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到了後來,商隊太多,又分散走了。但是,商隊本來就有自己的護衛,走的又是固定路線,還保持著彼此距離不會太遠。再加上段棕翰派出的大股巡查部隊。每次一有情況,商隊先點燃信號,附近的斥候緊跟著點燃狼煙,巡查的大部隊就來了。搶掠的土匪總是被埋伏好的人馬或巡邏護衛的人馬滅了。
不同於主動投誠的吃香喝辣,敢動商隊的土匪逃不過“一顆花生米”。而且,紅花會這邊,投降的大門並沒有關閉。
……
宛寧縣,收到消息的張東信著實高興了一把。
趙嫣然誇讚道:“段棕翰是個人才,不過致勝的關鍵還是夫君你。咱們看的是手段和布局。”
金柳嗬嗬笑道:“還有錢和…和,和理念。我看呀,沒有段棕翰也不要緊。”
張東信卻說:“得了吧,段棕翰不去,我就得親自去了,效果未必更好,時間也得往後退很久了。那個詞叫先進理念,說完整了。”
又貧了幾句,張東信陪著趙嫣然和金柳去購物了。
也難為兩個敗家媳婦兒了,這段時間硬是克製著不亂花錢。
不過,張東信很快就為自己的決定後悔了,因為逛累了。真心腿酸腳腕疼,腳底板也疼,腳指頭也疼,恨不得立刻平躺。
於是,張東信對兩個妻子說:“開嫣然坊的時候柳妹還沒嫁給我呢。咱不湊齊數字了。我想說的是,很快就有大筆資金回籠了,貫通南北的跨國商路,裏麵的利潤對咱們一戶人家簡直是天文數字。給你倆一人再開一個店。嫣兒的還叫嫣然坊,柳妹的就叫聽柳軒怎麽樣?”
女人對這種禮物很沒抵抗力的,況且還是自己心愛的夫君送的。
然後,張東信下一句話就引來了趙嫣然和金柳的兩聲“獅子吼”。
因為張東信說的是:“嫣然坊照舊,聽柳軒做什麽呢?你倆先逛,我去車裏合計合計。”
又被拉著逛了好久,張東信感覺腰一下自己不是自己的了,才被允許坐在車裏休息,還必須讓車跟著。
真坐下了,張東信想的卻是高產農作物的引進問題。因為,按張東信的規劃,下一步要實行屯田,有些土匪可以兵農合一,跟之前收留的逃荒農民一起種地。另外,以後的流民不會少,安置的主要方法也是種地。
不知不覺坐著車就回到家了。趙嫣然和金柳忙著展示血拚的戰果,也沒顧得上問。張東信因此可以在飯桌上思考。
之前,張東信故意表現的不怎麽喜歡吃麵,卻被郎秋怡母女識破,硬是留下來做了廚娘。後來,張東信也就不裝了,兩三天就吃一次麵食。
現在想想,郎秋怡母女的選擇也和經曆有關。因為是孤兒寡母,因為在外麵吃了太多苦。所以早就不想在外麵拋頭露麵開店了。張東信家的廚娘這個位子越看越合適。
現在,郎大嬸已經實際上成了這裏的正餐主廚,每天就是換著花樣的做飯。
吃著看似普通實則精致的麵,張東信突然有了主意,說道:“聽柳軒就開茶館,但是內容要豐富些,說書唱戲都有,再增加一個唱新歌的節目。”
金柳無可無不可,隻是高興張東信把事情放心上了,說道:“夫君想的真快,那就這麽定了吧。”
於是,兩個新店很快在臨近的中水縣開業了。
有些東西明知道是隱患卻無法消除,好比自家小區的消防通道被亂停的車擋住了。張東信麵臨的情況也一樣。
從鄰山縣上任縣令開始,張東信似乎就注定和士族合不來。到了宛寧縣這樣的是非險惡之地,張東信更是和士族的仇怨越積越多。雖然沒有死仇,但是士族還是很不想看到張東信的。
多家士族的運作下,終於,一紙特別調令下來了。張東信被派到北朝(因為魏國在梁國的北邊,所以又成北朝)出使了。
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算是歪打正著,張東信還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
因為,共享交通工具在梁國雖然談不上普及,卻真的傳開了,幾乎每個縣城都有。全國情況不同,但真的都很流行,無非是堵車不嚴重的地方規模小點。朝廷也因此知道了張東信這個縣令。
