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與虎謀皮
亨德森然後被請回到貝希特斯加登去接受德國總理的回話。希特勒的情緒平靜了一些,但仍然堅持他先前的說法,即英國是所有一切麻煩的背後策劃者,假如發生戰爭,它要為此負責。至於他自己,他說,過去一直希望得到英國的友誼,但現在明白了,盡管英國提出過種種建議,它已經不再真心願意建立良好的關係了。他非常露骨地表明了他的意圖:這一次,德國將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亨德森給這次會見下的結論是:很明顯,他出使德國的總的使命以及他這次的拜會希特勒,都已經失敗了,他為此感到沉痛惋惜。
在這第二次會見時交給亨德森的一份德國總理的答複(日期為8月23日),提出了下列一些論點:
德國從不希望與英國發生衝突,也從未損害過它的利益。不管怎樣,但澤和“走廊”純粹屬於德國利益範圍以內的事。希特勒說,“德國準備在一項確實是無比寬宏大量的建議的基礎上,通過談判的方式來解決但澤和走廊的問題。”然而,英國的反德政策助長了波蘭人的敵對情緒,使得他們不願意進行談判。再者,由於英國的鼓動,波蘭人已開始發動一場恐怖運動。德國政府最近已經通知他們,德國政府不會容忍這種行為繼續下去。“走廊問題和但澤問題必須而且一定能解決。”英國答應如果波蘭受到攻擊就給予援助,這絲毫也不會影響德國解決這些問題的決心。希特勒還說,第三帝國準備打一場戰爭,不管它要繼續多長時間,而決不能犧牲民族的利益或榮譽。德國政府已得到消息,英法兩國都打算進行動員來反對德國。“因為德國……從未打算過,將來也決不打算攻擊英國或法國”,西方國家的這種行動就構成了一種“恐嚇行動”,假如繼續這樣做的話,那就會導致“德國武裝力量的立即動員”。
這就是亨德森在8月23日當天傍晚飛返柏林時帶回來的答複,他在當天夜裏把答複全文用電報告訴了倫敦。看來沒有什麽希望再作進一步的談判了。但是亨德森隻能希望他已經使希特勒確信,如果這位元首真的有確信的能力的話,英國決心要站在波蘭一邊。他在24日給哈利法克斯的報告中說道:“這就是我自始至終向他反複說明的話”。
這時,8月22日上薩爾茨堡會議所顯示出來的危險形勢使戈林感到吃驚,他急切想要繞過裏賓特洛甫和德國外交部,獨自試探一下某種方式的調解,於是從斯德哥爾摩召來比爾伊爾?達勒魯斯,充當他的私人調停人,以便同英國政府進行聯係。24日午後,戈林和達勒魯斯討論了維護和平的計劃,但是沒有透露進攻波蘭的日期已定在26日。然後,就在午夜之前(當時他正在總理府同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開會)他打電話給達勒魯斯,要他飛往倫敦去說服英國外交大臣,使他相信德國準備和英國達成一項協議。達勒魯斯是在第二天,即25日星期五動身去倫敦的。當天晚上7點15分他見到了哈利法克斯,並交給他一份也許可能會導致談判的建議書草案。這建議書實際上隻是提了這樣一些問題:英國政府以勸告人和調解人的身分準備介入這場糾紛到什麽程度,它準備承擔多大的責任。英國政府向達勒魯斯解釋說,當談判還是在同希特勒進行的時候,不可能直接答複戈林。但是當達勒魯斯傍晚和戈林通過電話,並從他那裏得知,由於那天下午簽署了英波協定,局勢已變得極其嚴重,就把這個消息通知了英國外交部,並在午夜時分傳到了哈利法克斯那裏。達勒魯斯第二天早晨再次去見哈利法克斯,並建議外交大臣寫一封信由達勒魯斯帶交給戈林。達勒魯斯拿到信後,在當天中午飛返柏林。這封信並未作出任何承諾;信中說為了進一步考慮和澄清問題,需要有幾天的時間是必不可少的。英國人和希特勒一樣,渴望能找到一個滿意的解決辦法;在此期間,避免發生邊境事件是極關重要的。這樣,達勒魯斯的第一次倫敦之行,就沒有得到十分具體的結果。然而哈利法克斯的信件(達勒魯斯認為是“一封十分出色的信”)被戈林認為極其重要,應立刻送希特勒一閱。這就導致了希特勒和達勒魯斯在26日午夜的一次會晤。會晤後,達勒魯斯被再一次派往倫敦(27日星期日淩晨離開柏林),以便他能夠,如果可能的話,在英國大臣們決定采取什麽行動之前向他們報告希特勒對於危急局勢的最新看法。
