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湮長到聘婷嫋娜顧盼生輝的年紀的時候,朝堂後宮鬧騰得更加厲害。
約莫這世道也都這樣輪轉著,十多年前剛中止的紛爭經過這漫長時間的醞釀與準備,竟也該掀起新的一輪了。可總歸,再大的火也燒不到長公主府上。
越長,她的小日子卻是過得越來越舒坦。隨著知事程度的不斷加深,長公主有些事也不再瞞著她,甚至還有大多時候,特地將她拎著在身邊圍觀,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得給她增加常識跟經驗,將來也不求她多有能耐,至少能在她百年之後能護著自己一生逍遙安康便好。
說來她娘親那雙眼還真是犀利。旁人觀著她聰穎從容隻是性子軟乎些,長公主卻深諳那柔乎背後潛藏的底子有多深,不是沒有,隻是不願表現出來。她終究不像長公主一樣,有一個當皇帝的爹,有一個當皇帝的弟弟,受到的束縛總該是要更多些,按長公主的話來說,男人都是靠不住的,要靠就得靠自己。
自三皇子他們長大之後,長公主便置身事外作壁上觀了。與杜淑妃的交情雖不錯,但慢慢的似淡非淡也說不出好壞,原本攙和得就不明顯,抽身而退就越加方便,而且放她進宮與阿和紮堆的次數更是少得可憐——索性人長大了,教養不一樣,隔開的理由也是現成的。
隻是到底有些傷感情。
她與阿和是從小玩到大的,感情自然不一樣,莫說同吃同時,連闖禍都紮堆著來的。她雖比阿和穩重些行事稍微老道點,可有些時候,總是阿和護著她。天生生在這宮廷裏的女孩子,似乎連那心竅都是九曲玲瓏的,那些子本事與生俱來,每每都讓她暗下裏歎為觀止。
現在被疏遠了,似乎連多年的情分都有些損害。她不進宮,阿和也出宮好幾趟尋她,她自然會高興,隻是阿和被長公主不著痕跡擋回去幾次,後來似乎明白什麽,過府得也少了……不,是極少。除了重大場合,或許長公主進宮時候順帶著也拴著她,便極少見到阿和了。
辰湮很敏銳,回過頭好奇得問她娘親:“阿娘不喜歡阿和嗎?”
一定有什麽原因……要不喜歡,怎麽這些年才開始不喜歡呢?
長公主表情有些古怪,也分辨不出她是什麽情緒,隻是淡淡囑咐她:“離她遠點。”
她硬要問出個緣由。不是真舍不得阿和,而是她還想著能多見他幾麵。苦就苦在他這一世渡魂對象是在帝王家,不怎麽好接近,年少時兩小無猜接觸多些,年長了,礙於各種禮數與規矩,如今連遠遠站著看的機會都沒有了。
長公主被她纏不過,這樣回答她:“公主都是瘋子。”
……公主都是瘋子?那麽長公主呢?
長公主戀慕上一個不該戀慕的男人。那個男人許是心中有一個不能逾越的影子,於是哪怕是旁人的真心捧在他眼前,約莫於他也不過一灘鮮血淋漓的肉塊罷了。她原也是不肯罷休的,源自骨髓裏的瘋狂會趨勢她做出一些根本無法被挽回的事,但她後來為什麽沒做呢?
因為太傅身體壞了,天一涼發寒,寒了偶爾還會咯血。她不想刺激他,就在原地慢慢候著。候著候著,卻候到了他死。長公主徹底死了心。
長公主很快振作起來。一是性格使然,二是女兒真好玩。她撿著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娃娃在自己身邊,原也是做寵物般養著聊以慰藉的,可是養著養著便入了眼進了心,也像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般,恨不得把天地下所有的好東西都捧到她眼前。
因為看著她,仿佛陰霾的天空驟然間風光霽月一般,僅僅一個笑容,就能軟化心髒中所有的堅冰。
比起那些行事荒唐的公主,長公主已經算潔身自好了。能跟女兒一起睡到她十歲多的人,平素裏就算聚堆玩樂也有底限。有著公主一貫的奢靡享樂,卻好歹是不太荒唐的。
她娘這樣說,總義約莫是想讓她避了所有公主。可她與其他人的關係並不佳,也就是說,避的人要是阿和。阿和在長公主眼中也是瘋子,但阿和究竟做了什麽事,讓她這樣看不過呢?
