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率軍回京後多爾袞被氣的差點昏死過去。


    一個阿濟格,一個多鐸,他的這兩個好弟弟真是沒一個叫他省心的啊!


    阿濟格為了到蒙古搶馬放棄了攻打湖廣的大好機會。


    多鐸呢把一手好棋下成這個樣子。


    愛新覺羅家的臉真是叫這兩個人丟盡了!


    當然,如果硬要找一個墊背的話那就是勒克德渾了。


    虧多爾袞還一直信賴他,命他統率一路大軍伐明。


    結果呢,勒克德渾非但沒有獨當一麵拿下臨清,反而自己被明軍擒殺,差點全軍覆沒。


    多爾袞的一口老血都要噴出來了。


    多鐸也太優柔寡斷了,仗打到這個份上便是咬著牙也得把山東拿下來。現在倒好,以敗軍之姿退回京畿,北直隸的官紳們會怎麽看?


    這幫狗奴才最會見風使舵,萬一他們攛掇賤民造反,朝廷還得撥出兵去剿滅。


    大清的形勢不容樂觀啊。


    當然多鐸也覺得很委屈。


    軍隊的士氣處於低穀,糧草又不多了,繼續打下去天知道會出現什麽情況。


    那德州城牆即便不是銅牆鐵壁也差不了多少,硬攻的損失太大了。


    紅衣大炮的威力是大,但鉛彈在轟打棱堡、戰壕胸牆的時候已經消耗了不少,本來就沒剩下多少了。


    難道非要到彈盡糧絕再撤軍嗎?


    那時候可就是非常之被動了,明軍若是派出騎兵一路騷擾襲擊,後果將不堪設想。


    可多爾袞不聽他的解釋。


    在多爾袞看來,多鐸是一軍統帥就有義務作出最正確的決定。


    清軍被他帶成了這個樣子,真是叫人痛心啊!


    當然現在事情已經這個樣子了,多爾袞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捏著鼻子認下來。


    待稍作休整之後再舉伐明。


    洪承疇到陝西還要一段時間,等他到了關中督戰,多爾袞準備再命多鐸配合南下伐明。


    隻不過這一次卻要換個方向了。


    你不是說山東難打嗎?


    好,那本王便不叫你打山東,直接繞過山東去打鳳陽!


    若是清軍可以拿下鳳陽便可以直逼南京。


    當然,這麽做的前提是先拿下歸德府。


    如今歸德府包括靠近歸德府一線的開封府縣都是在明軍手中的。


    不打下此地是不足以進窺鳳陽府的。


    從這一仗中多爾袞也能看出明軍是在山東防線花了大心思的,既然你們費盡心思在山東布下重兵,那麽我便反其道而行之,直接繞過你的防線。


    歸德府肯定比山東諸府縣好打的多,隻要拿下歸德府,鳳陽便唾手可得。


    多爾袞已經下定決心,等到拿下南京一定要把明朝的小皇帝抓來淩遲處死以解心頭之恨。


    ......


    ......


    泉州府晉江縣。


    今日南安侯府來了一位神秘來客。


    南安侯爺鄭芝龍親自在書房接見了他,一聊便是一個多時辰。


    暢談之後一向傲氣淩人的鄭芝龍不惜屈尊降貴親自把這位神秘來客送到了二門。


    這在以往是決不可想象的事。


    便是布政使、都指揮使、按察使這樣的高官鄭芝龍都不會正眼瞧一下。


    南安侯府中的家丁不由得猜測這位神秘來客究竟是什麽身份。


    有猜是朝廷欽使的,有猜是新任福建巡撫的,說法不一而足。


    而在此刻,南安候府書房內,鄭芝龍麵色冷俊如水,反複敲擊著手指。


    “四弟,這件事你怎麽看?”


    鄭芝龍朝鄭鴻逵望去,眼神中滿是問詢的意味。


    鄭鴻逵沉吟了片刻拱手道:“大哥,我看這件事不一般。這廝若真是洪承疇身邊的親隨反而不可輕信。洪承疇如今雖然受到多爾袞的重用,但畢竟不能代表清廷。他做出的承諾聽一耳朵就行了,做不得真。”


    看得出來鄭芝龍是有些動心的,對此鄭鴻逵有些憂心忡忡。


    鄭家這一票人大都是海盜出身,將禮義廉恥看的沒有那麽重。可投降韃虜怎麽看都是一件沒麵子的事情啊。


    如果來勸降的是張獻忠的人,恐怕鄭鴻逵都會勸鄭芝龍不要把話說死,留一條後路。


    “恩,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鄭芝龍的眉毛擰作一團,深吸了一口氣又呼了出來。


    洪承疇確實沒法代表清廷,不過這算不算是清廷發出的一個試探呢?


    如果鄭芝龍真的感興趣,雙方便會進行進一步的接觸乃至磋商?


    這都說不準。


    能夠混到今天的高位,鄭芝龍的謀略心機自然是沒有什麽問題的,他不會輕易的相信別人,何況是關乎全族身家性命的事情。


    鄭芝龍如今被明廷封為了南安侯,又是福建總兵官,朝廷的勢力根本就進不來。


    不管明廷願不願意承認,鄭芝龍如今就是福建一省的土皇帝。


    這種情況下鄭芝龍本沒有多少理由動心,不過洪承疇給出的允諾很誘人啊。


    洪承疇通過親隨向鄭芝龍傳話,清廷攝政王多爾袞向他保證將來若取天下,將會拿出福建、廣東、廣西三省之地作為鄭芝龍的封地,封其為王。


    封王!


    這個誘惑確實太大了些。


    自打大明建立,除了開國那幾位功勳追封了王爵,便沒有封異姓王的情況,最多封到國公就到頭了。


    鄭芝龍如今已經是南安侯,也就是說他最多再往上爬一級混到國公的位置。


    國公和王爺還是差了不少啊。


    何況清廷還允諾給他廣東、廣西、福建作為藩地。


    福建就不用說了,本來就在鄭芝龍手中。可兩廣亦是富庶之地啊。


    尤其是那廣東,繁華不下福建,鄭芝龍一直垂涎欲滴。


    鄭家水師如今已經控製了東南的大部分海貿,惟獨手伸不到廣東。


    如果真的能將兩廣也整合進來,鄭家的每年的海貿利潤、海稅進項還會增加不少。


    鄭芝龍是一個商人、亦是一個海寇,所以他最看重的隻有利益二字。


    誰能給他更豐厚的利益,他便會選擇跟誰合作。


    這也是為何他當年會接受明廷招安,轉過臉來就去圍剿昔日的老弟兄。


    而現在情況竟然很相似。


    當然作為海寇和商人,風險也是需要考慮的。


    如果風險大過收益,那就要好好考慮一番了。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振南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袖乾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袖乾坤並收藏振南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