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四百八十八章想念與交涉


    長安韋宅,


    “老相,這是通政司剛送來的天子幸東都的隨扈名單。”


    薛景仙恭恭敬敬的坐在太子少師韋見素麵前。


    “大人臨走囑咐,有事多向老相請教。”


    “這個梁蠻子,倒是會給我找事啊。”


    韋見素歎息道。


    “我和顏相為政事堂留守,以魯王西京留後,知內樞密使。其餘省台部正,皆要隨行?”


    韋見素看了眼手上的獻書。


    “那樞密院呢,怎麽安排。”


    “兩位樞密使大人,左樞密李大人母喪守孝在家。郭樞密隨扈,除了仆固大人,其他樞密副使皆留守長安。”


    “那你看出什麽了麽。”


    “還請老相訓下。我隻是覺得陛下此去東都,或有大舉動的,所以做了長久的安排。”


    “能看到這些,已經算不錯了,可惜還不夠啊。”


    韋見素微微頷首。


    “那為什麽是魯王啊。”


    “難道不是陛下有培養立儲之意麽。誰都知道魯王最長,又深得陛下之心,金匱留詔也隻是以防萬一的手段。”


    “不過是朝中武人勢大,那些朝臣文官反彈爭權的手段而已。”


    “什麽。”


    ”本朝自立國以來,文武之限,就不甚涇渭分明,但是無論是爵品,還是勳職,文臣總是要比武臣差一等的,哪怕是象三公三孤三少,也是武臣多居文臣之上。”


    “那是因為本朝曆代天子都崇尚開邊重賞軍功的,作為武功出身的,總比積累資曆和績效的仕途,更快更容易一些。”


    “要知道,治政定國,立世百載之功,雖然前有房、杜、蕭、魏奠基於前,後有姚、宋、張、專美於後,但他們最高封爵也隻及國公而已。而曆代以軍功入王者,卻是不乏其人的。因此本朝以來,文臣不乏轉而領軍追逐軍功的,而將帥轉入朝廷為相,卻是天子養老優遇的手段。”


    “如今安史逆亂,對武人顯赫之勢,敲響了警鍾,那些世職文臣士人,總算找到一個藉以撥亂反正,壓倒武人,揚眉吐氣的機遇。偏偏朝中有幾座大山是不能忽視的。”


    “首當其衝的本來是郭樞密,可惜郭樞密醉心與私房,終日含飴弄孫,長期不理世事。李樞密祖上是胡人,。”


    “倒是你家大人,善於經營,創製了許多名目,為國家產生大量的利益,又恰逢其會,救亂定難,鼎新革易,不僅僅據與將帥的格局,大有名臣的氣象。沒人眼紅和忌憚那是假的。”


    “更何況,樞密院本來是那些宰臣,不願意那些將帥入相,而鼓搗出來的妥協手段和優養名目。所以可以楞憑那些閹豎如何敗壞,都沒有人指嘀。”


    “但是到了你家大人手中後,卻在短時內迅速變成與政事堂並立的軍國機要所在。他們怎麽能不忌諱呢。身為宰臣雖然能質詢、過問樞密院的情形,又怎麽比的了,之前對軍將的處置和專斷呢。”


    “而現今,你家大人與天子關係親近,又有擁立之功,現在已經成為朝中、軍中出身不顯者的一麵旗幟,他們怎麽不會擔心手中的權柄,因為武人勢大縮水。”


    “雖然現在政事堂的那幾位大都是知曉事理的人,就算偶爾個別位有想法,也翻不出什麽浪來。但不代表他們就可以長期熟視無睹啊,他們的幕僚官屬,門人子弟,可未必有這種國事為先的城府和氣度,他們也要追逐自己的前程和出身。”


    “魯王知內樞密,不過是過度的手段,並不是天子真的有意針對誰,但是那些促成此事的人,卻未必沒有想法,要知道本朝開國,是有尚書令之職的。”


    “老相是說。一旦魯王為儲君,為了避諱避嫌,內樞密這個職位將效法太宗故事,被虛懸空置。這才是他們的打算啊”


    薛景仙臉色嚴肅了起來。


    “那麽我家大人北上會盟,也不僅僅是天子的意思了。”


