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決口堵住了,被淹沒的地方水位也慢慢的退去了。當漢武帝再次回到梁國王宮的時候,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已經開始攙扶著艱難的返回自己曾經的故土。那滿地的淤泥,已經分辨不出曾經的道路和農田,也不知道這些百姓接下來如何生存,但是他們依然朝著自己早已不複存在的家園而去。


    “陛下,大都督霍光的奏疏。”漢武帝正在梁王宮中與幾個重臣商議災後的重建問題,一個侍者手捧著一份加蓋了火漆印的奏折走到殿內。


    霍光是有資格直達天聽的,而且他的奏折不需要丞相府和尚書先行過目,甚至除了漢武帝也沒人有資格私自查看。


    “快呈上來。”漢武帝連忙吩咐道。漢武帝也好奇,為什麽前麵才有大都督府的文書,現在又有霍光的單獨奏疏。而且漢武帝記得,這應該是霍光就任大都督兩年以來第一份呈給自己的奏疏。


    拿到密封的奏疏,漢武帝當著殿內群臣,便打開奏疏開始看了起來。


    “砰.....”片刻之後漢武帝重重的合上奏疏,頭也不抬的說道:“你們都先退下。”


    群臣心中驚訝,也看到了漢武帝臉色無比陰沉,縱然好奇霍光奏疏的內容,群臣還是恭敬的領命退出了大殿。連那些內侍也自覺的退了出去,片刻之後空曠的大殿中便隻有漢武帝一人。


    當群臣離開,漢武帝再次皺著眉頭將奏疏打開,再一次一字一句的看了起來。


    “封君之權......你真的想要異姓為王嗎?”漢武帝緩緩的合上奏疏,這是他第二次看霍光奏疏內容了,似乎沒有了第一次那麽震撼和憤怒。


    “安息帝國......鐵甲騎兵......若要西域眾屬效命,需要封君之權......他說的似乎又有些道理......”漢武帝低聲自語,心中已經從開始的勃然大怒變成了舉棋不定。


    漢武帝拿著奏疏緩緩的站起身來,一個人在大殿之中來回的踱步。霍光在奏疏中不僅是向漢武帝提出了授予封君之權的要求,更多的內容則是在描述安息帝國與大秦的強大。而如今西域大部已被納入漢朝疆域,隻要再攻取大宛,便正式與安息帝國接壤了,以前兩大帝國之間還有西域作為緩衝自然相安無事,而一旦接壤便不可能再如此平靜了。


    漢武帝也不敢輕易做這個決定,即便以他的魄力也害怕開這個先河。一旦霍光擁有了封君之權,便是事實上的河西與西域之王了,所欠缺的僅僅隻是一個正式的封號罷了!


    漢武帝一個人在殿內足足待了一刻鍾,最後他走到一處火盆,竟然直接將手中的奏疏丟進了火盆,一陣火焰騰起,不過幾個呼吸奏疏便化為了灰燼。


    黃河決口被堵上的半月之後,漢武帝終於離開了黃河返回長安。而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整個大漢的重心依然圍繞著賑災與重建,還有更加曠日持久的黃河治理之中!


    霍光遠在河西敦煌,那一封奏請封君之權的奏疏似乎石沉大海一般,既沒有得到漢武帝的同意,也沒有任何風吹草動。而霍光似乎對此也已經遺忘,整個河西建設依舊熱火朝天。沒有了糧食,他們還有牛羊還有河西大地和西域那產量豐富的瓜果。一切並未因黃河的災害而影響河西的建設和對西域的征服。


    河西四郡越來越多的良田出現,西域一個個小國城邦被白政掃平,而在這一段時間裏,兩個意外的客人出現在了河西之地,這兩個人的到來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是卻吸引了霍光,並讓他親自接見了這兩個人。


    “下官司馬遷(蘇武)....拜見大都督。”大都督府的大殿之上,霍光親自迎接了從長安而來的司馬遷和蘇武。


    這兩個人算是霍光最早認識的人了,不過當年第一次見麵因為霍光的激動,禮儀上反而對兩人有些怠慢,導致後來霍光與這兩人再無來往。


    那時候霍光還隻是剛從漠北之戰返回的少年郎,而司馬遷和蘇武已經是漢武帝的隨侍郎官了。不過在這十年不到的時間裏,霍光已經成為手握重兵,名動天下的大都督了,而司馬遷還隻是千石的太史令,蘇武則更加不堪,依然還是一個小小的郎官。


    “二位從長安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霍光和顏悅色的說道,並沒有因為多年前的不愉快而怠慢二人。親自迎接已經極為抬舉二人了。


