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台麵臨全新改版,對外招標。鄭謙一愣,整個人陷入了沉思。
提起北京電視台,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央視。
但其實,央視並不是北京本地的電視台。
或者說,並不是地方級的電視台。
北京台,又名北京衛視。
是一個北京地區的電視台。
但誰讓同在北京的央視更加有名,也就導致了許多人恐怕都沒有聽說過北京衛視。
當然,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兩年前才剛剛改版成為《北京衛視》,去年年初再次改版。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聽上去好像很奇怪,為什麽一家電視台頻繁的改版?
原因其實說起來也是悲催。
雖說在內地,電視台都是國有的,不過受限於北京地區有著央視,所以每當國家撥款的時候,總是緊著央視來。
輪到北京衛視的時候,就隻剩下了湯湯水水。
每一位北京衛視的台長們都曾經努力招標,然而收效卻甚微。
原因很簡單,沒錢。
每年能夠富裕出拍攝的資金,不會超過五百萬。
這麽點錢,夠幹什麽的?
拍電影?
扯淡呢不是?
拍電視劇?
誰家上星了的電視劇隻有五百萬的?
以現如今業內普遍一集兩百萬的製作水準來看,都不到三集。
綜藝就更別提了,明星的片酬都不夠。
也就隻剩下紀錄片了。
可在華夏,紀錄片這種形式,真的很難出現精品。
實際上,別說現在了,就算是在鄭謙前世的時候,想要在紀錄片的領域收獲不菲的盈利,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往後十年,一共才火了幾個紀錄片?
真的可以說是讓人頭疼。
鄭謙陷入了沉思。
其實拍攝紀錄片的話……
似乎也可以。
紀錄片變現是十分困難的。
舉個栗子。
《舌尖》火了,那麽第二季的時候,它的廣告費是多少呢?
每集兩百萬紅鈔,一共八集,才一千六百萬。
然而《舌尖二》本身的製作費用,就高達一集一百萬,也就是隻賺了八百萬。
當然,這個ip帶來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後續廣告的收入,也很高。
可問題是,這是《舌尖2》!
國內頂級的紀錄片,可以說不論是知名度,還是人氣,都是十分高的。
這樣的情況下,才賺了八百萬,紀錄片兌現顯然十分困難。
如今是五月,結算時間是三個月,按照縮減一個月增加五十萬的成本來計算,差不多從一年的時間減少到三個月,就需要九百萬。
正好完美將賺到的錢花出去!
而且關鍵是,這是北京衛視,不是央視。
央視就算最垃圾收視的一個台,底數也要比北京衛視最高的收視要高很多!
廢話,一個是全國台,一個隻是地方衛視,這差距自然大。
用北京衛視拍攝《舌尖上的中國》,就算爆火,但收益也會很低。
其實就跟風格上的問題一樣。
比如有的書明明是嚴謹的學究文,你發到二次元輕小說為主的書客不是等著被埋沒麽?
學究文是不是好書?
是好書,但是它能夠在書客火麽?
根本不可能。
所以這個底盤就有了。
但是這部紀錄片火沒火?
就算世界不一樣,但鄭謙相信,該火的還是會火。
今年是08年。
正好也就是奧運會首次在華舉辦的時候。
今年的一切新聞,全都圍繞著奧運會展開。
可以說這是一次全民盛世。
這樣的背景下,拍出《舌尖》,恐怕能夠造成的影響力就很弱了。
畢竟奧運會可是全民盛世,而《舌尖》再強,也就隻是一部紀錄片而已。
所以鄭謙第一時間就聯係了北京衛視。
出乎預料的是,對於鄭謙的主動聯係,北京衛視方麵表現的十分熱情。
弄得鄭謙還挺奇怪。
不過後來聽趙筱雅解釋,北京衛視方麵是聽聞了鄭謙是《孤島》的編劇和開發商,自然十分熱情。
鄭謙幹脆和趙筱雅去了北京。
初次來首都,彭輝感受到了……
也就那樣。
真的,雖然看上去很繁華什麽的,好像整個都市給人的感覺不愧是首都之類的,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鄭謙和趙筱雅兜兜轉轉來到了北京衛視。
到了地方,鄭謙有些無語。
怪不得北京衛視一直發展不起來呢,這位置也太偏了。
地段是好地段,三環左右,但是這位置也太偏了。
整個電視台還破破爛爛的,看上去讓人感到好笑。
到門衛說明了來意,很快,一位地中海發型的啤酒肚中年男人,就以一身西裝革履的滑稽形象跑了出來。
因為跑得太急,結果上下的扣子都崩開了兩顆。
也是蜜汁喜感了。
經過一番自我介紹,鄭謙知道了這位地中海中年男,叫做蔣峰。
是北京衛視的製片主任。
“哎呀,鄭總你好你好,果然年少有為,一表人才啊,來來來,快請進,我們徐主任等著呢。”蔣峰笑著邀請道。
鄭謙有些驚訝,蔣峰已經是製片主任了,還有誰能夠稱之為主任?
