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門第!
書是最為關鍵是得東西,倘若少了書籍那麽即使再有錢的家族永遠都缺乏了文化的底蘊。
在唐朝以前,山東的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屹立千年不倒,最重要的便是他們掌握的天下七層的書籍,也就是所謂的文化壟斷。
這樣的家族無疑是可怕的,也是對文化的一種侮辱,楊銘已經踏入了士大夫的門檻,他還想讓楊家從此輝煌下去,所以書籍對於楊家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
楊銘現在便是在整理書籍,手裏拿著李道遠贈送的心得經義,這些手抄本無論是放在那個士紳家族都已經可以算得上是鎮宅之寶了。這些書楊銘都已經在這段時間完全的默記於心,但是裏麵很多東西他卻並不讚同。
儒家學說其實就是針對孔子等聖賢的論語等書而進行的一種思想放射,然而這些人在緬懷先賢的時候卻忘記了滾滾曆史的車輪正在不斷的前進,儒家的思想有他的可取之處,但是隨著時間的延續很多東西都已經不符合時宜了。
就比如古代人因為沒有先進的煉鋼知識,他們便采用不斷鍛打的辦法幾乎是千次萬次,這樣不斷讓鐵在壓縮中排除雜質從而形成鋼材,但是在後世的人們卻可以很輕易的在高爐中一次性煉製成千上萬噸鋼材,這就是文化的詫異。
在後世是不可能采用鍛打的方式來進行鋼材的生產的,所以先賢的思想不可謂不對,至少在他們曾經生活的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思想,但是如果這樣的思想用到現在那麽肯定就會造就許許多多緬懷聖人而並無多少實際用處的人。
中庸之道!
乃是儒家學說的一個重要思想,在上千年間便造就了一大堆這樣的官員。楊銘都還記得,在後世有個笑話。
兩個大學生同入一家銀行做事,其中一個比較勤快什麽事情都幹,而另一個卻擅長鑽營,為人處事察言觀色都是麵麵俱到。
兩年過去了,勤快的人依舊是職員,而另一位不愛幹活卻喜歡鑽營的卻當了領導。這個故事非常淺顯易懂,正符合了那句多做就多錯,少做就少錯,而不做就不會錯。
能考中舉人乃至進士的人基本都可以說是整個大明朝的精英,但是這些精英就如同故事裏第二種人一般往往都是為了自己的官帽子為了自己在做事,至於國家的利益都被放在了第二位。
楊銘一邊想一邊把自己的書籍和劉夫子贈送的書籍都開始分類,書,手抄書,論語注解.......
他需要在出發之前將這些書籍中比較重要的部分重新抄錄一份,一來是作為即將開辦族學的授課母本,原作就存放在書房之中。
讀書十年,書籍非常之多。
四書、五經、經義、雜談以及楊銘自己的讀書心得,被他整整分成了四大部分,共計三百二十冊滿滿的堆放了四個書架。
“哥,你幹什麽呢?要不要我來幫忙?”楊蘭從門口探出個頭看著楊銘忙上忙下的把一本本書在書架上抽上抽下,然後又放回書架,整個人累得滿頭大汗。
楊銘回過頭,楊蘭已經走了進來,手裏還端著一杯茶水不由得他心裏又是一暖!這就是家的味道,在家中有老爺子,有父親還有小丫頭,她們都在用自己能付出的一切默默地關心著自己。
“不用了!”楊銘笑道:“這些書你也不認識,我正在把它們歸類呢,怎麽了,奶奶那裏不忙?”
楊蘭把茶水輕輕的放在了桌子上,嘟起小嘴:“奶奶正和隔壁李大娘他們說話呢,爹也出去了,娘和張嫂在廚房裏做飯,奶奶就讓我來看看你幫把手!”
楊蘭的話中並沒有提起老爺子,不用想這位老人家肯定是端著大茶壺在工地上當監工去了,老爺子對新宅的工程非常上心,即使楊老三兩父子已經力盡完美了他依然還是喜歡在一旁看著,他就是個耐不住的主,況且這是在他生命中即將入住的第三處宅子,而且一次比一次好,好幾次在家裏他就不住的笑說,老漢我活了六十多年了,想都想不到啊!三進三出的青磚大宅子,那是老爺相公們才能住的地方,能有今天還不是當初我看出狗蛋兒是個讀書的料?
