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己卯,遣使購遺書。以備編撰《永樂大典》。行行《安南戰爭債卷》及《安南戰爭股票》。


    債卷的年利息為1,待安南戰爭勝利後連本帶利償付,分為一貫、五貫、十貫、五十貫、一百貫五種麵值。而股票則隻有五百貫這一種麵值。待戰爭勝利後,則將股票持人有冊封為有邑恩騎尉。由於朝廷並不限製百姓們購買戰爭股票的數量,因此如果某人購買了五股股票,那麽安南戰爭勝利後就可以成為有邑雲騎尉;如果購買十股,則可以成為有邑騎尉……反正買得越多,將來爵位也就越高。


    朱棣穿越的四年多來,民間經濟得到了快速的展。如今已經有少數地主老財開始投資手工業了。不過,更多的地主老財卻仍舊習慣於將銀子或大明寶鈔埋藏在地窖裏。那些守舊的地主之所以不用流動資金用來投資,是因為害怕風險。然而朱棣當政以來政府信用還是很不錯的,因此債卷對他們也產生了莫大的吸引力。盡管這種債卷的年息隻有一成,但與放高利貸相比卻更有保障。至於說安南戰爭是否能夠獲得勝利,卻是沒有哪個大明人會對此懷的。就好象後世的美國人頂多隻會抱怨打某場仗可能會得不償失,卻不會懷打不贏一樣。既然這次戰爭必定勝利,守舊的地主老財們自然也就從地窖中取中現金踴躍購買債卷了。


    然而股票的行情況卻並不理想。其實算起來,以購買戰爭股票的方式獲得有邑爵位比通過組織移民的方式獲得有邑爵位的成本要低得多。朱~猜測,股票的行情況之所以不理想,是因為領民為安南當地人,因此富人們擔心統治不穩定,而且也擔心事有反複。這種擔心也未必就是杞人憂天。曆史上安南穩定了一段時間後便開始爆多次起義,最後明朝勢力甚至被趕出安南。朱~雖然覺得采取封建采邑製不至於過分刺激安南人,但這種事誰又能說得準?


    眼見購買股票的人寥寥無幾,朱棣急了,隻好通過強行攤派地手段命令富戶們購買股票。


    新中國行第一批股票時同樣無人問津,也同樣是通過強行攤派的行政手段將之消化的。然而事後,第一批購買股票的人卻或多或少了財。朱~深信這次戰爭能夠獲得豐厚的紅利――至於說之後安南是否會爆起義,朱棣卻也顧不得那麽多了。之所以強迫百姓們一同分享戰爭紅利,朱棣其實是出於深層次的考慮。


    十五世紀,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如果不采取積極擴張政策,那實在是太可惜了。然而普通百姓卻罕有喜歡戰爭地,如果老是打仗,百姓們自然會產生強烈的厭戰情緒。(.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盡管封建社會的百姓們不會為了抗議戰爭而上街遊行,但百姓們如果厭惡戰爭卻顯然不利於擴張。所以,朱~便想出了讓百姓分享戰爭紅利地辦法。隻要戰爭能夠給普通百姓也帶來足夠的好處,那麽大明即便不變成一個好戰的國家,至少百姓們也不會反對戰爭。


    在下詔強行攤派後,富戶們終於按各自地財力大小“積極認購”了所有的股票。


    七月一日,朱棣奉享太廟。


    三天後,朱~登殿點將,命成國公朱能佩征夷將軍印,為總兵官;西平侯沐晟佩征夷副將軍印,為左副將軍;新城侯張輔為右將軍,豐城侯李彬為參將,雲陽伯陳旭為右參將,分別統“兩畿、荊、湖、閩、浙、廣西兵出廣西憑祥”,統“巴蜀、建昌、雲貴兵出雲南蒙自”,進討安南。兵部尚書劉俊參讚軍務,大理寺卿轉餉。都指揮同知程寬、指揮僉事朱貴為神機將軍,都指揮同知毛八丹、朱廣、指揮僉事王恕為遊擊將軍,指揮同知魯麟、都指揮僉事王玉、指揮使高鵬為橫海將軍,都督僉事呂毅、都指揮使朱英、都指揮使朱英、都指揮同知江浩、都指揮僉事方政為鷹楊將軍,都指揮僉事朱英、都指揮同知金銘、都指揮僉事吳旺、都指揮同知劉塔出為驃騎將軍。


    此次出征安南總兵力多達八十萬。但其中軍戶官兵卻僅僅隻有八萬。


    正規軍地數量之所以這麽少。是因為朱棣實行了精兵政策。正常情況下需要服兵役地隻是小旗以上地軍戶。所以。盡管永樂年間軍戶地數量大幅增加。其總數竟然由洪武年間地兩百萬增長到了三百萬。但能夠實施機動作戰地兵力卻隻有區區三十多萬。所以。在抽調了荊、湖、閩、浙、廣西、巴蜀、建昌、雲貴等地地大多數兵力之後。總共也隻湊了八萬餘人。