然後當見到了真人之後,鄭謙才明白,原來對方是衛視節目中心主任。
換句話說,對方可以說是台長、副台長之下第一人。
是一個女的,叫徐濤。
帶著墨鏡,看起來十分富態。
“鄭總果然年少有為,幸會幸會。”徐濤的態度很和善。
弄得鄭謙有些意外。
雖說千婭影視拍了一部四個億的電影,但是也沒有理由讓一個地方台的三把手這樣熱情吧?
後來鄭謙才了解。
不是徐濤太熱情,是因為……
太窮了。
真的。
整個北京衛視去年一年的廣告費用,才三千萬。
乍一聽好像很多,但是……
這是上星台,而且還是北京衛視!
可就隻有三千萬?
別說一線頂級的芒果、浙江了,就連特麽的二線級別的電視台都不夠。
可以說是整個上星台之中,最為墊底的一個!
這就很紮心了。
聽完趙筱雅做的功課之後,鄭謙陷入了沉默。
想了想,鄭謙問道:“徐主任,咱們也別拐外抹角了,您直說,現在台裏如果要拿出一筆錢共同打造節目的話……需要多少?”
“這個……”徐濤有些尷尬。
一旁的蔣峰無奈地解釋道:“去年一年我們……”
“我是說今年,現在。”鄭謙打斷道。
不是鄭謙冷血,而是這種事情本身就容易扯皮,如果聽著對方發揮,那麽恐怕鄭謙今天一天別幹別的了。
“一百萬。”徐濤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
鄭謙整個人都懵了。
實際上,別說鄭謙了,就連趙筱雅也一臉愕然。
一個那麽大的北京衛視,上星台,才能夠拿出一百萬?
扯淡呢不是?
“好。”鄭謙並沒有感到意外,對方能夠拿出多少錢,其實並不是太過難猜。
畢竟之前鄭謙並沒有製作成功電視節目的例子,所以這錢能夠拿出一百萬,就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事情了。
畢竟北京台本身家不大,業也不大。
“我想問個問題。”鄭謙好奇地問道:“北京衛視是屬於什麽性質的呢?國有國企?還是國有私企?”
“這個……”徐濤愣了一下:“是國企。”
鄭謙歎了口氣,有些不出意外的感覺。
原本還想著以入股的方式進行投資來著。
“不過……”徐濤話鋒一轉,卻提起了另外一件事,“不過這些年,電視台有著一個承包機製……”
鄭謙先是一愣,隨即整個人大喜。
承包機製,其實主要是迫於無奈之下的妥協產物。
北京衛視因為一直入不敷出,上麵的撥款也不及時,導致整個電視台的收視率慘淡。
這樣的情況下,台長自然要有所改變。
但是在華夏,電視台都是國有差額補償性質的,這也就從根本上來說,斷絕了私人享有的可能。
因為製度的問題無法進行改變,那麽在這樣的情況下,台長自然也要想出一個新辦法。
其實也不是“新”的,早在很早之前,其他電視台就已經做了。
就是承包製。u看書.uukansh
什麽是承包製呢?
就是某個節目外包給某個團隊製作,然後根據收益進行盈利。
最先這樣做的是芒果台,後來是浙江台等等一線大電視台。
嚴格來說,北京衛視的這一個舉動,實在是落後了很多。
但是沒辦法,畢竟天子腳下,有些事情外地能做,北京衛視卻不行。
所以才一直拖到現在。
當然,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
沒有團隊願意來北京衛視。
如果說全國收視率都有一個基本盤的話。
那麽芒果台是三。
浙江台等其他一線上星台是一。
那麽北京衛視就是0.5。
是的,你沒聽錯,隻有0.5!
甚至這還是十分爆火的情況下!
而上一個達到0.5的節目,到現在已經有整整五年的時間了!
其中的心酸,可見一斑。
這樣的情況下,誰家敢冒著賠錢的方式前來製作節目?
上麵的資金也要緊著央視來,北京衛視就是一個弟弟。
一來二去的,上麵給的都是殘羹剩飯,下麵找不到好的製作組,拍不出好節目。
沒有好節目,就連廣告商也少。
廣告商少,收入也少。
直接成了死循環。
就說工資吧。
雖說作為國企,是沒有拖欠的,但是……
對比其他二線上星台,北京衛視的收入隻有其他電視台的一半!
