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一百四十五章戰爭爆發
與正在釜山大營中盛怒的豐臣秀吉相比,朱常洛的心情說不出的輕鬆愜意。他沒有理由不高興,幹掉了小早川秀秋,與在日本有著很大影響力的五大老之一的小早川隆景打成了秘密的協議,計劃得以順利的實施,難道不應該高興嗎?更何況,小早川秀秋的人頭已經被封裝起來派人快馬送往漢城,以小早川秀秋的身份地位,這無論是對朝鮮或者大明來說,無疑又是大功一件要,小早川秀秋可不僅僅是小早川隆景的養子和繼承人這麽簡單,他可是豐臣秀吉原來的愛子,還是擁有過近十年繼承權的那種
當然,這些還並不是讓朱常洛最高興的此刻讓他難掩激動之情和有點失態的是,從大明來的暗衛帶來消息,一個對他來說天大的好消息——朱翊鈞迫不得已之下,頒下聖旨,對於上次的大捷,除了一係列封賞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條,至少對朱常洛來說是至今為止最令他激動的一個消息,特許他參讚朝鮮事務
聽了暗衛帶來的這個最新的消息,朱常洛簡直激動的無以複加他並不懷疑消息的準確性,雖然這算是意外的驚喜,他更是都沒敢奢望過這種好事,但仔細想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畢竟,在幾乎沒有損失的情況下活捉了兩萬日軍,這無論讓誰看來,在日本再次進犯朝鮮的關頭,都是一個天大的功勞這是足以讓一個將軍揚名立萬、留名於青史的大功勞,何況這還是出自在外人看來養尊處優、手無縛雞之力的皇子之手而那些一直為了“爭國本”而想盡辦法的大臣,若是不趁機抓住這次彩虹難逢的好時機大肆上書進言的話,可能因為國本之爭而鬧騰十來年卻讓皇帝沒有絲毫辦法?這些闖過了科舉之路這條“獨木橋”的大臣,有幾個是易於之輩?
所以,朱常洛也能夠想象,京城是如何的暗流湧動,朱翊鈞在麵對這麽大的功勞時,高興之餘又是如何的頭痛,在那些大臣無休止的奏疏之下,又是如何的不甘心和不情願之下,才作出這種幾乎算是妥協的折中決定。
這樣更好說實話,朱常洛倒是覺得,即便是朱翊鈞此時下旨冊封為太子,也沒有讓留在朝鮮參讚朝鮮事務好畢竟,成了太子,必須立刻返回大明不說,更是要時刻都要處在朱翊鈞的眼皮子底下了,朱翊鈞到時對的監視和限製,恐怕會更加嚴苛
而能夠留在朝鮮參讚朝鮮事務卻不同,雖然參讚朝鮮事務看起來僅僅是個沒有太多實權的虛銜,但是這也要看是誰掛了這個職銜。朱常洛乃是皇長子,又是超過了十五歲算是成年的皇子了,更是國本之爭的主角,掛上這個參讚朝鮮事務的職銜,在幾乎大部分人看來,這都是皇帝的妥協畢竟,隻要有了職務,基本上算是可以名正言順的熟悉政務了,這對於不可能成為太子的皇子來說,絕對是不可能和不允許的。大明的祖宗法度,凡是不會成為未來國君的皇子,都是當豬來養的,是絕對不會被允許插手政務和軍務的
而朱翊鈞既然允許了朱常洛參讚朝鮮事務,在大臣們看來,這就是間接承認了朱常洛的儲君之位,是一種變相的承認當然,朱常洛才不管朱翊鈞到底是真承認還是迫於無奈才出此下策,他要的是一個名分,一個正大光明留在朝鮮默默的發展勢力、一個能夠對接下來的朝鮮之戰有發言權的機會
