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時辰過晚,馬車直接從寧國公府的後門駛入。
“冬瑤,你將靈兒送回去吧。”剛剛下車,寧墨便吩咐地出聲。
“是。”
“大姐姐,靈兒自己回去可以的,今日已經給大伯母和大姐姐添了許多麻煩了。”寧靈滿懷愧疚地開口。
若沒有大姐姐,她怕是能否回府還是個未知數,皇宮裏的娘娘們一個個好可怕。
“還是讓冬瑤送你吧,你姨娘那裏怕是都等著急了。”寧墨道。
原本寧靈作為二房的人,便應由二房主母王氏負責,但晚宴剛剛結束,她連招呼都沒打,立即以最快的速度離開。
再加之,如今的寧丹還被關押在刑部大牢,若硬將她留住,將寧靈帶走,怕是會遷怒寧靈。
是以,徐氏便讓其跟著自己回府。
“靈兒多謝大伯母,多謝大姐姐。”寧靈飛快的低下頭,出聲。
隻是在無人看見的地方,神情似有些糾結和慌張。
“不必多禮,去吧。”徐氏拍了拍寧靈的手,語氣溫柔地開口。
眼看著幾人離去的背影。
母女兩人便向著涵文苑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寧墨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徐氏的表情,在馬車內,有寧靈陪著倒也沒有什麽感覺。
但此時,隻剩她和徐氏兩個人,她卻不知應該如何去解釋今晚的事情,心下不免有些緊張。
她從木簽開始,知道寧心雅的手段後,將錯就錯,讓冷霄拿與之相似的木簽與寧丹的交換,而自己卻並未在宴會上有所展示,一來是,因著剛剛發生恒王之事,她若在高調的出現在眾人麵前,難保有心人不會猜測此事與她有關,畢竟若細細查看,最近這段時日,她和二房的關係有些微妙。
若是懷疑,有可能是她轉嫁或者是‘陷害’寧丹,那絕對得不償失。
二來,依著上一世的記憶,她知道安陽長公主會在宴會開始後,突然出現,所以她借機按著印象中的路,製造出與安陽長公主相遇的情景。
果不其然,真讓她碰到了長公主,並且讓其同意帶著她入殿。
安陽長公主原本便極少出現,經由此事,所有人的注意點,隻會放在她的身上。
而自己無非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貴女。
兩權相較,她選擇了去偶遇安陽長公主,而不是以原本寧丹抽到的方式出現的宴會上。
隻是她要如何向徐氏解釋這一切?
至於後來的事。
其實早在重生以後,她隻要有時間便模仿寧心雅的筆跡和作畫風格。
寧心雅是對她了解頗多,但她卻也深知寧心雅的一切。
說來也怪,寧心雅在別的才藝上都表現平平,但是唯獨在畫竹子上,的確有些不同之處。
隻不過,她畫作上的竹子形態和詩句,皆是在上一世寧亦文兩個月後的壽宴上,她所展出。
她在前幾日,便令冬瑤將她模仿寧心雅作出的畫作,賣到了街上的攤販中。
這些她又要怎麽同徐氏解釋?還有寧心雅從她這裏拿走的畫作,為何恰恰在此時紕漏出來?
