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趙嫣然對張東信匯報道:“夫君,我真的不想打她都不行。不立好規矩,以後人多了怎麽管?”
張東信寬慰道:“你做的很對,其實現在人也不少。該揍就揍,就是別拿擀麵杖了,把清兒和絲竹都打累了,下回你讓我怎麽吃麵?回頭給你弄個專業的竹板子。”
趙嫣然笑了,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我把這茬忘了。那怎麽辦?把這根擀麵杖扔了吧?”
…
朝廷一直沒有旨意給張東信,仿佛望了這個人似的。對此,張東信也納悶。畢竟,古代社會為是社會,也有一些基本規律。
換句話說,那怕來了一道殺張東信的旨意也是符合規律的,無非是說明士族權臣隻手遮天。這麽長時間沒有來就不符合規律了。
直到有一天,一個“特殊職業者”的到來讓張東信明白了問題的關鍵。
來的人是個媒婆。古代講三姑六婆不讓串門,其中就有媒婆,串門怕的是把良家婦女教壞了。
張東信不擔心自己的妻子,但是不能放心院子裏的丫鬟們,都是小姑娘,分辨能力有限。
這個媒婆還比較屌,要求和張東信本人談。
張東信沒有急於教訓這貨,決定先聽一聽這個人說什麽。
結果,談完以後,張東信回來給趙嫣然還有金柳匯報的時候,臉都黑了。
趙嫣然關切的問:“夫君,怎麽了?誰要對你不利?”
金柳也問:“他們想怎麽樣?”
張東信心裏素質是過硬的,就是被膈應了,緩了緩才說道:“朱異的一個遠房孫女。是朱異要把遠房孫女嫁給我。你倆別生氣啊!我已經拒絕了。算了,回來再說後麵的。柳妹,先找人把媒婆臉扇腫,最少打掉她十顆牙再回來。”
趙嫣然和金柳當然生氣,卻更關心張東信沒有說完的話。
趙嫣然和金柳要求張東信先說,後者拗不過,隻好繼續說道:“你們倆一定別生氣,我已經拒絕了,永遠都不會答應的。朱異的意思是,用一個遠房的不值錢的孫女把我綁在朱家。平時可以利用我的能力,有事了還可以把我推出去當炮灰。我怎麽可能答應呢?他還讓我把你倆自行處理了。”
前麵的都是分析,最後一句才是關鍵。
聽完以後,趙嫣然和金柳真的是火冒三丈,恨不得立刻殺了朱異。
張東信安撫了好半天,趙嫣然和金柳的情緒才好了一點。
趙嫣然恨恨的說:“士族果然囂張,他朱異還不是八大世家,他憑什麽!就是仗著自己位極人臣嗎?老家夥不得好死!”
金柳也罵道:“老不死的朱異怎麽還不死!這種人全家死光光才對!”
…
等趙嫣然和金柳罵累了,張東信這會兒也冷靜下來了,說道:“朱異確實位極人臣。但是從他的安排來看,並不是很重視我,看來隻是為了把這次出使的成果弄瓷實。也是,我要是以後說點什麽傳出去,朱靈的功勞就更讓人懷疑了。這樣吧,我在上一份請罪的折子,往自己身上潑點髒水,把功勞全給朱靈。”
聞言,趙嫣然和金柳更不樂意了,實在是心裏不平衡。
又說了一會兒,趙嫣然和金柳也冷靜多了。趙嫣然說:“夫君,其實和朱異一樣的人很多,這樣的做法也不是第一次。我們女人在他們的眼裏隻是一種工具。”
金柳說:“夫君,為了我們兩個沒有身份的女人,你放棄了太多。我隻是妾,聽說做妾室的被主人向禮物一樣送人都是常有的。”
張東信卻突然怒喝一聲,說道:“柳妹,你是妾怎麽了?妻妾都是一樣的,在我這裏隻知道你是我的女人。分個妻妾名分也是不得已,家裏總得有個規矩秩序。從我這裏對你和嫣兒有區別嗎?以後不許這樣想了。哎!這個話題要是你想不通,隨時說出來,別憋心裏,我願意聽。”
金柳實在理解不了張東信的想法,既分了妻妾,又說出平等。但是一直和張東信感情好,而且此刻聽了這話更覺得感動。
張東信的想法其實就是剛才自己說的。即:在這個時代,不分妻妾就是一種混亂的根源。就好比一個公司,管理層的職權應該有高有低。雖然不確定這樣做一定是對的。但是,這是張東信認為的目前最好的方法。就像後世的高考一樣,沒有比他更好的製度出現之前,他就不能停止。
見金柳不敢說話,趙嫣然也不知道說什麽,張東信趕快擠出笑容。
“後世有位大才子,和另一個才子惺惺相惜。一次吟詩作賦之後,把侍妾和對方交換了。這位侍妾得知以後,做了一首詩,然後衝到院子撞樹死了。”張東信突然講故事了,“其實兩位才子都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優秀讀書人,根本不想害人,隻是一些東西大家習慣了,所以不覺得有錯。柳妹也是無心的一句話,我理解。但是我還要強調,真的在我心裏隻知道你是我的女人。”