辰湮實在想不出來。
除了沒法子看到三皇子之外,她也沒什麽遺憾了。現在尋日裏就是與長公主一道的,聽到的看到的範圍也大了,就連某些未嫁女客不方便的場合,屏風一拉,照樣趕場子。
她在一天一天迅速得長著,連長公主都已經開始為她私下裏相看如意郎君。
她也不說什麽。看樣子,她該是在這裏待上很久的,嫁人持家相夫教子也總免不了。這一世他並不在她身邊,又有身份問題這條洪壑拉著,緣分這般淺,她都不知該如何是好。
但她也看得出來的。這回渡魂的身體與他魂魄的適應程度極高,兩者也很融洽,許是老天爺也知道上一回理虧,那為他續上的未盡壽命都盡數加在這一世上,他活到而立之年很輕鬆,便就是不惑,或許也有可能。
不過她倒是有些少許體悟。原來做凡人並非是帝王將相榮華富貴才是好的。那無形的爭鬥,不明的傾軋,壓力更是大。真不若平平淡淡安安樂樂匿跡山野,逍遙自在。就算要入世才能出世,那也不是定要帝王家才好。
她隻是有些心疼他……不過轉而又想,或許有的時候,隻有痛苦與負擔,才會讓人覺著,自己是真實存在著的。
連她偶爾都會這樣想,那……他呢?
她探不到他的內心。
※※※※※※
她是在又一次隨長公主進宮的時候,見到阿和與三皇子的。
長公主雖然與皇後不對付,但現在皇後病得快死了,總得意思意思那麽來幾下。
今上畢竟是對這位皇後頗為敬重,見得如此情狀,也是很憂心的。於是不管後宮前朝有多少的小心思,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都得按兵不動。
根據她娘親的說法,這場延續幾年的太子之爭馬上就會落下帷幕,沒見著中宮都快死了麽,聖上重情,自然會有愧疚,哪怕為了讓她安心,都得做些什麽。而什麽能減少今上的負罪感?自然是給她唯一的兒子——也是他唯一的嫡子——太子之位!
長公主有些幸災樂禍:“今上還是壯年,太子性驕縱,終究不過一靶子罷了!”
那些早早瞄準這個位置的,哪一個會有好下場?而且就算將來太子本沒有錯,也會被出大錯的。畢竟他既年幼沒有太深的籌碼,又有這樣多的兄弟,畢竟朝堂有那樣多的派係,畢竟他爹其實還會偏點心的。
長公主一時半會出不來。她在側院沒呆住,反正皇宮也熟,挑了個太陽曬不著的地方慢慢往前挪,許久之後腳步停住,緩緩抬頭。
阿和在那裏望著她。
阿和竟也會有這樣靜靜沉默的時候,見她抬頭,便笑開來。阿和越長,麵貌越是嬌柔,更像一株白蓮花,柔柔弱弱像是來陣風都能將她吹走。
她就加快腳步,提著裙擺笑著過去:“阿和!”
手牽手找了個平整些的地兒坐,阿和看上去還是舊時模樣,至少是就待她的這點來說。已經有好久未見,彼此的改變卻都不大。隻是瞅著阿和那眼,似乎越發幽深了。
可是,就算是說話,也說不了什麽。後宮就這樣了,阿和像是也不想拿那些醃漬事來汙她耳朵,她也沒有什麽獨特的有趣的事可以講,總歸是肆無忌憚的年少時候,已經一去不複返。或許少時說了太多的話,長大了反倒都沉默起來。
無話可說,那便靜悄悄看著綻放的花。
辰湮正愣著神呢,忽然覺得肩膀一緊,扭過頭,阿和伸出手臂緊緊摟住她,把腦袋擱在她的肩窩裏,柔軟的發垂落在她脖頸裏,帶著細微的癢。
她有些奇怪,約莫是覺得阿和那神情過於哀傷,竟也不知道怎麽開口詢問。
阿和有什麽傷心事嗎?有不能對她說的傷心事?
