難。
民國初年的參議院和明朝末年的黨爭幾乎如出一轍,任何一件小事兒都會久拖不決,政府的行政效率無限接近於零,黨同伐異成了民國元年參議院的常態。如果讓這些人掌握了政權,恐怕還真的不如滿清朝廷。二十世紀初的世界,還是叢林法則盛行的時代,給予政府一定程度的權力是必然的結果,權力相對集中的總統製才符合中國的國情,而且這也沒有脫出憲政的窠臼,同樣是共和國的體製。
宋教仁死後,孫文和袁世凱打了一仗。孫文首先犯錯,所以他隻能流亡日本。袁世凱接著犯錯,所以他隻當了幾十天的皇帝就一命嗚呼。
這兩大政治巨頭行情看跌的時候,就是徐天寶和中華民族複興黨昂頭挺胸,接過大旗的時刻。
目送宋教仁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的視線裏,熊希齡問徐天寶道:“天帥,你剛才是不是象提醒他?”
徐天寶點了點頭,“就差一點,就差一點我就要說出口了。”徐天寶訕笑地摸了摸有些酸的脖子,“睡覺去!”
第二天一覺醒來,徐天寶心情大好,站在臥室的陽台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
福叔把早餐準備好,端到徐天寶的臥房裏,然後微微躬身行禮,靜靜地離開了。
徐天寶做到德國運來的沙發上,一麵拿起一碗玉米粥,一麵開始翻看公文。第一份公文是從大青山製鐵公司發來的,說工廠的工人們已經成功地把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技術轉化為實用技術。目前試驗用的一個50噸氧氣頂吹爐已經能夠開爐煉鋼,就這個爐子每年就能有3000噸鋼的產量。從50噸氧氣頂吹爐到150噸爐子並沒有多少技術門檻,而後者的年產量能夠超過萬噸,在這個時代可是個恐怖的數字。氧氣製取也不難實現——畢竟將來合成氨也需要大量氧氣,其他工藝條件也在逐步的完善。
第二份公文是熱河兵工廠發來的,說7.62毫米口徑的子彈和步槍的產量已經壓縮了一半,而6.25毫米口徑的子彈和各種槍支已經開始試產,預計一個月之後就能出成品了。
“我在上海還有些黨務要處理,振華兄也有許多公務,就不叨擾啦~!”宋教仁和徐天寶握手道別
看著宋教仁有些落寞的神色,又想到一個月後他就要死在自己同誌的槍下,徐天寶不知道哪根筋搭錯,脫口而出道:“遁初留步,我還有些話要和你說!”
“哦?”宋教仁詫異道:“有什麽話?”
徐天寶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隻是笑道:“哦,沒什麽,隻是想說祝遁初兄一路順風。”
“多謝~!”宋教仁很瀟灑地揮了揮手
●●●●●●
且說發生在民國二年3月的宋教仁被刺案,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袁世凱下的手。也有人說是趙秉鈞在袁世凱默許的情況下下的手。因為從青幫頭目應夔丞,到動手的刺客武士英這一條線來看,最後牽扯到袁世凱是順理成章的。可是,順著這條線,還能牽出另一個人來,那就是陳英士。
宋教仁與黨魁孫中山之間不願合作卻又不得不陽奉陰違、架空虛置地進行合作的內心分裂,可以一直追溯到1907年2月28日。他在當天日記中介紹說,黃興因為不同意孫中山把陸皓東生前所設計的青天白日旗充當未來的新國旗,兩人之間發生激烈衝突。這場衝突的更加內在的原因,其實是孫中山“素日不能開誠布公、虛心坦懷以待人,作事近於**跋扈,有令人難堪處故也”。
在日本外務省政務局跟蹤宋教仁的秘密檔案中,保存有宋教仁對於孫中山更加激烈也更加徹底的否定意見。1908年11月23日,宋教仁表示說:“像孫逸仙那樣的野心家做領導人,中國革命要達目的,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的。我們相信,在真正的大首領出現之前,努力鑽研有關的政治的書籍是得體的。”
隨後在評論《每日新聞》所刊登日本著名經濟學家根津一的東亞同文會演說時,宋教仁進一步表示,無論是孫中山的勢力還是康有為的勢力,都難望得到永遠存續。“到國會終於開設時,肯定會有新人物出現,代表漢族抵製滿族,這是必須的趨勢”。
在1910年12月與日本朋友串戶真左樹的談話中,宋教仁再一次表示說:“孫逸仙已是落後於時代的人物,不足以指導革命運動。”
正是基於這樣的立場判斷,1911年7月31日,宋教仁與他的前輩同鄉譚人鳳(石屏)聯絡陳其美(英士)、於右任、潘祖彝、楊譜笙等人,在上海成立不再承認孫中山為總理的同盟會中部總會,並且致力於在長江流域開展革命活動。
