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七章凋謝的格桑花


    正午的秋陽在高原上顯得刺眼,但是卻沒有多少溫度,像是連太陽都在冷眼旁觀這場規模龐大的決戰,風更急了,無數的格桑花在風中抖動,和即將要發生的殘酷戰鬥產生了強烈的反差,一隻巨大的馬蹄踏碎了一叢格桑花,李護的戰馬調轉了馬頭,李護拉下自己的護麵甲,對站在身後不遠的李逸說道:“這一戰我就是你的騎兵將領,交給你來指揮,相信你能做好。”


    說完李護的大旗向後移動,李逸的藍色大旗向前,立在了唐軍戰陣的最前麵,軍陣的後麵、左麵和右麵,每一處都放好了十麵戰鼓,巨大的戰鼓鼓麵是用最好的牛皮製作,足足有三米的直徑,每麵鼓有八名鼓手站立,這是進軍鼓。


    在唐軍中鼓聲就是前進的信號,每一名疏勒唐軍刻在骨子裏麵的就是聞鼓而進,不聞鳴金之聲擅自退後者為逃兵,隻有斬首一個下場,所有的唐軍都默默的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李佐國一手打造的鋼鐵軍隊現在已經不需要用督戰隊來維護大軍在麵對敵人是的士氣軍心,每一個唐軍都知道自己隻有向前,去取得勝利或者戰死。


    隨著軍官的調度,大隊的吐蕃士兵一排排的走出營門,在大營前麵結成一個個的方陣,看上去吐蕃軍有點雜亂,主要是身上的衣甲顏色比較斑駁,但是槍兵在前,斧兵刀盾兵再後,弓箭兵壓陣,騎兵從吐蕃軍營的兩側門中如洪流一般湧出,強大的聲勢和萬馬奔騰的場麵令靠近這邊的吐蕃士兵舉起兵器歡呼起來,似乎麵前的唐軍完全不堪一擊。


    桑央嘉措已經進入了吐蕃軍中,他的將旗一直往前,將旗過處吐蕃士兵都在歡呼,這個傳奇一般的吐蕃將軍已經是吐蕃士兵的偶像了,他的事跡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吐蕃黃教傳法堪布已經在說桑央嘉措是護教金剛轉世,這讓桑央嘉措在吐蕃士兵中的威望崇高,何況奪取石堡城,擊敗唐軍是真實的事情。


    桑央嘉措渾身金盔金甲,顯得威武不凡,策騎走在最前麵,吐蕃士兵的歡呼擴散到了整個軍陣,所有的吐蕃兵都在高呼。


    對麵的唐軍卻是安靜沉默的站立,沒有一絲晃動和不耐,仿佛可以站到世界末日,沉默的殺氣彌漫,唐軍已經摒棄了戰鬥時高呼狂叫提升士氣的方式了,他們的驕傲就是百戰百勝,他們的榮譽就在武器的尖峰之上。


    隨著吐蕃軍整頓好了之後慢慢前移,兩隻軍隊慢慢的靠近了,兩邊都沉默了下來,吐蕃軍這次直接出動了八萬左右的步兵,兩萬騎兵也悉數出動,幾乎是精銳盡出,桑央嘉措和岡仁結措知道唐軍既然敢來進攻,一定是有必勝的把握,因此也存了一戰定乾坤的心思。


    李逸冷笑著看著吐蕃軍隊的接近,在他看來吐蕃軍其實並不算精銳,在門口集結將近十萬戰士居然花了半個時辰,這在疏勒唐軍中是不可想象的速度,說明了士兵還是缺乏訓練。


    李逸揮手示意,左右的傳令兵舉起了手中的長杆旗幟,是兩麵旗,一麵旗上麵形象的畫了一個弩的畫像,另一麵沒有圖畫,隻是一麵藍色的旗幟,隨後在唐軍中的傳令兵紛紛舉起同樣的旗幟,這時李佐國在大規模戰陣中新安排的傳令方式,對於動輒幾萬十幾萬的大軍決戰,隻靠傳令兵進行傳令未免太慢,李佐國就發明了這種旗語,很簡單,但是非常實用,每千人就有一個掌旗官,這就是接受旗語的軍官,他負責將看到的命令轉達給掌兵軍將,實現快速傳令的目的,此外疏勒軍中還有旗花傳訊,傳令兵的形式也沒有丟棄,能夠真正的做到主將所指萬夫所向。