8月24日在倫敦重新召開了正在休會的議會。會上聽取了首相關於7月31日最後一次辯論外交事務以來國際形勢嚴重發展的回顧。他談到了上星期在德國報紙上開始的激烈反對波蘭的宣傳運動,以及波蘭政府麵對這種攻擊所表現的令人讚美的自我克製。對於德蘇兩國的談判和協定這顆“炸彈”――這件“具有一種令人極不愉快的性質的意想不到的事”――首相不願在這個階段作最後的判斷。不過他又說,柏林把這項公約當作是消除一切戰爭危險的、外交上的一次偉大勝利來慶祝,這種“離奇的玩世態度”說明內閣急切需要,而且也已感到這種需要,發表一個聲明來重申它支持波蘭的決心,並由他個人寫一封信給希特勒,讓德國總理絕不可能有任何誤解地知道,英國政府的態度究竟如何。他剛收到希特勒的一封答複信,信中無非是重申德國的這樣一個論點:東歐是“一個德國在其中應能自由行動的領域”。至於德國硬說英國應對波蘭的不妥協態度負責的詭辯,首相說他已經“反複多次地駁斥”了這種錯誤說法,即正是由於英國對波蘭的保證,才使得波蘭政府拒絕德國3月26日的建議。英國的保證是直到3月31日才給予的,這已是在德國的建議被拒之後的事。
繼首相之後,工黨和自由黨的領袖們也重申了他們的黨,同政府一樣,反抗侵略的決心。這是下院的普遍意見,雖然有一名**議員和一名工黨議員也表示了這樣的不同意見:迫切需要同俄國合作,盡管它最近與德國站在一起了。
緊急權力法案然後按照程序在兩院都獲得通過,並在當晚得到國王的批準。用內政大臣在提出這一法案時的話說,法案授予的權力是“極廣泛、極嚴厲、極全麵的”。不過普遍認為這項法案是必要的,對它的批評也是極其溫和而有限度的。
然後,議會休會到8月31日再行複會,不過作了保留,即如果國際形勢需要,得提前召集議員開會。
哈利法克斯24日在上院發表了一個聲明,內容和首相在下院發表的相同;當天晚上他又廣播了一篇演說,重申“英國政策的雙重基本目標”,即抵製暴力,維護和平。他把政府對波蘭的態度講得很清楚:“背約不履行義務絕不是英國人的做法。”這仍是政府的堅定政策,雖然他本人熱切希望“理智能占上風”。
希特勒於8月24日下午6點從貝希特斯加登回到柏林,戈林正在總理府等他。三刻鍾後,裏賓特洛甫帶著已簽字的德蘇協定文本從莫斯科飛回坦貝爾霍夫機場,並直接來到了總理府。據英美報紙記者報道,一批德國部長和軍隊首腦(包括陸軍和海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和雷德爾)已在7點鍾被召往總理府,在那裏一直停留到次日淩晨。他們是在和希特勒、戈林、裏賓特洛甫一起通宵開會呢,還是留在休息室裏等待希特勒作出關於進攻波蘭的決定,這一點還不清楚,因為直到寫本書時,還沒有看到有關這次會議的可靠記錄。隻不過兩天以前,在上薩爾茨堡會議上,進攻波蘭的日期和時間就已經暫時決定在26日拂曉,希特勒並就政治背景情況作了相當詳細的說明。入侵的軍事部署則在很早以前就已作好了。(在4、5、6月間發出的、由希特勒或凱特爾或他們兩人共同簽署的關於“白色方案”的命令至少有六個。)那天晚間的會議是匆促召開的,會議開得那麽長,說明引起爭論的問題一定是自從上薩爾茨堡會議以後在外交形勢中出現的那個極重要的新因素。這就是英國政府方麵表現出意想不到的堅決態度,這是一個必須認真對待的重要發展。軍事首腦們心中考慮的最主要問題一定是:希特勒是否將堅持他22日的決定?如果是的話,進攻的命令必須至遲在第二個慕尼黑?