至少宮婢匆匆趕來,尋到她,說是杜淑妃喚她。阿和便走了。臨走前還是笑著的,仿佛方才那樣的哀傷隻是幻覺一般。
她在原地怔了好一會兒,才抖抖裙擺,慢吞吞往外走。
很多年前,她在那連綿不斷的雨中降生在這裏。剛一降生,生母便去了。那時還遺憾著,這世是否又是孤苦命,便被抱到長公主麵前。然後她知道了,原來她還是與他同樣的地方。長公主說了一句“昨日雨疏,見得海棠花正濃”,於是她就被命名為海棠。
海棠花確實極美。
她現在就看著花園中那一大叢海棠花,靜默得也像是化為了這些花的一部分。
約莫是今日運氣真那般好,準備往回走,卻正遇到急急穿過走廊的三皇子。
她偏頭望著他。望得他微微蹙眉,緩了腳步扭頭看。望著他有些訝異得頓了頓,然後微微勾唇,揮手示意身後的人先退下,然後停下腳步轉回過來:“海棠。”
“……三哥哥哪裏去?”她眨了眨眼。
“無事。”他道,“剛從書房回來。海棠怎的在這兒?”
“剛才阿和也在的,隨便走走。”
嗯……接下來應該說什麽?
能說的話更少。隻有“隨便走走”。
有些人,原本便是,能見著他,便覺得再開心不過的。
時光總在一天一天老去,她們也在一天一天長大。
有些逝去的,就永不再來,有些未得到的,總歸是命中無緣,偏偏人們總是不信。
就如同這歲月不會一如既往得平靜寧和。故事也不會是一直那樣幸福得進行。
皇後殯天之後,今上冊封四皇子為太子,大赦天下,然後,杜淑妃冊封貴妃,掌管後宮。
這故事,很快便換了一種基調。
約莫這世道也都這樣輪轉著,十多年前剛中止的紛爭經過這漫長時間的醞釀與準備,竟也該掀起新的一輪了。可總歸,再大的火也燒不到長公主府上。
越長,她的小日子卻是過得越來越舒坦。隨著知事程度的不斷加深,長公主有些事也不再瞞著她,甚至還有大多時候,特地將她拎著在身邊圍觀,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得給她增加常識跟經驗,將來也不求她多有能耐,至少能在她百年之後能護著自己一生逍遙安康便好。
說來她娘親那雙眼還真是犀利。旁人觀著她聰穎從容隻是性子軟乎些,長公主卻深諳那柔乎背後潛藏的底子有多深,不是沒有,隻是不願表現出來。她終究不像長公主一樣,有一個當皇帝的爹,有一個當皇帝的弟弟,受到的束縛總該是要更多些,按長公主的話來說,男人都是靠不住的,要靠就得靠自己。
自三皇子他們長大之後,長公主便置身事外作壁上觀了。與杜淑妃的交情雖不錯,但慢慢的似淡非淡也說不出好壞,原本攙和得就不明顯,抽身而退就越加方便,而且放她進宮與阿和紮堆的次數更是少得可憐——索性人長大了,教養不一樣,隔開的理由也是現成的。
隻是到底有些傷感情。
她與阿和是從小玩到大的,感情自然不一樣,莫說同吃同時,連闖禍都紮堆著來的。她雖比阿和穩重些行事稍微老道點,可有些時候,總是阿和護著她。天生生在這宮廷裏的女孩子,似乎連那心竅都是九曲玲瓏的,那些子本事與生俱來,每每都讓她暗下裏歎為觀止。
現在被疏遠了,似乎連多年的情分都有些損害。她不進宮,阿和也出宮好幾趟尋她,她自然會高興,隻是阿和被長公主不著痕跡擋回去幾次,後來似乎明白什麽,過府得也少了……不,是極少。除了重大場合,或許長公主進宮時候順帶著也拴著她,便極少見到阿和了。
辰湮很敏銳,回過頭好奇得問她娘親:“阿娘不喜歡阿和嗎?”
