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他的人似乎也看出了什麽,都不約而同的看向兩人,他們這是要幹什麽?
這時候楊銘已經起身,朝大家抱了抱拳,笑道:“在座的都是楊銘的前輩,當然也是一方的父母,有道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蘿卜,我等學成聖人文章便當忠君報國牧守一方,為上繼聖人之絕學而發揚其光,未下安撫黎民造福一方!然,西南乃至西北連年天災使得千萬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千裏餓殍萬裏黃沙就如昨夜黃昏,楊銘不才即將與貴州銅仁府出任思南縣令,然此地山高路遠石頑土貧,為求一方生靈諸位級治下百姓慷慨施以援手,楊銘感激不盡!為報答各位援手之恩楊銘及思南百姓感激不盡!”
“有道是,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想報!”楊銘說到這兒,朝著後院大喊一聲:“抬上來!”
緊接著,隻聽後院哪裏一陣腳步聲,隨即走出兩個人來,而這兩人正是張大和張二兩兄弟。
隻見他們正抬著一塊石板似的東西,待走到了大堂中間才停了下來,將手裏的物什輕輕的放在了地上慢慢的解開。
這時候眾人才發現,這哪裏是一塊石板,分明是一塊塊薄片似的東西,四四方方表麵有彩釉數筆或是勾畫花鳥蟲魚,或是題有名士書帖更有山河雲霧不過是十來塊這樣的薄片,但是當這些薄片全部鋪到了地麵之上那種光潔、典雅、高貴的氣息仿佛如同有著一種靈氣一般直接撲麵而來。
與大堂的方塊土磚比起來,一個昏暗陳舊,一個光彩如新。所有人都不禁猛吸了口冷氣!
陶瓷!
陶瓷居然可以這樣用?
“果然是大手筆!真不愧是我蜀中之俊傑,探花郎。不知此物造價幾何?”蜀中一位官員當下便問向楊銘。
不隻是他,其實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出了門道。怪不得楊銘敢於放出豪言三年三百萬兩銀子的糧賦,光是這個東西如果用於鋪地隻要造價不高相信諸如揚州、兩湖、京師等地那還不大賺特賺?況且大明並不隻有這些地方,即使再窮之地也有富人,這東西絕對是一本萬利!
而最關鍵的是,所有人都看的出來,其原料不過是黃土而已,說白了就和燒製瓷器一般,但是他們也知道自古瓷器其實也分品階的,不同的窯、不同的工藝所燒製出來的物件無論色澤還是花紋都不盡相同。而楊銘這些瓷器更是奇妙,竟然在上麵作畫,有的還可以由幾塊拚接成一幅,這裏麵讓人思考的東西就太多了!
但是,想要仿製也不是不行,許多人都突然間想到,如果不斷的實驗多嚐試幾次未免不能製出同樣的東西。
可是,楊銘接下來的話卻讓幾乎所有人更是吃驚!
楊銘道:“此物小子取名為瓷磚,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這樣。用於鋪地、或者安置於牆上,不僅幹淨而且美觀異常,大家都知道瓷器堅固耐用千年不壞集合這些優點隻需安置一次便可傳家千年,最重要的是它的價格並不貴!”
“不貴?”眾人都非常狐疑!
甚至一些人在心裏盤算著楊銘這個所謂的不貴到底是什麽價格。要知道一般的瓷碗也要八個大錢,也就是八文,算一算這一塊瓷磚的麵積比起一個瓷碗必然是要大得多。最關鍵的是不僅大而且上麵還作畫、題詞,雖說換來換去都就這麽幾種但是都知道這不過是樣品而已。隻要想要什麽樣兒的圖案沒有?而瓷磚價錢必然是超出十五文,甚至在二十十文以上。
當然這隻是成本價。倘若加上運費、途中的折損這個價錢還會隨著路程的情況增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東西絕對賺錢,至少很多人都覺得至少在三五年的時間裏這東西絕對不會虧本!至於三五年之後雖然有利潤但是也許不會太多!
楊銘滿意的看了看大堂裏的情況,現在早已經人滿為患,不要說大堂裏,就是在門外都早已經圍滿了人,楊銘這才又道:“這瓷磚分為兩種,一種為單色瓷磚也就是單一的顏色,比如純白或者純灰這樣的瓷磚價格較低十文錢一塊!而另一種便是花色瓷磚,大家都知道想要在泥胚上作畫自然需要一定的技術,其中色彩的搭配、選材都需要大師傅精心操控所以這個價錢自然要高上一些,一塊這樣一尺見方的瓷磚售價為十二文!”