金柳心裏一鬆,臉上也還以笑容,說道:“夫君真好。我就是這意思。真怕你誤會。”
張東信笑著過去把金柳攬在懷中,手繞到後麵放在金柳的腰臀中間拍了拍。
金柳臉紅嬌羞。
張東信這才放開,又對趙嫣然講道:“還有一個將領為了贏得魯國國君信任,在齊魯開戰之前殺了自己的妻子,隻因妻子是齊國人。雖然這個人成功的成為這次戰鬥的統帥,但是最終還是被棄用。原因就是他是個沒有底線的人。”
趙嫣然若有所思,金柳聽故事聽的很氣憤。
張東信又過去把趙嫣然攬入懷中,手上依然不老實。
十幾秒後,張東信繼續說道:“嫣兒,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幾率,我也提前把招呼打到。隻有和你們白頭到老,我才能領到手下這麽多人。要是不能善待你和柳妹,以後所有的手下都可以背叛我,我都沒臉指責人家。”
說到後麵時,張東信已經一邊一個把趙嫣然和金柳都摟住了。
金柳這次突然顯得很聰明,說道:“夫君,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你不是修殺伐的,也不是無情的人。你講的是仁義禮智信。”
趙嫣然也恍然,接話道:“夫君內有仁義,外有手段。不會為了一時之利放棄安身立命的根本。”
張東信笑了,說道:“你倆怎麽突然這麽有慧根,特別是柳妹。沒錯,閻王手段菩薩心腸。我不能將來被子孫問時不敢說自己的過去。”
還是提到子嗣問題了,張東信一不小心說禿嚕了。
趙嫣然和金柳果然心裏一陣黯然,眼神很快又變得堅毅。
“如果我隻有一個水鋪,將來兒子再多也隻能一個人做大老板。可以兄弟們一起經營,但是最終拍板的隻能是一個人。這個人是誰,以什麽為標準定才能讓大家都服氣,這是我要提前考慮的。妻妾製度和嫡長子繼承製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皇帝無德會身死國滅,那是特殊情況。即使新的王朝建立了,還是繼續沿用嫡長子繼承製。”既然已經說了,張東信索性一次說到位。“明白我的意思了吧?現在就是這狀況,故事裏的內閣議會現在都不現實。我怕現在沒立好規矩給以後種下禍端。”
這些都是這個時代通用的道理,趙嫣然和金柳都理解。
張東信卻強迫症了,又講了靖難之役,並分析了禍根就是朱重八本人埋下的這個結論。
等這個話題聊完了,金柳才找到機會回答說:“其實不是我這次突然聰明了。類似的情況我父親也遇見過,這些話都是他說的。夫君,我想我明白為什麽父親會死心塌地的跟著你了。”
雖然聽起來有點別扭,嶽父怎麽搞得跟女婿的小嘍囉似的。但是,這就是事實。
又說了一會兒,最後還是轉到眼前的事情了。不過怎麽說,這次張東信讓步的比較大,被欺負的很慘。
張東信當然也有氣,但是考慮到身份懸殊,uu看書 .uukanhu 實在是不得不妥協。
不過張東信其實還有後招,可以稱得上終級大殺招。這招一旦用出來,朱異就得死,滿門都沒有好下場。至於代價,張東信也得舉家逃亡。
接下來,張東信把這個終級大殺招描述給了趙嫣然和金柳。二人聽後相當驚訝。
張東信說:“現在相信我有和朱異魚死網破,呸!是兩敗俱傷的能力了吧。實在不行,我把這招一出,咱們往山裏一躲,去魏國也行。我這暴脾氣,還能受這氣。”
趙嫣然和金柳點頭。
張東信接著說道:“那就別氣了。咱們夫妻同心。按我的方法來,事情還沒嚴重到那一步呢。先上請罪折子,如果他還得寸進尺,咱們就反擊。”
趙嫣然說:“夫君,你太厲害了,這招收拾朱異沒有問題。可惜不止一個朱異,撼動所有士族太難了,你得罪了太多士族。”
金柳緊跟著說道:“夫君,你多小心,多顧點自己,不要總想著為我們倆出頭。”
張東信寬慰道:“你做的很對,其實現在人也不少。該揍就揍,就是別拿擀麵杖了,把清兒和絲竹都打累了,下回你讓我怎麽吃麵?回頭給你弄個專業的竹板子。”
趙嫣然笑了,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我把這茬忘了。那怎麽辦?把這根擀麵杖扔了吧?”
