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聖珀爾滕是奧地利東北部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位於多瑙河及阿爾卑斯山前丘陵間的特賴森河畔,此地距離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僅66公裏。


    從地圖上看,聖珀爾滕是由西往東進入維也納的門戶城市,這一點猶如勃蘭登堡與柏林的關係一樣重要。自從1858年成為城鎮之後,擁有3萬多人口的聖珀爾滕逐漸成為奧地利東北部的交通樞紐和工業型城市,然而,也和維也納一樣,這是一座沒有城牆的不設防城市。


    1916年2月2日,85萬德國陸軍悍然越過德奧邊境,奧匈帝國駐波希米亞、奧地利的邊防部隊猝不及防,邊境防禦情況隻能用一潰千裏來形容,許多奧軍官兵直到被俘也還沒反應過來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就在這樣一種窘迫的局麵下,奧地利老將奧芬貝格將軍挺身而出,這位常年南征北戰、曾隨弗裏德裏希大公參加過加利西亞戰役、波蘭戰役和白俄羅斯戰役的陸軍元老級人物親自坐鎮聖珀爾滕,短短一個下午就收攏了數十支從前方撤下來的邊防守衛部隊,加上他的本部兵馬,待德軍先鋒部隊逼近時,已經有近13萬奧軍歸於他的指揮之下。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軍團指揮官,奧芬貝格很清楚匯集在聖珀爾滕的奧軍人數雖多,卻是一群心驚膽戰、士氣低落的衰兵,更要命的是他們原有編製在撤退過程中已經變得混亂不堪,許多士兵根本連自己的連隊都找不到,而且裝備丟失情況也是同樣的糟糕。


    由於德奧兩國目前仍未正式宣戰,加上德國大軍即將到來,奧芬貝格將軍隻得讓自己的部下抓緊時間設置圍繞聖珀爾滕的環形防線。到下午黃昏時分,聖珀爾滕的外圍戰壕已經初具規模,用於阻隔德軍坦克的塹壕也挖掘了不少,隻是時間倉促加上後勤補給供應不上來,奧芬貝格的部隊嚴重缺乏鐵絲網、地雷、機槍和重炮。軍糧甚至不夠給這b萬人吃一頓晚飯,後來好歹從聖珀爾滕市政府、糧商和居民那裏“借”到一些,這才勉強沒有在德軍進攻之前因為饑餓而自亂陣腳。


    下午5點左右,由弗萊明將軍指揮的德第2裝甲軍主力進抵聖珀爾滕地奧軍防線前方,一同抵達的還有德第1集團軍一部,這個集團軍以前的指揮官是大名鼎鼎的克盧克將軍。不過,上一次戰爭爆發時這位將軍就已經是68歲高齡的老人了,當戰爭以德國的全麵勝利而告終之時。這位老將也就光榮的退居二線了。現在,第1集團軍的指揮權交到了另一位傑出將領――63歲地伯恩哈德?卡爾?阿道夫?馮?迪姆林上將手裏。


    比起克盧克、比洛、豪森、興登堡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位馮?迪姆林將軍在德國的知名度並不算很高。他1871年加入德國陸軍,勉強趕上了普法戰爭的末班車,後來進入德國總參謀部供職,1904年被調往德國的西非殖民地,1907年回國並被授予少將軍銜,1914年大戰爆發時擔任克盧克手下的第一軍軍長,戰爭中作戰勇敢、指揮果斷,1915年被德皇親自授予陸軍上將軍銜。


    冬天的日落要比平時早一些。因此。下午5點的時候已經進入黃昏階段,奧軍防線那邊大部分官兵仍在加固工事,德軍部隊則停在距離他們10多公裏的地方。雙方沒有炮擊。沒有言語攻擊,就這樣默默對峙著。


    背對夕陽,弗萊明將軍帶著一幹下屬登上位於聖珀爾滕西麵的一個小山丘上。在這裏,他遇到了前來觀察情況的馮?迪姆林上將。


    “將軍!”弗萊明敬禮,道:“您的部隊行軍速度可真讓人吃驚,居然趕上了我的裝甲部隊!”


    雖然和這位裝甲兵少將沒有多少交情,迪姆林上將也不擺架子。論資曆,自己遠強於這位年輕少將,可是論能力、論膽識,自己未必比他高多少。至於潛力,迪姆林就完全沒辦法和弗萊明比較了。


    “當年和法國人打仗的時候,我們第1集團軍就是靠這兩條腿完成右翼包抄地重任!就算戰爭結束了,我們也不敢將這個優點忘記啊!”