無論朱翊鈞的真實想法如何,至少朱常洛有了參讚的名分,所說出的話作出的決定,即便是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經略禦倭加兵部尚書銜的督師邢玠,又或者是經略朝鮮軍務僉都禦史楊鎬,都要仔細的再三斟酌,皇子掛參讚銜,與科道禦史或者其他大臣掛參讚銜是絕對的兩重意義
得到了這個重大的消息後,朱常洛暫時拋開了顧慮,哪裏還用的著躲避董一元所帶來的聖旨,此時歡迎還來不及呢,那家夥手裏可是有朱翊鈞派來要保護他的五千精銳遼東騎兵,那可絕對是一股讓人生畏的力量,不吃進來,會甘心?何況,那是遼東巡撫李化龍派來的,接收起來,並不會遇到麻煩。
且不說豐臣秀吉如何想要對付殺死小早川秀秋的蔚山“海盜”,又是在找不到一個“海盜”人影之後如何的盛怒,又或者他會如何遷怒那幫替朱常洛背了黑鍋的海盜,總之,那都不是他要考慮的事情了,他當然也不會提那些海盜考慮。假若那些亡命的海盜與豐臣秀吉的火拚的話,他後隻會興奮和高興,絕對不會有哪怕一絲內疚的。
顯然,朱常洛能夠接到從大明京師送來的消息,即便是朱翊鈞派來朝鮮傳旨的欽差一路耽擱,也會在近期趕到的。當然,即便是趕不了這麽快,這麽大的事情,這種消息總是會以最快的速度傳播的。作為大明的屬國,作為朝鮮王,特別是在如今日本再次進犯朝鮮的緊急關頭,李昖當然會特別在意大明的動靜,所以,即便是前來傳旨的欽差還在路上,他卻以並不比朱常洛差多少的速度了朱翊鈞的這個旨意。
當朱常洛帶著“南巡”的兵馬,馬不停蹄的趕到漢城時,他收到的歡迎程度,更是幾乎前所未有,至少比他作為欽差剛來漢城時,又要隆重了不少——朝鮮王親自帶領朝鮮的文武百官,出城五十裏迎接即將成為參讚朝鮮事務的朱常洛也由不得他不如此隆重,畢竟朱常洛有了參讚的名頭,無論在誰看來,這都是立太子的前奏有機會成為太子和即將成為太子,這當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作為大明的頭號屬國,作為又要遭受日本的進犯而必須要依靠大明的朝鮮國王,對待大明未來的君王,那是絕對不能有絲毫馬虎的。
朝鮮王能夠朱翊鈞已經下達而還沒有來到的聖旨,作為總兵,董一元當然也有的途徑這一切,所以,在朱常洛從蔚山趕來漢城時,他沒有見到同樣是來傳旨的董一元。對此,他也並不覺得奇怪,畢竟,董一元也是身負傳旨任務的,他是來讓朱常洛去朝鮮的大後方呆著的。可朱翊鈞有了最新的旨意,是要任命朱常洛為參讚朝鮮事務,並沒有說要朱常洛這個參讚去朝鮮的大後方,那麽就會與之前交給董一元的旨意有了衝突。
當然,有了新的旨意,先前的聖旨肯定是要過期作廢的,但是新的聖旨還在路上,董一元在沒有接到新聖旨之前,是必須要執行的傳旨任務的,可假若真這樣的話,那麽就會留下笑談,得罪了朱常洛不說,或許還會得罪朱翊鈞,讓朱翊鈞覺得他不會辦事這就產生了矛盾。不過,這事其實並不難解決,也難不倒董一元,隻要在朱常洛趕到漢城之前,帶人“躲”出去便是至於期限嘛,新來傳旨的欽差時候來到漢城,他時候就是。