剛從莫斯科凱旋歸來、正在得意之中的裏賓特洛甫,一定會感到幻想破滅。他向希特勒作了匯報之後,不得不再聽一聽希特勒所作的關於最近幾天的形勢以及與英國的關係已進入了死胡同的報告。德蘇公約這一突然行動,顯然並沒有能削弱西歐國家支持波蘭的決心。21日宣布公約即將簽字後,英法兩國所顯示的與波蘭人的團結一致,已經使納粹領導人們感到很吃驚,現在還要再加上張伯倫口氣強硬的信件和亨德森在貝希特斯加登的堅決態度。這些表示已經足以使得希特勒躊躇不決了。希特勒本指望用“巧妙的策略”來孤立波蘭,但卻遇到了不易逾越的障礙。不過他還是向他的同僚們明白表示,他深信必須再試一試,即使是在這最後的時刻,離間西方國家與波蘭,辦法是給前者以友誼和合作來換取它們的拋棄盟友波蘭。
但是第二天,8月25日,希特勒的外交計劃就開始顯得不妙了。早晨並沒有給他帶來他所期望的消息,那就是莫斯科的妙計成功後在倫敦和巴黎出現了內閣危機。相反,卻是看到了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前一天在議會裏發表的演說,給了他當頭一捧。因此,他決定必須再對亨德森和庫隆德勒做最後一分鍾的工作,以便與西方國家做成一筆交易,使它們在他與波蘭作戰時保持中立。
~~~~~~~~~~~~~~~~~~~~~~~~~~~~~~~~~~~~~~~~~~~~~~~~~~~~~~~~~~~~~~~~~~~~~~~~~~~~~~~~~~~~~~~~~~~~~~~~~~~~~~~~~~~~~~~~~~~~~~~~~~~~~~~~~~~~~~~~~~~~~~~~~~~~~~~~~~~~
於是在午後12時45分左右,希特勒傳話給英國大使說,他希望在1時半於總理府接見他。(庫隆德勒稍晚一些才得到接見;很明顯,並不那樣擔心巴黎方麵會出現危險。)亨德森到了以後,希特勒(裏賓特格甫和施密特也在座)交給他一份建議。他說這是為了與英國保持良好關係而作的最後一次努力,他建議亨德森親自帶了這份建議飛回倫敦。
建議大致如下:希特勒把亨德森在上次會見時(在貝希特斯加登)最後說的一段話看作是德英兩國仍有可能取得諒解的一個希望,所以他準備再作一次努力來促其實現。但目前波蘭的情況是難以容忍的,德國決心要“消除在它東部邊界上的這種馬其頓式的狀態”。但澤和走廊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在這裏沒有對這個重要的問題更加具體地說什麽),英國以戰爭相威脅,也決不能改變德國政府的態度。一場戰爭,由於那項新的德蘇協定,將隻會對德國有利。
總理繼續說道,德國堅決要求解決波蘭問題,不過希特勒推備,一旦這問題得到了解決,就向英國提供一項“巨大的、廣泛的建議”。他將“承認大英帝國”,並保證以德國的實力來支持它,但有三個條件:1.他自己的殖民地要求應得到滿足;2.不能損及他對意大利承擔的義務;3.他和蘇聯達成的協議必須是“不可改變的”。在承認這些條件的基礎上,他願意與英國締結一項友好互助協定,接受一種合理的軍備限製,不再謀求修改德國的西部邊界。
如果英國拒絕這些建議,那就將發生戰爭。這,希特勒說,是他最後一次的建議。
