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班用親身經曆證明北山隘口不是一根好啃的骨頭。
明軍在這裏的駐防實在太過完備,他們把所有能夠想到的事情都想到了。
甚至像火炮這種東西明軍都有配備,這叫詹班如何攻打?
雖然感到有些羞辱,詹班還是前去向碩額圖複命。
碩額圖聽了詹班一番講述,麵色直是陰晴不定。
“你說完了?”
“是的,將軍...”
詹班還想再說些什麽,可碩額圖卻抬起手道:“我知道了,明軍肯定是想不惜一切的拖延時間。這說明他們攻打漢中並不順利。”
他沉吟了片刻繼而說道:“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不能驚慌。你覺得北山隘口難以攻打,或許明軍還覺得難守呢。他們此戰肯定也是損失慘重。或許我們隻需要傾盡全力的一擊。”
碩額圖玩味的看向詹班:“你還有信心再戰一次嗎?”
詹班立刻挺直胸脯道:“願為將軍效死命。”
碩額圖滿意的點了點頭。
“很好,滿洲勇士就應該有這樣的魄力。不過這一次我們要換一個戰法。”
......
......
劉芳亮在營寨中巡視,傷兵滿營的情況讓他憂心忡忡。
大部分受傷的士兵都是被巨大的石塊砸傷的,一些傷勢嚴重的已經死去或者奄奄一息。
盡管劉芳亮已經在第一時間做出應對,用火炮轟擊投石機,可己方還是受到了不小的損失。
這裏的每一個將士都是劉芳亮親手帶出的兵,有的甚至還是他的同村老鄉,感情十分深厚。
看著他們忍受痛苦的折磨,劉芳亮的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但他也知道這些在戰爭中是不可避免的。
有戰爭就會有傷亡有犧牲,關鍵看這些犧牲值不值得。
劉芳亮深知北山隘口是明清爭奪漢中的關鍵,任何一方都輸不起。
所以便是付出再慘重的代價他也一定要打贏這一仗。
劉芳亮走到傷員身邊坐下,親切的慰問他們。
此刻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將軍,而是一個負責任的老大哥。
劉芳亮比任何人都希望明軍能夠拿下漢中,從而一舉進軍關中。
作為一個陝西人,背井離鄉這麽多年,迫切的希望返回家鄉。
一想到關中父老鄉親慘受韃子的壓迫剝削,劉芳亮的心便在滴血。
但這也恰恰正是他的動力所在。
甚至在戰鬥的某些時刻,他覺得自己不是為了朝廷、天子而殺敵,而是為了陝西的父老鄉親。他是在履行一個三秦子弟的責任。
陝地百姓憨厚老實,從來不主動惹事但也從來不怕事。
他們現在隻是囿於韃子的淫威敢怒不敢言。
劉芳亮相信隻要他率領大軍攻打回關中,三秦父老一定會積極響應。
哪怕他們手中沒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也無所謂。
秦人自古便有尚武之風,他們或許可以舉起手中的鋤頭、糞叉用來對抗凶殘的韃子士兵。他們會把這些年來積攢下來的怒氣怨氣全部傾瀉而出。
劉芳亮迫切的希望看到那一天,所以北山隘口必須要守住。
根據文安之的部署,北山隘口這裏隻有劉芳亮一處兵馬。
所以劉芳亮深知不會有人趕來增援他。
他要做的就是拚死守住這一道底線。
手中能用的兵一共就這麽多,用起來自然要慎之又慎。
對那些傷員劉芳亮一個也沒有放棄,不但命人給他們好好包紮,還讓專人對他們悉心照料。
這在軍隊之中是極為罕見的。
