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九,偽清戶部、工部侍郎王鼇永,監軍副使方大猷一行人返回了北京。


    此行他們是奉了攝政王多爾袞之命,前去招撫山東。二人本想借著機會好好表現一番,用自己三寸不爛之舌招撫齊魯各府縣,在新主子麵前掙得一個好印象,誰知事情頗有些波折。


    王鼇永原本以為崇禎自縊煤山,李自成兵敗一片石,清廷以雷霆之勢入關控製畿輔,明眼人都能看清形勢。而他隻要一路遊說,就能不費吹灰之力的讓山東各府縣插上清廷的旗幟。可誰知他們抵達德州城外時,發現城門緊閉,似乎城中之人早有準備。


    王鼇永遂命人將勸降的書信綁在箭上射進城中,希望實際控製這座城池的人可以識時務,獻出德州歸順清廷。


    可誰知對方絲毫不予理會,完全沒有商議的意思。


    這讓王鼇永勃然大怒。


    再怎麽說,他也是清廷攝政王委任的戶部、工部侍郎,是堂堂高官,是負責山東招撫事宜的特使。對方不給他麵子就是不給清廷麵子,跟他作對就是跟清廷作對。


    當時王鼇永就想立即派人告知攝政王多爾袞,請求清廷從北京發兵來攻,用武力將德州攻下並屠城以作示威。


    但這一想法剛一生出就被監軍副使方大猷勸阻了。


    方大猷的理由很簡單,他們二人是降臣,要想獲得清廷的信任,就必須賣力的表現。


    若是遇到一點挫折就立即搬兵,便會顯得能力極為平庸。


    方大猷一語點醒夢中人,王鼇永連忙表示他們不但不能立即去搬兵,還得多去幾處城池,以給清廷留下恪盡職守的印象。


    他們離開德州後又去了武城、臨清、館陶,無一例外的,這些城池都緊閉城門,拒絕與清廷招撫官員進行任何接觸。


    這下王鼇永堅信這絕不是巧合。


    一番打探後他才得知原來德州縉紳奉宗室朱帥欽為濟王,號召山東各地縉紳反順,一時間齊魯大地各府縣的順朝官員都被拿下,山東大地名義上又回到了明廷治下。


    當然,隻是名義上。


    王鼇永知道在山東各地起事的隻是一些縉紳,並沒有軍隊支持。而順朝委任的官員之所以能夠被輕易的拿下,也是因為手中沒兵。


    這樣看來山東大地其實處於一種絕對的兵力空虛狀態,無非是縉紳們暫時傾向於明廷罷了。


    若是沒有軍隊駐防,山東縉紳的這種熱情自然不會持久。


    正所謂城頭變幻大王旗,這些縉紳是最不可能拿自己的家族命運去開玩笑的。


    這時候隻要攝政王派出一支偏師就可以輕鬆的接管山東。滿洲大兵所到之處,定是城門大開以迎八旗王師。


    而經過這一番調查行動後再返回京師,清廷便不會認為他二人敷衍,反而會對其積極刺探情報的行為予以嘉獎。


    從降清的那一刻起,王鼇永和方大猷便知道自己沒了退路。


    武將降清後或許還有反正的機會,因為他們手中有兵反正後此消彼長對明廷有益。


    文官卻不行。


    他們手中無兵無卒,即便反正也對明廷沒有任何益處。所以文官一旦降清,便隻有一條道走到黑。


    所幸現在清廷占據畿輔、河南,並有拿下山西,進窺關中的趨勢。


    得關中者得天下,隻要清廷拿下了關中便沒了後顧之憂,可以放開手腳對付殘明小朝廷。


    王鼇永和方大猷堅信羸弱的殘明小朝廷絕不是清廷的對手。


    當初明廷富有四海,以舉國之力尚不足以戰勝僅遼東一隅之地的清廷,現在隻剩下半壁江山,拿什麽抵抗滿洲大兵的兵鋒?


    二人相信,清廷滅掉殘明小朝廷,定鼎天下隻是時間問題。


    而他二人就是要幫助清廷在更短的時間內馴服九州。


    拿下山東,便是第一步。


    作為文人,他們十分清楚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


    投降事清算什麽?隻要最後是清廷得了天下,他們便是有功之臣。


    雖然功勞比不了遼東時期就投降的老人,但至少有官當,總好過給老朱家哭墳不是?


    識時務者為俊傑,清廷不會虧待他們的。


    至於降清之後就從士大夫變成了奴才,他們才不在乎。


    做奴才能換得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傻子才不去做!


    之所以現在世人覺得他們低賤,是因為南麵的殘明尚在。等到清廷滅了殘明,天下人就都成了奴才。


    大家夥都給主子當奴才,就不會顯得他二人刺眼了。


    為了盡快把全天下人都變成清廷的奴才,王鼇永和方大猷回到京師後顧不得休息,立刻入宮求見攝政王。


    多爾袞聽聞王鼇永和方大猷已經返回京師,急於了解山東情況,便在乾清宮召見了二人。


    王鼇永和方大猷一進殿便推金山倒玉柱行了大禮,口中高呼:“奴才王鼇永(方大猷)給攝政王請安。”


    見二人恭敬的匍匐在地,多爾袞十分得意的抬了抬手:“起來回話吧。”


    王、方二人直是大喜,連忙道:“謝主子恩典。”


    “說罷,此次招撫山東情況如何?”


    王鼇永與方大猷對視了一眼,清了清嗓子道:“啟稟攝政王,奴才此次前往山東,所至府縣皆緊閉城門,遂不得入。”


    見多爾袞皺起眉來,王鼇永連忙道:“奴才打探道,近來德州縉紳擁戴偽明宗室朱帥欽,假稱濟王,號召山東縉紳處死偽順官員,實行自治。奴才以為,他們之所以不開城門是想等殘明朝廷派兵接管。”


    “哦?”多爾袞臉色稍霽:“你是說山東現在並沒有明軍駐防?”


    “王爺所言極是!”王鼇永歡喜道:“奴才敢肯定山東現在十分空虛,不然那偽明宗室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奴才招搖而過。但凡他手中有些兵馬,早就命人衝出拿下奴才向殘明朝廷邀功了!”


    多爾袞細細思忖了一番,覺得這奴才說的很有道理。


    王鼇永一行不過兩百餘人,朱帥欽都不敢派人出城逮拿。


    畏懼如斯,定是手中無兵。


    不過此人是明朝宗室,還是有一定號召力的。從他的表現看,也不像是要獻城歸順大清,還是盡早剿除為妙。若是讓其形成氣候,或者由南麵增援的明軍接管了山東那就不妙了。


    “來人呐,傳本王口諭,著令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石廷柱領兵收取山東!”


    ......


    ......


    ps:感謝書友20180416162156630,書友阿承119,書友睺帝的100幣打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振南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袖乾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袖乾坤並收藏振南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