亨德森和這位總理在一起呆了一個小時。據他看(就如他在午後晚些時候發往倫敦的一件電報中所說的),希特勒在作此建議時語氣“顯然是真誠的”。而且,會見過後,在午後不久施密特給英國大使館送來口頭聲明的正式文本時,他還帶來了希特勒的一封信,在信中他請大使要求英國政府“非常認真地”看待這份提議。這最後一個姿態,因此(雖然不象是會成功的),這位大使是不能不加以理睬的了;雖然他已經警告過希特勒,英國不會背棄它對波蘭說過的話,而且這份提議也不象是會被考慮的,“除非它意味著通過談判來解決波蘭問題”。於是他征得哈利法克斯的同意後在26日早晨帶了那份照會飛往倫敦。在這之前,他向倫敦發了一份初步的報告,讓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在25日夜間和26日上午去考慮研究。
希特勒現在已跨出了他的嚇退那兩個西方大國的外交行動計劃的第一步,但他進攻波蘭的決定還沒有最後定下來。問題的關鍵現在似乎是要看他的軸心夥伴會采取什麽態度了。墨索裏尼會跟著他走嗎?還是他對希特勒事先不同他商量就秘密締結莫斯科公約的做法會感到太憤怒了?一封解釋他的動機的信正在送往羅馬的途中,但是鑒於波蘭局勢的十分緊急,在前一天晚上的總理府會談中他就決定要裏賓特洛甫立即打電話給齊亞諾。於是在淩晨1時,裏賓特洛甫把在莫斯科的情況告訴了齊亞諾,並讓他對波蘭局勢的十分危急有一個深刻印象。納粹黨人一定是整個上午都在等待著對這個信息的反應;而他們沒有聽到任何反應,也就說明了墨索裏尼當天是猶豫不決的(下麵還將敘述)。盡管在上午沒有回音發來,但齊亞諾肯定已經“預先提醒過”在柏林的阿托利科,因為在下午1時25分,這位意大利大使要求裏賓特洛甫於3時至5時之間接見他,他希望到那時能交一封信給他。裏賓特洛甫卻迫不及待地要阿托利科在下午2時30分到總理府去見他(緊接在會見亨德森之後),但是這位大使隻能一再解釋,他還沒有接到任何指示。
[]
亨德森然後被請回到貝希特斯加登去接受德國總理的回話。希特勒的情緒平靜了一些,但仍然堅持他先前的說法,即英國是所有一切麻煩的背後策劃者,假如發生戰爭,它要為此負責。至於他自己,他說,過去一直希望得到英國的友誼,但現在明白了,盡管英國提出過種種建議,它已經不再真心願意建立良好的關係了。他非常露骨地表明了他的意圖:這一次,德國將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亨德森給這次會見下的結論是:很明顯,他出使德國的總的使命以及他這次的拜會希特勒,都已經失敗了,他為此感到沉痛惋惜。
在這第二次會見時交給亨德森的一份德國總理的答複(日期為8月23日),提出了下列一些論點:
德國從不希望與英國發生衝突,也從未損害過它的利益。不管怎樣,但澤和“走廊”純粹屬於德國利益範圍以內的事。希特勒說,“德國準備在一項確實是無比寬宏大量的建議的基礎上,通過談判的方式來解決但澤和走廊的問題。”然而,英國的反德政策助長了波蘭人的敵對情緒,使得他們不願意進行談判。再者,由於英國的鼓動,波蘭人已開始發動一場恐怖運動。德國政府最近已經通知他們,德國政府不會容忍這種行為繼續下去。“走廊問題和但澤問題必須而且一定能解決。”英國答應如果波蘭受到攻擊就給予援助,這絲毫也不會影響德國解決這些問題的決心。希特勒還說,第三帝國準備打一場戰爭,不管它要繼續多長時間,而決不能犧牲民族的利益或榮譽。德國政府已得到消息,英法兩國都打算進行動員來反對德國。“因為德國……從未打算過,將來也決不打算攻擊英國或法國”,西方國家的這種行動就構成了一種“恐嚇行動”,假如繼續這樣做的話,那就會導致“德國武裝力量的立即動員”。
這就是亨德森在8月23日當天傍晚飛返柏林時帶回來的答複,他在當天夜裏把答複全文用電報告訴了倫敦。看來沒有什麽希望再作進一步的談判了。但是亨德森隻能希望他已經使希特勒確信,如果這位元首真的有確信的能力的話,英國決心要站在波蘭一邊。他在24日給哈利法克斯的報告中說道:“這就是我自始至終向他反複說明的話”。