典簽俞爍雖然之前沒有查出魏國間諜來幹什麽,但是後麵查一查是誰發明的共享交通工具還是很容易的。再結合後來情報裏提到的魏國也逐漸多出了很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的州縣,俞爍由此得出結論:魏國抄襲咱們梁國。
於是,俞爍將這些都報告給了皇帝。
皇帝隻是隨口稱讚了一句。
有個皇宮裏玩的女孩記性很好,一下子就想起了張東信之前的一個案子,詢問了宦官。皇長孫也因此記住了張東信,知道這是個有趣的人,還是個審案能手。
一次在禦花園散步,皇長孫隨口說道:“皇爺爺,張縣令這麽有趣的人,您要不要見一下。”
皇帝隻是笑笑,沒說確定的話。
隔了幾天,皇帝在朝堂上問起此事,還問了一些北邊魏國的動向。商議的結果是,由朱異的兒子朱靈帶隊出使魏國,張東信作為副使陪同。
所以,張東信要先來國都見皇帝。
朱異的職位是鴻臚卿並入職中書省,實權相當於宰相。朱異這個人很會迎合梁帝心思,深受信任。有了這樣的老子,如今不到四十歲的朱靈也混到了從三品的禦史中丞。
而張東信,雖然是陪同出使,卻是個苦差事,好的肯定都歸朱靈,壞的就是張東信的,典型的苦差事。而且,按慣例,縣令的位子要交出來了,由縣丞暫代。
所以說,也是張東信自己的舉措把自己的官職改變了。
~~
很快的,宛寧縣迎來了傳旨的宦官,張東信不情願的跪下接了聖旨。
程序完了以後,張東信搶先說話,客氣的問道:“這位大人怎麽稱呼?”
宦官答道:“咱家算個什麽大人呀,隻不過是天家的奴才?既然張副使你問了。咱家就告訴你,咱家姓花。”
張東信想起了老朋友花廣勝,不知道他最近怎麽樣了。也不知道是在鄰山縣,還是跟著商隊出去了。
想歸想,張東信還是客氣的說道:“花大人你好,天不早了,請您一定賞臉,咱們去最大的酒樓。都已經安排好了,不去可就浪費了。”
花宦官心說:“這還沒過中午呢,你就說天不早了,是想拖到明天再啟程呀!行!你比我還臉皮厚。”
看破不說破,花宦官也樂的吃請。
張東信察言觀色後小聲說道:“咱倆同乘一輛車,我讓人把車先停門口。”
這就代表沒人會知道了。花宦官聽完沒說話。
張東信就直接去安排了。
...
到了地方就是胡吃海塞,張東信和南宮利輪番勸酒,也不吝嗇恭維的話,很快就讓花宦官喝大了。
張東信是哼著歌回到內宅的,唱的質量幾乎可以歸類於噪音,歌詞是:“背黑鍋我來,送死我去,你隻是穿著袈裟坐在白馬山擺poss,隻是only you你麻勒個xx山。”
硬撐著聽完,趙嫣然問道:“夫君,會不會有危險,聽說蕭家的族長就在魏國做過幾年俘虜。”
金柳更沒主見,心裏慌慌的,說道:“夫君,能不能不去?咱們去山寨好了。”
張東信解釋道:“沒事,他蕭正德是打敗仗被俘的。朱異的兒子不可能以身涉險的。uu看書 uukansu 你倆別慌麽!”
金冰雁卻表現出不同,說道:“哥,我陪你一起去。大不了一起...拚了。”
都沒責怪金冰雁說話不吉利,金柳和趙嫣然也立刻表示同去。
張東信笑著看過來,說道:“我也舍不得長時間和你們分開呀。放心,暗中行進,把丐幫的弟兄調度好就行。”
金柳這時終於罵道:“士族,混蛋都是!蕭家,盧家,鄭家,西門家,庾家,還有崔家,曹家。”
罵道後麵,金柳都越來越沒底氣了,實在是太多太強大了。
張東信冷靜的分析道:“曹家可能想幫忙,不說他應該替我擋下了,關鍵是把我調走不符合曹州牧的利益。隻能說對方的手段高,聖旨都下來了。蕭家是老對手了,我都納悶怎麽和兩個地方的蕭家都有矛盾,還都是蕭正德的親戚。崔家估計隻有大房出手了。西門家和庾家離得遠,又不是深仇大恨,不一定參與的。盧家,鄭家肯定是害我的主力。”
趙嫣然順著思路也分析道:“崔家大房是因為被咱們識破了搶兒子的陰謀,想不到後來真的記恨咱們到這種地步。盧家和鄭家又不缺錢,還不是因為共享交通工具的生意被咱們占了。特別是鄭家,出的力最多。看來之前偷盜州牧府庫銀的那個幕僚就是鄭家的人了。”
聽了這些,金柳怒道:“說來說去還是為了幫曹家和崔家結的仇。他們兩家也不是什麽好玩意!”