朱常洛沒有等多長,在他回到漢城的第八天,從大明京師來傳旨的欽差,終於趕到了漢城。而在朱常洛接完聖旨,有了名正言順的留在朝鮮的理由後,僅僅過了一天,外出“尋找”他的董一元,也很“巧”的趕回了漢城。當然,既然有了新的旨意,朱常洛肯定是不用去朝鮮的大後方了,不過董一元還是把與新聖旨沒有衝突的其他部分做了,即把手中的五千遼東騎兵交給了朱常洛,畢竟這是派來保護朱常洛免得再遇到“遇襲”之事的。
董一元也留了下來,他除了負責帶來聖旨和五千遼東騎兵外,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要留在朝鮮,聽候調遣,此時他雖然還是總兵銜,但卻已經不是遼東總兵了。朱翊鈞為了李如鬆在遼東行事方便,借機把原遼東總兵董一元留在朝鮮抗倭,而空缺下來的遼東總兵,給了李如鬆。
萬曆二十五年四月,備倭總兵官麻貴、遊擊將軍楊元、陳愚忠、茅國器等將領先後帶領部將奉命趕到朝鮮,拜見了身在漢城的朱常洛之後,所屬兵將駐紮於漢城附近,靜候進一步將領,等待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經略禦倭加兵部尚書銜的督師邢玠,以及是經略朝鮮軍務僉都禦史楊鎬。畢竟這兩人才是這次抗倭援朝的名義最高將領。
朱常洛在這段,除了禮節性的接見了麻貴、楊元、陳愚忠、茅國器等將領外,並沒有采取拉攏的過激舉動。他明白,雖然目前有了參讚的名頭,但是相應的,朱翊鈞必定會加強對的戒備和監視,他可不想此時作出讓朱翊鈞猜忌的事情,那也太傻了隻要戰爭一起,有的是做點,不必急於一時。
萬曆二十五年五月,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經略禦倭加兵部尚書銜的督師邢玠,趕至遼東,開始總督薊、遼、保定等地調兵和錢糧籌備事宜,大明的戰爭機器,全速開動。五月下旬,是經略朝鮮軍務僉都禦史楊鎬,帶領征召的八千兵卒,星夜兼程開赴漢城,至此,除了督師邢玠還在後方籌備外,名義上負責這次戰爭的三巨頭之二,經略朝鮮軍務楊鎬和備倭總兵官麻貴都到了朝鮮。同時,朝鮮此時的兵丁總數,加在一起,達到了驚人的四萬五千人這僅僅是第一批。
當然,這四萬五千人中,跟隨諸多將領先後趕來的也就三萬之眾,剩下的,除了留守朝鮮的李如梅的遼東騎兵和吳惟忠的藤甲兵外,全都是朱常洛的兵馬了:包括跟隨他趕來的一千遼東騎兵和李如梅借調的兩千遼東騎兵,還有近一千錦衣衛,再加上跟隨董一元趕來的五千遼東騎兵。全加在一起,直接聽命於朱常洛的,不僅全是精銳的遼東騎兵,更是達到了九千之眾
另外,其中還沒有計算朝鮮王李昖送的一萬朝鮮兵要,這一萬朝鮮兵的戰鬥力與精銳遼東騎兵相比,雖然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這一萬朝鮮兵之中,還有著六千騎兵假以時日,這完全是一股讓人不能忽略的力量。這樣算來,朱常洛如今能直接控製的力量,達到了近兩萬,這是足以左右一場戰爭走向的力量了。
萬曆二十五年五月末,位居釜山大營的日軍,已經屯紮了近二十萬,水師達到三萬之眾,這讓親自督戰的豐臣秀吉有了足夠的底氣,他隨即下令,日本的十個軍團,按照既定的進攻策略,開始發動對朝鮮的戰爭當然,豐臣秀吉此時發動,除了兵力部署已經基本上完成了之外,大明源源不斷的大軍到來,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近在眉睫的壓迫,他唯有在大明更多的大軍到來之前,提前發動戰爭,爭取盡快解決朝鮮,造成既定的事實,到時即便是大明大軍再多,日本方麵也有了戰略縱橫之處,攻守自如。
