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顯然還有時間著手應對。


    謀反是需要經過極為複雜的謀劃的,絕不可能憑一時之心血來潮。


    桂王要謀反,所需要準備的糧秣至少要夠大軍半年使用。而以兩廣的財力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


    至於朱由榔和一眾軍閥的關係則更有說道了。


    尤其是丁魁楚和鄭芝龍。


    二人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他們支持朱由榔無非是有利可圖,但若是這利益沒有了呢?若是大禍將至呢?


    朱慈烺認為這個謀反團夥內部絕非是鐵板一塊,還是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東西的。


    “韓伴伴,朕且問你,這些消息來源可靠嗎?”


    韓讚周連忙答道:“如此重要的事情奴婢不敢妄言,實是軍情司番子們親手打聽到的。”


    “那好。”朱慈烺微微頷首道:“朕有一件事要交給你去做。”


    “陛下盡管吩咐。”


    韓讚周心中大喜。


    “朕要你派人去兩廣散布桂王即將謀反的消息。”


    韓讚周聽得一愣,顯然蒙住了。


    “你一定很奇怪朕為何要打草驚蛇。朕不妨和你明說了吧。桂王這件事情很複雜很棘手,越早解決越有利,越晚解決越麻煩。朕不是要打草驚蛇,而是要引蛇出洞。”


    朱慈烺毫不猶豫的說道:“桂王謀反,勢必要準備萬全之後再行動,因為他的機會隻有一次。朕當然不能讓他如意。所以朕要逼他盡早舉起反旗。”


    這件事朱慈烺也是進行過深入分析的。


    眼下明軍剛剛在四川打了個大勝仗,朱慈烺的個人威望也隨之達到了頂峰。


    在這個時候和朱由榔糾集起來的叛軍作戰,官軍是占據優勢的。


    若是拖下去等到滿清又有什麽動作,朝廷將處於腹背受敵的尷尬境地。


    攘外必先安內,如果不解決了朱由榔這個麻煩,朱慈烺是一天覺都睡不好的。


    故而他決定將計就計將朱由榔即將謀反的消息在兩廣境內散布開來。


    這樣即便朱由榔沒有準備妥當也必須得反了。他不反就是等死,等到朝廷大軍趕到隻有束手就擒。


    對打這一仗朱慈烺當然是有信心的。


    鄭芝龍如今自身難保,能否全力出兵支援朱由榔尚未可知。即便他真的這麽做了也不要緊。


    朝廷已經不是兩年前的那個朝廷了。


    文安之手下有十幾萬雄兵,秦拱明、高傑、黃得功也都是總鎮一方的猛將。


    至於朱慈烺本人,手心裏也攥著十萬神策軍。


    便是把這些叛軍綁在一起也不是朝廷的對手。


    朱慈烺倒是樂意看到鄭芝龍出兵。


    這樣朝廷就可以將其一網打盡,省的再費功夫應對鄭芝龍。若是讓鄭芝龍逃到海上那麽還真是放虎歸山了。


    思前想後朱慈烺發現速戰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能夠一舉解決兩廣、福建的麻煩,朝廷就可以騰出手來全力應對滿清這個難題了。


    韓讚周連連應道:“奴婢遵命,奴婢遵命!皇爺有什麽吩咐奴婢一概照做。奴婢這就吩咐下去,命人速速前去兩廣散布消息。”


    朱慈烺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此甚好。”


    ...


    ...


    江西九江。


    袁繼鹹滿麵愁容的坐在總督府中。


    這旱災來的如此凶猛讓他一時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往朝廷奏報的奏疏倒是遞上去了,卻不知道陛下會如何批閱。


    眼看著聚集在城中的災民越來越多,袁繼鹹的心情也是越來越沉重。


    雖說江西是相對安全的大後方,不太可能直接爆發大戰,可還是奉行著屯糧的政策。為的便是以備不時之需。


    將來若是真的打起仗來也好及時應對,不至於臨時抱佛腳。


    當然,袁繼鹹也不是那等食古不化鐵石心腸之人。他已經命人準備好糧食,隻要聖旨一到便開倉放糧。


    這些都是陛下的赤子啊,相信陛下一定不會坐視不理的吧?


    正當袁繼鹹感慨之時突然有親兵稟報。


    “總督大人,欽使到,命您前去接旨。”


    袁繼鹹心中一震,朗聲吩咐道:“速速命人排香案接旨。”


    說罷一甩袖子朝中堂走去。


    來傳旨的是一個並不怎麽出名的小太監。事實上這是他第一次離開南京城來傳旨。所以他的內心是極度緊張的。


    不過他時刻提醒自己,他代表的是天子,一定不能手忙腳亂。


    此刻香案已經準備妥當,袁繼鹹換上一身大紅色的圓領官服風風火火的趕來。


    小太監見正主來了便挺直身子肅然道:“江西總督袁繼鹹接旨。”


    袁繼鹹立刻跪倒在地,朝著南京的方向叩首道:“臣袁繼鹹接旨。”


    那小太監清了清嗓子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江西遭大旱,受災者無數。災民皆朕赤子,朕不忍見餓殍遍野之慘狀,特命江西總督袁繼鹹開倉賑濟不得有誤。欽此。”


    說罷那小太監便衝袁繼鹹道:“袁大人,快快接旨吧。”


    袁繼鹹聽罷聖旨總算是長出了一口氣。


    陛下聖明啊。


    有了陛下這道旨意袁繼鹹便沒有了任何的顧慮。


    “臣袁繼鹹接旨。”


    他從欽使手中恭敬的接過聖旨,然後交給了親隨命其掛起來。


    那小太監宣讀完了聖旨也是換了一副口氣,笑聲道:“咱家在南京的時候就聽到人家說袁大人官聲斐然,今日一見果然非虛。”


    其實他剛剛來到江西不久,連屁股還沒坐熱乎呢,哪裏能有什麽細致的判斷。無外乎是說一些場麵話罷了,所圖的自然也是銀子。


    宮中的大太監自然不會在意這些小錢。可像這種小黃門本身沒有什麽來錢的渠道,碰到傳旨這種機會自然要好好撈上一筆。隻要不是太不懂規矩的官員多多少少會送上一些銀子。


    畢竟傳旨的太監還要回去複旨,若是因為沒有送銀子而被傳旨太監在禦前說些壞話,那就太虧了。


    袁繼鹹見對方誇耀起了自己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便衝親隨使了個眼色。


    隨後他衝小黃門道:“欽使遠道而來便先住下吧。本官晚上便為欽使辦一場接風宴。”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振南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袖乾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袖乾坤並收藏振南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