    抽調了這些地方地軍戶精銳後。卻也不必擔心當地生突然事件時無足夠地兵力應變。因為。各地地精銳出境服兵役後。各衛所還剩下將近九成地兵力。同時。那些千戶、百戶、總旗和小旗離開駐地之後。也不必擔心各衛所留守地軍戶們沒有組織。因為。除了正千戶、正百戶之外。衛所中還有副千戶、副百戶等副職軍官。甚至連基層軍官中。朱~也改革設置了副總旗、副小旗等職務。副百戶、副總旗和副小旗這類副職一率稱之為留守軍官。所享受地待遇與正職差別極大。隻能擁有少許地職務津貼――事實上。一名副百戶地職務津貼僅僅隻比一名小旗地職務收入略高。(.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而一名副小旗地職務津貼每個月隻不過六百文而已。


    當然。留守軍官地職務津貼也並非永遠不變地。當正職因為意外原因而不能履行職責時。比如說軍隊出境作戰時。留守軍官便可以領取戰時津貼。其收入便會明顯增加。如果正職病亡或陣亡時。副職更是可以順理成章地轉為正職。然後享受正職地所有待遇。


    除了八萬軍戶官兵外。另一支屬於正規編製地則是三萬五千京軍。


    京軍和地方上地軍戶製度不同。屬於高薪地雇傭兵製。京軍共分為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三大部分。


    五軍營由各個地方抽調上來的精銳部隊組成。進入五軍營後,普通士兵也能夠每個月領兩貫薪水。這份收入在京城想要養活一家三口還是沒問題的,但想要養活一家五口則有些困難。不過,家屬找點什麽事情做傭稍稍補貼一下家用,還是能夠保證溫飽地。


    神機營是火器使用率最高的部隊。如今已經是永樂四年了,但除了神機營外,普通的部隊火器裝備率仍然隻有20%。其實在使用了流水線生產方式,並且對火器生產作坊實施了承包製之後,新式火槍的生產速度已經由最初的每個月三千支提高到了每個月一萬多支。然而遺憾的是,盡管新式火槍的生產速度提高了,但需求量卻提高得更快。


    以往兵器隻需要提供給軍隊。但是在朱棣大力鼓勵殖民之後,


    對火槍同樣有著旺盛地需求。在殖民地,由於沒有家,因此戰鬥的規範往往很小。一座土木結構地堡壘,如果由五十名持冷兵器的士兵守衛,那麽它便足以抵禦數百的敵人。但是如果能夠擁有新式火槍外加少量地手榴彈,那麽這種土木結構的堡壘便能夠抵禦上千土著的圍攻。


    在朱~看來,滿足殖民地的有邑貴族地需求才是最迫切的事情。朱~並不擔心殖民地的有邑貴族在擁有了火槍後會產生與帝國本土對抗的心思。一來,新式火槍的技術含量並不高,殖民地在條件成熟後完全可以仿製。所以趁著殖民地還沒有製造火槍的能力時將火槍賣過去,既可以賺一大筆錢,又可以延緩殖民地展火槍製造業地速度。二來,如果沒有彈藥,那麽火槍就連燒火棍都不如。火藥製造倒沒什麽難度,但隻要保證火藥的最佳配方以及濕製法不泄密,那便沒什麽好擔心地――用60:18:22比例製成的老式火藥,哪怕是將槍管地四分之三都塞滿老式火藥,其射程也不過一百米左右,而且以這種火藥製造的手榴彈甚至隻能充當大炮仗。


    另一方麵,雖說明軍地換裝工作放慢了速度,但對戰鬥力的影響倒是不大。因為,明朝的真正機動兵力隻是總兵力的十分之一,而這十分之一的軍戶之中,火器的使用率已經達到了接近40%。對於十五世紀來說,這個比例已經足夠高了。


    回到正題。神機營的軍餉較高,一名普通的火槍兵都有三貫月薪,其收入甚至比軍戶製的小旗還要高。這種收入,已經足夠一家五口在京城的生活費用了。


    三千營則是純騎兵部隊,最初是由當年靖難之役時幫助朱棣打仗的兀良哈蒙古人組成,成立時人數隻有三千,之後規模漸漸擴大,目前三千營已擁有八千精銳騎兵。三千營的軍餉在整個大明的軍隊中是最高的,哪怕是一名最普通的騎士,不包括養馬的津貼,其月薪也有三千六百文,甚至比未入流的官吏還要高!