通常而言傷員會被認為是累贅,在緊急關頭拋棄傷員是十分尋常的舉動。
但在劉芳亮這裏卻不是。
他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受傷的弟兄。
韃子之前的進攻隻是一次試探性進攻,劉芳亮深知更為猛烈的攻勢即將到來。
他必須在此之前安排布置好每一處細節。
“將軍,這是文巡撫派人送來的親筆信。”
正當劉芳亮沉思之時,一名親兵恭敬的衝他說道。
劉芳亮哦了一聲從親兵手中取來信展開來看。
信的內容並不多,但劉芳亮卻看得很認真。
因為這是四川明軍最高統帥文安之的指令。
從以往的情況來看,文安之的戰術都十分成功,明軍總能大獲全勝。
要想讓別人信服就需要拿出實力。這在軍隊之中尤甚。
正是因為這麽多的成功前例讓劉芳亮堅信,跟著文安之走不會有錯。
他看完信後心情算是好了不少。
原來文安之方麵說明軍已經對漢中展開了圍攻。
這比原先計劃中還要提前了幾日,照著這節奏發展下去破城在即。
文安之寫親筆信給劉芳亮,一是告訴他這個好消息,二是讓劉芳亮再堅持堅持。
隻要漢中城破,北伐的第一戰便算是成功了。
劉芳亮的心情一時有些悵然。
文安之最先派劉芳亮率部駐守北山隘口時,目的是阻擊逃回陝西的漢中清軍。
可現在看來,他們的任務卻是阻擊從關中方麵趕來解除漢中之圍的清軍。
盡管具體任務發生了改變,但本質卻是一樣的。
人在城在,人亡城破。
劉芳亮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當初剛剛降明時原來順軍中的老兄弟們都憂心不已,擔心朝廷會使用手段懲治他們這些當年的叛賊餘孽。
可事實證明是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大家夥能夠得到優待,這其中自然有聖天子的英明的緣故,可文安之的功勞同樣十分重要。
若是沒有文安之的一視同仁,甚至是對原順軍將領的力挺,他們的日子不會這麽好過,更不會有這麽多上陣殺韃立功報國的機會。
明君賢臣這是中興之兆啊。
劉芳亮很慶幸自己在合適的時機做出了合適的選擇。
如果能夠在北伐戰爭中立下功勞,為大明中興而出力,百年之後史書之上一定會對其濃墨重彩的書寫一番。
人活一世所圖的不就是名垂千古嗎?
如今這個機會就擺在劉芳亮的麵前,他當然要抓住。
也許韃子就是他宿命中的敵人。
從當年的山海關之戰開始,他們就糾纏不休。
既然如此,那就從今日開始分出個勝負吧。
......
......
明軍在這裏的駐防實在太過完備,他們把所有能夠想到的事情都想到了。
甚至像火炮這種東西明軍都有配備,這叫詹班如何攻打?
雖然感到有些羞辱,詹班還是前去向碩額圖複命。
碩額圖聽了詹班一番講述,麵色直是陰晴不定。
“你說完了?”
“是的,將軍...”
詹班還想再說些什麽,可碩額圖卻抬起手道:“我知道了,明軍肯定是想不惜一切的拖延時間。這說明他們攻打漢中並不順利。”
他沉吟了片刻繼而說道:“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不能驚慌。你覺得北山隘口難以攻打,或許明軍還覺得難守呢。他們此戰肯定也是損失慘重。或許我們隻需要傾盡全力的一擊。”
碩額圖玩味的看向詹班:“你還有信心再戰一次嗎?”
詹班立刻挺直胸脯道:“願為將軍效死命。”
碩額圖滿意的點了點頭。
“很好,滿洲勇士就應該有這樣的魄力。不過這一次我們要換一個戰法。”
......
......