就在寧墨左思右想,忐忑不安中,兩人已經來到了涵文苑。
“娘親,阿姐。”站在門口,提著兩盞燈的寧煜,此時正在東張西望,待見到母女二人的身影,忙出聲喊道。
“煜兒,你怎在這裏?”寧墨忙收斂思緒,率先詢問地開口。
“煜兒見你們許久不曾回來,便有些著急,故此在這等你們。”寧煜快走了幾步,湊到她們跟前開口。
他因著前幾日患了熱傷風,便未去參見今日的壽宴,再加之先前曾因南夏懷王的事情,與宮弈的人有短暫的接觸。
為避免多生事端,便也沒有出現。
“咦?爹爹呢?”寧煜的眼光往後看去,見空無一人,出聲道。
“你爹爹同禮部其他的官員去了驛館,今日怕是到深夜才會回府。”徐氏慈愛地笑了笑,出聲解釋。
“原來是這樣。”寧煜的語氣有一絲的失落。
“煜兒,你身子可還有不適?”寧墨關心地出聲,也恰巧轉移了他的注意力。
“阿姐,放心吧,煜兒沒事了,現在我的精力可充沛了。”寧煜語氣輕快地應聲。
“日後還需注意。”寧墨瞧著他的氣色確實比先前好了許多,鬆了一口氣,但還是不忘提醒地開口。
“煜兒知道了。”
“時辰也不早了,煜兒你身子也才剛好,快些去休息吧。”徐氏看了一眼天色,出聲。
寧煜白日裏睡的頗多,此時根本沒有絲毫的睡意,還想再說什麽,但瞧著徐氏不容拒絕的模樣,還是點了點頭,乖巧地開口:“那煜兒便先行回去了。”
“嗯。”
寧墨不動聲色地看著,心中剛剛因寧煜的出現淡化的緊張,再次湧現出。
“墨兒,你隨娘親來一趟,再回墨染閣。”此時的徐氏又怎麽沒有注意到寧墨的小動作。
但有些事她必須要做,有些話也不得不說。
徐氏話落,便徑自走了進去。
寧墨心下無奈,但還是強打起精神,快走幾步,跟在徐氏的身後。
其實若是真要說,她真的想要換個時間點再同徐氏談論此事。
但再三猶疑,她還是沒有推拒。
徐氏與寧墨一前一後,進入了內室,並未第一時間理會寧墨,反而是在一個不起眼的櫃子中,拿出了一個精致的楠木盒子。
“墨兒,坐。”徐氏淺笑道。
寧墨點了點頭,落座後,便見徐氏將盒子遞給她。
“娘親,你這是?”寧墨疑惑地出聲。
“打開看看。”
寧墨心中越發生疑,急忙打開,待看到裏麵的東西時,不由的掙大了眼睛。
隻見那盒子中,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好多張麵額不小的銀錢。
還不等寧墨回過神來,便聽徐氏溫和的聲音響起:“今日之事,我雖有疑惑,但你不願說,或者不想說,我都不會逼你。
娘親知道你是個聰慧的孩子,看事情也足夠通透,你所做之事,定是有你的原因。
你既不說,娘親便不問。
但隻有一點,娘親希望你,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考慮到自己的安危,不要勉強自己。
任何事情都比不上你的安全。
這些銀票是娘親一早攢下的,現在給你,好方便日後你行事。”
“冬瑤,你將靈兒送回去吧。”剛剛下車,寧墨便吩咐地出聲。
“是。”
“大姐姐,靈兒自己回去可以的,今日已經給大伯母和大姐姐添了許多麻煩了。”寧靈滿懷愧疚地開口。
若沒有大姐姐,她怕是能否回府還是個未知數,皇宮裏的娘娘們一個個好可怕。
“還是讓冬瑤送你吧,你姨娘那裏怕是都等著急了。”寧墨道。
原本寧靈作為二房的人,便應由二房主母王氏負責,但晚宴剛剛結束,她連招呼都沒打,立即以最快的速度離開。
再加之,如今的寧丹還被關押在刑部大牢,若硬將她留住,將寧靈帶走,怕是會遷怒寧靈。
是以,徐氏便讓其跟著自己回府。
“靈兒多謝大伯母,多謝大姐姐。”寧靈飛快的低下頭,出聲。
隻是在無人看見的地方,神情似有些糾結和慌張。
“不必多禮,去吧。”徐氏拍了拍寧靈的手,語氣溫柔地開口。
眼看著幾人離去的背影。
母女兩人便向著涵文苑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寧墨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徐氏的表情,在馬車內,有寧靈陪著倒也沒有什麽感覺。
但此時,隻剩她和徐氏兩個人,她卻不知應該如何去解釋今晚的事情,心下不免有些緊張。
她從木簽開始,知道寧心雅的手段後,將錯就錯,讓冷霄拿與之相似的木簽與寧丹的交換,而自己卻並未在宴會上有所展示,一來是,因著剛剛發生恒王之事,她若在高調的出現在眾人麵前,難保有心人不會猜測此事與她有關,畢竟若細細查看,最近這段時日,她和二房的關係有些微妙。
若是懷疑,有可能是她轉嫁或者是‘陷害’寧丹,那絕對得不償失。
二來,依著上一世的記憶,她知道安陽長公主會在宴會開始後,突然出現,所以她借機按著印象中的路,製造出與安陽長公主相遇的情景。
果不其然,真讓她碰到了長公主,並且讓其同意帶著她入殿。
安陽長公主原本便極少出現,經由此事,所有人的注意點,隻會放在她的身上。
而自己無非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貴女。
兩權相較,她選擇了去偶遇安陽長公主,而不是以原本寧丹抽到的方式出現的宴會上。
隻是她要如何向徐氏解釋這一切?