…
朝廷一直沒有旨意給張東信,仿佛望了這個人似的。對此,張東信也納悶。畢竟,古代社會為是社會,也有一些基本規律。
換句話說,那怕來了一道殺張東信的旨意也是符合規律的,無非是說明士族權臣隻手遮天。這麽長時間沒有來就不符合規律了。
直到有一天,一個“特殊職業者”的到來讓張東信明白了問題的關鍵。
來的人是個媒婆。古代講三姑六婆不讓串門,其中就有媒婆,串門怕的是把良家婦女教壞了。
張東信不擔心自己的妻子,但是不能放心院子裏的丫鬟們,都是小姑娘,分辨能力有限。
這個媒婆還比較屌,要求和張東信本人談。
張東信沒有急於教訓這貨,決定先聽一聽這個人說什麽。
結果,談完以後,張東信回來給趙嫣然還有金柳匯報的時候,臉都黑了。
趙嫣然關切的問:“夫君,怎麽了?誰要對你不利?”
金柳也問:“他們想怎麽樣?”
張東信心裏素質是過硬的,就是被膈應了,緩了緩才說道:“朱異的一個遠房孫女。是朱異要把遠房孫女嫁給我。你倆別生氣啊!我已經拒絕了。算了,回來再說後麵的。柳妹,先找人把媒婆臉扇腫,最少打掉她十顆牙再回來。”
趙嫣然和金柳當然生氣,卻更關心張東信沒有說完的話。
趙嫣然和金柳要求張東信先說,後者拗不過,隻好繼續說道:“你們倆一定別生氣,我已經拒絕了,永遠都不會答應的。朱異的意思是,用一個遠房的不值錢的孫女把我綁在朱家。平時可以利用我的能力,有事了還可以把我推出去當炮灰。我怎麽可能答應呢?他還讓我把你倆自行處理了。”
前麵的都是分析,最後一句才是關鍵。
聽完以後,趙嫣然和金柳真的是火冒三丈,恨不得立刻殺了朱異。
張東信安撫了好半天,趙嫣然和金柳的情緒才好了一點。
趙嫣然恨恨的說:“士族果然囂張,他朱異還不是八大世家,他憑什麽!就是仗著自己位極人臣嗎?老家夥不得好死!”
金柳也罵道:“老不死的朱異怎麽還不死!這種人全家死光光才對!”
…
等趙嫣然和金柳罵累了,張東信這會兒也冷靜下來了,說道:“朱異確實位極人臣。但是從他的安排來看,並不是很重視我,看來隻是為了把這次出使的成果弄瓷實。也是,我要是以後說點什麽傳出去,朱靈的功勞就更讓人懷疑了。這樣吧,我在上一份請罪的折子,往自己身上潑點髒水,把功勞全給朱靈。”
聞言,趙嫣然和金柳更不樂意了,實在是心裏不平衡。
又說了一會兒,趙嫣然和金柳也冷靜多了。趙嫣然說:“夫君,其實和朱異一樣的人很多,這樣的做法也不是第一次。我們女人在他們的眼裏隻是一種工具。”
金柳說:“夫君,為了我們兩個沒有身份的女人,你放棄了太多。我隻是妾,聽說做妾室的被主人向禮物一樣送人都是常有的。”
張東信卻突然怒喝一聲,說道:“柳妹,你是妾怎麽了?妻妾都是一樣的,在我這裏隻知道你是我的女人。分個妻妾名分也是不得已,家裏總得有個規矩秩序。從我這裏對你和嫣兒有區別嗎?以後不許這樣想了。哎!這個話題要是你想不通,隨時說出來,別憋心裏,我願意聽。”
金柳實在理解不了張東信的想法,既分了妻妾,又說出平等。但是一直和張東信感情好,而且此刻聽了這話更覺得感動。
張東信的想法其實就是剛才自己說的。即:在這個時代,不分妻妾就是一種混亂的根源。就好比一個公司,管理層的職權應該有高有低。雖然不確定這樣做一定是對的。但是,這是張東信認為的目前最好的方法。就像後世的高考一樣,沒有比他更好的製度出現之前,他就不能停止。
見金柳不敢說話,趙嫣然也不知道說什麽,張東信趕快擠出笑容。
“後世有位大才子,和另一個才子惺惺相惜。一次吟詩作賦之後,把侍妾和對方交換了。這位侍妾得知以後,做了一首詩,然後衝到院子撞樹死了。”張東信突然講故事了,“其實兩位才子都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優秀讀書人,根本不想害人,隻是一些東西大家習慣了,所以不覺得有錯。柳妹也是無心的一句話,我理解。但是我還要強調,真的在我心裏隻知道你是我的女人。”