一定有什麽原因……要不喜歡,怎麽這些年才開始不喜歡呢?
長公主表情有些古怪,也分辨不出她是什麽情緒,隻是淡淡囑咐她:“離她遠點。”
她硬要問出個緣由。不是真舍不得阿和,而是她還想著能多見他幾麵。苦就苦在他這一世渡魂對象是在帝王家,不怎麽好接近,年少時兩小無猜接觸多些,年長了,礙於各種禮數與規矩,如今連遠遠站著看的機會都沒有了。
長公主被她纏不過,這樣回答她:“公主都是瘋子。”
……公主都是瘋子?那麽長公主呢?
長公主戀慕上一個不該戀慕的男人。那個男人許是心中有一個不能逾越的影子,於是哪怕是旁人的真心捧在他眼前,約莫於他也不過一灘鮮血淋漓的肉塊罷了。她原也是不肯罷休的,源自骨髓裏的瘋狂會趨勢她做出一些根本無法被挽回的事,但她後來為什麽沒做呢?
因為太傅身體壞了,天一涼發寒,寒了偶爾還會咯血。她不想刺激他,就在原地慢慢候著。候著候著,卻候到了他死。長公主徹底死了心。
長公主很快振作起來。一是性格使然,二是女兒真好玩。她撿著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娃娃在自己身邊,原也是做寵物般養著聊以慰藉的,可是養著養著便入了眼進了心,也像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般,恨不得把天地下所有的好東西都捧到她眼前。
因為看著她,仿佛陰霾的天空驟然間風光霽月一般,僅僅一個笑容,就能軟化心髒中所有的堅冰。
比起那些行事荒唐的公主,長公主已經算潔身自好了。能跟女兒一起睡到她十歲多的人,平素裏就算聚堆玩樂也有底限。有著公主一貫的奢靡享樂,卻好歹是不太荒唐的。
她娘這樣說,總義約莫是想讓她避了所有公主。可她與其他人的關係並不佳,也就是說,避的人要是阿和。阿和在長公主眼中也是瘋子,但阿和究竟做了什麽事,讓她這樣看不過呢?
辰湮實在想不出來。
除了沒法子看到三皇子之外,她也沒什麽遺憾了。現在尋日裏就是與長公主一道的,聽到的看到的範圍也大了,就連某些未嫁女客不方便的場合,屏風一拉,照樣趕場子。
她在一天一天迅速得長著,連長公主都已經開始為她私下裏相看如意郎君。
她也不說什麽。看樣子,她該是在這裏待上很久的,嫁人持家相夫教子也總免不了。這一世他並不在她身邊,又有身份問題這條洪壑拉著,緣分這般淺,她都不知該如何是好。
但她也看得出來的。這回渡魂的身體與他魂魄的適應程度極高,兩者也很融洽,許是老天爺也知道上一回理虧,那為他續上的未盡壽命都盡數加在這一世上,他活到而立之年很輕鬆,便就是不惑,或許也有可能。
不過她倒是有些少許體悟。原來做凡人並非是帝王將相榮華富貴才是好的。那無形的爭鬥,不明的傾軋,壓力更是大。真不若平平淡淡安安樂樂匿跡山野,逍遙自在。就算要入世才能出世,那也不是定要帝王家才好。
她隻是有些心疼他……不過轉而又想,或許有的時候,隻有痛苦與負擔,才會讓人覺著,自己是真實存在著的。
連她偶爾都會這樣想,那……他呢?
她探不到他的內心。
※※※※※※
她是在又一次隨長公主進宮的時候,見到阿和與三皇子的。
長公主雖然與皇後不對付,但現在皇後病得快死了,總得意思意思那麽來幾下。
今上畢竟是對這位皇後頗為敬重,見得如此情狀,也是很憂心的。於是不管後宮前朝有多少的小心思,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都得按兵不動。
根據她娘親的說法,這場延續幾年的太子之爭馬上就會落下帷幕,沒見著中宮都快死了麽,聖上重情,自然會有愧疚,哪怕為了讓她安心,都得做些什麽。而什麽能減少今上的負罪感?自然是給她唯一的兒子——也是他唯一的嫡子——太子之位!