這時,8月22日上薩爾茨堡會議所顯示出來的危險形勢使戈林感到吃驚,他急切想要繞過裏賓特洛甫和德國外交部,獨自試探一下某種方式的調解,於是從斯德哥爾摩召來比爾伊爾?達勒魯斯,充當他的私人調停人,以便同英國政府進行聯係。24日午後,戈林和達勒魯斯討論了維護和平的計劃,但是沒有透露進攻波蘭的日期已定在26日。然後,就在午夜之前(當時他正在總理府同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開會)他打電話給達勒魯斯,要他飛往倫敦去說服英國外交大臣,使他相信德國準備和英國達成一項協議。達勒魯斯是在第二天,即25日星期五動身去倫敦的。當天晚上7點15分他見到了哈利法克斯,並交給他一份也許可能會導致談判的建議書草案。這建議書實際上隻是提了這樣一些問題:英國政府以勸告人和調解人的身分準備介入這場糾紛到什麽程度,它準備承擔多大的責任。英國政府向達勒魯斯解釋說,當談判還是在同希特勒進行的時候,不可能直接答複戈林。但是當達勒魯斯傍晚和戈林通過電話,並從他那裏得知,由於那天下午簽署了英波協定,局勢已變得極其嚴重,就把這個消息通知了英國外交部,並在午夜時分傳到了哈利法克斯那裏。達勒魯斯第二天早晨再次去見哈利法克斯,並建議外交大臣寫一封信由達勒魯斯帶交給戈林。達勒魯斯拿到信後,在當天中午飛返柏林。這封信並未作出任何承諾;信中說為了進一步考慮和澄清問題,需要有幾天的時間是必不可少的。英國人和希特勒一樣,渴望能找到一個滿意的解決辦法;在此期間,避免發生邊境事件是極關重要的。這樣,達勒魯斯的第一次倫敦之行,就沒有得到十分具體的結果。然而哈利法克斯的信件(達勒魯斯認為是“一封十分出色的信”)被戈林認為極其重要,應立刻送希特勒一閱。這就導致了希特勒和達勒魯斯在26日午夜的一次會晤。會晤後,達勒魯斯被再一次派往倫敦(27日星期日淩晨離開柏林),以便他能夠,如果可能的話,在英國大臣們決定采取什麽行動之前向他們報告希特勒對於危急局勢的最新看法。
8月24日在倫敦重新召開了正在休會的議會。會上聽取了首相關於7月31日最後一次辯論外交事務以來國際形勢嚴重發展的回顧。他談到了上星期在德國報紙上開始的激烈反對波蘭的宣傳運動,以及波蘭政府麵對這種攻擊所表現的令人讚美的自我克製。對於德蘇兩國的談判和協定這顆“炸彈”――這件“具有一種令人極不愉快的性質的意想不到的事”――首相不願在這個階段作最後的判斷。不過他又說,柏林把這項公約當作是消除一切戰爭危險的、外交上的一次偉大勝利來慶祝,這種“離奇的玩世態度”說明內閣急切需要,而且也已感到這種需要,發表一個聲明來重申它支持波蘭的決心,並由他個人寫一封信給希特勒,讓德國總理絕不可能有任何誤解地知道,英國政府的態度究竟如何。他剛收到希特勒的一封答複信,信中無非是重申德國的這樣一個論點:東歐是“一個德國在其中應能自由行動的領域”。至於德國硬說英國應對波蘭的不妥協態度負責的詭辯,首相說他已經“反複多次地駁斥”了這種錯誤說法,即正是由於英國對波蘭的保證,才使得波蘭政府拒絕德國3月26日的建議。英國的保證是直到3月31日才給予的,這已是在德國的建議被拒之後的事。
繼首相之後,工黨和自由黨的領袖們也重申了他們的黨,同政府一樣,反抗侵略的決心。這是下院的普遍意見,雖然有一名**議員和一名工黨議員也表示了這樣的不同意見:迫切需要同俄國合作,盡管它最近與德國站在一起了。
緊急權力法案然後按照程序在兩院都獲得通過,並在當晚得到國王的批準。用內政大臣在提出這一法案時的話說,法案授予的權力是“極廣泛、極嚴厲、極全麵的”。不過普遍認為這項法案是必要的,對它的批評也是極其溫和而有限度的。