張東信依然保持微笑,說道:“嫣兒分析的好,孺子可教。柳妹一心為我,不怕敵人強大,也是好媳婦兒。”
不同於主動投誠的吃香喝辣,敢動商隊的土匪逃不過“一顆花生米”。而且,紅花會這邊,投降的大門並沒有關閉。
……
宛寧縣,收到消息的張東信著實高興了一把。
趙嫣然誇讚道:“段棕翰是個人才,不過致勝的關鍵還是夫君你。咱們看的是手段和布局。”
金柳嗬嗬笑道:“還有錢和…和,和理念。我看呀,沒有段棕翰也不要緊。”
張東信卻說:“得了吧,段棕翰不去,我就得親自去了,效果未必更好,時間也得往後退很久了。那個詞叫先進理念,說完整了。”
又貧了幾句,張東信陪著趙嫣然和金柳去購物了。
也難為兩個敗家媳婦兒了,這段時間硬是克製著不亂花錢。
不過,張東信很快就為自己的決定後悔了,因為逛累了。真心腿酸腳腕疼,腳底板也疼,腳指頭也疼,恨不得立刻平躺。
於是,張東信對兩個妻子說:“開嫣然坊的時候柳妹還沒嫁給我呢。咱不湊齊數字了。我想說的是,很快就有大筆資金回籠了,貫通南北的跨國商路,裏麵的利潤對咱們一戶人家簡直是天文數字。給你倆一人再開一個店。嫣兒的還叫嫣然坊,柳妹的就叫聽柳軒怎麽樣?”
女人對這種禮物很沒抵抗力的,況且還是自己心愛的夫君送的。
然後,張東信下一句話就引來了趙嫣然和金柳的兩聲“獅子吼”。
因為張東信說的是:“嫣然坊照舊,聽柳軒做什麽呢?你倆先逛,我去車裏合計合計。”
又被拉著逛了好久,張東信感覺腰一下自己不是自己的了,才被允許坐在車裏休息,還必須讓車跟著。
真坐下了,張東信想的卻是高產農作物的引進問題。因為,按張東信的規劃,下一步要實行屯田,有些土匪可以兵農合一,跟之前收留的逃荒農民一起種地。另外,以後的流民不會少,安置的主要方法也是種地。
不知不覺坐著車就回到家了。趙嫣然和金柳忙著展示血拚的戰果,也沒顧得上問。張東信因此可以在飯桌上思考。
之前,張東信故意表現的不怎麽喜歡吃麵,卻被郎秋怡母女識破,硬是留下來做了廚娘。後來,張東信也就不裝了,兩三天就吃一次麵食。
現在想想,郎秋怡母女的選擇也和經曆有關。因為是孤兒寡母,因為在外麵吃了太多苦。所以早就不想在外麵拋頭露麵開店了。張東信家的廚娘這個位子越看越合適。
現在,郎大嬸已經實際上成了這裏的正餐主廚,每天就是換著花樣的做飯。
吃著看似普通實則精致的麵,張東信突然有了主意,說道:“聽柳軒就開茶館,但是內容要豐富些,說書唱戲都有,再增加一個唱新歌的節目。”
金柳無可無不可,隻是高興張東信把事情放心上了,說道:“夫君想的真快,那就這麽定了吧。”
於是,兩個新店很快在臨近的中水縣開業了。
有些東西明知道是隱患卻無法消除,好比自家小區的消防通道被亂停的車擋住了。張東信麵臨的情況也一樣。
從鄰山縣上任縣令開始,張東信似乎就注定和士族合不來。到了宛寧縣這樣的是非險惡之地,張東信更是和士族的仇怨越積越多。雖然沒有死仇,但是士族還是很不想看到張東信的。
多家士族的運作下,終於,一紙特別調令下來了。張東信被派到北朝(因為魏國在梁國的北邊,所以又成北朝)出使了。
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算是歪打正著,張東信還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
因為,共享交通工具在梁國雖然談不上普及,卻真的傳開了,幾乎每個縣城都有。全國情況不同,但真的都很流行,無非是堵車不嚴重的地方規模小點。朝廷也因此知道了張東信這個縣令。
典簽俞爍雖然之前沒有查出魏國間諜來幹什麽,但是後麵查一查是誰發明的共享交通工具還是很容易的。再結合後來情報裏提到的魏國也逐漸多出了很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的州縣,俞爍由此得出結論:魏國抄襲咱們梁國。
於是,俞爍將這些都報告給了皇帝。
皇帝隻是隨口稱讚了一句。
有個皇宮裏玩的女孩記性很好,一下子就想起了張東信之前的一個案子,詢問了宦官。皇長孫也因此記住了張東信,知道這是個有趣的人,還是個審案能手。
一次在禦花園散步,皇長孫隨口說道:“皇爺爺,張縣令這麽有趣的人,您要不要見一下。”
皇帝隻是笑笑,沒說確定的話。
隔了幾天,皇帝在朝堂上問起此事,還問了一些北邊魏國的動向。商議的結果是,由朱異的兒子朱靈帶隊出使魏國,張東信作為副使陪同。
所以,張東信要先來國都見皇帝。
朱異的職位是鴻臚卿並入職中書省,實權相當於宰相。朱異這個人很會迎合梁帝心思,深受信任。有了這樣的老子,如今不到四十歲的朱靈也混到了從三品的禦史中丞。
而張東信,雖然是陪同出使,卻是個苦差事,好的肯定都歸朱靈,壞的就是張東信的,典型的苦差事。而且,按慣例,縣令的位子要交出來了,由縣丞暫代。
所以說,也是張東信自己的舉措把自己的官職改變了。
~~
很快的,宛寧縣迎來了傳旨的宦官,張東信不情願的跪下接了聖旨。
程序完了以後,張東信搶先說話,客氣的問道:“這位大人怎麽稱呼?”