    這個旗號是弩箭準備的意思,藍色的旗幟是意思上弦等待,如果是紅旗就是上弦之後就急速射擊,三角形的紅旗就是急速射擊三輪,隨後每一個弩手開始上弦,用腳踩住弩上的兩個腳踏,拿出一個木製的叉形上弦杆連接到弩上,木杆上麵有一個包了牛皮的凹槽,弩弦放在槽中將木杆往上一提,弩就上了弦了。


    上好弦的唐軍將身後箭袋中的弩箭抽出幾隻插在麵前的地上,然後將一隻帶著三角形箭頭的弩箭安放在弩槽之中,將弩的長把駐地,弩箭朝上,完成了整個上弦。


    雙方大軍沒有過多的試探,也沒有派出使者進行交談,直接就進入了戰鬥,本來在步軍之前列成一隊橫排的唐軍的一萬五千騎兵開始分為兩隊向兩側移動,露出了後麵的步軍陣勢,唐軍的五花陣中每十名唐軍就有四架弩,正麵極其寬闊,弩兵在射出手中的弩箭之後還能夠投入肉搏,這也是唐軍的特色之一。


    步軍的中軍是一萬唐軍正兵,兩邊各有一萬新兵,新兵的裝備和整兵差別不大,隻是內穿的衣袍為灰色,而正軍的衣袍為黑色,還有一萬五千步兵是李逸手中的預備隊,列好軍陣站在距離前軍兩百米出。


    李逸將大部兵力擺放在前就是準備和吐蕃軍直接較量一番,隻要能夠很快的占據優勢,就能最大限度的打擊吐蕃士氣,不然吐蕃人的人數擺在那裏,陷入苦戰的僵局是對人數少得多的唐軍最不利的局麵。


    唐軍的騎兵分開之後直接往自己軍陣的側後方移動,很快就退出去將近一裏的距離,然後就開始下馬修整,似乎將正麵戰場的任務交給了步兵兄弟,但是雙方的主將都知道,這樣的野戰對決之中騎兵才是決定性的力量。


    吐蕃軍一次投入了五萬步兵進行攻擊,因為正麵戰場非常的寬闊,幾乎沒有什麽遮擋,桑央嘉措耍了個花招,他將這五萬進攻的吐蕃士兵排得很開,邊上的吐蕃兵超出了唐軍的兩邊,同時因為人數的優勢中間的人數也不會少,陣形的厚實程度也不會讓唐軍形成中間突破,這樣兩翼伸出去的吐蕃士兵就能夠對唐軍的側翼進行打擊。


    吐蕃士兵盡量列成整齊的隊形往前,陣中的軍官都在大聲的呼喝,想要維持住隊形,但是很快吐蕃軍訓練不足就暴露出來了,隊形這裏突出一塊那裏凹下一片,成了一個蛇形,吐蕃士兵身體不算高大,但是也是精選的精悍士兵,個人戰力也許出眾,士氣也比較高昂,但是這種陣形的嚴整還真無法同唐軍想比。


    很快吐蕃軍就進入了三百步,唐軍陣前的一麵帶有三角形的紅旗舉起,一片三角形的紅旗在唐軍的軍陣上向兩邊蔓延,“轟”的一聲整個肅立不動的唐軍軍陣就像是蘇醒的機器一般動了,“嘣”的一串巨響之後,一片嗖嗖的聲音,唐軍的弩箭發射了,天空頓時一暗,兩萬隻弩箭幾乎像一片烏雲向吐蕃軍撲去。


    吐蕃軍對於唐軍的弩箭還是有所防備,幾乎每三名吐蕃士兵就有一麵盾牌,不過盾牌的式樣就五花八門了,有木盾,有唐軍的團盾,還有皮盾,唐軍弩箭一發射所有前進的持盾吐蕃兵就舉起了手中的盾牌。


    三百步的距離弩箭的飛行時間就是一秒多點,就像暴雨打在屋頂的景象一般,弩箭呈拋物線落入了吐蕃軍陣中,慘叫聲不絕於耳,不停的有吐蕃士兵中箭倒下,不過因為是拋射,吐蕃士兵的盾牌也很多,唐軍的第一波弩箭並沒有造成吐蕃軍太大的傷亡,隻有不到一千人中箭,失去戰鬥力的不到六百,吐蕃軍繼續前進。