於此同時,已經趕到了朝鮮的明軍將領也沒有閑著,既然經略朝鮮軍務的楊鎬已經到了漢城,有很多事情,都可以拿主意了。楊鎬對朱常洛也算是異常恭敬,在拜見了朱常洛之後,經過商量,或者說是經過對朱常洛的征詢,楊鎬發布了他進入朝鮮後的第一道命令。
總兵麻貴率一萬七千人駐守漢城;楊元率遼東騎兵三千人,駐守南原;陳愚忠率騎兵三千人,屯兵全州;吳惟忠率四千人進至忠州,與南原軍互相呼應;茅國器率兵三千人屯星州,控製島嶺、秋風嶺。明軍的戰略部署是,上述各軍據守本部要塞,待總督邢玠率領的大軍一到,明軍和朝鮮軍即轉入戰略反攻,由南原、忠州發動鉗形攻勢,直搗釜山之敵。此時,日軍已經基本上控製了慶尚道大部和全羅道部分,畢竟這些地方離日軍駐兵的釜山大營較近,並且這些地方的朝鮮駐軍並不是太多。
日本這次並沒有如上次侵朝時那樣勢如破竹的攻占朝鮮,並不是他們不想和不能,而是他們吸取了上次被大明各個擊破的教訓,十個軍團暫時並沒有分兵太多,而是集中優勢兵力,緩緩往朝鮮的漢城方向推進,穩紮穩打。這樣一來,也就給了援朝的大明軍隊,能夠從容的在上述的幾個地方布置兵力,暫緩日軍的推進,以便等待督師邢玠的大兵一到,進入戰略反攻。
當然,也不能說日軍的穩紮穩打就是的,雖然給了大明和朝鮮從容布置兵力的,但是日軍有過上次侵朝時被大明各個擊破的經驗教訓,他們從心底深處,還是害怕大明的軍隊的畢竟,雖然日軍在總體上火器的裝備率要比大明高,更比朝鮮更幾倍,但是在火炮的應用上,他們就沒有辦法與大明相比了,大明的火炮,是日本這個缺鐵更缺少盔甲的國家所無比忌憚的另外,大明的騎兵和藤甲軍,也算是他們的天敵。
所以,對大明心存忌憚的日本,即便是擁有優勢兵力,也唯有選擇穩紮穩打一路,他們可不想像上次一樣,被大明僅僅幾萬兵力就趕下大海。以絕對的優勢兵力麵對大明的少量兵馬,他們還是有相當的底氣的,隻要集中優勢兵力緩緩向前推進,他們,再次占領朝鮮,隻是問題。至於朝鮮方麵所宣稱的所謂四十萬大軍,對日本來說,那就是個笑話,要是沒有大明的到來,朝鮮所謂的大軍,根本就不會放在他們的眼裏,他們肯定也不會如此謹慎了。
在大明與朝鮮聯軍快速趕往各個預定駐地之時,進入了大明萬曆二十五年六月份。豐臣秀吉不僅派來十個兵團近二十萬大軍緩緩向漢城方向推進,他更是在六月初,派大大小小的戰船上千艘,於釜山港出發,逐步向梁山、熊川逼近,那裏是朝鮮所謂的強大的水軍駐紮地。對於豐臣秀吉來說,雖然他並沒有把朝鮮的水軍放在眼裏,但是朝鮮畢竟有還算龐大的水軍,至少數量驚人,那是個麻煩,還是早點解決了好。
豐臣秀吉還想讓的戰船,隨時都能威脅朝鮮的任何地方,無論是運兵還是偷襲,都是個不的選擇。另外,隻要解決了朝鮮的水軍,可不僅僅能能威脅朝鮮的任何地方,更重要的是,能夠隨時威脅到大明要,大明可是有著非常大的海岸線,隻要能夠威脅到大明的這些地方,即便是不去真正的進攻,光是讓大明提心吊膽的防守,就能牽製住大明的大部分力量,到時大明哪裏還有太多的精力往朝鮮派兵
第一百四十五章戰爭爆發
第一百四十五章戰爭爆發