    “你家大人身在其位,是暫且無憂,不過安排繼任的人,就不好說了。”


    “那。”


    “你是想說,為什麽我也身為文臣。卻要拆他們的台麽”


    “老相。”


    “因為我已經是文臣可及的頂點了。作為兩朝陛下刻意樹立的元老善全典範,真正能做的事情幾乎很少,再榮寵恩加,也恩加不到哪裏去了。”


    “文臣妄及封王者,那是看不清自身的取死之道,大唐中興五大臣又怎麽樣,先封王再羅織構陷,先貶叱後流放,最終死無葬身之地。”


    “而我有兩個不錯的兒子。希望他們能站著你家大人的餘澤,另外走出一條道路來。”


    回紇人的主食沒有中原那麽豐富,主要是大量的肉、乳類,大如駱駝,騾馬、牛羊、驢鹿、小如狗子、兔子、獾、麅、野鴨、大雁、草雞,不過除了極少數部眾,回紇人是不食水裏遊魚的,因此盡量在烹調和炮製的手法上翻陳出新。


    因此回紇飲食,口味相當的重,凡是肉食都加了大量的香料和鹽、醬等之類佐味,以烤炸煎為主,諸如手扒肉、羊背子、炸肉串、滾羊肉、內髒糜子、灌腸、奶粥、奶茶、奶皮、奶糕、炒奶糊、酪酒等等,


    作為王帳還有少量來自西域的胡瓜、大葫、胡荽、胡麻、胡桃、石榴、阿駔、胡豆、蒲桃、木粟、茄子、萵苣、菠菜、渾提蔥、柰、香菜、菠菜、胡椒的供應。


    讓我驚訝的是他們也吃糧食,據說是在前代葛勒建築的富貴城周圍,有大量王姓所屬的部民耕種的田地,為王帳提供所需,不過主要是大麥、燕麥和豆子。做法也很特別。


    象酪麥,就是用發酸的奶油,炒青麥炒到焦黃,作為開胃點心。還有用**泡煮的麵疙瘩,或者用穀物做引子合**所發酵的飲料,或用豆子打成泥,填抹在小型禽類上烘烤。或者將豆子切碎和肉糜一起醃製。


    不過作為王帳提供的野味,卻是相當的地道,幾乎都是當天套打回來,除了眼睛外無一損傷的鮮活食。


    “這是烤乳羔子麽。”


    我看著西域風格的雲紋銀盤裏,金黃色的袖珍小腿切片。


    “這是毗狸肉,一種鮮美的珍稀小獸,即使是回紇王姓,也隻有在傳統的大祭中,才吃的到啊。”


    左賢王白兀羅,笑眯眯的解釋道。


    喝到月色西沉,氣氛也醞釀的差不多,那些王公大臣各部頭領紛紛離開毯子鋪就的座位,開始輪流到各個席次上勸酒交談,


    而更外圍的那些回紇男子喝的差不多,就紛紛離開席位,成群結隊的在一起萼蒲博戲,也就是擲子賭博,短時間忘情投入的人聲喧鬧。


    可汗看起來也不以為意,回紇人的酒宴,似乎沒有中原那麽多繁文縟節。


    而某些已婚的女人,這時也可以象男人一樣,出現在筵席上,豪飲爛醉的滿臉通紅,也不乏其人,據說回紇男女老少,都以豪飲著稱,當然豪飲的隻是牛羊馬奶發酵成的奶酒,用後世的標準來說,更像是特濃的乳酸菌飲料。


    什麽燒刀子烈酒,不過是武俠小說泛濫的浪漫主義情懷。


    此時的回紇人和後世定居的維吾爾人,根本是兩回事,還屬於典型遊牧民族,與其說象維吾爾那樣的西北民族,不如說更像後世的蒙古人。


    “他們在做什麽。”


    我偶爾抬起頭來居高臨下,看見一些王帳以外火把照耀下的帳篷中,青年男子四處遊走,直到在某個氈帳前停下來,然後邊歌邊舞起來,偶爾會有個別女子,笑眯眯的走出或者扭捏的被推出帳來,與男子相攜牽手消失在外麵的黑暗中。


    “這就是我們回紇人的求親風俗啊。”