    唐軍弩兵開始第二輪上弦,吐蕃軍推進了不到五十步第二輪弩箭又來了,又是一批吐蕃士兵滾倒地上,吐蕃士兵已經可以清晰的看見唐軍的麵目了,唐軍的弩手開始了第三輪上弦。


    這時吐蕃兵不約而同的大喝起來,高舉起手中的武器,吐蕃兵開始了衝鋒,這時的距離已經進入了一百五十米,吐蕃兵的形象猛惡野蠻,很多吐蕃兵甚至還袒露著持有武器的胳膊,雜亂的頭發從各式頭盔中垂下,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吐蕃兵都是這樣,這一批吐蕃兵屬於各地土司的家兵,所以服裝並不統一,桑央嘉措和岡仁結措手中握有的四萬精兵卻不是這樣的。


    吐蕃士兵和軍官將領都清楚的知道,要盡快的靠近唐軍才能避免唐軍的弩接連發射製造傷亡,前排的吐蕃士兵都是軍中較為勇悍的軍中銳士,他們都渴望建功立業,擊敗唐軍的封賞不言而喻,桑央嘉措將軍已經說了,不管是什麽身份,能夠殺敵一名獎牛一頭,殺敵五名地五畝,殺十人升百人將賞地二十畝銀五十兩,對於普遍貧困的吐蕃人來說,這就夠了。


    吐蕃弓箭手的射程也能夠射到唐軍了,吐蕃一方的弓箭發射了,雙方的弩箭弓箭同時投入對方陣中,吐蕃這邊是第一次射到唐軍,唐軍這邊已經是第三次射擊了,前麵幾排的弩兵射完這一箭之後迅速的將弩背到背後,拔出了手中的橫刀,和左右的戰友站在一起,後排的弩手繼續上弦準備射擊,戰鼓聲響起,一片整齊的鎧甲碰撞的聲音之後,唐軍前排的槍兵將長槍往前一架,鋒利的長槍形成了三排寒光閃閃的叢林。


    長槍兵身後的刀盾兵舉起了團盾,上麵陰刻的獅頭猙獰的向天咆哮,唐軍中有些士兵被吐蕃弓箭射中倒下了,但是這些倒黴的唐軍是極少數,精良的甲胄保護了唐軍,吐蕃弓箭手拋射的這些弓箭對於唐軍來說殺傷力差太遠了,不少唐軍身上帶著一兩隻吐蕃人的箭,但是輕輕的一晃動身體箭隻就掉下來了。


    吐蕃人的前鋒衝到了唐軍前麵,連綿不絕的“轟轟轟”的聲音響了,然後就是慘叫聲,兵器鎧甲碰撞的聲音,兵刃戳進肉中砍到骨頭的聲音,連串的聲音如同被放大了百倍聲音的電影院中的感覺,隨後就是色彩,隻有一個主色調,紅色,雙方士兵的鮮血立刻灑滿了大地,血淋淋的長槍從人的身體中抽出,帶出紅色,鋒利的槍尖被人血染成紅色,槍櫻阻擋了鮮血順著槍杆流下,這會令士兵握槍濕滑,拿不住槍杆。


    吐蕃士兵的衝擊是凶猛的,士兵是舍生忘死的,也體現了最勇猛的一麵,但是效果卻是出奇的差,前排的吐蕃士兵在第一次對撞中幾乎沒有一個活下來,唐軍的軍陣就像一道堤壩,直接擋住了洪水的衝擊,洪水看似凶猛,結果是堤壩巍然不動。


    唐軍的長槍兵身上的鎧甲精良,吐蕃兵的武器除非是正好砍中擊穿薄弱處,如關節或者甲縫中,否則沒有對唐軍造成傷害,而衣甲根本談不上好的吐蕃兵被唐軍雪亮的三棱形槍尖的長槍一刺就是一個血窟窿,就算是穿了鐵甲的吐蕃軍官也是一樣,這種長槍的刺殺傷害非常的恐怖,立即就在吐蕃士兵中間掀起了血浪。


    不過在前排的唐軍還是有人倒下,身後的唐軍士兵馬上補上位置,吐蕃兵的這股衝擊的浪潮沒有停止,吐蕃士兵前麵的倒下了後麵的根本來不及思考就又向著唐軍的槍陣衝了上來,少數活下來的士兵是因為手中的盾牌擋住了長槍的刺殺,唐軍在嚴格的訓練中學會了不管什麽情況之下就是機械的刺殺,收槍然後再刺殺,沉重的甲胄和身後戰友的推力使每個前排的長槍兵不會被吐蕃士兵往後推倒,後麵唐軍的弩手還在一刻不停的發射弩箭。


