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有些話說出口畢竟不容易。


    這些新兵多少還是要臉皮的。他們都等著身邊的人先說,這樣隻要附和一聲即可。


    憋了良久終於有人忍不住了。


    “鄭將軍,我們願意改做輔兵,我們願意回家去住。”


    鄭成功聞言大喜。


    “好,本將便準許你們離開軍營。不過必須每日點卯訓練。”


    眾新兵喜上眉梢,齊聲應道:“多謝鄭將軍。”


    ......


    ......


    九山島。


    這座與象山縣隔海相望的小島如今被一群倭寇占據。


    當然,是假扮的倭寇。


    這些倭寇的真實身份是鄭芝龍豢養的私兵。這些私兵有別於福建明軍,乃是編製之外的,平日裏見不得光。


    但也正因為如此,鄭芝龍可以毫無顧忌的派他們來東南。


    反正到時候把罪名往倭寇身上一推就完事了。


    浙江與福建毗鄰,鄭芝龍派到此處的私兵自然也最多。而寧波府尤甚。


    駐紮在九山島的人馬就有一萬人之多。他們的任務是襲擾寧波、台州等府,盡可能的給朝廷製造麻煩和混亂,給湖廣的吳三桂創造發揮的空間。


    這支兵馬的統帥名叫鄭三虎,是鄭芝龍的老部下。


    鄭芝龍還是海寇的時候鄭三虎便跟在他的身邊。


    後來鄭芝龍歸降了朝廷,鄭三虎也跟著接受招安。


    隻是在他看來做官兵可沒有海寇快活。


    做海寇時想殺就殺想搶就搶,可成了官兵這些都不能做了,至少明麵上是如此。


    唯一值得數道數道的就是這個身份了。


    現在好了,鄭芝龍決定反叛朝廷擁立桂王,鄭三虎這些老部下就又有了用武之地。


    便說這次浙江之行便可以把憋悶在胸中窩囊氣全部撒出來。


    九山島原先就被一股海寇占據,經營的井井有條。


    鄭三虎率部前來後對方乖乖的將其獻了出來。


    沒辦法做海寇的比的就是誰的拳頭硬。


    對方可是鄭芝龍的人,做海寇的要是誰不給鄭芝龍麵子,那也可以不用在道上混了。


    安頓好了後方後鄭三虎便放開了手腳大幹起來。


    燒殺奸淫,沿海劫掠本就是他的看家本領。雖然放下的時間有些長了但重新拾起來並不困難。


    鄭三虎命手下全部換了倭人的發飾、服飾,就連佩刀都全部換成了倭刀。


    他的部下甚至大多數都會說倭語,戰鬥力又極其凶悍,尋常人等根本看不出端倪。


    隻是近來他隻是派人襲擾沿海的村莊,震懾力還是有些不夠。


    鄭三虎正在籌劃幹一票大的。


    他準備派兵攻打象山縣城。


    他早已派人打聽過,如今的象山縣根本沒有多少駐軍。寧波府的駐軍都集中在府治。


    紹興知府是個慫包軟蛋,不敢調撥兵力去象山增援,生怕倭寇來出調虎離山直接攻打府城。


    如此一來鄭三虎便無須再有顧慮,可以盡遣主力攻打象山。


    象山縣的城牆並不高大,鄭三虎認為他甚至不用派人趕製大型攻城器械,直接蟻附攻城就是了。


    隻要拿下了象山縣城他們就可以狠狠的打朝廷一個耳光,讓朝廷顏麵盡失。


    當然這些都是幾天後的事情,現在他要好好享受男女之歡。


    他們劫掠來的女子都被關押在了柴房之中,隨時供其發泄**。


    鄭三虎根本不顧忌他們的感受,反正對他而言這些女子隻是泄欲的工具罷了。


    隻要能讓麾下的士兵高興,便是玷汙再多女子的清白也無妨。


    他們本就是海寇,世俗的道德準則根本約束不了他們。


    接受朝廷招安之後他們隻是暫時把心中的惡念壓了下去,現在隻是重新把其釋放出來罷了。


    “小娘子,哥哥我來了。”


    鄭三虎發出一聲淫笑,邁步朝柴房走去。


    ......


    ......


    經過鄭成功的一番安排陳桓招募的新兵已經全部離開了軍營,取而代之的是朝廷的虎賁大軍。


    這支軍隊的主體就是當初的神策軍,隻是進行了一輪整編,加入了些登萊的官兵。


    若是原先鄭成功指揮這樣一支軍隊是有些吃力的。可自從野牛島大捷後他在軍中的威望大增。就連登萊巡撫張肯堂都對他大加褒獎。


    這種情況下鄭成功率領這支軍隊來象山剿倭便不再是問題了。


    經過一兩天的休整,長途行軍的疲憊得到了緩解。


    鄭成功決定不再耽擱,立即開始搜海。


    倭寇問題一日不解決,陛下心中的那顆結就永遠解不開。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若是不能為天子分憂,他豈不是對不起陛下的知遇之恩?


    鄭成功來時就已經下定決心,不滅倭寇終不還。


    他們是走海路到的象山,所以船不是問題,不需要再臨時趕製。


    他們搭乘的都是大號福船、廣船,遠航都沒有問題,不用說在近海搜查了。


    根據陳縣令的描述,倭寇來無影去無蹤,行動十分迅捷。


    鄭成功初步認定倭寇的老巢就在象山縣周圍。


    象山縣緊鄰大海,曾建有昌國衛。


    雖然現在衛所製度名存實亡,但留下的港口還是可以用的。


    昌國衛的衛所軍原先除了種地,也偷偷出海捕魚、曬製私鹽以貼補用度。所以他們的港口能夠容納不少船隻。


    現如今鄭成功從登萊帶來的水師便全部停泊於此。


    鄭成功一聲令下,船隊全部揚帆起航。


    鄭成功本人和陳縣令在一艘最大號的福船上。


    這還是陳縣令第一次出海,站在甲板上被海風一吹隻覺得腦子都有些發暈。


    “鄭將軍,我們這是要去哪兒啊?”


    “某也不知,一寸寸的搜過去,搜到倭寇為止。”


    鄭成功不疾不徐的說道。


    陳縣令強顏歡笑道:“那得搜到什麽時候去。鄭將軍真的要一直在這船上待著?”


    “職責所在,某不敢有絲毫懈怠。甲板上風大,陳縣令若是沒有什麽要事便先回艙裏待著吧。”


    鄭成功的語調雖然很平和,但在陳縣令聽來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他麵色一紅,咳嗽了兩聲道:“不礙事,不礙事的。鄭將軍都能在這甲板上待著,本官又有何不可?”


    鄭成功頷首點頭道:“既如此,陳縣令便請便吧。”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振南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袖乾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袖乾坤並收藏振南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