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思南城裏的白蓮教妖孽就不一樣了,他們不僅煽動流民攻城,還殺了官,這就已經變了性質,從一般的賊、流寇變成了造反,所以這兩件事之間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楊銘此次立功朝廷的賞賜必然不小.......
“恩師,請上傳!”楊銘朝幾人拱手道:“請!”
一行官員,這才在楊銘、劉儀以及思南眾士紳、頭人的帶領下上了船艙。≧≯≯
船是漕船,但是因為接待的都是官員,所以李嫣然等女眷在另一條船上。
走進船艙,裏麵已經擺上了好幾桌酒菜,在這裏算來並沒有外人,即使是李道遠帶來的人幾乎都在當初楊銘成親的時候見過,所以可隨主便很快的眾人都上了桌。
“子樂這次幹的不錯,老夫甚慰啊!”剛上桌,李道遠就笑著摸著胡須道:“原本老夫還以為沿江縣既然遭了難,相比思南定然保不住了,所以這才召集了同仁官兵前來救援,哪裏想到你居然幹出了這麽大的陣仗,真的是英雄出少年啊!”
“不錯!李大人,楊大人僅僅憑著思南民眾便將白蓮教這一顆毒瘤連根拔起,著實是讓我等汗顏啊!”一位參加過楊銘婚禮的官員一邊說,一邊端起酒杯道:“來,我們為楊大人幹一杯!”
頓時,在場的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無論是官員,還是士紳,又或者說各寨的頭人都共同舉杯為楊銘慶賀。
在場的都不是傻子,現在整個思南或者說整個銅仁府,如今要說聲望除了楊銘之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夠達到這個程度,即使是作為銅仁府知府的李道遠也不能。
先,楊銘如今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財大氣粗。
其次,白蓮教已然成了甕中之鱉,被牢牢的困在了思南城中,可謂是一網打盡,與功於朝廷,與民於性命。
然後興建瓷器作坊,種植藥材,隻要是個人就看的出來,以後莫說是銅仁府,即便是在貴州一省都不可能有州縣能夠越。
要知道,貴州本就是一個窮省,現在思南的前景如此之好,這些人自然多多少少心裏也難免懷著幾分打秋風的意思。
比如李道遠,作為楊銘的師尊,如今管製銅仁府,現在沿江已經被白蓮教攻破,他這個當知府的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責任,雖然對於這樣的事情朝廷也是知之甚詳,但是畢竟生了,所以他也必須彌補。
既然要彌補就必須從民生、教化上來做文章。
特別是得知了楊銘依然將白蓮教以及那些攻城殺官的反賊都困在了思南城之後,他們的想法就又變了。
比如如果再剿滅白蓮教上麵能分到一杯羹就成了他們現在最終的想法。
隻要能在功勞簿上記上他們的名字,至於丟沿江、甚至是萬餘百姓被殺,到時候都可以抹過去。
在明朝,雖然對武官並不重視,但是軍功卻看得很重,特別是文官,但凡有一絲立功的機會都不會放過。否則的話當初龐顏也不會那麽興衝衝的組織兵丁剿滅蜀中老翁山了。
儒將一直就是這些人的中級目標,為官、為政,治國安民固然應當,但是如果能學學諸葛亮手握鵝毛扇指點江山的話那就更好。對於有這樣想法的人甚至不少,所以在明朝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奇葩的情況,那就是一群不懂軍陣的文官將製定好的用兵策略交給武官執行,
可以想象,戰場本來就是瞬息萬變的,可是因為有了製定的策略所以就形成了一種束縛,再加上大明兵製得原因所以基本上都是輸多贏少。
但是即使是戰敗,這些人依然不知悔改,一句懼死畏戰便可以將自己完全摘開,將責任完全的落在武官身上。
而現在,他們不禁帶了兵,一個個還親自出麵,楊銘從他們的眼神裏就已經看出了很多東西。
哪怕是李道遠也有這個想法。
其實也難怪,李道遠原本就是借著東風才升任銅仁府知府,算來那就是越級任用,如今官位還沒坐穩,自己治下就出了叛亂,一個縣被攻破,縣令以及整個縣城的官員百姓幾盡被殺,這樣的事情任憑是他百口也逃避不了責任。,
但是現在不同了,隻需要楊銘能夠睜隻眼,閉隻眼,他就可以完全的將以前的過往一筆勾銷,甚至還能撈取不少的功勞。
白蓮教整個朝堂都知道,貴州方麵更是多年為見寸功,如今他李道遠剛毅上任便解決了這個隱患,哪怕是說到金鑾殿他也是功大於過。所以,雖然心裏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這個時候他還是看向了楊銘。
“子樂!這次思南百姓損傷如何?”李道遠朝楊銘問道,
他一開口,頓時整個船艙都安靜了下來。
特別是銅仁府的官員更是豎耳傾聽。
早在來的路上他們就已經商量過此事,現在由李道遠說出來自然是最了。
“多謝恩師掛懷思南百姓,除了兩名青壯因抬石料被壓傷腿之外,思南並無其他傷亡!”楊銘自然知道今天來的人其實算起來也算是李道遠一係的人了,否則的話他也不可能將他們帶來。
“嗯,不錯!”李道遠道:“既然如此我等來的看來還真不是時候了?”