    說著的時候,迪姆林的隨行人員已經架好了一個三角架,上麵擺上一副高倍望遠鏡。前方10公裏外便是聖珀爾滕,若不借著這黃昏前的最後時機,想要親眼觀察奧軍情況就要等明天了。


    雖然弗萊明用的隻是隨身攜帶的普通望遠鏡,但他同樣看的津津有味。


    觀察了一會兒。弗萊明最先發表自己的觀察接過:


    “這樣的防線就想擋住我們,看來奧地利人還不太清楚狀況啊!他們以為我們手裏還是又慢又小的‘石頭1’嗎?我的怪獸能夠輕易突破他們的防坦克塹壕,輕鬆在他們的陣地上來回轉圈!”


    迪姆林也說話了,不過他還是先小小的誇獎了一番對方將領:“嗯,工事雖然有些簡陋,可畢竟是依照標準陣地防禦模式來修建的,而且收攏潰兵之後臨時修建工事,從中午開始到現在能夠達到這種程度,可見對方指揮官不是泛泛之輩!”


    “可惜,如果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裝備,他們或許還能夠稍稍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上將,我們即刻發動衝擊吧!”弗萊明顯得自信滿滿,他的裝甲軍編有72輛最新式的3號坦克,刨去因為機械故障未能趕到的2輛,70輛這種坦克衝擊起來也是威力驚人的。在弗萊明看來,這位迪姆林將軍或許對3號坦克的性能還不夠了解,也許他會因此而反對立即突進。


    不過,迪姆林將軍的回答卻多少令他有些意外:


    “現在還不是最好時機,我們還要等上一點時間,等奧軍開飯!”


    “開飯?”弗萊明放下望遠鏡看著旁邊的這位老將。


    “來,看這裏!”迪姆林說著讓出自己的高倍望遠鏡。


    弗萊明帶著疑惑和不解走到他那邊,湊到定好位置的望遠鏡前一看,原來迪姆林看到的是奧軍一處工事旁邊,幾個士兵似乎正在架設爐灶和準備柴火。


    “噢!我還以為他們隻有罐頭和幹糧呢!”弗萊明有些懊喪,自己居然錯過了如此重要的細節。這也應了一句古話:薑。還是老的辣!


    等他看完了,迪姆林才問:“將軍,您的部隊現在能夠投入多少坦克和裝甲車?”


    “呃……”弗萊明在心裏算了算,“大約180輛坦克和270輛裝甲車,突擊步兵大約3000人!因為一些部隊剛剛趕到,所以再過半個小時,這些數字還能增加!”


    “足矣!”這次輪到迪姆林胸有成竹,“半個小時之後。我的部隊能夠投入5萬4千名到5萬6千名精力充沛的士兵,屆時我們……”


    兩人湊在一起嘀咕了好一會兒,然後雙雙露出滿意的笑容。


    “對了,該讓我們的飛機把那幾個氣球幹掉了!”走之前,弗萊明指著聖珀爾滕那邊的幾個黃色球體說道,那是奧軍的係空偵察氣球。


    “沒錯,我們要確保奧地利人看不到我們究竟在幹什麽!”迪姆林一邊說一邊往山丘下走去,集團軍屬航空隊雖然不是很強大,但對付這幾個奧軍探測氣球還是足夠了。


    僅僅過了不到十分鍾,一小隊單翼戰鬥機從西麵飛來。這些輕巧靈活的“蜂鳥”並未直接開火。而是在那幾個奧軍氣球附近來回穿梭,帶動風將氣球弄得左搖右擺,氣球下麵負責觀測的奧地利士兵早已滑到地麵上。


    不一會兒。奧軍老老實實將它們一一收回地麵。


    在這之後,這隊德國戰機並不急著離開,而是在奧軍陣地上一遍一遍盤旋,雖說兩軍已經處於對壘狀態,但不論奧軍還是德軍都不肯輕易開火,加上防空武器匱乏,奧軍也隻有任由它們在頭頂嗡嗡地盤旋。