1913年1月8日,宋教仁從常德來到長沙,當天下午在由湖南都督譚延闓出麵主持的國民黨湖南支部歡迎會上發表演說。據《長沙日報》在《國民黨湘支部歡迎宋教仁先生大會紀事》中報道,宋教仁談到了自己與譚人鳳(石屏)、陳其美(英士)、黃興、孫武、居正、黎元洪、袁世凱對於辛亥革命的貢獻,卻絕口不提與辛亥革命幾乎沒有直接關係的孫中山。
1913年3月,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選舉基本結束,在宋教仁的主持經營下,國民黨取得重大勝利。眾議院議員596人,國民黨得269議席,共和黨得120議席,統一黨得18議席,民主黨得16議席,跨黨者得147議席,無黨派26席。參議院議員274人,國民黨得123席,共和黨得55席,統一黨得6席,民主黨得8席,跨黨者38席,無黨派44席。國民黨在參、眾兩院870議席中占有392席,雖然沒有超過半數,由於共和、民主、統一三黨加起來隻有223席,國民黨依然可以憑借其絕對優勢影響操縱參、眾兩院。國民黨的選舉勝利,進一步抬高了宋教仁的政權預期和政治熱情。到處演講自己理想中的議會政黨責任內閣的宋教仁,實際上是在從事著一生中的最後衝刺,等待他的是1913年3月20日滬寧火車站的一場血腥謀殺。
依據當時多家報刊的公開報道,急於充當“太平宰輔”式的第二號人物的宋教仁,是被流落上海的兵痞武士英開槍殺害的;而現場指揮武士英槍殺宋教仁的吳乃文,卻是應夔丞任滬軍都督陳其美的諜報科長時的一級科員。應夔丞被租界巡捕抓捕歸案,又是吳乃文安排自己在武漢結識的老朋友王阿法出麵舉報的結果。雷厲風行地把應夔丞、武士英抓捕歸案的陳其美等人,卻始終沒有把租界巡捕明令通緝的吳乃文抓捕歸案。與吳乃文一起現場指揮武士英的陳玉生,在鎮江被捕後始終沒有出現在宋教仁案的審判席上。這些疑點所指向的主使操縱宋教仁血案的幕後真凶,並不是遠在北京的袁世凱,而是在上海地區擁有最大軍政實力、情報係統以及黑社會勢力的前滬軍都督、青幫“大”字輩大佬陳英士等人,甚至是孫文。
宋教仁一麵想架空孫文派係,一麵想架空袁世凱的北洋,兩麵得罪了,想不死也難。
民國初年的參議院和明朝末年的黨爭幾乎如出一轍,任何一件小事兒都會久拖不決,政府的行政效率無限接近於零,黨同伐異成了民國元年參議院的常態。如果讓這些人掌握了政權,恐怕還真的不如滿清朝廷。二十世紀初的世界,還是叢林法則盛行的時代,給予政府一定程度的權力是必然的結果,權力相對集中的總統製才符合中國的國情,而且這也沒有脫出憲政的窠臼,同樣是共和國的體製。
宋教仁死後,孫文和袁世凱打了一仗。孫文首先犯錯,所以他隻能流亡日本。袁世凱接著犯錯,所以他隻當了幾十天的皇帝就一命嗚呼。
這兩大政治巨頭行情看跌的時候,就是徐天寶和中華民族複興黨昂頭挺胸,接過大旗的時刻。
目送宋教仁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的視線裏,熊希齡問徐天寶道:“天帥,你剛才是不是象提醒他?”
徐天寶點了點頭,“就差一點,就差一點我就要說出口了。”徐天寶訕笑地摸了摸有些酸的脖子,“睡覺去!”
第二天一覺醒來,徐天寶心情大好,站在臥室的陽台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
福叔把早餐準備好,端到徐天寶的臥房裏,然後微微躬身行禮,靜靜地離開了。
徐天寶做到德國運來的沙發上,一麵拿起一碗玉米粥,一麵開始翻看公文。第一份公文是從大青山製鐵公司發來的,說工廠的工人們已經成功地把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技術轉化為實用技術。目前試驗用的一個50噸氧氣頂吹爐已經能夠開爐煉鋼,就這個爐子每年就能有3000噸鋼的產量。從50噸氧氣頂吹爐到150噸爐子並沒有多少技術門檻,而後者的年產量能夠超過萬噸,在這個時代可是個恐怖的數字。氧氣製取也不難實現——畢竟將來合成氨也需要大量氧氣,其他工藝條件也在逐步的完善。
第二份公文是熱河兵工廠發來的,說7.62毫米口徑的子彈和步槍的產量已經壓縮了一半,而6.25毫米口徑的子彈和各種槍支已經開始試產,預計一個月之後就能出成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