他這麽一說,其實就是將話題的主動權交給了楊銘。畢竟這種事情還是要楊銘開口為上,他這兩句話說來提點已經足夠了,但凡是聰明人都會明白意思就是放在了白蓮教餘孽上麵,怎麽可能無緣無故問起百姓的安危?
更何況他作為楊銘的恩師,出於麵皮那是不好開口的,隻要楊銘懂他的意思,楊銘自然會主動送上功勞,否則的話萬一楊銘充傻裝愣那他老臉往哪裏擱?
“恩師這是說的哪裏話?還有諸位同僚,星夜兼程帶兵解圍思南城將白蓮教五萬之眾圍困思南城,如此學生還要多些恩師以及諸位的援助之恩才是!”楊銘笑道:“學生計劃再圍上兩日,待七日之後,城內糧絕我等一起甕中捉鱉,如何?到時候還請諸位大人多多指教啊!”
他這麽一說,李道遠臉上的笑容更盛。
一起圍困白蓮教?
當時他們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可是這話是楊銘說的,那就不同了!楊銘說他們幫了,誰敢說不?
ps:第一更送上!
(未完待續。)8
“恩師,請上傳!”楊銘朝幾人拱手道:“請!”
一行官員,這才在楊銘、劉儀以及思南眾士紳、頭人的帶領下上了船艙。≧≯≯
船是漕船,但是因為接待的都是官員,所以李嫣然等女眷在另一條船上。
走進船艙,裏麵已經擺上了好幾桌酒菜,在這裏算來並沒有外人,即使是李道遠帶來的人幾乎都在當初楊銘成親的時候見過,所以可隨主便很快的眾人都上了桌。
“子樂這次幹的不錯,老夫甚慰啊!”剛上桌,李道遠就笑著摸著胡須道:“原本老夫還以為沿江縣既然遭了難,相比思南定然保不住了,所以這才召集了同仁官兵前來救援,哪裏想到你居然幹出了這麽大的陣仗,真的是英雄出少年啊!”
“不錯!李大人,楊大人僅僅憑著思南民眾便將白蓮教這一顆毒瘤連根拔起,著實是讓我等汗顏啊!”一位參加過楊銘婚禮的官員一邊說,一邊端起酒杯道:“來,我們為楊大人幹一杯!”