老太爺的功勞無疑是最大的,不僅大過了老太太等人就連作為當事人的楊銘也沒有他大,每當如此楊銘都非常配合,老人家能多開一心一點兒總是好的。
楊蘭就這麽默默地陪著楊銘整理書籍,雖然幫不上忙,但是卻可以做點兒簡單的事情,比如抹桌子、書架什麽的,兩兄妹幹的非常起勁。
“哥,你不和嫂子成親就走麽?”
正當楊銘空閑下來準備開始抄錄李道遠的《尚書》注解,楊蘭突然間問道。
楊銘先是一愣,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大明朝不像後世,男子十五六歲成親的並不稀奇,更有甚者早早就定了娃娃親,知道女方長到十三四歲便成親的也有,但是這樣的年紀連發育都沒發育好怎麽行?
楊銘覺得非常有必要和這妮子好好上一堂生理課,他現在突然有些擔心,自己的妹妹楊蘭也有十三歲了,過了年便是十四歲,自己這一進京萬一家裏給他說了親事嫁出去那可就麻煩了。
年少同房不僅妨礙發育,而且還會影響身體,就像一枚並沒有成熟的果子還是青澀的便被摘下,這樣子的果子那是根本就不能入口的。而且,在中國古代,無論是士紳階層還是平民百姓,對於子嗣的渴望和重視都是深入骨髓的,女子的地位高低其實很大程度就取決於子女。如果女子懷孕,而且又是那麽的年幼,在身體都沒有長成的情況下往往造成一屍兩命的悲劇。
楊銘關不了別人,但是對於自己這個可愛的妹妹他還是非常重視的,或許不僅要給她上上生理課,就連老娘那裏也需要溝通一下,他真的不想突然間多一個妹夫出來。
ps:今日的章節送上,希望大家喜歡,還有一天就過年了,大家注意別感冒了哦!
書是最為關鍵是得東西,倘若少了書籍那麽即使再有錢的家族永遠都缺乏了文化的底蘊。
在唐朝以前,山東的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屹立千年不倒,最重要的便是他們掌握的天下七層的書籍,也就是所謂的文化壟斷。
這樣的家族無疑是可怕的,也是對文化的一種侮辱,楊銘已經踏入了士大夫的門檻,他還想讓楊家從此輝煌下去,所以書籍對於楊家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
楊銘現在便是在整理書籍,手裏拿著李道遠贈送的心得經義,這些手抄本無論是放在那個士紳家族都已經可以算得上是鎮宅之寶了。這些書楊銘都已經在這段時間完全的默記於心,但是裏麵很多東西他卻並不讚同。
儒家學說其實就是針對孔子等聖賢的論語等書而進行的一種思想放射,然而這些人在緬懷先賢的時候卻忘記了滾滾曆史的車輪正在不斷的前進,儒家的思想有他的可取之處,但是隨著時間的延續很多東西都已經不符合時宜了。
就比如古代人因為沒有先進的煉鋼知識,他們便采用不斷鍛打的辦法幾乎是千次萬次,這樣不斷讓鐵在壓縮中排除雜質從而形成鋼材,但是在後世的人們卻可以很輕易的在高爐中一次性煉製成千上萬噸鋼材,這就是文化的詫異。
在後世是不可能采用鍛打的方式來進行鋼材的生產的,所以先賢的思想不可謂不對,至少在他們曾經生活的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思想,但是如果這樣的思想用到現在那麽肯定就會造就許許多多緬懷聖人而並無多少實際用處的人。
中庸之道!