“十二文!”
“十文!”
所有人再一次目瞪口呆!
這顯然和白菜價無疑!即使加上運費也高不了多少,再加上中途的折損甚至他們都可以承受,要知道瓷器乃是華夏國粹,在大明朝人們對瓷器的喜愛程度其實並不亞於黃錦,而中國的英文名被世界稱之為china便是因為瓷器而來,而楊銘的瓷磚幾乎就是一次新的創新,將瓷器用於家居簡直就是想人之所不能想!
到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懷疑楊銘一年三百萬兩銀子的豪氣了!單單隻憑這小小的一塊瓷磚他就完全能達到自己的承諾!
“探花郎,你先前不是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難不成你的意思是以此為價售於我等瓷磚?”門外以為士紳大聲向楊銘詢問。
他這一問,整個大堂都靜了下來!
這便是說到了重點上了!別看十文、二十文不多,可是耐不住量大,當下便有人計算過如楊銘這棟三進三出的大院其實這也是一般士紳常用的建築風格,算起來地麵加上牆壁足足需要幾千上萬塊之多,那麽加在一起光是這材料費便需要幾百兩銀子,哪怕是一塊成本上少上了那麽一文這裏麵的利潤無疑都是非常之大的,所以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想要從楊銘的嘴裏得到最終的答案!
而這答案顯然有兩種可能,既然楊銘先前有言報恩,那麽這價錢問題就可以看成在這十文和十二文的基礎上下降一定的價格,而另一種可能便是楊銘賣他們是這個價格但是賣別人將會在這個價格上高出一些,別看同樣是一加以減,但是這裏麵卻多出了一個問題來。
那就是成本!
成本越低就代表著他們能夠用同樣多的資金進更多的貨,有了更多的貨他們便能更狠的壓低價格將其他的競爭者抹殺出這個行業而少了一個人競爭,那麽他們的財富便能更加快速的聚集,這就是所謂的聯營式壟斷!隻要蜀中一地的瓷磚商價格統一那麽這個生意便能做,便能賺取更多的銀子!
ps:第五更!今天更了一萬字了,有推薦票和月票的朋友能不能再給幾張?看煙頭這麽給力的份上!
(未完待續。)
這時候楊銘已經起身,朝大家抱了抱拳,笑道:“在座的都是楊銘的前輩,當然也是一方的父母,有道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蘿卜,我等學成聖人文章便當忠君報國牧守一方,為上繼聖人之絕學而發揚其光,未下安撫黎民造福一方!然,西南乃至西北連年天災使得千萬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千裏餓殍萬裏黃沙就如昨夜黃昏,楊銘不才即將與貴州銅仁府出任思南縣令,然此地山高路遠石頑土貧,為求一方生靈諸位級治下百姓慷慨施以援手,楊銘感激不盡!為報答各位援手之恩楊銘及思南百姓感激不盡!”
“有道是,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想報!”楊銘說到這兒,朝著後院大喊一聲:“抬上來!”
緊接著,隻聽後院哪裏一陣腳步聲,隨即走出兩個人來,而這兩人正是張大和張二兩兄弟。
隻見他們正抬著一塊石板似的東西,待走到了大堂中間才停了下來,將手裏的物什輕輕的放在了地上慢慢的解開。
這時候眾人才發現,這哪裏是一塊石板,分明是一塊塊薄片似的東西,四四方方表麵有彩釉數筆或是勾畫花鳥蟲魚,或是題有名士書帖更有山河雲霧不過是十來塊這樣的薄片,但是當這些薄片全部鋪到了地麵之上那種光潔、典雅、高貴的氣息仿佛如同有著一種靈氣一般直接撲麵而來。
與大堂的方塊土磚比起來,一個昏暗陳舊,一個光彩如新。所有人都不禁猛吸了口冷氣!
陶瓷!
陶瓷居然可以這樣用?
“果然是大手筆!真不愧是我蜀中之俊傑,探花郎。不知此物造價幾何?”蜀中一位官員當下便問向楊銘。
不隻是他,其實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出了門道。怪不得楊銘敢於放出豪言三年三百萬兩銀子的糧賦,光是這個東西如果用於鋪地隻要造價不高相信諸如揚州、兩湖、京師等地那還不大賺特賺?況且大明並不隻有這些地方,即使再窮之地也有富人,這東西絕對是一本萬利!