.第一百四十五章戰爭爆發
與正在釜山大營中盛怒的豐臣秀吉相比,朱常洛的心情說不出的輕鬆愜意。他沒有理由不高興,幹掉了小早川秀秋,與在日本有著很大影響力的五大老之一的小早川隆景打成了秘密的協議,計劃得以順利的實施,難道不應該高興嗎?更何況,小早川秀秋的人頭已經被封裝起來派人快馬送往漢城,以小早川秀秋的身份地位,這無論是對朝鮮或者大明來說,無疑又是大功一件要,小早川秀秋可不僅僅是小早川隆景的養子和繼承人這麽簡單,他可是豐臣秀吉原來的愛子,還是擁有過近十年繼承權的那種
當然,這些還並不是讓朱常洛最高興的此刻讓他難掩激動之情和有點失態的是,從大明來的暗衛帶來消息,一個對他來說天大的好消息——朱翊鈞迫不得已之下,頒下聖旨,對於上次的大捷,除了一係列封賞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條,至少對朱常洛來說是至今為止最令他激動的一個消息,特許他參讚朝鮮事務
聽了暗衛帶來的這個最新的消息,朱常洛簡直激動的無以複加他並不懷疑消息的準確性,雖然這算是意外的驚喜,他更是都沒敢奢望過這種好事,但仔細想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畢竟,在幾乎沒有損失的情況下活捉了兩萬日軍,這無論讓誰看來,在日本再次進犯朝鮮的關頭,都是一個天大的功勞這是足以讓一個將軍揚名立萬、留名於青史的大功勞,何況這還是出自在外人看來養尊處優、手無縛雞之力的皇子之手而那些一直為了“爭國本”而想盡辦法的大臣,若是不趁機抓住這次彩虹難逢的好時機大肆上書進言的話,可能因為國本之爭而鬧騰十來年卻讓皇帝沒有絲毫辦法?這些闖過了科舉之路這條“獨木橋”的大臣,有幾個是易於之輩?
所以,朱常洛也能夠想象,京城是如何的暗流湧動,朱翊鈞在麵對這麽大的功勞時,高興之餘又是如何的頭痛,在那些大臣無休止的奏疏之下,又是如何的不甘心和不情願之下,才作出這種幾乎算是妥協的折中決定。
這樣更好說實話,朱常洛倒是覺得,即便是朱翊鈞此時下旨冊封為太子,也沒有讓留在朝鮮參讚朝鮮事務好畢竟,成了太子,必須立刻返回大明不說,更是要時刻都要處在朱翊鈞的眼皮子底下了,朱翊鈞到時對的監視和限製,恐怕會更加嚴苛
而能夠留在朝鮮參讚朝鮮事務卻不同,雖然參讚朝鮮事務看起來僅僅是個沒有太多實權的虛銜,但是這也要看是誰掛了這個職銜。朱常洛乃是皇長子,又是超過了十五歲算是成年的皇子了,更是國本之爭的主角,掛上這個參讚朝鮮事務的職銜,在幾乎大部分人看來,這都是皇帝的妥協畢竟,隻要有了職務,基本上算是可以名正言順的熟悉政務了,這對於不可能成為太子的皇子來說,絕對是不可能和不允許的。大明的祖宗法度,凡是不會成為未來國君的皇子,都是當豬來養的,是絕對不會被允許插手政務和軍務的
而朱翊鈞既然允許了朱常洛參讚朝鮮事務,在大臣們看來,這就是間接承認了朱常洛的儲君之位,是一種變相的承認當然,朱常洛才不管朱翊鈞到底是真承認還是迫於無奈才出此下策,他要的是一個名分,一個正大光明留在朝鮮默默的發展勢力、一個能夠對接下來的朝鮮之戰有發言權的機會