這樣一來,別說別的,這工資自然留不住人。
提起北京電視台,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央視。
但其實,央視並不是北京本地的電視台。
或者說,並不是地方級的電視台。
北京台,又名北京衛視。
是一個北京地區的電視台。
但誰讓同在北京的央視更加有名,也就導致了許多人恐怕都沒有聽說過北京衛視。
當然,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兩年前才剛剛改版成為《北京衛視》,去年年初再次改版。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聽上去好像很奇怪,為什麽一家電視台頻繁的改版?
原因其實說起來也是悲催。
雖說在內地,電視台都是國有的,不過受限於北京地區有著央視,所以每當國家撥款的時候,總是緊著央視來。
輪到北京衛視的時候,就隻剩下了湯湯水水。
每一位北京衛視的台長們都曾經努力招標,然而收效卻甚微。
原因很簡單,沒錢。
每年能夠富裕出拍攝的資金,不會超過五百萬。
這麽點錢,夠幹什麽的?
拍電影?
扯淡呢不是?
拍電視劇?
誰家上星了的電視劇隻有五百萬的?
以現如今業內普遍一集兩百萬的製作水準來看,都不到三集。
綜藝就更別提了,明星的片酬都不夠。
也就隻剩下紀錄片了。
可在華夏,紀錄片這種形式,真的很難出現精品。
實際上,別說現在了,就算是在鄭謙前世的時候,想要在紀錄片的領域收獲不菲的盈利,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往後十年,一共才火了幾個紀錄片?
真的可以說是讓人頭疼。
鄭謙陷入了沉思。
其實拍攝紀錄片的話……
似乎也可以。
紀錄片變現是十分困難的。
舉個栗子。
《舌尖》火了,那麽第二季的時候,它的廣告費是多少呢?
每集兩百萬紅鈔,一共八集,才一千六百萬。
然而《舌尖二》本身的製作費用,就高達一集一百萬,也就是隻賺了八百萬。
當然,這個ip帶來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後續廣告的收入,也很高。
可問題是,這是《舌尖2》!
國內頂級的紀錄片,可以說不論是知名度,還是人氣,都是十分高的。
這樣的情況下,才賺了八百萬,紀錄片兌現顯然十分困難。
如今是五月,結算時間是三個月,按照縮減一個月增加五十萬的成本來計算,差不多從一年的時間減少到三個月,就需要九百萬。
正好完美將賺到的錢花出去!
而且關鍵是,這是北京衛視,不是央視。
央視就算最垃圾收視的一個台,底數也要比北京衛視最高的收視要高很多!
廢話,一個是全國台,一個隻是地方衛視,這差距自然大。
用北京衛視拍攝《舌尖上的中國》,就算爆火,但收益也會很低。
其實就跟風格上的問題一樣。
比如有的書明明是嚴謹的學究文,你發到二次元輕小說為主的書客不是等著被埋沒麽?
學究文是不是好書?
是好書,但是它能夠在書客火麽?
根本不可能。
所以這個底盤就有了。
但是這部紀錄片火沒火?
就算世界不一樣,但鄭謙相信,該火的還是會火。
今年是08年。
正好也就是奧運會首次在華舉辦的時候。
今年的一切新聞,全都圍繞著奧運會展開。
可以說這是一次全民盛世。
這樣的背景下,拍出《舌尖》,恐怕能夠造成的影響力就很弱了。
畢竟奧運會可是全民盛世,而《舌尖》再強,也就隻是一部紀錄片而已。
所以鄭謙第一時間就聯係了北京衛視。
出乎預料的是,對於鄭謙的主動聯係,北京衛視方麵表現的十分熱情。
弄得鄭謙還挺奇怪。
不過後來聽趙筱雅解釋,北京衛視方麵是聽聞了鄭謙是《孤島》的編劇和開發商,自然十分熱情。
鄭謙幹脆和趙筱雅去了北京。
初次來首都,彭輝感受到了……
也就那樣。
真的,雖然看上去很繁華什麽的,好像整個都市給人的感覺不愧是首都之類的,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鄭謙和趙筱雅兜兜轉轉來到了北京衛視。
到了地方,鄭謙有些無語。
怪不得北京衛視一直發展不起來呢,這位置也太偏了。
地段是好地段,三環左右,但是這位置也太偏了。
整個電視台還破破爛爛的,看上去讓人感到好笑。
到門衛說明了來意,很快,一位地中海發型的啤酒肚中年男人,就以一身西裝革履的滑稽形象跑了出來。
因為跑得太急,結果上下的扣子都崩開了兩顆。
也是蜜汁喜感了。
經過一番自我介紹,鄭謙知道了這位地中海中年男,叫做蔣峰。
是北京衛視的製片主任。
“哎呀,鄭總你好你好,果然年少有為,一表人才啊,來來來,快請進,我們徐主任等著呢。”蔣峰笑著邀請道。
鄭謙有些驚訝,蔣峰已經是製片主任了,還有誰能夠稱之為主任?