頓時,在場的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無論是官員,還是士紳,又或者說各寨的頭人都共同舉杯為楊銘慶賀。
在場的都不是傻子,現在整個思南或者說整個銅仁府,如今要說聲望除了楊銘之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夠達到這個程度,即使是作為銅仁府知府的李道遠也不能。
先,楊銘如今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財大氣粗。
其次,白蓮教已然成了甕中之鱉,被牢牢的困在了思南城中,可謂是一網打盡,與功於朝廷,與民於性命。
然後興建瓷器作坊,種植藥材,隻要是個人就看的出來,以後莫說是銅仁府,即便是在貴州一省都不可能有州縣能夠越。
要知道,貴州本就是一個窮省,現在思南的前景如此之好,這些人自然多多少少心裏也難免懷著幾分打秋風的意思。
比如李道遠,作為楊銘的師尊,如今管製銅仁府,現在沿江已經被白蓮教攻破,他這個當知府的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責任,雖然對於這樣的事情朝廷也是知之甚詳,但是畢竟生了,所以他也必須彌補。
既然要彌補就必須從民生、教化上來做文章。
特別是得知了楊銘依然將白蓮教以及那些攻城殺官的反賊都困在了思南城之後,他們的想法就又變了。
比如如果再剿滅白蓮教上麵能分到一杯羹就成了他們現在最終的想法。
隻要能在功勞簿上記上他們的名字,至於丟沿江、甚至是萬餘百姓被殺,到時候都可以抹過去。
在明朝,雖然對武官並不重視,但是軍功卻看得很重,特別是文官,但凡有一絲立功的機會都不會放過。否則的話當初龐顏也不會那麽興衝衝的組織兵丁剿滅蜀中老翁山了。
儒將一直就是這些人的中級目標,為官、為政,治國安民固然應當,但是如果能學學諸葛亮手握鵝毛扇指點江山的話那就更好。對於有這樣想法的人甚至不少,所以在明朝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奇葩的情況,那就是一群不懂軍陣的文官將製定好的用兵策略交給武官執行,
可以想象,戰場本來就是瞬息萬變的,可是因為有了製定的策略所以就形成了一種束縛,再加上大明兵製得原因所以基本上都是輸多贏少。
但是即使是戰敗,這些人依然不知悔改,一句懼死畏戰便可以將自己完全摘開,將責任完全的落在武官身上。
而現在,他們不禁帶了兵,一個個還親自出麵,楊銘從他們的眼神裏就已經看出了很多東西。
哪怕是李道遠也有這個想法。
其實也難怪,李道遠原本就是借著東風才升任銅仁府知府,算來那就是越級任用,如今官位還沒坐穩,自己治下就出了叛亂,一個縣被攻破,縣令以及整個縣城的官員百姓幾盡被殺,這樣的事情任憑是他百口也逃避不了責任。,
但是現在不同了,隻需要楊銘能夠睜隻眼,閉隻眼,他就可以完全的將以前的過往一筆勾銷,甚至還能撈取不少的功勞。
白蓮教整個朝堂都知道,貴州方麵更是多年為見寸功,如今他李道遠剛毅上任便解決了這個隱患,哪怕是說到金鑾殿他也是功大於過。所以,雖然心裏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這個時候他還是看向了楊銘。
“子樂!這次思南百姓損傷如何?”李道遠朝楊銘問道,
他一開口,頓時整個船艙都安靜了下來。
特別是銅仁府的官員更是豎耳傾聽。
早在來的路上他們就已經商量過此事,現在由李道遠說出來自然是最了。
“多謝恩師掛懷思南百姓,除了兩名青壯因抬石料被壓傷腿之外,思南並無其他傷亡!”楊銘自然知道今天來的人其實算起來也算是李道遠一係的人了,否則的話他也不可能將他們帶來。
“嗯,不錯!”李道遠道:“既然如此我等來的看來還真不是時候了?”
他這麽一說,其實就是將話題的主動權交給了楊銘。畢竟這種事情還是要楊銘開口為上,他這兩句話說來提點已經足夠了,但凡是聰明人都會明白意思就是放在了白蓮教餘孽上麵,怎麽可能無緣無故問起百姓的安危?
更何況他作為楊銘的恩師,出於麵皮那是不好開口的,隻要楊銘懂他的意思,楊銘自然會主動送上功勞,否則的話萬一楊銘充傻裝愣那他老臉往哪裏擱?
“恩師這是說的哪裏話?還有諸位同僚,星夜兼程帶兵解圍思南城將白蓮教五萬之眾圍困思南城,如此學生還要多些恩師以及諸位的援助之恩才是!”楊銘笑道:“學生計劃再圍上兩日,待七日之後,城內糧絕我等一起甕中捉鱉,如何?到時候還請諸位大人多多指教啊!”
他這麽一說,李道遠臉上的笑容更盛。
一起圍困白蓮教?
當時他們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可是這話是楊銘說的,那就不同了!楊銘說他們幫了,誰敢說不?
ps:第一更送上!
(未完待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