無論朱翊鈞的真實想法如何,至少朱常洛有了參讚的名分,所說出的話作出的決定,即便是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經略禦倭加兵部尚書銜的督師邢玠,又或者是經略朝鮮軍務僉都禦史楊鎬,都要仔細的再三斟酌,皇子掛參讚銜,與科道禦史或者其他大臣掛參讚銜是絕對的兩重意義
得到了這個重大的消息後,朱常洛暫時拋開了顧慮,哪裏還用的著躲避董一元所帶來的聖旨,此時歡迎還來不及呢,那家夥手裏可是有朱翊鈞派來要保護他的五千精銳遼東騎兵,那可絕對是一股讓人生畏的力量,不吃進來,會甘心?何況,那是遼東巡撫李化龍派來的,接收起來,並不會遇到麻煩。
且不說豐臣秀吉如何想要對付殺死小早川秀秋的蔚山“海盜”,又是在找不到一個“海盜”人影之後如何的盛怒,又或者他會如何遷怒那幫替朱常洛背了黑鍋的海盜,總之,那都不是他要考慮的事情了,他當然也不會提那些海盜考慮。假若那些亡命的海盜與豐臣秀吉的火拚的話,他後隻會興奮和高興,絕對不會有哪怕一絲內疚的。
顯然,朱常洛能夠接到從大明京師送來的消息,即便是朱翊鈞派來朝鮮傳旨的欽差一路耽擱,也會在近期趕到的。當然,即便是趕不了這麽快,這麽大的事情,這種消息總是會以最快的速度傳播的。作為大明的屬國,作為朝鮮王,特別是在如今日本再次進犯朝鮮的緊急關頭,李昖當然會特別在意大明的動靜,所以,即便是前來傳旨的欽差還在路上,他卻以並不比朱常洛差多少的速度了朱翊鈞的這個旨意。
當朱常洛帶著“南巡”的兵馬,馬不停蹄的趕到漢城時,他收到的歡迎程度,更是幾乎前所未有,至少比他作為欽差剛來漢城時,又要隆重了不少——朝鮮王親自帶領朝鮮的文武百官,出城五十裏迎接即將成為參讚朝鮮事務的朱常洛也由不得他不如此隆重,畢竟朱常洛有了參讚的名頭,無論在誰看來,這都是立太子的前奏有機會成為太子和即將成為太子,這當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作為大明的頭號屬國,作為又要遭受日本的進犯而必須要依靠大明的朝鮮國王,對待大明未來的君王,那是絕對不能有絲毫馬虎的。
朝鮮王能夠朱翊鈞已經下達而還沒有來到的聖旨,作為總兵,董一元當然也有的途徑這一切,所以,在朱常洛從蔚山趕來漢城時,他沒有見到同樣是來傳旨的董一元。對此,他也並不覺得奇怪,畢竟,董一元也是身負傳旨任務的,他是來讓朱常洛去朝鮮的大後方呆著的。可朱翊鈞有了最新的旨意,是要任命朱常洛為參讚朝鮮事務,並沒有說要朱常洛這個參讚去朝鮮的大後方,那麽就會與之前交給董一元的旨意有了衝突。
當然,有了新的旨意,先前的聖旨肯定是要過期作廢的,但是新的聖旨還在路上,董一元在沒有接到新聖旨之前,是必須要執行的傳旨任務的,可假若真這樣的話,那麽就會留下笑談,得罪了朱常洛不說,或許還會得罪朱翊鈞,讓朱翊鈞覺得他不會辦事這就產生了矛盾。不過,這事其實並不難解決,也難不倒董一元,隻要在朱常洛趕到漢城之前,帶人“躲”出去便是至於期限嘛,新來傳旨的欽差時候來到漢城,他時候就是。
朱常洛沒有等多長,在他回到漢城的第八天,從大明京師來傳旨的欽差,終於趕到了漢城。而在朱常洛接完聖旨,有了名正言順的留在朝鮮的理由後,僅僅過了一天,外出“尋找”他的董一元,也很“巧”的趕回了漢城。當然,既然有了新的旨意,朱常洛肯定是不用去朝鮮的大後方了,不過董一元還是把與新聖旨沒有衝突的其他部分做了,即把手中的五千遼東騎兵交給了朱常洛,畢竟這是派來保護朱常洛免得再遇到“遇襲”之事的。
