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審問了。


    要說審問的技巧,水師官兵肯定不如錦衣衛。


    人家那是專業的,十八班手藝樣樣精通。


    水師官兵審問卻很簡單幹脆,不招認的捆綁雙手雙腳綁了石頭沉海。


    簡單粗暴,但十分有效。


    這些海寇別看平日裏凶殘無比,真是死到臨頭一個個也都變成了慫包。


    水師官兵們問什麽他們就答什麽,絕不敢有絲毫的違拗。


    結果一番質詢下來得出一個十分尷尬的結論。


    這些海寇並不是登萊的,甚至不是山東沿海的,而是福建來的。


    他們一口閩南腔調更是印證了此點。


    登萊巡撫張肯堂頓時有些泄氣。


    他本以為抓到這些海寇就能順勢犁庭掃穴,端了海寇的老巢,誰曾想卻是這個結果。


    就算這些海寇供認了他們的老巢,張肯堂總不能命水師一路殺到福建去剿匪吧?


    不過張肯堂很快就感到疑惑不解。這股福建的海寇為何會跑到山東來打劫?這也太不同尋常了吧?


    難道是他們在福建混不下去了,打算來山東謀出路?


    這真是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張肯堂遂命人繼續對這些海寇進行審問,務必要弄清楚其中緣由。


    不過還沒等那些海寇鬆口,水師官兵們便有了新的發現。


    那艘海寇的廣船船艙內堆積了滿滿的米糧,將船艙塞的滿滿當當。


    海寇搶糧食?


    這說不過去啊。


    金銀珠寶、瓷器漆器甚至是香料都很值錢,可沒聽說過糧食也值錢的。


    再說了即便這股海寇真的碰巧劫到了一艘糧船也沒必要一直把糧食帶著吧?


    這玩意那麽沉,嚴重影響了廣船的航行速度,海寇們除非腦子被驢踢了才會做這種蠢事。


    可他們偏偏就是做了。


    這太不正常了。


    張肯堂覺得此事必有蹊蹺,一時半會弄不清楚,要把這些活著的海寇帶回登州親自審問。


    鄭成功自然也聽到了這個消息。


    得知這些海寇來自福建後他同樣是震驚不已。


    從福建到山東這個距離太遠了,一路上的補給都不知道要消耗多少,一般的海寇是不會做這種賠本買賣的。


    除非...


    鄭成功有一種不詳的預感,這件事隱約會和鄭家有關係。


    畢竟隻有鄭家有財力買到這麽多的糧食,並且不計成本的把糧食運到山東。


    可是鄭成功還是想不明白,鄭家把糧食運到山東來幹什麽?


    販賣的話這利也太薄了吧?


    而且為何又要假借海寇之手?


    這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鄭成功搖了搖頭,心道希望是自己想多了吧。


    張煌言倒是十分興奮。


    他此前從未坐船出過遠海,更不用說親眼目睹一次海戰了。


    海寇們跳幫與水師官兵展開接舷戰時張煌言隻覺得熱血噴張。


    船上的空間一共隻有那麽大,跑是不可能跑得了的,隻能硬著頭皮上。


    哪怕是生性懦弱的人經曆過一次接舷戰之後也會變得堅毅勇敢許多。


    張煌言唯一感到有些後悔的是自己沒能加入到戰鬥之中,手刃一個海寇。


    要知道鄭成功可是親自拔刀殺賊的。


    同樣是皇明軍校出來的學生,經此一事後張煌言覺得自己被鄭成功比下去了一頭。


    返程的途中張煌言便暗暗發誓,將來若有機會再遇到海寇,他一定要親自斬殺一人。


    ...


    ...


    在沙定洲的獻策下張文秀和張定國終於發兵攻打昆明。


    楚雄府距離昆明並不算遠,大西軍又一直養精蓄銳,行軍起來推進速度很快。


    按照沙定洲的說法,明軍是炸開城牆的。如今昆明城牆已經千瘡百孔,處處是破綻。


    大西軍隻要兵臨城下,就能輕而易舉的奪下昆明城。


    對此張文秀自然不會太過懷疑。


    沙定洲剛剛從昆明逃出,理當對昆明城內外的形勢十分了解。


    他所說的話縱然不是十分全真,但有個七八分真還是沒啥問題的。


    所以大西軍行軍速度越快越好,越早趕到昆明占據的優勢便越大。


    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明軍不可能把昆明城牆上的所有缺口修補好,大西軍便可以以這些缺口為突破點,輕而易舉的破城。


    至於明軍統帥嘛張文秀也有所耳聞。


    秦良玉,一個大半截子入土的老太婆。


    風燭殘年之人卻還領兵打仗,明廷看來是沒人了啊。


    縱然秦良玉之前威名赫赫,但畢竟已經七十多歲。


    統兵打仗可不是做兩篇文章那麽簡單,十分考驗統帥的臨場判斷力、決斷力。


    一個判斷的失誤都會使得大軍遭遇覆滅的風險。


    秦良玉麵對突發情況能夠做出合理的判斷嗎?


    張文秀認為未必。


    當然明軍之中肯定還會有副將輔佐秦良玉,不過這些人不能最終決定用兵策略,最多隻是擁有建議的權力。


    隻要秦良玉犯了糊塗,便是神仙也救不了這支明軍。


    倒是張定國顯得憂心忡忡。


    他覺得沙定洲的來投有些太過突然了。便如沙定洲所說他是從地道中逃出的,可明軍在發現後竟然沒有派人追擊,這怎麽看都不合理啊。


    會不會是明軍故意設下的局?


    當然他也清楚這些都是他的猜測。


    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張文秀是不會聽他的。


    本來張文秀就和他存在競爭關係,現在統領的兵馬數量又多,自然不會給他麵子。


    哎,便且走一步算一步吧。


    此時此刻張定國竟然有些後悔請張獻忠增兵入雲南。


    行到距離昆明城外三十裏的地方,張文秀下令紮營。


    一方麵他要派出斥候前去查探昆明城的虛實,一方麵也需要趕製一些攻城器械以備不時之需。


    萬一明軍真的已經把殘破的城牆修補,炸開的豁口堵上,大西軍就還是得硬碰硬的攻城。


    自始至終沙定洲都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他十分清楚事到如今不管是大西軍獲勝還是明軍獲勝他都不可能在雲南稱王稱霸了。


    唯一的區別是大西軍獲勝他還能活命,如果明軍獲勝他恐怕隻能身首異處了。


    故而他當然希望大西軍能夠打贏這一仗順勢奪下昆明。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振南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袖乾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袖乾坤並收藏振南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