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已死,三萬西涼將士也已經被徹底鎮壓,但這並不代表周寧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別看經過了高順、曹仁、夏侯惇等大將的追擊圍剿過後,僅僅隻有千餘名西涼潰兵逃脫。


    可是在這些人裏麵,卻有一位至關重要的人物存在。


    他就是先前鼓動董卓進攻洛陽的袁紹。


    袁紹深知呂布的修為實力之恐怖,因此當董卓輕視呂布的時候,他便斷定了董卓將會在呂布這裏吃一記大虧。


    因此早在那個時候,袁紹就有了脫離西涼軍的想法。


    結果正如袁紹所預料的那般,董卓甚至直接被呂布一箭射殺在了戰場之上。


    西涼軍剛剛陷入混亂當中,早有準備的袁紹,便帶著自己的親兵,頭也不回地瘋狂逃竄離去。


    哪怕高順、曹仁、夏侯惇等大將竭力追趕,最終也沒有發現袁紹的蹤跡。


    袁紹並沒有如同其他西涼潰兵那般,竄入北邙山的深山老林裏麵。


    他帶著自己的親兵改頭換麵,喬裝打扮潛行到了尹闕關,而後直接過關逃入了潁川地界。


    雖然周寧已經派遣麾下大將,相繼接管了司隸地區的各大關隘。


    但是在短時間之內,周寧麾下的將領又豈能夠將這些關隘徹底掌控?


    袁紹出身於四世三公袁家,門生故吏遍布整個天下。


    那尹闕關之內,便有承蒙過袁家恩惠的將校存在。


    他們或許不敢直接違背周寧派遣而去的大將之命令,可如果僅僅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縱幾個人出關,那還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也正是借助袁家門生舊故的勢力,袁紹直接通過尹闕關進入了潁川地界。


    至於袁紹為何前往潁川,那是因為隻要過了潁川,便是陳國和汝南郡。


    而四世三公袁家的發源地,正是這兩處地界。


    眼下袁紹惶惶如同喪家之犬那般逃出了司隸地區,依照他那驕傲的性子來說,他自然不可能善罷甘休。


    潛回陳國和汝南郡,獲得袁家的自持,便成為了袁紹當下最為重要的事情。


    無論是再次起兵攻伐周寧也好,又或者是趁機割據一方也罷,始終總不可能缺少了力量才是。


    在得到了袁家的支持以後,袁紹沒有分毫半點的遲疑和猶豫,他直接親自撰寫了一份檄文,召集天下有識之士,準備討伐周寧。


    檄文當中,袁紹可謂是將周寧打成了十惡不赦之徒。


    “紹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今有洛陽賊子周靖安。


    欺天罔地,滅國弑君!


    穢亂宮禁,殘害生靈!


    狼戾不仁,罪惡充積!


    今紹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


    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依照此方世界原本的發展軌跡,應該是由曹操假托衣帶矯詔,召集天下英雄豪傑討伐董卓。


    不過因為有著周寧的參與,董卓眼下已經身死殞命,曹操更是在他的麾下任職。


    所以這份討伐檄文,便成為了由袁紹發起,號召群雄征討周寧。


    大漢初平元年八月,時節剛剛進入初秋,天下卻是一片肅殺的氣氛。


    雖然大漢各州的黃巾餘孽已經逐漸被平息,可是黎庶黔首的生活卻沒有任何的改變。


    天下各州郡縣,但凡是有些遠見之輩,皆盡看出了漢室日薄西山的兆頭愈發地明顯起來。


    天下動蕩在即,這些有心人皆盡在瘋狂地聚斂勢力。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在這種情況之下,百姓的日子又能夠好過到哪裏去?


    不過對於天下各州郡縣那些有心人來說,黎庶黔首的死活,又與他們有何幹係?


    他們所看重的事情,乃是天下大勢之變化。


    袁紹的討伐檄文一出,立刻便引動了那些有心人的注意力。


    大將軍何進被周寧處死,董卓奉命進京隨後大敗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傳遍整個天下。


    而他袁本初,以四世三公袁家的名分,號召天下有識之士起兵勤王,誅奸佞,清君側,當真是浩大的聲威啊!


    即便是大漢最邊緣的幽州地界,亦是受到了袁紹的討伐檄文。


    大漢東北邊疆,廣闊的大草原之上,一支騎兵正如同團團潔白的雲彩那般呼嘯而過。


    所過之處,所有的異族控弦紛紛被殺當場。


    這支騎兵,皆盡騎乘白馬,正是凶名赫赫,震懾草原鮮卑異族的精騎白馬義從。


    至於這支精騎的統領,自然就是幽州北境的白馬將軍、劉宏在位是親封的奮武將軍、薊侯公孫瓚。


    白馬義從乃是當今天下輕騎之絕巔,深諳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的兵法精髓。


    屠戮草原之上這些鮮卑人,完全如同砍瓜切菜那般的輕鬆簡單。


    當最後一名鮮卑人神色不甘的跌下馬來,所有的白馬義從士卒皆盡翻身下馬開始打掃戰場。


    唯有幾名身披輕甲的將領,端坐在馬背之上,滿意地點了點頭。


    為首那人,自然就是這支白馬義從的統率公孫瓚。


    在他身旁,還有幾三道身影頗為醒目。


    其中一人身披甲胃,雙手各提一把寶劍,身長七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麵如冠玉。


    另一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一手提著一柄青龍偃月刀,威猛如神靈一般。


    最後一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頜虎須,手執一杆丈八長矛,煞是威猛。


    “好一支白馬義從,今日一見方知這世間竟有如此之強兵!”


    雙手過膝的那名武將,雙目緊緊地盯著身前正在打掃戰場的白馬義從,連連讚歎道:“伯圭兄果真統兵有方,令人欽佩!”


    在他的眼眸深處,充滿了對於這支精銳輕騎的向往和渴求。


    耳中聞得誇讚聲,公孫瓚捋了捋頰下五柳長髯,謙遜地笑著說道:“玄德謬讚了!”


    先前那武將相貌如此特別,而且又以玄德為自號。


    除去未來那位漢昭烈帝劉備以外,又能是何許人也呢?


    至於他身邊那兩名手持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矛的武將,自然就是劉備的結義二弟、三弟,關羽和張飛兩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錦衣衛開始橫推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糖三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糖三角並收藏從錦衣衛開始橫推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