董一元也留了下來,他除了負責帶來聖旨和五千遼東騎兵外,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要留在朝鮮,聽候調遣,此時他雖然還是總兵銜,但卻已經不是遼東總兵了。朱翊鈞為了李如鬆在遼東行事方便,借機把原遼東總兵董一元留在朝鮮抗倭,而空缺下來的遼東總兵,給了李如鬆。
萬曆二十五年四月,備倭總兵官麻貴、遊擊將軍楊元、陳愚忠、茅國器等將領先後帶領部將奉命趕到朝鮮,拜見了身在漢城的朱常洛之後,所屬兵將駐紮於漢城附近,靜候進一步將領,等待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經略禦倭加兵部尚書銜的督師邢玠,以及是經略朝鮮軍務僉都禦史楊鎬。畢竟這兩人才是這次抗倭援朝的名義最高將領。
朱常洛在這段,除了禮節性的接見了麻貴、楊元、陳愚忠、茅國器等將領外,並沒有采取拉攏的過激舉動。他明白,雖然目前有了參讚的名頭,但是相應的,朱翊鈞必定會加強對的戒備和監視,他可不想此時作出讓朱翊鈞猜忌的事情,那也太傻了隻要戰爭一起,有的是做點,不必急於一時。
萬曆二十五年五月,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經略禦倭加兵部尚書銜的督師邢玠,趕至遼東,開始總督薊、遼、保定等地調兵和錢糧籌備事宜,大明的戰爭機器,全速開動。五月下旬,是經略朝鮮軍務僉都禦史楊鎬,帶領征召的八千兵卒,星夜兼程開赴漢城,至此,除了督師邢玠還在後方籌備外,名義上負責這次戰爭的三巨頭之二,經略朝鮮軍務楊鎬和備倭總兵官麻貴都到了朝鮮。同時,朝鮮此時的兵丁總數,加在一起,達到了驚人的四萬五千人這僅僅是第一批。
當然,這四萬五千人中,跟隨諸多將領先後趕來的也就三萬之眾,剩下的,除了留守朝鮮的李如梅的遼東騎兵和吳惟忠的藤甲兵外,全都是朱常洛的兵馬了:包括跟隨他趕來的一千遼東騎兵和李如梅借調的兩千遼東騎兵,還有近一千錦衣衛,再加上跟隨董一元趕來的五千遼東騎兵。全加在一起,直接聽命於朱常洛的,不僅全是精銳的遼東騎兵,更是達到了九千之眾
另外,其中還沒有計算朝鮮王李昖送的一萬朝鮮兵要,這一萬朝鮮兵的戰鬥力與精銳遼東騎兵相比,雖然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這一萬朝鮮兵之中,還有著六千騎兵假以時日,這完全是一股讓人不能忽略的力量。這樣算來,朱常洛如今能直接控製的力量,達到了近兩萬,這是足以左右一場戰爭走向的力量了。
萬曆二十五年五月末,位居釜山大營的日軍,已經屯紮了近二十萬,水師達到三萬之眾,這讓親自督戰的豐臣秀吉有了足夠的底氣,他隨即下令,日本的十個軍團,按照既定的進攻策略,開始發動對朝鮮的戰爭當然,豐臣秀吉此時發動,除了兵力部署已經基本上完成了之外,大明源源不斷的大軍到來,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近在眉睫的壓迫,他唯有在大明更多的大軍到來之前,提前發動戰爭,爭取盡快解決朝鮮,造成既定的事實,到時即便是大明大軍再多,日本方麵也有了戰略縱橫之處,攻守自如。