然後,議會休會到8月31日再行複會,不過作了保留,即如果國際形勢需要,得提前召集議員開會。
哈利法克斯24日在上院發表了一個聲明,內容和首相在下院發表的相同;當天晚上他又廣播了一篇演說,重申“英國政策的雙重基本目標”,即抵製暴力,維護和平。他把政府對波蘭的態度講得很清楚:“背約不履行義務絕不是英國人的做法。”這仍是政府的堅定政策,雖然他本人熱切希望“理智能占上風”。
希特勒於8月24日下午6點從貝希特斯加登回到柏林,戈林正在總理府等他。三刻鍾後,裏賓特洛甫帶著已簽字的德蘇協定文本從莫斯科飛回坦貝爾霍夫機場,並直接來到了總理府。據英美報紙記者報道,一批德國部長和軍隊首腦(包括陸軍和海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和雷德爾)已在7點鍾被召往總理府,在那裏一直停留到次日淩晨。他們是在和希特勒、戈林、裏賓特洛甫一起通宵開會呢,還是留在休息室裏等待希特勒作出關於進攻波蘭的決定,這一點還不清楚,因為直到寫本書時,還沒有看到有關這次會議的可靠記錄。隻不過兩天以前,在上薩爾茨堡會議上,進攻波蘭的日期和時間就已經暫時決定在26日拂曉,希特勒並就政治背景情況作了相當詳細的說明。入侵的軍事部署則在很早以前就已作好了。(在4、5、6月間發出的、由希特勒或凱特爾或他們兩人共同簽署的關於“白色方案”的命令至少有六個。)那天晚間的會議是匆促召開的,會議開得那麽長,說明引起爭論的問題一定是自從上薩爾茨堡會議以後在外交形勢中出現的那個極重要的新因素。這就是英國政府方麵表現出意想不到的堅決態度,這是一個必須認真對待的重要發展。軍事首腦們心中考慮的最主要問題一定是:希特勒是否將堅持他22日的決定?如果是的話,進攻的命令必須至遲在第二個慕尼黑?
剛從莫斯科凱旋歸來、正在得意之中的裏賓特洛甫,一定會感到幻想破滅。他向希特勒作了匯報之後,不得不再聽一聽希特勒所作的關於最近幾天的形勢以及與英國的關係已進入了死胡同的報告。德蘇公約這一突然行動,顯然並沒有能削弱西歐國家支持波蘭的決心。21日宣布公約即將簽字後,英法兩國所顯示的與波蘭人的團結一致,已經使納粹領導人們感到很吃驚,現在還要再加上張伯倫口氣強硬的信件和亨德森在貝希特斯加登的堅決態度。這些表示已經足以使得希特勒躊躇不決了。希特勒本指望用“巧妙的策略”來孤立波蘭,但卻遇到了不易逾越的障礙。不過他還是向他的同僚們明白表示,他深信必須再試一試,即使是在這最後的時刻,離間西方國家與波蘭,辦法是給前者以友誼和合作來換取它們的拋棄盟友波蘭。
但是第二天,8月25日,希特勒的外交計劃就開始顯得不妙了。早晨並沒有給他帶來他所期望的消息,那就是莫斯科的妙計成功後在倫敦和巴黎出現了內閣危機。相反,卻是看到了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前一天在議會裏發表的演說,給了他當頭一捧。因此,他決定必須再對亨德森和庫隆德勒做最後一分鍾的工作,以便與西方國家做成一筆交易,使它們在他與波蘭作戰時保持中立。
~~~~~~~~~~~~~~~~~~~~~~~~~~~~~~~~~~~~~~~~~~~~~~~~~~~~~~~~~~~~~~~~~~~~~~~~~~~~~~~~~~~~~~~~~~~~~~~~~~~~~~~~~~~~~~~~~~~~~~~~~~~~~~~~~~~~~~~~~~~~~~~~~~~~~~~~~~~~