    不多時,從德軍這邊升起了陣陣炊煙,此時雖然隻是微風,但飯香還是飄出去很遠很遠。


    似乎受到德軍準備開飯的影響。奧軍陣地後麵很快也升起了股股白色的炊煙,飄散開來的飯菜香味讓每個饑腸轆轆的奧軍士兵倍感饑餓,他們有些人從上午之後就沒有吃過飯,有些隻是吃了點冷罐頭幹糧之類的,總之,從上到下,大部分奧軍官兵的心思一下子從構築工事轉移到了晚飯上。


    這時,奧軍指揮官奧芬貝格將軍正站在聖珀爾滕一座四層樓建築上觀測前方情況,看到這種情景。他的心中非常矛盾,德軍究竟是要就地用餐宿營,還是準備吃完晚飯然後發動進攻?


    想來想去,奧芬貝格喚來自己的參謀長,“傳令下去,讓我們的士兵分批用餐,晚餐結束後繼續加固防禦工事,夜間派出前哨警戒部隊,各部不得放鬆警惕,尤其是臨近黎明地時候!”


    當夕陽即將沉入地平線地時候,整個大地一片橘紅色,從奧軍那邊吹來的風帶來了淡淡的飯香,在德軍這邊,一輛輛坦克都已進入出發地域,突擊步兵們都已進入各自地裝甲車輛。龐大的裝甲隊列後麵,黑壓壓的步兵席地而坐,沒人走動,沒人喧嘩,整個場麵一片肅穆。


    幾分鍾之後,另一隊雙翼戰機從西麵飛來,它們隨即接替了已經在奧軍陣地上空盤旋了一陣子的單翼機。現在,奧軍官兵已經顧不上管這些煩人的“大蒼蠅”了。


    “開飯咯!開飯咯!”在興奮的喊聲中,奧軍陣地那邊頓時熱鬧起來。德軍陣地這邊,炊事車上爐火熊熊,麵包、香腸、蔬菜湯早已散發出濃濃的香味,但一輛輛炊事車周圍卻不見一名等待領取食物的士兵。


    “準備進攻!”


    軍官們來回傳達著命令,一輛輛坦克和裝甲車依次發動起來,陣陣青煙一下子彌漫在這片平地上麵,坐在地上的步兵們刷拉拉的全部站了起來,每個人都開始作出發前地最後準備。


    夕陽消失在西方的地平線上,整個世界還沒有被黑暗籠罩,但時間每往後推移一分鍾,視線就模糊一分。


    就在這個時候,三顆閃亮的信號彈冉冉升空,在這之後。從德軍宿營地這邊發出的轟響如同洪水決堤,又像是萬馬奔騰,總之,大地開始微微顫抖,天上的飛禽早已嚇得無影無蹤。


    “有情況!有情況!”奧軍陣地前的觀測哨最先發出警報,光線漸暗,他們隻能遠遠看見那邊地雪地上出現無數大大小小的黑點,它們如同潮水般迅速向這邊蔓延過來。


    軍官們大驚失色。一些人試圖將觀測氣球重新升起來,然而那些德國飛機一次次勇敢的撲向低空,迫使奧軍不得不放棄這個企圖。


    這個時候,在大鍋前排隊地奧軍士兵們一下子手足無措,熱騰騰的食物唾手可得,可是德國人那邊又不肯讓人安生。不一會兒,隻聽得軍官們高喊道:“進入陣地!所有人進入陣地!準備戰鬥!”


    在飯菜與性命之間稍作權衡,奧軍士兵們便扔下飯盒亂哄哄朝戰壕和工事跑去,一陣哐啷哐啷的聲音之後,就隻見滿地的鐵飯盒了。


    幾分鍾之後。隨著距離的拉近。奧軍官兵們終於得以看清那些敵人地麵目――數百輛德國坦克排成一列列縱隊,每隊之間相隔十幾米,總共四十來隊。形成一個五、六百米的寬大正麵。每隊坦克後麵跟了數量同樣龐大的裝甲車,雖然這種隊列並不是絕對的直線,但整體上保持了一個大大的方陣。


    在裝甲方陣後麵,黑壓壓的步兵仿佛從混沌中鑽出來一般,一眼看不到邊際!


    有白色的雪地映襯,德國人的數量看起來多得讓人晃眼。


    奧軍官兵哪裏見過這樣的陣勢,加上原本就人心惶惶,這個時候許多人都害怕得想要逃跑了。


    “開炮!向陣地前方2000米處開炮!”