然後當見到了真人之後,鄭謙才明白,原來對方是衛視節目中心主任。
換句話說,對方可以說是台長、副台長之下第一人。
是一個女的,叫徐濤。
帶著墨鏡,看起來十分富態。
“鄭總果然年少有為,幸會幸會。”徐濤的態度很和善。
弄得鄭謙有些意外。
雖說千婭影視拍了一部四個億的電影,但是也沒有理由讓一個地方台的三把手這樣熱情吧?
後來鄭謙才了解。
不是徐濤太熱情,是因為……
太窮了。
真的。
整個北京衛視去年一年的廣告費用,才三千萬。
乍一聽好像很多,但是……
這是上星台,而且還是北京衛視!
可就隻有三千萬?
別說一線頂級的芒果、浙江了,就連特麽的二線級別的電視台都不夠。
可以說是整個上星台之中,最為墊底的一個!
這就很紮心了。
聽完趙筱雅做的功課之後,鄭謙陷入了沉默。
想了想,鄭謙問道:“徐主任,咱們也別拐外抹角了,您直說,現在台裏如果要拿出一筆錢共同打造節目的話……需要多少?”
“這個……”徐濤有些尷尬。
一旁的蔣峰無奈地解釋道:“去年一年我們……”
“我是說今年,現在。”鄭謙打斷道。
不是鄭謙冷血,而是這種事情本身就容易扯皮,如果聽著對方發揮,那麽恐怕鄭謙今天一天別幹別的了。
“一百萬。”徐濤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
鄭謙整個人都懵了。
實際上,別說鄭謙了,就連趙筱雅也一臉愕然。
一個那麽大的北京衛視,上星台,才能夠拿出一百萬?
扯淡呢不是?
“好。”鄭謙並沒有感到意外,對方能夠拿出多少錢,其實並不是太過難猜。
畢竟之前鄭謙並沒有製作成功電視節目的例子,所以這錢能夠拿出一百萬,就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事情了。
畢竟北京台本身家不大,業也不大。
“我想問個問題。”鄭謙好奇地問道:“北京衛視是屬於什麽性質的呢?國有國企?還是國有私企?”
“這個……”徐濤愣了一下:“是國企。”
鄭謙歎了口氣,有些不出意外的感覺。
原本還想著以入股的方式進行投資來著。
“不過……”徐濤話鋒一轉,卻提起了另外一件事,“不過這些年,電視台有著一個承包機製……”
鄭謙先是一愣,隨即整個人大喜。
承包機製,其實主要是迫於無奈之下的妥協產物。
北京衛視因為一直入不敷出,上麵的撥款也不及時,導致整個電視台的收視率慘淡。
這樣的情況下,台長自然要有所改變。
但是在華夏,電視台都是國有差額補償性質的,這也就從根本上來說,斷絕了私人享有的可能。
因為製度的問題無法進行改變,那麽在這樣的情況下,台長自然也要想出一個新辦法。
其實也不是“新”的,早在很早之前,其他電視台就已經做了。
就是承包製。u看書.uukansh
什麽是承包製呢?
就是某個節目外包給某個團隊製作,然後根據收益進行盈利。
最先這樣做的是芒果台,後來是浙江台等等一線大電視台。
嚴格來說,北京衛視的這一個舉動,實在是落後了很多。
但是沒辦法,畢竟天子腳下,有些事情外地能做,北京衛視卻不行。
所以才一直拖到現在。
當然,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
沒有團隊願意來北京衛視。
如果說全國收視率都有一個基本盤的話。
那麽芒果台是三。
浙江台等其他一線上星台是一。
那麽北京衛視就是0.5。
是的,你沒聽錯,隻有0.5!
甚至這還是十分爆火的情況下!
而上一個達到0.5的節目,到現在已經有整整五年的時間了!
其中的心酸,可見一斑。
這樣的情況下,誰家敢冒著賠錢的方式前來製作節目?
上麵的資金也要緊著央視來,北京衛視就是一個弟弟。
一來二去的,上麵給的都是殘羹剩飯,下麵找不到好的製作組,拍不出好節目。
沒有好節目,就連廣告商也少。
廣告商少,收入也少。
直接成了死循環。
就說工資吧。
雖說作為國企,是沒有拖欠的,但是……
對比其他二線上星台,北京衛視的收入隻有其他電視台的一半!
這樣一來,別說別的,這工資自然留不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