於是在午後12時45分左右,希特勒傳話給英國大使說,他希望在1時半於總理府接見他。(庫隆德勒稍晚一些才得到接見;很明顯,並不那樣擔心巴黎方麵會出現危險。)亨德森到了以後,希特勒(裏賓特格甫和施密特也在座)交給他一份建議。他說這是為了與英國保持良好關係而作的最後一次努力,他建議亨德森親自帶了這份建議飛回倫敦。
建議大致如下:希特勒把亨德森在上次會見時(在貝希特斯加登)最後說的一段話看作是德英兩國仍有可能取得諒解的一個希望,所以他準備再作一次努力來促其實現。但目前波蘭的情況是難以容忍的,德國決心要“消除在它東部邊界上的這種馬其頓式的狀態”。但澤和走廊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在這裏沒有對這個重要的問題更加具體地說什麽),英國以戰爭相威脅,也決不能改變德國政府的態度。一場戰爭,由於那項新的德蘇協定,將隻會對德國有利。
總理繼續說道,德國堅決要求解決波蘭問題,不過希特勒推備,一旦這問題得到了解決,就向英國提供一項“巨大的、廣泛的建議”。他將“承認大英帝國”,並保證以德國的實力來支持它,但有三個條件:1.他自己的殖民地要求應得到滿足;2.不能損及他對意大利承擔的義務;3.他和蘇聯達成的協議必須是“不可改變的”。在承認這些條件的基礎上,他願意與英國締結一項友好互助協定,接受一種合理的軍備限製,不再謀求修改德國的西部邊界。
如果英國拒絕這些建議,那就將發生戰爭。這,希特勒說,是他最後一次的建議。
亨德森和這位總理在一起呆了一個小時。據他看(就如他在午後晚些時候發往倫敦的一件電報中所說的),希特勒在作此建議時語氣“顯然是真誠的”。而且,會見過後,在午後不久施密特給英國大使館送來口頭聲明的正式文本時,他還帶來了希特勒的一封信,在信中他請大使要求英國政府“非常認真地”看待這份提議。這最後一個姿態,因此(雖然不象是會成功的),這位大使是不能不加以理睬的了;雖然他已經警告過希特勒,英國不會背棄它對波蘭說過的話,而且這份提議也不象是會被考慮的,“除非它意味著通過談判來解決波蘭問題”。於是他征得哈利法克斯的同意後在26日早晨帶了那份照會飛往倫敦。在這之前,他向倫敦發了一份初步的報告,讓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在25日夜間和26日上午去考慮研究。
希特勒現在已跨出了他的嚇退那兩個西方大國的外交行動計劃的第一步,但他進攻波蘭的決定還沒有最後定下來。問題的關鍵現在似乎是要看他的軸心夥伴會采取什麽態度了。墨索裏尼會跟著他走嗎?還是他對希特勒事先不同他商量就秘密締結莫斯科公約的做法會感到太憤怒了?一封解釋他的動機的信正在送往羅馬的途中,但是鑒於波蘭局勢的十分緊急,在前一天晚上的總理府會談中他就決定要裏賓特洛甫立即打電話給齊亞諾。於是在淩晨1時,裏賓特洛甫把在莫斯科的情況告訴了齊亞諾,並讓他對波蘭局勢的十分危急有一個深刻印象。納粹黨人一定是整個上午都在等待著對這個信息的反應;而他們沒有聽到任何反應,也就說明了墨索裏尼當天是猶豫不決的(下麵還將敘述)。盡管在上午沒有回音發來,但齊亞諾肯定已經“預先提醒過”在柏林的阿托利科,因為在下午1時25分,這位意大利大使要求裏賓特洛甫於3時至5時之間接見他,他希望到那時能交一封信給他。裏賓特洛甫卻迫不及待地要阿托利科在下午2時30分到總理府去見他(緊接在會見亨德森之後),但是這位大使隻能一再解釋,他還沒有接到任何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