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怎麽都想不通這錢從哪裏賺!


    “這個價錢卻是是白菜價!”楊延和笑著摸了摸胡須對蔣冕道:“維之,你可是沒轉過彎來啊!嗬嗬!如果是其他地方肯定是賠本的買賣,可是在貴州那邊就不一定了!你想想,現在貴州那邊是什麽情況?隻要有一口吃的,別說做工,就是幹點兒其他什麽都有人幹,以老夫看來楊銘這小子現在打的就是這個主意!你們想想材料不要錢,人工就出幾頓飯,出了來往的腳力錢他基本上就沒出過什麽,所以說別人做出來會賠本,甚至都不敢做,而他卻能發財。”


    “這豈不是與民爭利?”毛紀一聽,心裏難免對楊銘有著失望,在他的眼中楊銘是一位能給百姓帶來好處的幹臣,可是現在一聽楊銘在這件事中似乎不太光彩,說的重點與發國難財又有何異?


    隻不過雖然心裏不舒服,但是毛紀還是沒有說》無>錯》什麽,畢竟能給國庫貢獻一筆可觀的賦稅對於大明朝來說也是極好的,可是想到貴州現在的情況他難免又開始擔憂起來!據貴州布政使上奏,白蓮教已經開始蠢蠢欲動隻待百姓手裏的糧食一吃完稍微煽風點火貴州民變便已成必然。


    想到這兒他就不由得看了看楊延和。


    其實混到他們這個地步那個人不是人精?他剛看向楊延和,楊延和便已經明白了他的擔憂,當下道:“你覺得這是與民爭利?老夫卻不這麽認為,你真以為那三十萬石糧食他真敢留在手裏?恐怕他這是把整個貴州都算計進去了!以老夫對他的了解,隻怕貴州那邊的百姓是有福了!隻是隻是江西、福建等地的瓷器作坊恐怕生意會差上不少,這麽低的瓷磚價格是必會在那些地方產生不小的動蕩!”


    “不錯!”蔣冕道:“我看楊銘也是看中了貴州人多價廉的優勢,現在貴州閑著的人手可是不少。與其天天等著朝廷的賑濟無所事事還不如給他們找點兒事情幹,至少有了事情做民變的可能也會小上許多,隻是貴州那邊的軍隊卻是不多,楊公,你看是不是吧廣西等地的人調過去,雖然現在看來是沒什麽大事。但是以防萬一還是要做的,頂多咱們付給他們點兒開拔錢,至於糧餉既然到了貴州想必他們是不會看著有功不立的!”


    他的意思很明確,貴州雖然窮拿不出錢來,但是卻有一個白蓮教。


    對於軍漢來說當兵吃糧固然是必然,但是能夠殺敵請功這才是前途,整個貴州現在亂成了一鍋粥,白蓮教煽動造反已經是必然,那麽進一趟貴州撈取點兒功勞那簡直就如探囊取物一般。畢竟白蓮教雖然名聲大其實真正能打的人根本就沒有幾個,大多的還是那些餓的快死想要搶點兒糧食的流民,如此一來麵對正規軍簡直就如同土雞瓦狗一般,但凡是有點兒勢力的軍隊誰會放著天大的平亂之功不要?這簡直就是添上掉下來的肥差!


    “對了,那個****不是在戶部麽?”楊延和突然說道:“算起來這****還算是楊銘的半個嶽父呢,這一次賑災貴州就讓他親自走一趟吧!”


    “恩!還是楊公看的深遠!”毛紀眼珠一轉,笑道:“****辦這件事自然是最合適不過了!”


    蔣冕也點了點頭。


    夏雨柔與楊銘的事情在京城已經不是秘密,女兒都跟著楊銘去思南了這無疑已經證明了很多問題。由他去貴州賑災楊銘自然少不得出幾分力,雖然思南是由嘉靖直接節製。但是老丈人有難處他會放著不管?


    想想他手裏拿三十萬石糧食,幾人心裏就舒爽無比,這楊銘老是精與算計,這次恐怕是要賠本了!


    禦書房。


    “黃伴伴!楊銘去思南了?”嘉靖一邊看著貴州送來的奏折一邊問向黃錦:“貴州那邊賑災的事情內閣那邊可有了眉目?”


    黃錦趕忙應聲道:“回稟陛下,楊銘現在應該已經在思南了,據咱們的人傳來消息。六天之前他便上了漕船,算算日子隻怕已經到了兩天了!至於貴州那邊的事情奴才也不好說,似乎朝中諸公對這件事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不過今天早上據說兵部那邊上了請軍的折子,似乎貴州白蓮教蠢蠢欲動!”


    嘉靖合上了手裏的折子。沒好氣的道:“他們到是打的好主意,一群流民而已,都想著搶功勞去了!不過派點兒人過去也是應該,畢竟貴州與蜀中相近,要是真鬧點兒什麽民變危及蜀中就不好了!”


    “陛下所言甚是,蜀中那可是萬萬不容有失的,不過楊銘那邊的事老奴不知當講不當講!”


    “什麽事?”


    嘉靖臉色一變,看向黃錦,他也清楚,黃錦這麽說顯然楊銘那邊是出了什麽事情、或者有什麽地方值得推敲,否則的話他也不會這麽說話。


    黃錦道:“楊銘在蜀中期間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他在蜀中籌集了四十一萬石糧食!第二件事是在蜀中他手上接到了八千萬塊瓷磚的訂單,而且定金都已經收了和糧食一起都由蜀中漕幫的人全部運往了思南!所以所以老奴覺得這件事”


    “你覺得楊銘會造反?”嘉靖眉頭一皺,看向黃錦。


    “奴才奴才”黃錦哆哆嗦嗦的不敢回答。


    “哼!別在那兒疑神疑鬼的!”嘉靖瞪了黃錦一眼才道:“叫你多讀點兒書你還不信,朕告訴你楊銘這是在下棋了!”


    “下棋?”


    黃錦有些聽不明白了,這運糧食和銀子這種大事嘉靖居然不管?其實他也知道楊銘不會造反,甚至一路上就有錦衣衛的人跟著楊銘,將楊銘的一舉一動都飛鴿傳書送了過來,像他這樣靠著皇帝恩寵吃飯的人自然知道如何迎奉皇帝,這麽說其實就是將自己看成一個笨蛋,從而讓嘉靖在他的身上找點兒優越感罷了。


    果然,嘉靖一副你不懂的神色,笑著解釋道:“你想想,楊銘那是什麽人?整個大明朝那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會和一群秋後螞蚱造反?且不說朕待他不薄,光是他自己那身本事就可以說是前途光明一片!朕看重他,朝中諸公欣賞他,可以說不出十年,這朝堂上必然有他楊銘的一席之地!而那白蓮教能給他什麽?除了帶著他全家去菜市口被砍頭之外什麽都給不了,況且當初遂州一役他們早就成了死仇,你現在想想他還會造反嗎?”。


    ps:第二更送上!


    (未完待續。)


    第282章推斷(求推薦、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的脊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頭不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頭不滅並收藏大明的脊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