金柳心裏一鬆,臉上也還以笑容,說道:“夫君真好。我就是這意思。真怕你誤會。”
張東信笑著過去把金柳攬在懷中,手繞到後麵放在金柳的腰臀中間拍了拍。
金柳臉紅嬌羞。
張東信這才放開,又對趙嫣然講道:“還有一個將領為了贏得魯國國君信任,在齊魯開戰之前殺了自己的妻子,隻因妻子是齊國人。雖然這個人成功的成為這次戰鬥的統帥,但是最終還是被棄用。原因就是他是個沒有底線的人。”
趙嫣然若有所思,金柳聽故事聽的很氣憤。
張東信又過去把趙嫣然攬入懷中,手上依然不老實。
十幾秒後,張東信繼續說道:“嫣兒,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幾率,我也提前把招呼打到。隻有和你們白頭到老,我才能領到手下這麽多人。要是不能善待你和柳妹,以後所有的手下都可以背叛我,我都沒臉指責人家。”
說到後麵時,張東信已經一邊一個把趙嫣然和金柳都摟住了。
金柳這次突然顯得很聰明,說道:“夫君,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你不是修殺伐的,也不是無情的人。你講的是仁義禮智信。”
趙嫣然也恍然,接話道:“夫君內有仁義,外有手段。不會為了一時之利放棄安身立命的根本。”
張東信笑了,說道:“你倆怎麽突然這麽有慧根,特別是柳妹。沒錯,閻王手段菩薩心腸。我不能將來被子孫問時不敢說自己的過去。”
還是提到子嗣問題了,張東信一不小心說禿嚕了。
趙嫣然和金柳果然心裏一陣黯然,眼神很快又變得堅毅。
“如果我隻有一個水鋪,將來兒子再多也隻能一個人做大老板。可以兄弟們一起經營,但是最終拍板的隻能是一個人。這個人是誰,以什麽為標準定才能讓大家都服氣,這是我要提前考慮的。妻妾製度和嫡長子繼承製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皇帝無德會身死國滅,那是特殊情況。即使新的王朝建立了,還是繼續沿用嫡長子繼承製。”既然已經說了,張東信索性一次說到位。“明白我的意思了吧?現在就是這狀況,故事裏的內閣議會現在都不現實。我怕現在沒立好規矩給以後種下禍端。”
這些都是這個時代通用的道理,趙嫣然和金柳都理解。
張東信卻強迫症了,又講了靖難之役,並分析了禍根就是朱重八本人埋下的這個結論。
等這個話題聊完了,金柳才找到機會回答說:“其實不是我這次突然聰明了。類似的情況我父親也遇見過,這些話都是他說的。夫君,我想我明白為什麽父親會死心塌地的跟著你了。”
雖然聽起來有點別扭,嶽父怎麽搞得跟女婿的小嘍囉似的。但是,這就是事實。
又說了一會兒,最後還是轉到眼前的事情了。不過怎麽說,這次張東信讓步的比較大,被欺負的很慘。
張東信當然也有氣,但是考慮到身份懸殊,uu看書 .uukanhu 實在是不得不妥協。
不過張東信其實還有後招,可以稱得上終級大殺招。這招一旦用出來,朱異就得死,滿門都沒有好下場。至於代價,張東信也得舉家逃亡。
接下來,張東信把這個終級大殺招描述給了趙嫣然和金柳。二人聽後相當驚訝。
張東信說:“現在相信我有和朱異魚死網破,呸!是兩敗俱傷的能力了吧。實在不行,我把這招一出,咱們往山裏一躲,去魏國也行。我這暴脾氣,還能受這氣。”
趙嫣然和金柳點頭。
張東信接著說道:“那就別氣了。咱們夫妻同心。按我的方法來,事情還沒嚴重到那一步呢。先上請罪折子,如果他還得寸進尺,咱們就反擊。”
趙嫣然說:“夫君,你太厲害了,這招收拾朱異沒有問題。可惜不止一個朱異,撼動所有士族太難了,你得罪了太多士族。”
金柳緊跟著說道:“夫君,你多小心,多顧點自己,不要總想著為我們倆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