    京軍的薪水最強是毫無問的。但同時,他們的戰鬥力也最強。為了保證“幹強枝弱”的局麵,朱棣規定沒有戰鬥任務的京軍每年都需要進行大考,1c%~||名靠後的京軍必須接受其他人的挑戰。若是被挑戰擊敗,則失敗的職位歸挑戰所有。為了保證各個衛所的衛指揮使積極將最優秀的士兵送往京軍,朱棣還額外對衛指揮使製定了一個考核標準:如果某衛連續十年都沒有一名士兵加入京軍,則該衛指揮使降一級。


    不過,在保證了京軍戰鬥力的同時,對財政的壓力卻也不小。目前五軍營為五萬人,神機營為兩萬,三千營為八千。這合計不足八萬的軍隊,每年僅薪水就需要支付四百萬貫。再加上養馬、兵器保養更換、日常訓練等各種其他的費用,京軍每年共消耗八百萬貫。


    經過朱棣的一係列改革後,永樂三年來自於農業土地的稅糧收入已經達到了四千八百萬貫,已經遠遠超過了原來曆史上明朝34611萬石的最高紀錄(將安南的稅收也計算在內的結果)。但不足八萬京軍便消耗六分之一農業稅收入的可怕事實,卻足以打消朱棣擴充京軍的想法。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次遠征安南京軍自然也需要出動。當然,三千營不用出征。在安南那種地方,騎兵很難找到動大規模衝擊的機會,不去也罷。而五軍營和神機營則各出去一半,加起來便是三萬五千餘人。


    至於說這次遠征大軍的其餘將近七十萬軍隊,則由有邑貴族們提供。


    雲貴川以及兩廣等地的有邑貴族極多,僅雲南就分為三十六個土司官。這些土司官從權力上講如同一個個小王國,從實力上講,其中實力較大的土司也確實相當於小國家――後來成為了兩個獨立國家的老、緬甸,當時也不過是三十六土司之一(明初雲南的地理概念與現代不同)。但是按照封建契約,雲貴川以及兩廣等地的有邑貴族倒也不至於需要提供將近七十萬軍隊。隻不過,大多數有邑貴族除了按照封建契約的規定外,還額外提供了更多的士兵。


    額外提供士兵的有邑貴族之中,有些確實是為了表達對大明的忠誠。而更多的有邑貴族派出額外的士兵則是衝著大明皇帝所許諾的賞賜而去的――朱棣許諾:凡進行抵抗的地區,有邑貴族可以盡情搶掠。


    這便極大的刺激了有邑貴族戰鬥的。此外,在戰爭勝利之後,立下功勞的有邑貴族還可以在安南獲得新的采邑。其采邑的規模大小,除所立功勞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便是派出的士兵多寡。如果不願意是采邑,那麽也可以直接獲得現金賞賜。


    有了這樣的好處,有邑貴族們自然興奮得嗷嗷直叫,紛紛表示自願多出兵力。這其中以雲南景東陶氏為最。按其封建契約,陶氏土司隻需要提供兩千兵力,可他卻自願額外提供兩千,加起來便是四千。另外,陶氏還有一個地方很令朱棣產生了很深刻的印象:陶氏竟然飼養強悍的戰象作戰。


    盡管火器的應運使得戰象威力大減,但使用戰象戰鬥畢竟很有趣,不是嗎?


    大軍出征的當天,朱棣親臨龍江祭誓師。


    三聲大炮掠空而過之後,號角手將長長的號角高高仰起,“嗚嗚”一陣激昂鳴叫,空寂的峰巒回音嫋嫋。燦爛的陽光下,一麵明黃龍旗,在微風之中張揚舞動。


    內閣學士楊榮神情莊重地大踏步升階登台,對行刑的劊子手大聲道:“開――刀――祭――旗!”


    接著又是三聲巨響,黃中那顆血淋淋的人頭滾落在潮濕的草地上。楊榮又高喊一聲:“諸位將士,肅立靜聽聖上的討清檄文!”


    朱棣站上高台,說道:“夫安南之人,皆吾赤子。今其勢如在倒懸,汝往當如救焚拯溺。眾將毋養亂,毋玩寇,毋毀廬墓,毋害稼~,毋姿妄取貨財,毋掠人妻女,毋殺戮降附。罪人既得,即立安南故國王之孫陳天平為國王,使撫治一方,然後還師,告成宗廟,揚功名於無窮!”


    檄文讀完,朱棣端起一杯酒來,朝天一擎,輕酹地上,然後向眾將繼續布軍令:“八十萬大軍同討逆賊,望我三軍將士,奮勇殺敵,得勝歸來!”


    下麵的軍士舉著刀槍齊聲高呼:“萬歲……萬歲……萬歲……”


    聽著這震天動地的山呼聲,朱棣的心情也激動了起來。這四年多來,他想的、盼的不就是這一天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樂架空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xiaose_wh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xiaose_wh並收藏永樂架空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