    白兀羅微微一笑,為我解釋道。


    原來回紇人流行在喪禮後,去向自己在喪禮上看中的女子求親,有很大的幾率得到應允。


    因為草原及其廣大,平時各部落四散一方,隻有在這天,才會齊聚一地,也是為數眾多青年男女碰麵結交的場合和機會。


    一般白天看中了對象之後,派人打探其盧帳的所在,夜晚摸過去唱歌,唱自己的家世和品德,還有武功事跡等,女子父兄如果覺得也比較中可,則打起火把,送女子出帳會歌,則有很大幾率可以成就一段佳話,第二天男子帶著牛羊群,搬入女方家居住就算成婚,直到生育子女,才搬出另處一帳。


    按照回紇人的傳統,作為男性,雖然從小就參加狩獵和甚至是戰鬥,但隻有結婚生育了後代,才算真正成年,可以自立門戶,**率領仆從和奴婢,參加首領征召的戰鬥。


    “願長生天保佑大人。”


    我這裏也迎來了幾名端著鑲銀牛角杯的訪客,卻是胡人中很少見到的黃頭發,用結結巴巴含糊不清的漢話說到。


    “他們是黠戛斯人,自稱是漢朝李陵之後,雖然頭發泛黃,但其眼眸卻是黑的,。”


    “大人注意到沒有。”


    借著白兀羅離席的機會,一個的身影端著酒杯靠上前來。


    “哦。”


    我側過頭,卻是當年和敦煌王李承彩一起出使過回紇,參加過借兵之議的鴻臚寺左丞劉元鼎。


    “下官三年前來過回紇,許多帳官都換了生麵孔,那些部帳頭領也年輕了許多。一位葉護、三位都督,都是沒見過的人。”


    “此外,已經確認中護軍是重建的,大都是來自十箭部的新軍,衣甲還沒能配全,右護軍隻有近半的編製,隻有左護軍比較整齊完好。”


    根據來之前,抵裏達幹提供的資料,因為那些附離子和鶻衛數量有限,左右中帳前三護軍,才是回紇理論上常備軍的主力,除了一些名目小編製外,其他武裝力量都是兵民一體的部族健兒,戰時才組成軍隊的。每軍一個萬騎官和十二個千騎官。中護軍有十個千騎官隨葉護參加了入唐作戰的序列,抵裏達幹,就曾經是其中的一員。


    “看來葉護之變,回紇人也不是毫發無損啊。”


    我我看著被環繞在一片光鮮衣袍中的牟羽可汗,歎息道。


    回紇軍隊是沿襲自突厥,以部落組織為基礎,以圍獵編製為形式,而以本部兵民合一製與屬部征兵製相結合為特征的。這種兵製,在一定程度上把生產活動與軍事活動聯係起來,把宗法關係與官兵關係混糅起來(突厥語稱‘戰士‘為qadas,其本義為‘族人‘、‘親人‘,衍義為‘伴當‘、‘夥友‘),把核心組織與外圍組織配合起來,因而其短時間內的軍事組織強度和動員效率,遠遠高於一般農業國家的軍隊。


    象可汗一聲令下,十數萬部眾就迅速聚集起來南下會獵。但缺陷也很明顯,除了少數精銳之師,大多數沒有統一的戰術或者訓練可言,需要自上而下強大的力量和手腕來維持。


    就像早期吹噓的女真不過萬,滿萬不可敵,其實是早期部落體製下,指揮指揮的極限。再多久要放鴨子了。而王姓氏族的地位,也是靠這些常備軍來維持的。


    “大人。”


    再次呼喚聲,把我從美味中喚回來。發現四散的眾人,大都重新歸坐。


    “希望能夠見識一下大唐健兒的風采。”


    “唔,終於來了麽。”


    我放下盤子,抹抹嘴


    “我還以為他們真可以沉得住氣呢。”


    “隻講友誼,不講分歧。”


    我拍拍案子,對身後道


    “回紇人出題了,誰上。”


    一大堆人湧上來,用殷切的眼光望著我。


    “我去。。”


    親軍衙將程十力,排開眾人,摩拳擦掌的湊上前來。


    “不妥。你是大人的親軍之長,無論輸贏,都不太好看”