宦官答道:“咱家算個什麽大人呀,隻不過是天家的奴才?既然張副使你問了。咱家就告訴你,咱家姓花。”
張東信想起了老朋友花廣勝,不知道他最近怎麽樣了。也不知道是在鄰山縣,還是跟著商隊出去了。
想歸想,張東信還是客氣的說道:“花大人你好,天不早了,請您一定賞臉,咱們去最大的酒樓。都已經安排好了,不去可就浪費了。”
花宦官心說:“這還沒過中午呢,你就說天不早了,是想拖到明天再啟程呀!行!你比我還臉皮厚。”
看破不說破,花宦官也樂的吃請。
張東信察言觀色後小聲說道:“咱倆同乘一輛車,我讓人把車先停門口。”
這就代表沒人會知道了。花宦官聽完沒說話。
張東信就直接去安排了。
...
到了地方就是胡吃海塞,張東信和南宮利輪番勸酒,也不吝嗇恭維的話,很快就讓花宦官喝大了。
張東信是哼著歌回到內宅的,唱的質量幾乎可以歸類於噪音,歌詞是:“背黑鍋我來,送死我去,你隻是穿著袈裟坐在白馬山擺poss,隻是only you你麻勒個xx山。”
硬撐著聽完,趙嫣然問道:“夫君,會不會有危險,聽說蕭家的族長就在魏國做過幾年俘虜。”
金柳更沒主見,心裏慌慌的,說道:“夫君,能不能不去?咱們去山寨好了。”
張東信解釋道:“沒事,他蕭正德是打敗仗被俘的。朱異的兒子不可能以身涉險的。uu看書 uukansu 你倆別慌麽!”
金冰雁卻表現出不同,說道:“哥,我陪你一起去。大不了一起...拚了。”
都沒責怪金冰雁說話不吉利,金柳和趙嫣然也立刻表示同去。
張東信笑著看過來,說道:“我也舍不得長時間和你們分開呀。放心,暗中行進,把丐幫的弟兄調度好就行。”
金柳這時終於罵道:“士族,混蛋都是!蕭家,盧家,鄭家,西門家,庾家,還有崔家,曹家。”
罵道後麵,金柳都越來越沒底氣了,實在是太多太強大了。
張東信冷靜的分析道:“曹家可能想幫忙,不說他應該替我擋下了,關鍵是把我調走不符合曹州牧的利益。隻能說對方的手段高,聖旨都下來了。蕭家是老對手了,我都納悶怎麽和兩個地方的蕭家都有矛盾,還都是蕭正德的親戚。崔家估計隻有大房出手了。西門家和庾家離得遠,又不是深仇大恨,不一定參與的。盧家,鄭家肯定是害我的主力。”
趙嫣然順著思路也分析道:“崔家大房是因為被咱們識破了搶兒子的陰謀,想不到後來真的記恨咱們到這種地步。盧家和鄭家又不缺錢,還不是因為共享交通工具的生意被咱們占了。特別是鄭家,出的力最多。看來之前偷盜州牧府庫銀的那個幕僚就是鄭家的人了。”
聽了這些,金柳怒道:“說來說去還是為了幫曹家和崔家結的仇。他們兩家也不是什麽好玩意!”
張東信依然保持微笑,說道:“嫣兒分析的好,孺子可教。柳妹一心為我,不怕敵人強大,也是好媳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