至於後來的事。
其實早在重生以後,她隻要有時間便模仿寧心雅的筆跡和作畫風格。
寧心雅是對她了解頗多,但她卻也深知寧心雅的一切。
說來也怪,寧心雅在別的才藝上都表現平平,但是唯獨在畫竹子上,的確有些不同之處。
隻不過,她畫作上的竹子形態和詩句,皆是在上一世寧亦文兩個月後的壽宴上,她所展出。
她在前幾日,便令冬瑤將她模仿寧心雅作出的畫作,賣到了街上的攤販中。
這些她又要怎麽同徐氏解釋?還有寧心雅從她這裏拿走的畫作,為何恰恰在此時紕漏出來?
就在寧墨左思右想,忐忑不安中,兩人已經來到了涵文苑。
“娘親,阿姐。”站在門口,提著兩盞燈的寧煜,此時正在東張西望,待見到母女二人的身影,忙出聲喊道。
“煜兒,你怎在這裏?”寧墨忙收斂思緒,率先詢問地開口。
“煜兒見你們許久不曾回來,便有些著急,故此在這等你們。”寧煜快走了幾步,湊到她們跟前開口。
他因著前幾日患了熱傷風,便未去參見今日的壽宴,再加之先前曾因南夏懷王的事情,與宮弈的人有短暫的接觸。
為避免多生事端,便也沒有出現。
“咦?爹爹呢?”寧煜的眼光往後看去,見空無一人,出聲道。
“你爹爹同禮部其他的官員去了驛館,今日怕是到深夜才會回府。”徐氏慈愛地笑了笑,出聲解釋。
“原來是這樣。”寧煜的語氣有一絲的失落。
“煜兒,你身子可還有不適?”寧墨關心地出聲,也恰巧轉移了他的注意力。
“阿姐,放心吧,煜兒沒事了,現在我的精力可充沛了。”寧煜語氣輕快地應聲。
“日後還需注意。”寧墨瞧著他的氣色確實比先前好了許多,鬆了一口氣,但還是不忘提醒地開口。
“煜兒知道了。”
“時辰也不早了,煜兒你身子也才剛好,快些去休息吧。”徐氏看了一眼天色,出聲。
寧煜白日裏睡的頗多,此時根本沒有絲毫的睡意,還想再說什麽,但瞧著徐氏不容拒絕的模樣,還是點了點頭,乖巧地開口:“那煜兒便先行回去了。”
“嗯。”
寧墨不動聲色地看著,心中剛剛因寧煜的出現淡化的緊張,再次湧現出。
“墨兒,你隨娘親來一趟,再回墨染閣。”此時的徐氏又怎麽沒有注意到寧墨的小動作。
但有些事她必須要做,有些話也不得不說。
徐氏話落,便徑自走了進去。
寧墨心下無奈,但還是強打起精神,快走幾步,跟在徐氏的身後。
其實若是真要說,她真的想要換個時間點再同徐氏談論此事。
但再三猶疑,她還是沒有推拒。
徐氏與寧墨一前一後,進入了內室,並未第一時間理會寧墨,反而是在一個不起眼的櫃子中,拿出了一個精致的楠木盒子。
“墨兒,坐。”徐氏淺笑道。
寧墨點了點頭,落座後,便見徐氏將盒子遞給她。
“娘親,你這是?”寧墨疑惑地出聲。
“打開看看。”
寧墨心中越發生疑,急忙打開,待看到裏麵的東西時,不由的掙大了眼睛。
隻見那盒子中,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好多張麵額不小的銀錢。
還不等寧墨回過神來,便聽徐氏溫和的聲音響起:“今日之事,我雖有疑惑,但你不願說,或者不想說,我都不會逼你。
娘親知道你是個聰慧的孩子,看事情也足夠通透,你所做之事,定是有你的原因。
你既不說,娘親便不問。
但隻有一點,娘親希望你,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考慮到自己的安危,不要勉強自己。
任何事情都比不上你的安全。
這些銀票是娘親一早攢下的,現在給你,好方便日後你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