長公主有些幸災樂禍:“今上還是壯年,太子性驕縱,終究不過一靶子罷了!”
那些早早瞄準這個位置的,哪一個會有好下場?而且就算將來太子本沒有錯,也會被出大錯的。畢竟他既年幼沒有太深的籌碼,又有這樣多的兄弟,畢竟朝堂有那樣多的派係,畢竟他爹其實還會偏點心的。
長公主一時半會出不來。她在側院沒呆住,反正皇宮也熟,挑了個太陽曬不著的地方慢慢往前挪,許久之後腳步停住,緩緩抬頭。
阿和在那裏望著她。
阿和竟也會有這樣靜靜沉默的時候,見她抬頭,便笑開來。阿和越長,麵貌越是嬌柔,更像一株白蓮花,柔柔弱弱像是來陣風都能將她吹走。
她就加快腳步,提著裙擺笑著過去:“阿和!”
手牽手找了個平整些的地兒坐,阿和看上去還是舊時模樣,至少是就待她的這點來說。已經有好久未見,彼此的改變卻都不大。隻是瞅著阿和那眼,似乎越發幽深了。
可是,就算是說話,也說不了什麽。後宮就這樣了,阿和像是也不想拿那些醃漬事來汙她耳朵,她也沒有什麽獨特的有趣的事可以講,總歸是肆無忌憚的年少時候,已經一去不複返。或許少時說了太多的話,長大了反倒都沉默起來。
無話可說,那便靜悄悄看著綻放的花。
辰湮正愣著神呢,忽然覺得肩膀一緊,扭過頭,阿和伸出手臂緊緊摟住她,把腦袋擱在她的肩窩裏,柔軟的發垂落在她脖頸裏,帶著細微的癢。
她有些奇怪,約莫是覺得阿和那神情過於哀傷,竟也不知道怎麽開口詢問。
阿和有什麽傷心事嗎?有不能對她說的傷心事?
至少宮婢匆匆趕來,尋到她,說是杜淑妃喚她。阿和便走了。臨走前還是笑著的,仿佛方才那樣的哀傷隻是幻覺一般。
她在原地怔了好一會兒,才抖抖裙擺,慢吞吞往外走。
很多年前,她在那連綿不斷的雨中降生在這裏。剛一降生,生母便去了。那時還遺憾著,這世是否又是孤苦命,便被抱到長公主麵前。然後她知道了,原來她還是與他同樣的地方。長公主說了一句“昨日雨疏,見得海棠花正濃”,於是她就被命名為海棠。
海棠花確實極美。
她現在就看著花園中那一大叢海棠花,靜默得也像是化為了這些花的一部分。
約莫是今日運氣真那般好,準備往回走,卻正遇到急急穿過走廊的三皇子。
她偏頭望著他。望得他微微蹙眉,緩了腳步扭頭看。望著他有些訝異得頓了頓,然後微微勾唇,揮手示意身後的人先退下,然後停下腳步轉回過來:“海棠。”
“……三哥哥哪裏去?”她眨了眨眼。
“無事。”他道,“剛從書房回來。海棠怎的在這兒?”
“剛才阿和也在的,隨便走走。”
嗯……接下來應該說什麽?
能說的話更少。隻有“隨便走走”。
有些人,原本便是,能見著他,便覺得再開心不過的。
時光總在一天一天老去,她們也在一天一天長大。
有些逝去的,就永不再來,有些未得到的,總歸是命中無緣,偏偏人們總是不信。
就如同這歲月不會一如既往得平靜寧和。故事也不會是一直那樣幸福得進行。
皇後殯天之後,今上冊封四皇子為太子,大赦天下,然後,杜淑妃冊封貴妃,掌管後宮。
這故事,很快便換了一種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