而最關鍵的是,所有人都看的出來,其原料不過是黃土而已,說白了就和燒製瓷器一般,但是他們也知道自古瓷器其實也分品階的,不同的窯、不同的工藝所燒製出來的物件無論色澤還是花紋都不盡相同。而楊銘這些瓷器更是奇妙,竟然在上麵作畫,有的還可以由幾塊拚接成一幅,這裏麵讓人思考的東西就太多了!
但是,想要仿製也不是不行,許多人都突然間想到,如果不斷的實驗多嚐試幾次未免不能製出同樣的東西。
可是,楊銘接下來的話卻讓幾乎所有人更是吃驚!
楊銘道:“此物小子取名為瓷磚,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這樣。用於鋪地、或者安置於牆上,不僅幹淨而且美觀異常,大家都知道瓷器堅固耐用千年不壞集合這些優點隻需安置一次便可傳家千年,最重要的是它的價格並不貴!”
“不貴?”眾人都非常狐疑!
甚至一些人在心裏盤算著楊銘這個所謂的不貴到底是什麽價格。要知道一般的瓷碗也要八個大錢,也就是八文,算一算這一塊瓷磚的麵積比起一個瓷碗必然是要大得多。最關鍵的是不僅大而且上麵還作畫、題詞,雖說換來換去都就這麽幾種但是都知道這不過是樣品而已。隻要想要什麽樣兒的圖案沒有?而瓷磚價錢必然是超出十五文,甚至在二十十文以上。
當然這隻是成本價。倘若加上運費、途中的折損這個價錢還會隨著路程的情況增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東西絕對賺錢,至少很多人都覺得至少在三五年的時間裏這東西絕對不會虧本!至於三五年之後雖然有利潤但是也許不會太多!
楊銘滿意的看了看大堂裏的情況,現在早已經人滿為患,不要說大堂裏,就是在門外都早已經圍滿了人,楊銘這才又道:“這瓷磚分為兩種,一種為單色瓷磚也就是單一的顏色,比如純白或者純灰這樣的瓷磚價格較低十文錢一塊!而另一種便是花色瓷磚,大家都知道想要在泥胚上作畫自然需要一定的技術,其中色彩的搭配、選材都需要大師傅精心操控所以這個價錢自然要高上一些,一塊這樣一尺見方的瓷磚售價為十二文!”
“十二文!”
“十文!”
所有人再一次目瞪口呆!
這顯然和白菜價無疑!即使加上運費也高不了多少,再加上中途的折損甚至他們都可以承受,要知道瓷器乃是華夏國粹,在大明朝人們對瓷器的喜愛程度其實並不亞於黃錦,而中國的英文名被世界稱之為china便是因為瓷器而來,而楊銘的瓷磚幾乎就是一次新的創新,將瓷器用於家居簡直就是想人之所不能想!
到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懷疑楊銘一年三百萬兩銀子的豪氣了!單單隻憑這小小的一塊瓷磚他就完全能達到自己的承諾!
“探花郎,你先前不是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難不成你的意思是以此為價售於我等瓷磚?”門外以為士紳大聲向楊銘詢問。
他這一問,整個大堂都靜了下來!
這便是說到了重點上了!別看十文、二十文不多,可是耐不住量大,當下便有人計算過如楊銘這棟三進三出的大院其實這也是一般士紳常用的建築風格,算起來地麵加上牆壁足足需要幾千上萬塊之多,那麽加在一起光是這材料費便需要幾百兩銀子,哪怕是一塊成本上少上了那麽一文這裏麵的利潤無疑都是非常之大的,所以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想要從楊銘的嘴裏得到最終的答案!
而這答案顯然有兩種可能,既然楊銘先前有言報恩,那麽這價錢問題就可以看成在這十文和十二文的基礎上下降一定的價格,而另一種可能便是楊銘賣他們是這個價格但是賣別人將會在這個價格上高出一些,別看同樣是一加以減,但是這裏麵卻多出了一個問題來。
那就是成本!
成本越低就代表著他們能夠用同樣多的資金進更多的貨,有了更多的貨他們便能更狠的壓低價格將其他的競爭者抹殺出這個行業而少了一個人競爭,那麽他們的財富便能更加快速的聚集,這就是所謂的聯營式壟斷!隻要蜀中一地的瓷磚商價格統一那麽這個生意便能做,便能賺取更多的銀子!
ps:第五更!今天更了一萬字了,有推薦票和月票的朋友能不能再給幾張?看煙頭這麽給力的份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