劉芳亮在營寨中巡視,傷兵滿營的情況讓他憂心忡忡。
大部分受傷的士兵都是被巨大的石塊砸傷的,一些傷勢嚴重的已經死去或者奄奄一息。
盡管劉芳亮已經在第一時間做出應對,用火炮轟擊投石機,可己方還是受到了不小的損失。
這裏的每一個將士都是劉芳亮親手帶出的兵,有的甚至還是他的同村老鄉,感情十分深厚。
看著他們忍受痛苦的折磨,劉芳亮的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但他也知道這些在戰爭中是不可避免的。
有戰爭就會有傷亡有犧牲,關鍵看這些犧牲值不值得。
劉芳亮深知北山隘口是明清爭奪漢中的關鍵,任何一方都輸不起。
所以便是付出再慘重的代價他也一定要打贏這一仗。
劉芳亮走到傷員身邊坐下,親切的慰問他們。
此刻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將軍,而是一個負責任的老大哥。
劉芳亮比任何人都希望明軍能夠拿下漢中,從而一舉進軍關中。
作為一個陝西人,背井離鄉這麽多年,迫切的希望返回家鄉。
一想到關中父老鄉親慘受韃子的壓迫剝削,劉芳亮的心便在滴血。
但這也恰恰正是他的動力所在。
甚至在戰鬥的某些時刻,他覺得自己不是為了朝廷、天子而殺敵,而是為了陝西的父老鄉親。他是在履行一個三秦子弟的責任。
陝地百姓憨厚老實,從來不主動惹事但也從來不怕事。
他們現在隻是囿於韃子的淫威敢怒不敢言。
劉芳亮相信隻要他率領大軍攻打回關中,三秦父老一定會積極響應。
哪怕他們手中沒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也無所謂。
秦人自古便有尚武之風,他們或許可以舉起手中的鋤頭、糞叉用來對抗凶殘的韃子士兵。他們會把這些年來積攢下來的怒氣怨氣全部傾瀉而出。
劉芳亮迫切的希望看到那一天,所以北山隘口必須要守住。
根據文安之的部署,北山隘口這裏隻有劉芳亮一處兵馬。
所以劉芳亮深知不會有人趕來增援他。
他要做的就是拚死守住這一道底線。
手中能用的兵一共就這麽多,用起來自然要慎之又慎。
對那些傷員劉芳亮一個也沒有放棄,不但命人給他們好好包紮,還讓專人對他們悉心照料。
這在軍隊之中是極為罕見的。
通常而言傷員會被認為是累贅,在緊急關頭拋棄傷員是十分尋常的舉動。
但在劉芳亮這裏卻不是。
他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受傷的弟兄。
韃子之前的進攻隻是一次試探性進攻,劉芳亮深知更為猛烈的攻勢即將到來。
他必須在此之前安排布置好每一處細節。
“將軍,這是文巡撫派人送來的親筆信。”
正當劉芳亮沉思之時,一名親兵恭敬的衝他說道。
劉芳亮哦了一聲從親兵手中取來信展開來看。
信的內容並不多,但劉芳亮卻看得很認真。
因為這是四川明軍最高統帥文安之的指令。
從以往的情況來看,文安之的戰術都十分成功,明軍總能大獲全勝。
要想讓別人信服就需要拿出實力。這在軍隊之中尤甚。
正是因為這麽多的成功前例讓劉芳亮堅信,跟著文安之走不會有錯。
他看完信後心情算是好了不少。
原來文安之方麵說明軍已經對漢中展開了圍攻。
這比原先計劃中還要提前了幾日,照著這節奏發展下去破城在即。
文安之寫親筆信給劉芳亮,一是告訴他這個好消息,二是讓劉芳亮再堅持堅持。
隻要漢中城破,北伐的第一戰便算是成功了。
劉芳亮的心情一時有些悵然。
文安之最先派劉芳亮率部駐守北山隘口時,目的是阻擊逃回陝西的漢中清軍。
可現在看來,他們的任務卻是阻擊從關中方麵趕來解除漢中之圍的清軍。
盡管具體任務發生了改變,但本質卻是一樣的。
人在城在,人亡城破。
劉芳亮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當初剛剛降明時原來順軍中的老兄弟們都憂心不已,擔心朝廷會使用手段懲治他們這些當年的叛賊餘孽。
可事實證明是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大家夥能夠得到優待,這其中自然有聖天子的英明的緣故,可文安之的功勞同樣十分重要。
若是沒有文安之的一視同仁,甚至是對原順軍將領的力挺,他們的日子不會這麽好過,更不會有這麽多上陣殺韃立功報國的機會。
明君賢臣這是中興之兆啊。
劉芳亮很慶幸自己在合適的時機做出了合適的選擇。
如果能夠在北伐戰爭中立下功勞,為大明中興而出力,百年之後史書之上一定會對其濃墨重彩的書寫一番。
人活一世所圖的不就是名垂千古嗎?
如今這個機會就擺在劉芳亮的麵前,他當然要抓住。
也許韃子就是他宿命中的敵人。
從當年的山海關之戰開始,他們就糾纏不休。
既然如此,那就從今日開始分出個勝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