    戰鼓聲響起,八名鼓手奮力的擂著戰鼓,三十麵大鼓的聲音響徹整個戰場,仿佛無論什麽聲音都不能壓住這個前進的鼓聲,唐軍開始逆著吐蕃軍的方向前進,每進一步就是一頓,所有的唐軍都大喝一聲殺,萬軍對戰最關鍵的就是陣形,陣形不亂可以以少敵多,陣形散亂雖多而不能勝。


    吐蕃軍在唐軍強勢的反擊之下攻勢頓時一頓,而且繞向兩側的吐蕃士兵發現唐軍的陣形也跟著拉長了,頓時正麵抵住了吐蕃士兵的包抄,雙方都在往前頂,明顯更加有組織陣形更加嚴整的唐軍占了上風,平均五名吐蕃士兵的倒地可能才會換來一名唐軍士兵的傷亡,吃不住勁的吐蕃軍在往後退,攻勢停頓了。


    後麵觀戰的桑央嘉措眉頭皺了起來,人數相差不到兩萬的正麵對抗自己的軍隊完全處於下風,唐軍陣後的弩箭不停的發射,後麵很多吐蕃士兵連前麵的唐軍長什麽樣都沒看見就被弩箭一箭射翻了,這時吐蕃的弓箭兵已經和前麵衝擊唐軍陣形的步兵分開了一段距離,他們還在奮力的射出手中的箭,不過超過十箭之後這些弓箭兵的體力耗盡,射出的箭恐怕是落在自己人頭上的多了。


    桑央嘉措看看遠處還是沒有動的唐軍騎兵,自己手中的騎兵也不敢動,要是一旦投入騎兵,對方明顯要更加精銳的騎兵一旦投入戰場,沒有了抵擋騎兵的力量就是災難,桑央嘉措看著前麵吐蕃士兵一步步後退,唐軍已經殺出了一片空地,吐蕃士兵已經有點士氣低落,橫七豎八的屍體更說明了戰事的慘烈,唐軍隨著戰鼓一步步的前進,一排槍刺出,麵前的吐蕃士兵渾身是血慘叫倒地,這種無可抵擋的感覺對於士氣是毀滅性的打擊,一些吐蕃士兵已經在悄悄的往後退了。


    桑央嘉措知道這時候隻能令軍隊後退,不然馬上前麵的幾萬士兵就會崩潰,這樣就是不可收拾的大敗了,桑央嘉措也不敢輕易的投入手中的部隊,這樣就沒有牌可打了,於是桑央嘉措命令退兵。


    號角聲響起,原本蒼涼雄壯的號角總覺得聽起來有種倉皇的感覺,吐蕃兵在唐軍步步緊逼之下已經頂不住了,退兵的號角讓這些士氣跌落到底的士兵如蒙大赦,於是吐蕃士兵轉身就往回退,戰鬥使前麵的吐蕃士兵完全亂了建製,結果這一退就成了潰逃,混亂的吐蕃士兵拚命的轉身往回跑,被擠倒的吐蕃士兵根本沒有了起來的機會,立即就會被無數的穿靴或者不穿靴的幾百隻腳踩過,不管你是不是軍官將領,一旦倒下哪怕穿的鐵桶也會被踩成鐵餅。


    唐軍麵對來時氣勢洶洶,退時倉皇驚恐的吐蕃士兵並沒有追擊,在清脆的鳴金聲中停止了前進,吐蕃軍隊還在繼續著那種一窩蜂的撤退,每一名唐軍士兵的眼中都充滿著藐視,這短短的不到半個時辰的搏殺令很多唐軍累了,但是在這樣的敵人麵前唐軍都挺起了胸膛,軍陣排列得更加的齊整了,包括那些才上了戰場的新兵,很多新兵看見對麵的敵人被自己的長槍刺穿,鮮血甚至是腦漿濺到自己身上,不少的新兵不顧一切的開始嘔吐,這個時候就是這些沒上過戰場的新兵傷亡最大的時候。


    不過還是有很多的新兵牢牢記住了自己軍官的話:“哪怕你將黃膽水都吐出來,你都要牢牢握住自己的武器,眼睛盯住對人的方向,那麽你就能保住性命成為一個合格的軍人。”於是這些新兵成熟了,這場對於唐軍來說烈度不算大的戰鬥,甚至很多後排的唐軍還輪不到出手。


    李逸這時笑了起來,他自言自語道:“吐蕃士兵就這種素質?看來該看我們的進攻了。”一抹胸有成竹的微笑出現在了李逸的臉上。


    第七章凋謝的格桑花


    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http: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風萬裏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風萬裏行並收藏大唐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