    杜佑看了他一眼,趕忙解釋道


    我看了看走出來的那個膀大腰圓,全身用油抹的晶亮的回紇大漢。


    “那叫夜叉營的阿菩過來。”


    片刻之後,那些外圍的回紇眾,突然紛紛占了起來,伸著脖子讓出一條道路,


    似乎還可以感受到輕微地皮的震動,一個全身鐵甲披掛的巨漢,從分開的人群中走出來,每走一步,都是一片酸到牙齒的金屬摩擦聲,全身厚重的甲葉,似乎絲毫不影響他的動作,甲片上畢露的棱角和凸起的尖刺,就像一個猙獰的金屬怪物一樣。


    “阿菩,把甲衣脫了。我們不欺負人”


    哐當幾聲,後世的甲套重重的貫在地麵上,周圍眾人不由咦的驚呀起來,鎧甲之下,是碳一樣的肌膚,雪白的牙齒,微卷的短發,連火光照在他身上,也彷佛被濃重的黑色所吸收了一般。


    他低頭向我的方向行禮,露出雪白的牙齒笑笑,卻看起來更加的猙獰,說不出的恐怖,引得左右嗡聲一片,


    “這是大黑天的妖魔麽。”


    “怪物。”


    “昆侖奴。”


    有眼光好,見識過的喊出聲來。


    然後連續杯具了五個回紇抵鬥好手之後,又有人提出新的花樣。


    “比馬鬥?”


    “叫高森過來。”


    全身披鎧,胯下高頭大馬同樣前身披甲,就想神話裏走出的人物,對手騎的也是健馬,卻一下就變成了騾子一樣可笑。


    “塞種?。”


    有人低聲嘀咕起來。


    “這也算大唐健兒。”


    陪同的左賢王白兀羅,終於露出些鬱悶的表情。


    “這有什麽稀奇,我朝有容乃大,無所不包,是以萬族來歸。”


    我麵不改色道。


    “再說,我大唐的軍中健兒,不是照樣有回紇人?。想不想和他們比比騎射。”


    然後又是一片一邊倒的杯具,直到回紇第九個騎手,高森才在纏鬥中失手,被對方拖下馬了,算作平手。


    “車泥國相,見過天朝大人。”


    一個西域人站了起來


    “聽聞大唐火器犀利,攻無不克,。可否讓我莞爾小邦見識一番。”


    “車泥在哪裏,有這麽地方麽。”


    我心道,這算是開路的炮灰麽。


    “一個不足道的西域小國而已。”


    對方麵皮很厚,也不禁抽了抽。


    “那你說見就讓你見啊,這是國之重器啊。”


    “一用出來就是死傷連片,不見血不收手的,難道用你的人給我做靶子麽。”


    “再說,把這大宴搞的滿地血肉模糊的,也於我們大唐禮數不合。”


    我做出為難的樣子。


    “這樣吧,要不鬥劍吧。”


    “鬥劍。”


    我好像看見他額頭上冒出一條黑線。


    “是啊,我大唐最多的就是這種劍手,也算為大汗聊以助興好了。”


    “上使大人,我們回紇人不用劍的。”


    白兀羅低聲道。


    “我知道,不過我們大唐人士多用劍啊。不是要見識大唐健兒的風範麽。不鬥劍怎麽體現呢。”


    “大人,不帶這麽欺負人的。”


    杜佑憋著笑意,微聲提醒道。


    “我就是要欺負他們,不然你以為我來做什麽。”


    我看了他一眼。


    “國與國,唯實力論交爾。”


    滿身疲憊的回到帳中,就看見白色裘皮案子上顯目的一堆禮物。


    “是誰送來的。”


    “是回紇中的栗末人求見大人。”


    留值的虞候將魚同在帳外道


    回紇早先很少商業活動,但是自從回紇汗國建立以後,有許多中亞的粟末人前來經商,促進了回紇商業的發展,並參與到與大唐的貿易中,以至於很多原本在中原生活的栗末人也開始冒充回紇人。


    “他們想做什麽麽。談買賣麽”


    我順手拿起最上麵那張依足唐式風格的拜帖,卻發現自己猜錯了。


    “懇請在大唐行法。”


    他們來卻不是談生意,而是替那位摩尼教國師的傳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幻之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貓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貓疲並收藏幻之盛唐最新章節