    這種局麵下,奧芬貝格將軍也顧不得此前的擔心了,他讓自己的炮群向德軍陣列前方開火。企圖用火炮震懾住德國人地進軍腳步。


    短短兩分鍾之後,聖珀爾滕這邊炮聲大作,奧軍部署在後方的上百門大炮向著德軍與奧軍陣地之間的曠野地帶開火了!


    如…轟……


    震耳欲聾地炮聲持續不斷,聖珀爾滕城中的百姓們心驚膽戰的祈禱著,而窩在戰壕中的奧軍官兵則是忐忑的觀望著前方。炮擊每持續一分鍾,他們的信心和士氣似乎就恢複一點。


    終於,炮彈爆炸產生的煙塵與火光形成一堵厚厚的牆,前進的德軍隊列完全消失在奧軍官兵的視線中。


    德國人撤退了?


    不僅僅是戰壕裏地奧軍官兵們,就連他們的指揮官奧芬貝格將軍也這樣企盼著。至少,他希望德國人會停住腳步。


    然而,炮擊還未停止,一輛又一輛德軍坦克卻衝破了奧軍的炮火阻擋,在煙與火的襯托下,德軍3號坦克麵目變得更加猙獰,那鋼鐵之軀、那威武的炮塔與火炮、那目空一切的氣勢,一切都在震懾著13萬奧匈帝**人的心靈!


    五百米!


    四百米!


    三百米!


    二百米!


    一百米!


    五十米!


    當德軍坦克寬厚監視的履帶滾滾而來的時候,奧軍官兵們那緊繃地情緒終於爆發了,宣泄的方式不是戰鬥,而是――“哇啊……逃命啊!”


    坦克趕人的場麵常人或許沒有見過,但想想騎馬趕羊的情景,多少就能體會到德國坦克手們此時的爽快心情了。


    挖掘防坦克塹壕的時候,奧軍士兵們並沒有偷懶,挖出來的塹壕也完全符合上級的要求,但就向弗萊明少將所說的那樣,他們的塹壕隻是用來對付“石頭1”那種八、九噸級的輕型坦克,而這次德軍裝甲部隊打頭陣的可是15噸的中型突擊坦克!1.5米寬的塹壕,早在試驗的時候這種3號坦克就能輕鬆越過,經過改進並批量生產之後,3號坦克的越壕寬度已經接近2米,難怪奧軍士兵之能眼睜睜看著這些鋼鐵戰車一個個安然無恙的越過他們苦心挖置的塹壕。


    70輛“怪獸1”也即3號坦克,從出發到進入奧軍陣地僅損失了5輛,其中2輛不幸被奧軍炮火直接擊中,裏麵的乘員雖然大多性命無憂,但坦克基本已經報廢;還有3輛則非常倒楣的被彈片炸壞了履帶,它們經過緊急修理即刻重返戰鬥序列。剩下的65輛成了出籠的野獸,僅有戰壕和一些土木工事的奧軍防線對它們來說根本沒有半點阻攔作用,它們一個個橫衝直撞,奧軍官兵辛苦一個下午的勞動成果被它們糟蹋得不成樣子。


    一些心有不甘的奧軍士兵朝這些德國坦克開火了,有人還投擲了手榴彈,但是這些都沒有用。作為回應,德軍坦克朝空地開槍開炮,奧軍僅存的一點抵抗決心也就此崩潰了。


    在通過奧軍炮火阻攔區域的時候,德軍的“石頭2”型坦克和裝甲車輛的損失就要多一些了,幸好在遭受更大損失之前,奧軍炮群停火了。在德軍的3號坦克趕到炮兵陣地之前,奧軍炮兵們便帶著殘存的百多門大炮迅速向維也納方向撤退,然而這些大炮實在太過沉重,道路上又擠滿了潰兵,以至於後來德軍向維也納推進的時候,一路上“揀”到許多或好或壞的重炮。


    僅僅一個小時,奧匈帝國陸軍上將奧芬貝格和他的13萬大軍便在不到6萬德軍的衝擊下徹底崩潰了。


    是役,德軍僅僅損失數百人和少量坦克裝甲車,奧軍在奧地利東北部這的則四下逃命,僅有2萬多人在奧芬貝格的帶領下倉惶退往維也納。


    至此,維也納西麵的大門已經洞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請叫我威廉三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空之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空之承並收藏請叫我威廉三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