乃是儒家學說的一個重要思想,在上千年間便造就了一大堆這樣的官員。楊銘都還記得,在後世有個笑話。
兩個大學生同入一家銀行做事,其中一個比較勤快什麽事情都幹,而另一個卻擅長鑽營,為人處事察言觀色都是麵麵俱到。
兩年過去了,勤快的人依舊是職員,而另一位不愛幹活卻喜歡鑽營的卻當了領導。這個故事非常淺顯易懂,正符合了那句多做就多錯,少做就少錯,而不做就不會錯。
能考中舉人乃至進士的人基本都可以說是整個大明朝的精英,但是這些精英就如同故事裏第二種人一般往往都是為了自己的官帽子為了自己在做事,至於國家的利益都被放在了第二位。
楊銘一邊想一邊把自己的書籍和劉夫子贈送的書籍都開始分類,書,手抄書,論語注解.......
他需要在出發之前將這些書籍中比較重要的部分重新抄錄一份,一來是作為即將開辦族學的授課母本,原作就存放在書房之中。
讀書十年,書籍非常之多。
四書、五經、經義、雜談以及楊銘自己的讀書心得,被他整整分成了四大部分,共計三百二十冊滿滿的堆放了四個書架。
“哥,你幹什麽呢?要不要我來幫忙?”楊蘭從門口探出個頭看著楊銘忙上忙下的把一本本書在書架上抽上抽下,然後又放回書架,整個人累得滿頭大汗。
楊銘回過頭,楊蘭已經走了進來,手裏還端著一杯茶水不由得他心裏又是一暖!這就是家的味道,在家中有老爺子,有父親還有小丫頭,她們都在用自己能付出的一切默默地關心著自己。
“不用了!”楊銘笑道:“這些書你也不認識,我正在把它們歸類呢,怎麽了,奶奶那裏不忙?”
楊蘭把茶水輕輕的放在了桌子上,嘟起小嘴:“奶奶正和隔壁李大娘他們說話呢,爹也出去了,娘和張嫂在廚房裏做飯,奶奶就讓我來看看你幫把手!”
楊蘭的話中並沒有提起老爺子,不用想這位老人家肯定是端著大茶壺在工地上當監工去了,老爺子對新宅的工程非常上心,即使楊老三兩父子已經力盡完美了他依然還是喜歡在一旁看著,他就是個耐不住的主,況且這是在他生命中即將入住的第三處宅子,而且一次比一次好,好幾次在家裏他就不住的笑說,老漢我活了六十多年了,想都想不到啊!三進三出的青磚大宅子,那是老爺相公們才能住的地方,能有今天還不是當初我看出狗蛋兒是個讀書的料?
老太爺的功勞無疑是最大的,不僅大過了老太太等人就連作為當事人的楊銘也沒有他大,每當如此楊銘都非常配合,老人家能多開一心一點兒總是好的。
楊蘭就這麽默默地陪著楊銘整理書籍,雖然幫不上忙,但是卻可以做點兒簡單的事情,比如抹桌子、書架什麽的,兩兄妹幹的非常起勁。
“哥,你不和嫂子成親就走麽?”
正當楊銘空閑下來準備開始抄錄李道遠的《尚書》注解,楊蘭突然間問道。
楊銘先是一愣,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大明朝不像後世,男子十五六歲成親的並不稀奇,更有甚者早早就定了娃娃親,知道女方長到十三四歲便成親的也有,但是這樣的年紀連發育都沒發育好怎麽行?
楊銘覺得非常有必要和這妮子好好上一堂生理課,他現在突然有些擔心,自己的妹妹楊蘭也有十三歲了,過了年便是十四歲,自己這一進京萬一家裏給他說了親事嫁出去那可就麻煩了。
年少同房不僅妨礙發育,而且還會影響身體,就像一枚並沒有成熟的果子還是青澀的便被摘下,這樣子的果子那是根本就不能入口的。而且,在中國古代,無論是士紳階層還是平民百姓,對於子嗣的渴望和重視都是深入骨髓的,女子的地位高低其實很大程度就取決於子女。如果女子懷孕,而且又是那麽的年幼,在身體都沒有長成的情況下往往造成一屍兩命的悲劇。
楊銘關不了別人,但是對於自己這個可愛的妹妹他還是非常重視的,或許不僅要給她上上生理課,就連老娘那裏也需要溝通一下,他真的不想突然間多一個妹夫出來。
ps:今日的章節送上,希望大家喜歡,還有一天就過年了,大家注意別感冒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