    司馬遷和蘇武是有官職在身的朝臣,但是這次卻不是代表朝廷和漢武帝來河西的。司馬遷僅僅隻是因為需要了解河西和西域的情況,用來編撰史冊才來的,而蘇武則是無所事事,陪著司馬遷同來的。


    當然他們來河西漢武帝私下也是知道的。


    “太史令的來意本都督已經知曉,我這大都督府的往來文書太史令可自由翻閱,另外太史令想要去什麽地方的話,本都督都會安排人護送的。”霍光高居上位,臉上依舊帶著笑容的對司馬遷說道。


    對於司馬遷要將河西和西域之事寫入史冊,霍光是很高興的。在上次水患之後霍光和梁王劉襄的聲望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劉襄無論是在朝堂還是民間,其聲望已經有直追其祖父劉武當年的趨勢了,甚至漢武帝在返回長安後,將近半的上林苑珍藏都送給了劉襄。


    對此太子劉據私底下也是憂心忡忡!


    而霍光得到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大量的流民和無家可歸的災區百姓,竟然不遠萬裏的從梁楚之地到河西來投奔霍光,對這些人霍光也是來者不拒,不僅極力安置還為他們分配土地。


    “下官多謝大都督!”司馬遷是朝廷的太史令,他不會自稱屬下之類的,在這裏霍光也無權命令他,霍光也隻是官職上比他高而已。


    “不知蘇侍郎來河西所謂何事啊?”霍光知道司馬遷的來意,不過對蘇武他也同樣好奇。雖然此時的蘇武還名聲不顯,年齡也不過三十出頭,但先入為主的思想讓霍光始終無法輕視蘇武。


    “下官是無所事事,陪司馬兄來的。”蘇武對著霍光躬身一拜,如今他們再無法像當年那樣可以對霍光拂袖而去了。而這些年霍光的功績和所作所為也早已得到蘇武的欽佩和仰慕。


    “其實......本都督一直有個很重要的事情想要做,然而一直缺少一個合適的人選,不知蘇侍郎有沒有興趣?”霍光微笑著說道,同時緩緩站起身來,向著蘇武和司馬遷走去。


    “不知大都督所謂何事?下官能做什麽?”蘇武沒有直接拒絕,他的心中隱隱還有些期待。


    “來,我帶你們去看看。”霍光帶著蘇武和司馬遷向著大殿一側的沙盤走去。如今大都督府大殿中已經有了一座極其巨大詳細的沙盤,沙盤上不僅有整個河西之地和西域的地形,甚至連更西邊的安息帝國已經有了粗略的輪廓,不過再往西的大秦則還是一片模糊的地形。


    “想必二位已經知道,這裏便是那個擁有鐵甲騎兵的安息帝國。而在他們的西麵就是大秦,本都督需要一個使者去大秦,去找一個人,他叫......叫什麽來著?”霍光指著沙盤安息和大秦的位置想蘇武和司馬遷解釋道,最後又叫不上名字,轉而向身旁的東方朔詢問。


    “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蘇拉”東方朔向來以博聞強記聞名,這個即古怪又奇長無比的名字,連霍光都記不住,東方朔倒是很輕鬆的就記了下來。


    “對.....就是這個人......算了,以後無論公文還是口頭上的稱呼,都直接改稱蘇拉吧。本都督就是需要一個人,代表本都督去尋找這個叫蘇拉的人。”霍光一直想聯絡蘇拉,甚至早在一年前他已經派出了許多商人。不過商人終究是商人,做生意交易貨物還行,但是真正作為使者就不行了。


    不說這些商人能不能找到蘇拉,僅憑商人的身份就算得到蘇拉召見,也很難獲得他的重視,更不要說代表大都督府和霍光與蘇拉結盟了。所以霍光一直希望能找一個真正的使節越過安息聯絡到蘇拉。


    “這蘇拉是何許人也?大都督找到他之後又要做什麽呢?”蘇武對這一切都很好奇,前往傳說中的大秦,蘇武雖然還有很多顧慮,但是心中已經開始期待起來了。


    霍光臉上笑容越發明顯,蘇武的表情他自然明白代表的意思,隻要蘇武答應出使大秦,霍光相信十有**能夠真的聯絡到蘇拉。


    “這個蘇拉是大秦帝國東方軍團的統帥,他在大秦的地位與本都督如今很相似,好像年齡上我們也差不多。嗬嗬,到時候本都督會親自修書一份,我要與他結成同盟,告訴他隻要時機成熟,本都督會親率大軍進攻安息,到時候我與他東西夾擊,共分安息疆域!”霍光對蘇武沒有什麽隱瞞,將他已經謀劃了許久的計劃說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封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缺並收藏大漢封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