於此同時,已經趕到了朝鮮的明軍將領也沒有閑著,既然經略朝鮮軍務的楊鎬已經到了漢城,有很多事情,都可以拿主意了。楊鎬對朱常洛也算是異常恭敬,在拜見了朱常洛之後,經過商量,或者說是經過對朱常洛的征詢,楊鎬發布了他進入朝鮮後的第一道命令。
總兵麻貴率一萬七千人駐守漢城;楊元率遼東騎兵三千人,駐守南原;陳愚忠率騎兵三千人,屯兵全州;吳惟忠率四千人進至忠州,與南原軍互相呼應;茅國器率兵三千人屯星州,控製島嶺、秋風嶺。明軍的戰略部署是,上述各軍據守本部要塞,待總督邢玠率領的大軍一到,明軍和朝鮮軍即轉入戰略反攻,由南原、忠州發動鉗形攻勢,直搗釜山之敵。此時,日軍已經基本上控製了慶尚道大部和全羅道部分,畢竟這些地方離日軍駐兵的釜山大營較近,並且這些地方的朝鮮駐軍並不是太多。
日本這次並沒有如上次侵朝時那樣勢如破竹的攻占朝鮮,並不是他們不想和不能,而是他們吸取了上次被大明各個擊破的教訓,十個軍團暫時並沒有分兵太多,而是集中優勢兵力,緩緩往朝鮮的漢城方向推進,穩紮穩打。這樣一來,也就給了援朝的大明軍隊,能夠從容的在上述的幾個地方布置兵力,暫緩日軍的推進,以便等待督師邢玠的大兵一到,進入戰略反攻。
當然,也不能說日軍的穩紮穩打就是的,雖然給了大明和朝鮮從容布置兵力的,但是日軍有過上次侵朝時被大明各個擊破的經驗教訓,他們從心底深處,還是害怕大明的軍隊的畢竟,雖然日軍在總體上火器的裝備率要比大明高,更比朝鮮更幾倍,但是在火炮的應用上,他們就沒有辦法與大明相比了,大明的火炮,是日本這個缺鐵更缺少盔甲的國家所無比忌憚的另外,大明的騎兵和藤甲軍,也算是他們的天敵。
所以,對大明心存忌憚的日本,即便是擁有優勢兵力,也唯有選擇穩紮穩打一路,他們可不想像上次一樣,被大明僅僅幾萬兵力就趕下大海。以絕對的優勢兵力麵對大明的少量兵馬,他們還是有相當的底氣的,隻要集中優勢兵力緩緩向前推進,他們,再次占領朝鮮,隻是問題。至於朝鮮方麵所宣稱的所謂四十萬大軍,對日本來說,那就是個笑話,要是沒有大明的到來,朝鮮所謂的大軍,根本就不會放在他們的眼裏,他們肯定也不會如此謹慎了。
在大明與朝鮮聯軍快速趕往各個預定駐地之時,進入了大明萬曆二十五年六月份。豐臣秀吉不僅派來十個兵團近二十萬大軍緩緩向漢城方向推進,他更是在六月初,派大大小小的戰船上千艘,於釜山港出發,逐步向梁山、熊川逼近,那裏是朝鮮所謂的強大的水軍駐紮地。對於豐臣秀吉來說,雖然他並沒有把朝鮮的水軍放在眼裏,但是朝鮮畢竟有還算龐大的水軍,至少數量驚人,那是個麻煩,還是早點解決了好。
豐臣秀吉還想讓的戰船,隨時都能威脅朝鮮的任何地方,無論是運兵還是偷襲,都是個不的選擇。另外,隻要解決了朝鮮的水軍,可不僅僅能能威脅朝鮮的任何地方,更重要的是,能夠隨時威脅到大明要,大明可是有著非常大的海岸線,隻要能夠威脅到大明的這些地方,即便是不去真正的進攻,光是讓大明提心吊膽的防守,就能牽製住大明的大部分力量,到時大明哪裏還有太多的精力往朝鮮派兵
第一百四十五章戰爭爆發
第一百四十五章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