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鎮守太監王金貴


    一時間整個大院的謝恩聲音便響徹雲霄,老族長更是激動,雙眼的老淚再也忍不住,謝恩完畢之後任然不肯起身,轉個圈跪向祠堂的方向大喊道:“楊家的列祖列宗啊,楊家終於除了個舉人公啦!我楊氏一門從今往後便是書香門第.......”


    淚流滿麵!


    不隻是老族長!


    楊銘一家,包括整個楊氏宗族的男女老少都被這一道聖旨所帶來的喜悅而衝擊的淚流滿麵。


    一個舉人,他所帶來的不僅僅隻是名望那麽簡單,這更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楊銘並沒有多大的感覺,甚至他並不覺得一個舉人有什麽了不起,這樣的一個舉人身份換成後世也就是一個大學生的程度而已隻是這身份有些提高罷了,在這個文盲比例占到了千分之九百多的大明朝他並沒有什麽優越感。


    王公公其實一直注視著楊銘,觀人如同觀馬,看其神,看其行,聽其聲,這些無疑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傑出的標準。


    楊銘接過聖旨,並沒有他預想的那邊欣喜若狂,這還隻是一個剛剛及冠的少年,年方十五,這樣的一名鄉野士子他原本以為即使楊銘前麵立下滔天之功那也不過是偶有所感罷了,可是!楊銘即使麵對著一入龍門的天大驚喜居然毫不動心,這就難能可貴了!


    這樣的人要麽便是胸有溝壑,功名對她來說輕而易舉,而另一種人便是不知舉人何物的呆傻之輩。


    楊銘不可能呆傻,呆傻也不可能立下如此大的功勞,如果呆傻更不可能憑借一張利口,彈指間便讓那老翁山的白蓮教匪飛灰湮滅。這個少年不簡單,有學識,而且還夠狠!最關鍵的是不驕不躁,除了剛才跪禮之時皺了皺眉頭之外一切都顯得是那麽的雲淡風輕,仿佛一個舉人出生對於他來說就形同他人一般。


    高才!


    這就是高才!


    王金貴雖然學識不行,但大抵也在興獻王府讀過幾天書,突然間他便將眼前的情景和書本裏的一句話聯係起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眼觀整個光華村一切的不同之處,很顯然便是受到了這楊公子的影響,村學、工棚還有那些即使是外麵已經熱鬧非常也不願意出來看熱鬧的青壯,這一切似乎都和著其他的地方格格不入。


    這是一個另類的鄉村!


    “楊公子!”王金貴笑眯眯的轉過香案,如今聖旨已經被楊銘迎取,他的差事可還沒有完,黃錦的密信裏還有交代,他需要和漕運使與楊銘一道回京,他知道,其實這也是萬歲爺的意思,畢竟有他這個太監在,一路上肯定會太平許多,錦衣衛的麵子任憑是誰也會給幾分薄麵的。


    楊銘看到眼前的宦官繼而叫住了自己,他可深知,這宦官一般是不出京城的,但凡出了京城,不是監軍便是有差事的人,這樣的角色那也就好比欽差了,這位公公從進院門起便流露出交好的意味,很顯然人家那是給自己麵子了,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賣了臉麵他自然也不好拒人於千裏之外當下也正身笑道:“不知公公還有何吩咐?”


    按道理來說,接旨之後宦官便已經遠離,一來這朝中內外廷本就不和,二來也是防止內外勾結,楊銘還真有些奇怪,這個老太監不可能不知道這些規矩,當著如此多人的麵居然如此做為他還真有些另眼相看。


    王金貴顯然也是看出了楊銘的疑慮,哈哈一笑道:“楊公子大才咱家早在成都府之時便早有聽聞,一首《送別》可是道盡了離別之情,本來早就有心和楊公子一起暢飲,無奈咱家就是個苦命的,雖是神交卻不能相見!好在此次宮裏有旨,公子進京參加掄才大典,咱家也要回京述職,兩日後洪城碼頭咱家就恭迎了!”


    楊銘微微一驚!


    這位王公公顯然不是凡人,居然如此屈尊等候他一個小小的舉人進京!這其中根本就不可能是他自己的主意,而唯一的解釋就是宮裏的那位對自己已經伸出愛才之心。大明朝的錢袋子啊,嗬嗬!想到這裏楊銘就想的通了,如是這樣有一位大人物在身邊也是不錯,雖然是為宦官,一般的文官根本就是沾上就倒黴的事他卻不會,整個朝堂都看的非常清楚事情的原委,根本就不會給他小鞋穿。


    “如此便有勞公公久候了!”楊銘朝前施禮道:“還未請教公公大名?”


    王公公見楊銘會意,當下笑道:“咱家姓王,到時癡長了些年歲,楊公子大才想必已經知道咱家是誰了,這便告辭了!”


    王金貴說完,也不待楊銘說話便轉身上轎匆匆而去。


    這時候村頭才又漸漸的露出了幾頂轎子,周圍還跟隨了不少衙役一路上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恭喜楊公子,賀喜楊公子了!”還隔著老遠劉鐵山的聲音變傳了過來,在他旁邊的還有當初城門衛和楊銘大伯起衝突的張成,自從剿滅老翁山一戰中劉鐵山因功升任了洪城城防司都尉他便接任了把守的位置,如今也是春風得意。


    “原來是劉老哥,你怎麽來了?”對於劉鐵山楊銘便親熱了幾分,這些人其實都是他的關係,等到以後他出仕為官之後那楊氏宗族的事情還需要他這樣的地頭蛇招撫。


    劉鐵山朝外麵的轎子看了看,距離前麵還有幾十步的距離,他才道:“上午就聽說了,公子你可是被萬歲爺親點了舉人出生啊!嘖嘖!”


    隨即他又放低了聲音,小聲道:“楊公子,你知道剛才宣旨的人是誰嗎?”


    說道宣旨,便是那位王公公,楊銘還真不了解,剛才王金貴說的雲裏霧裏的就隻說了個姓,天知道他是誰?整個大明朝要說有名的太監無非就是三寶太監鄭和以及嘉靖當朝的黃錦罷了,他一個姓王的能比黃錦有名?再加上,這黃錦坐鎮成都府,雖說也節製蜀中其他地區的相關事宜,但是一般人顯然都不知道他,倒是比如某縣的縣尊,又或者副尊了解的比較多。


    看到楊銘不知情,劉鐵山也不驚訝,其實他也是上午才知道這位大人物的名號,於是用更加小的聲音附在楊銘耳邊道:“巴蜀鎮守太監,王金貴!”


    ps:今日章節送上,希望大家喜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的脊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頭不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頭不滅並收藏大明的脊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